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 第89章

作者:全金属弹壳

袁辉的评价让他内心躁动不安、瘙痒难耐,只能提肛以克制这股情绪。

此时袁辉同样躁动不安。

他吃着虾干稳定情绪,然后说道:“要是我曾经看到的资料没有错、要是你拍到的照片是实物、要是这实物不是假货,那你碰到了一件了不得的宝贝!”

“你看看这个铜钟,先看提钮,提钮是龙吧?这是龙首,瞪眼睛吐舌头,多威风!往下是龙爪,龙爪往外分,带着龙身扭动,往后看这里坚立着东西,这是龙角啊!”

“再看钟体,上面围绕这一圈的叫连珠乳钉环饰,下面是浮雕——不太清楚了,但仔细看能看出是莲瓣,其间相隔的这些纹路叫弦纹,中心四个字是楷书,写的是‘河清海晏’四个字,这四个字什么意思你知道吗?”

王忆知道他起了卖弄心思,就不再急迫而是配合的问:“请袁老师指教。”

袁辉说道:“你们年轻人学曰文、学英文就是不学国学,这个成语都不知道?河清海晏,黄河水清了、大海平静了,天下也太平了!”

他掏出自己手机搜索了一些信息,一边看一边问王忆:“这铜钟有多大?”

王忆回忆着说道:“具体我没量,钟身高度没有一米,估计八十公分?上下直径相差差不多一倍,上面是四十公分左右、下面也是八十公分左右?”

袁辉激动的一拍桌子:“这就对了!它应该是78厘米高,底部直径81厘米,顶部直径42厘米,总重五百五十斤!”

“这是咱翁洲历史上的宝器,祈和钟!”

“祈和钟?”王忆反问道。

袁辉说道:“对,祈和钟,祈祷天下大和、四海平和的钟!”

“五年前市博物馆重修的时候我看到过它的资料,这铜钟铸造于明崇祯十二年,那一年有强台风从翁洲上岸,带起海水倒灌,引发一场大灾难。”

“后来台风消弭,当地知府接朝廷旨意、领本地官员捐资所铸造,安放于海滨大和寺。”

“到了近代抗日战争时期,曰军寇边侵犯我江南地带,他们海军飞机屡屡轰炸沿海城市,人们将祈和钟送去沪都作防空警报使用。”

“淞沪会战后这座铜钟被曰军抢走,之后便不见踪影,有说法称这铜钟跟咱们许多国宝被送去曰本,但也有说法称护送铜钟的曰军遇到了海上武工队埋伏,铜钟沉入大海或者被武工队抢走藏了起来……”

他目光炯炯的看向王忆:“看来最后的这个说法才是正确的,这祈和钟还在咱们中华大地上!”

王忆干笑道:“应该还在,不过你说这是国宝?”

倒卖国宝,牢底坐穿!

这个常识他还是有的。

袁辉说道:“哦,我习惯性用国宝来称呼这些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古董了,祈和钟工艺寻常算不上国宝,不过可以说是咱翁洲的市宝。”

“所以,它到底在哪里?”

王忆不答反问:“它到底值多少钱?”

袁辉靠在了椅子上,默默的伸出右手的食指……

第81章 海米虾干有讲究

面对袁辉凝重的面色和竖起的食指。

王忆当场倒吸一口凉气,整个人瘫在了椅子上:“一、一亿?!”

这下轮到袁辉倒吸凉气了。

“多少?一亿?”他整个人都要无语了,“王兄弟,你是不是对钱没有概念?一个明末的铜钟能值一亿?你以为咱是网红带货还是微商出货呢,动不动就几个亿几个亿?”

见自己猜错了,王忆缓过神来:“不是一亿啊?那是多少?别是一百万吧?”

他不是对钱没概念,是袁辉前面把这铜钟说的神乎其技,把他的期待感拉起来了。

袁辉翻了个白眼:“是一千万!”

“不过要是能处理一下上顶级的春季拍卖会或者秋季拍卖会,那或许价值能更高一些。”他又补充一句。

王忆多少有点失望:“一千万?这不多呀。”

袁辉无奈的说道:“王兄弟,一千万还不多?我跟你说老实话,我爹省吃俭用一辈子加上我从业几十年,现在为止身家才一千万左右!”

王忆指着旁边的小区说道:“不至于吧?这里别墅随便挑一套不得大几百万一千万?”

袁辉说道:“哪有这么夸张?你以为咱这里是钱塘城啊?这里独栋差不多一千万,但我住的是联排,不到700万,而且还是贷款买的呢!”

