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 第908章

作者:全金属弹壳

两人互相吹捧了一波彩虹屁。

最后王忆先吹不动了,顺势把李岩京的调拨问题给提了出来。

跟他预料的一样。

彭培傲不喜欢李岩京,他知道李家庄安插李岩京进学校的目的,这样王忆这边要把他调过去他自然举双手赞成。

但他不想白白送走李岩京!

他询问王忆能给送点什么东西当弥补,送个教师过来是没必要了,因为他准备从大王家的亲戚里调个油光水亮的小闺女来当新教师。

这样他希望天涯小学能在物质上弥补一下学校或者直接说就是弥补他。

毕竟天涯小学和天涯岛现在有钱又有粮食,他希望自家可以跟着沾点光。

王忆一听这话乐了。

彭校长想桃子吃呢?

他实打实的告诉彭校长:“据我所知,李岩京老师是一位好同志呀,他内心里是想要留在你们学校的,毕竟这里是他的母校,也有他的家、他的亲人。”

“而且他的亲人还希望他在学校里干出一番事业,能够教育出更多的好学生,能够在工作岗位上做触犯成绩!”

“所以你看你要是不舍得放他离开,那我们学校就强人所难了,毕竟君子不多人所好嘛!”

“这样要不然让李岩京老师留下吧,未来我也会向他提供一点帮助,他毕竟是我的小兄弟嘛,如果有什么培训机会、再教育机会、提升学历的机会,我想他帮他一把!”

彭校长一听这话,赶紧改变态度:

行了,你把你小兄弟领走吧,我也不用你弥补他离开所造成的损失了。

李岩京在学校里的最大意义就是以后跟他争权夺利,现在王忆又直接说是他的大哥并且愿意帮助他进步,那这威胁可就大了!

这样还是把人赶紧送走为妙。

王忆带了消息出去。

李岩京期待而懵逼的看着他——小老师多多少少的还是有点没有反应过来,自己邀请王老师过来听课给自己撑撑腰而已,结果怎么把自己给直接带走了?

早知道那自己就该新学期开始第一天邀请王老师来听课呀!

王忆对他点点头,说:“彭校长放人了,正好马上是期中考试,考试结束你就跟语文组的教师交接一下,我们学校也跟县里申请一下,把你调过去。”

李岩京高兴的顿时一个蹦跶!

有好饭好菜吃了!

有电视可以看了!

最重要的是有大哥可以罩着自己了,看以后还有哪个学生敢欺负自己!

这时候老校工再次摇晃铁铃铛开始上课。

王忆他们是被李岩京邀请来的,但不是只听李岩京一节课,而是要听下午四节课。

多宝小学的教师比天涯小学还要多。

毕竟这学校在历史上一直开设着,校长彭培傲好歹是个有能力的大学生,所以过去多年他们学校办的比天涯小学好的多。

这样多宝小学的下午课程跟上午一样,分成四节课,前两节课是文化课,后面两节课是劳动课。

今天因为有教师来听课,于是下午后面的两节课也被调换成了文化课,第二节 课是数学,他们还要听数学课。

剩下的三节课便正常了,教师在讲台上精神抖擞、威风凛凛,学生们在课桌后踊跃积极、认真学习。

课间的时候王忆看见还有年轻教师坐在沙滩上谈天说地,说是谈恋爱吧不大像,因为表情严肃,说是讨论学习吧也不大像,哪有一男一女之类的在沙滩上学习的?

祝晚安对此却是熟门熟路,说道:“他们那是在进行思想工作进步谈话吧?”

“应该有新教师想要入党,而入党要求思想进步,那么老党员就要对他的思想、品行、学习方面进行谈话。”

王忆说道:“哦哦,那我要是想入党,是不是得跟你们谈话?”

祝晚安笑道:“当然了,我们要方方面面的找你谈,熟知你的家事,个人不能对组织保留秘密!”

王忆一听颓了。

我这人没别的,就是有秘密!

四节课听完,学生们放学,然后教师们要加个班,讨论听课后的感想,探讨经验、共同进步。

按照外岛小学的传统,学校还要招待来听课的教师们吃个饭,但多宝小学没有大灶,这样得去彭培傲家里吃饭。

王忆便婉拒了,开船领着教师们回天涯岛正好不会错过晚饭。

他们回到岛上后,队里不少社员在等着他们。

山顶上已经用板材搭建起了一座车间,磨面机、烫画机、弹花机等等都搬了过来。

社员们便在等着王忆教导他们使用弹花机。

天冷了,冬天到了,家家户户得赶紧准备好棉衣棉被,这种情况下弹棉花是当前要务。

弹花机用起来挺简单的,在22年,家用机器几乎都是傻瓜操作了。

像这台弹花机它整体跟一张小床似的,有棉花入口和弹仓,机器工作时,将板结纠缠的棉絮撕扯开均匀的摊在入口上——这机器入口有个称呼,叫喂棉帘。

社员们对此很感兴趣,弹棉花是大型工作现场,这么一台小机器怎么能把板结的棉絮给弹开成松软的棉花呢?

