我在1982有个家 第912章

作者:全金属弹壳

一瓶瓶的酒上桌。

不是什么好酒,是麻六带回来的北大荒。

但王向红喜欢用这酒来招待客人。

北大荒是个特别好的话题。

喝着北大荒酒聊一聊年轻时候了解的北大荒,这样喝酒的意境不就是一下子出来了吗?

傍晚了,炖菜出锅了。

王忆领着人去领菜。

炖了霜肠和筋头巴脑的大铁锅里烟雾蓬蓬,浓白的肉汤还在翻滚,带出圆滚滚的血肠和各种的菜。

一个大盆子端上去,漏勺开始往里舀汤,然后夹起一根热气腾腾的血肠扔在案板上,手中菜刀‘哆哆哆’的跳动着,干脆利索的把血肠均匀切成段。

吃霜肠就要一段段的吃。

过瘾!

另外碎肉和筋头巴脑也得多舀,漏勺用笊篱舀出来,他也不怕烫,用手摁住横切竖切,迅速地把这些东西给分成块。

更加热气腾腾,香味更加浓郁。

跟在他身后的李岩京馋的猛吞口水。

太香了,肉太多了,这辈子还没有见过哩!

漏勺切了碎肉筋头巴脑之后手腕一甩,菜刀平滑的抄起肉倒入盆子里,口中问道:“王老师,吃辣的还是自己回去加?酸汤要不要?”

姿态潇洒,匆忙又从容,一把菜刀耍的团团转,中节又中看!

白菜猪肉炖粉条是最硬的那道菜。

因为它量最大!

王向红家里坐了两桌,干部一桌、教师一桌,每一桌都有一盆子的白菜猪肉炖粉条。

洗脸盆那么大小的盆子。

还有一盆子是霜肠。

王忆准备了小葱香菜叶这些东西,还带过来一瓶子的韭花酱,说谁要吃肉吃的腻了可以加点韭花酱解解油腻。

没人要韭花酱。

吃肉吃腻了?

不,不可能,今天吃的就是个油腻!

除了这些硬菜还有渔家常见的一些小菜,黄辉等教师点名的鱼鲞送来了,拼了一大盘子,有烤的有干的也有油煎的。

黄中强则点了一大碗红膏炝蟹,他喜欢吃蟹膏。

黄有功见此便也要了一盘鱼打冻,摇头晃脑的说道:“这人呐,一旦钟情某一种食物,那肯定是因为寄托了情感,而且这种情感还会遗传!”

“我为什么要吃鱼打冻?咱这里的都是渔家人,都知道这鱼打冻是缘于节约才有的一道菜,虽然今晚咱们有酒有肉,可我认为咱们应该忆苦思甜,来一碗鱼打冻,回忆一下那些难过的冬天!”

大家伙哈哈笑,说这个说那个,然后迅速切开了话题。

不了解黄有功的这会心里只有一句话:这货怕不是个傻的吧?

于是鱼打冻上来之后,上菜的秀芳摇头疑惑的说了一句话:“这么多肉还要吃鱼打冻,真是奇怪了。”

王东方更是心直口快:“谁爱吃谁吃,反正我不吃。我以前吃鱼打冻吃伤了,现在见了就害怕。”

“就你事多。”王向红批评他一句。

这样黄有功便尴尬了。

其实他也不是很想吃鱼打冻。

但他前些年被学校开掉之后日子过的是真苦,偶尔能弄到点酒可是没有地方弄到下酒的好菜肴。

他便去大哥家里要点鱼打冻,回来用筷子捻着鱼打冻小口的抿着酒,还挺愉快的。

王忆没怎么吃过鱼打冻,他很好奇,于是大家伙举杯开喝后,别人赶紧下筷子夹肉,他则吃起了鱼打冻。

挺咸的,带腥味,不是很好吃,不过鲜味独特,比炖猪肉要好吃。

看到他这边连连吃鱼打冻,黄有功倒是感动的不行了:要说体贴人还得是王校长呀!

王忆吃了鱼打冻就吃呛蟹,蟹肥膏红,蘸上点姜末老醋,真是可口!

冬天容易饿,这会大家伙也顾不上什么颜面,都先猛攻白菜猪肉炖粉条,一人一碗。

喜欢吃辣的加点油辣椒,不喜欢吃辣的加点醋,懂行的则加一点胡椒粉——

稀里哗啦先肉带骨头汤的来一碗。

这就一个反应:“舒坦啊!”

秋渭水也来了一碗,王忆给她加了胡椒粉,她吃过之后放下碗露出个心满意足的笑容:“真好呀。”

好吃,好日子,好满足,反正什么都好!

一碗热乎乎的肉和汤下肚子,大家伙开始举杯喝起来。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滚滚热气中,话题也热了起来。

王向红把王忆叫过去跟干部们喝酒。

王忆挨个给他们舀了霜肠和汤,干部们知道他身份不一般,乃是县里大领导的孙女婿,而且又跟县里治安局的局长关系近,便对他非常客气。

黄中强很客气的主动找他敬酒:“王老师,走一个?”

王忆双手举杯说道:“黄主任抬爱,那必须走一个,但我酒量确实普普通通,待会喝多了闹了笑话,领导们不要在意。”

黄中强笑道:“王老师太谦虚啦,你们年轻人都是豪饮者,一年三百六十日,一日畅饮三百杯嘛!”

王向红指着他介绍道:“黄主任是海量,他曾经在西域待过一些年,在那里练出了好酒量。”

黄中强连忙摆手,低调的说:“我在西域喝酒不多,主要是抽烟多,哈哈,置办过好几套的烟具,烟斗、烟嘴、烟荷包袋之类,一套一套的。”

王东喜放下筷子说道:“黄主任你还吃旱烟啊?你这样的干部,不都是吃烟卷吗?”

黄中强指着他哈哈大笑,说道:“你这话说的,不过现在还真是吃烟卷为多。当时在西域还是知青,没什么钱,就买烟叶抽旱烟,而且西域的马合烟还很有名哩,吃的很带劲。”

“也没少喝酒。”副主任云细节说道。

王忆诧异的说:“西域人因为信仰,他们好像不喝酒吧?”

黄中强摇摇头说:“也喝,起码农民是喝的。那时候老维家的农民同志聚会,谁家做东,就把大家伙召集到他家里去。”

“他们跟咱们不一样,家家户户有块花毡子,平日里吃饭就在这上面坐着,中间放一张布单,然后吃馕、喝奶茶,吃饱了再喝酒,这样可以保养肠胃。”

“他们喜欢开玩笑,所以他们喝酒有三样法宝,说笑话、唱歌、弹奏二弦琴……”

说着他眯上眼睛回忆了一下,笑了起来:“那时候日子过的比现在苦多了,但也开心多了,不说了,来,喝酒!”

“喝酒喝酒!”大家伙又纷纷举杯。

王忆暗笑。

自己逃了一杯酒。

炸里脊肉送上桌,这是好菜,哪怕是公社的干部们也不是经常能吃上这样一道菜,于是大家伙纷纷下筷子,吃的格外开心。

喝酒喝的开心了,有人便提议唱歌:“咱们这里有男同志有女同志,那就来一曲《年轻的朋友来相会》,我起个头——咳咳!”

“年轻的朋友们,今天来相会,荡起小船儿,暖风轻轻吹……”

歌声飘起来。

李岩京有些遗憾:他今天出门匆忙没有带上唢呐,要不然给配乐一下子,那绝对带劲呀。

王向红家里有歌声,岛上家家户户有笑声。

很多社员都有亲朋好友晚上来看电视,于是碰上生产队吃好饭改善生活,这些亲朋好友也能跟着吃一顿好饭。

日已落。

月初升,寒风起。

忙忙碌碌的海上空闲下来,社员们躲在家里避寒,于是海岛上变得清冷起来,只有亮起的灿烂灯光彰显着渔家的温暖。

炊烟散尽,灶台蒸腾了水汽被西北风搅动吹向四面八方,这是海岛最独特的气味。

酒酣耳热中,黄土公社的干部们纷纷对王忆发出了邀请。

邀请他过去帮忙看看哪里能打井,打上几口深水井。

黄土公社有着全县规模最大和最优质的农田,种粮食也种蔬菜,对淡水极为的渴求。

当然这公社是在主岛上,是县里所有公社中条件最好的一个,甚至公社一些单位还通了自来水。

但这都是人用淡水,不能用来浇地,他们需要深水井来浇地。

王忆答应下来。

他还记得黄土公社的海水稻,今年已经找不到这水稻了,他可以明年找,到时候打井期间发现了海水稻,是不是很合理的事情呢?

饭局继续,酒局热烈。

这次王忆没有喝醉。

黄有功才是真正的海量,他喝一杯酒下去便有些醉醺醺的了,好像随时能喝倒。

然而他就是喝不倒!

他是生产队酒局挑大梁的,把黄中强一行人给灌的服服帖帖……

14号在酒肉香味中度过,15号又是礼拜一了。

二猪来到岛上了,而且还被安排着在一户社员家里暂住下去,礼拜一王忆便安排他的两个儿子来上学,而二猪则负责带徒弟给队里建起一座洗浴池。

很原始的洗浴池,就是用砖头垒起来,再用水泥抹好罢了,没有任何技术含量。

但二猪想要表现自己,他抹了个八角形的洗浴池,一上午收拾好了。

中午头王忆吃饭之前过去看,这一看感觉真不错,到时候在里面洗澡就跟在八角笼里准备玩命一样!

孙征南这边上午没课去了县里,下午他回来了,把打探到的消息悄悄告诉了王忆:

“考卷这件事上给咱们学校穿小鞋的是教体局后勤主任孙为民,消息能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