而且天长地久的使用,棉花上是有很多杂质的,不说线头毛发,就说跳蚤虱子尸体便有不少,这些东西被棉花缠绕成小疙瘩还是挺烦人的。

王忆看社员们好奇,便从原理上给他们解释了一下。

简单来说就是棉絮进入弹仓,弹仓里有两个重要配件,一个是诸多锯齿,一个是刺辊,其中刺辊是两对相对旋转且带螺纹的粗轴辊。

这样随着机器工作,锯齿撕扯棉絮,棉絮中被梳理开的棉花丝便逐渐被刺辊带走。

刺辊最终将棉絮进一步分离为单棉丝状态,这时候有些棉纤维上粘附了杂质,而杂质肯定比棉花丝要更重,在刺辊的高速运转作用下,机器产生了离心惯性力。

于是当刺辊滚筒运作的时候,这些杂质就在离心惯性力作用下,沿着滚筒外圆的切线方向,不断抛射出去。

而棉花丝的比重小,离心惯性力也小,又被锯齿钩住,最终团聚起来后便被送入归拢的机器进行处理,这样出来的就是一层层软而柔顺的棉花层了。

社员们是理解不了离心力的。

其实王忆都不是很明白弹花机的工作原理,因为最后的工序还涉及到空气力学,机器里面有一台鼓风机,鼓风机还要给棉花丝一道力进一步让它们合理化蓬松。

所以王忆只能用尽量浅显易懂的话语给社员们进行介绍,社员们听的懵懵懂懂,听完了就一个念头:

“这台机器好牛逼!”

“这是高科技啊!”

一层松软的棉花被送出来,颜色已经发灰发黄,可是触手一摸感觉还挺好,别说板结打结这种情况,就是连虫子尸体之类的小杂物都清理的干干净净!

王忆打开弹仓旁边的一个杂物收集盒子。

里面有草屑有发丝有虫尸等等,乱七八糟,不太美观。

其中虫子中还有能蠕动的!

见此他毛了,说道:“这杀虫力度不够啊,继续全队大除虫,继续全队杀灭寄生虫!”

第431章 热热闹闹小阳春

连夜,队里人就要在这里弹棉花。

这事是要紧急办理。

天会越来越冷。

再过十来天就是小雪了。

得给家里赶紧筹备上棉被棉服了。

王忆将弹花机的使用方法教给了两个女社员,其他社员以家庭为单位去大队委登记,然后按照顺序送来旧棉花絮进行弹制翻新。

事情有条不紊的展开。

王向红还笑着跟王忆说:“难怪你要往咱队里引进人才,咱队里现在人手真是快不够用了。”

王忆说道:“对,队长你看着吧,过不了多少年,人才就要变成最珍贵的资源啦。咱们队里有先发优势,现在解决了吃饱肚子的问题,那就应该赶紧抢人才。”

“说起这事来,我又给咱队里学校招收了一位教师,是多宝岛的李岩京。”

王向红眯着眼睛想了想:“李岩京?李庆涛家的三小子?是不是又矮又瘦?他爷爷当过咱外岛最早的教书先生,是个好后生。”

王忆说道:“对,就是他。然后队长我再跟你说一件事,咱们学校得把教员的工分给提一提,都按照强劳力办。”

这事不是他的主意,是国家规定。

王忆也是看了报纸新闻才知道,从之前动乱时代开始,小学教师平均工资居于全国各行业之末,中学教师是倒数第二……

然后国家意识到这个问题,还法通报提了这件事,说这是极不合理的,必须要切实改革中小学教师工资制度,适当提高他们的工资待遇。

那怎么提升呢?

最好的办法是工资制度改革,但这事是国家大事,没那么轻易就能改变,所以政府便建议当地的单位应当给予教师一些临时补贴。

与此同时,中小学要开始实行教龄津贴制度,以鼓励教师终生从事教育事业。

然而这样还是不够。

八十年代初国内中小学民办教师比重很大,待遇也很低,队伍极不稳定,因为多数是民办教师。

民办教师们工资待遇跟公办教师不一样,福利待遇更差的远,他们必须得有额外收入才能养活自己养活家里。

现在没有课外补习,所谓的额外收入就只能是种田捕鱼了,像秋渭水在公社小学的好朋友崔红老师家里条件比较好,她家杀猪。

有教师家里杀猪也有教师家里开饭馆、开门市部之类,碰到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大发展,很多民办教师遭遇了收入倒挂的情况:

在学校里收入不了几个钱,而家里的小买卖小生意却赚大钱,这种情况下有些民办教师干着干着就不干了,回家继承家产了。

说句夸张点的话,这年头民办教师真的是用爱发展。

王忆给教师们争取工分待遇,王向红没什么意见。

以前工分是队里人的命根子,干一年到头就靠这一年赚的工分来换粮食换钱了。

而队集体产出是有数的,有外人多拿了工分,那队里社员就得少吃一口粮食。

如今队里有社队企业源源不断进钱,而且所有项目合计起来收入颇为夸张,单单是大众餐厅自己一天就可以给每个社员赚上一块两块的分红:

天气冷了,火锅开始横扫全县,连市里和周围县城的人都来吃饭。

一天下来大众餐厅扣除成本算一算净收入能有两三千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