听他这么一说,王忆觉得也对。

一千万不是小钱。

主要是他看电视看小说看短视频,里面涉及到古董文物都是几个亿几个亿的往外扔价格,是这些不靠谱的经验导致他对古董行情产生误判。

后面敲门声响起,服务员继续上菜。

什么酒糟黄鱼、雪汁细眼梅童、脆皮龙鱼,菜的样式很花哨,能看出厨师功底厉害。

袁辉以为王忆不爱吃海鲜,给他点了烤肉。

“你尝尝他的大块烤肉还有烤猪肠,味道很不错,老板的秘制手艺。”他招呼王忆。

这店里的烤肉都是大块里脊肉和五花肉,想吃肥的吃五花肉,吃不了油腻就选里脊肉。

味道麻辣可口,香味馥郁,让王忆胃口大开。

这在82年是死活吃不到的美味了。

袁辉却没什么胃口了。

他刚吃过了虾干,虾干这东西没别的滋味儿就是个鲜。

有它的鲜味珠玉在前,袁辉对菜肴味道的要求难免高一些。

偏偏他点的这几道海鲜没有一道是原汁原味的,虽然厨师手艺高超,但每道菜都是用佐料搭配出来的花样菜,这样难免影响了海鲜本身的鲜美。

更重要的是王忆给他看了祈和钟的照片,这把他注意力都给拉进了手机里,现在别说只是几盘菜,就是饭桌上来一个海鲜女体盛他也没兴趣。

他催促王忆带他去看祈和钟。

王忆摆手:“这事不能着急,我答应老人家没经过他同意不把这铜钟的消息公布于众。”

袁辉说道:“这个我倒是理解,这种古董归属权不好定,一旦让政府发现可能一万块加一面锦旗给收走。”

王忆一愣。

对啊,还有这个隐患!

他旁敲侧击的问道:“你是说政府会把它收为国有是吧?但这不是五百块加一面锦旗吗?”

袁辉摆摆手:“你那是被网上一些信息加段子给糊弄了,政府没那么吝啬,会给一个不错的价格做补贴,但既然是补贴自然跟古董本身的价值不能比。”

王忆说道:“那完蛋了,难怪老人家死活不让我暴露消息呢,原来是有这个隐忧。”

袁辉凑上来说道:“这也不是不能操作的,咱们国家是文物不能交易、古董可以。”

“对国家层面来说祈和钟并没有很独特的文化意义,加上它是明末的物件,所以管制不是很严格。”

“而且这祈和钟有一点很妙,它曾经被小鬼子给抢走了,后来下落不明,那会不会是有爱国商人当时从小鬼子军官手里偷偷买走了呢?”

王忆看向他。

他微微一笑:“放心吧,这种古董只要不是流落到海外去,只是在咱们国家内部流转,那咱总有合情合理且不违法违规的办法来出售!”

“特别是现在很多商人喜欢给地区博物馆捐献流落民间的文物古董,如果从他们手里把古董转出去,那最后会交给咱们市博馆或者省博馆,这种情况下咱们都是在为国家古董保护事业做贡献,更不违法违规!”

王忆心里一宽,说道:“这就好,咱们可不能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袁辉给他了然的眼神:“都是守法公民,谁会为了一点钱去冒险?不信你看我税务APP,我每年缴税都清清楚楚。”

后面他对王忆发起了更猛烈的攻势。

让王忆无论如何要带他去看看祈和钟。

王忆扛不住,只好擦擦嘴说自己吃饱了拎包跑路。

逃避可耻但有用。

袁辉郁闷了。

他提起筷子吃了起来。

越吃越郁闷。

最后他猛的起身拉开门去喊道:“老钟,你家今晚的菜怎么回事?”

钟老板快步上楼,问道:“怎么了?你喝醉了?”

袁辉没好气的说道:“喝醉个锤子,我没喝酒呢,这几个菜怎么回事?味道不行啊,你是不是给我用了死鱼烂虾做的?”

钟老板怒道:“少胡扯啊,我这里口碑你还不了解?”

不过袁辉的态度让他琢磨不定,便又补充一句:“要不然我试试菜?说不准是我厨师今天喝多了?”

他喊服务员拿来一双卫生筷挨个试了试,然后狐疑的看向袁辉:“你今晚是不是想吃白食?这菜没问题!”

“老板,会不会是这样?”服务员插了一句嘴。

“哪样?”

“辉哥你是不是刚才吃那个对虾干来着?”服务员问道,“就是我进来帮你们捡的那种虾干。”

袁辉说道:“是啊,上菜之前我当零食吃呢,你们这里又不提供餐前零食。”

服务员说道:“就是这个问题,老板,辉哥今晚带来的虾干品质很好,正经野生对虾,我上手看来着,闻起来味道真的好!”

老板狐疑了。

袁辉也狐疑:“你小子给我们俩和稀泥吧?”

他把虾干纸袋子打开。

老板抓起一把虾干低头细看,随即吃惊:“是好虾干,你哪里买的?这不光对虾干,还有滑皮虾干,确实是野生虾晒出来的,晒的很有耐心啊,完全太阳烘烤,一看就没上太阳灯。”

他又闻了闻:“对,正是木炭烤的。少见,你哪里买到这好玩意儿?这是古法晒虾干啊。”

袁辉没回答也问了起来:“你不是糊弄我吧?虾干还有这么多讲究?”

老板说道:“当然讲究多了,你不了解,我给你简单说说。”

“虾干都是熟东西,这个你知道吧?那它怎么熟的呢?这里面就有说法了。”

“简单来说三种办法,第一是煮熟蒸熟第二是炒熟第三是腌熟。”

“蒸煮熟不多说,炒熟就是用盐和海细石去炒,跟糖炒栗子似的;腌熟是腌制处理然后放工业微波炉或者大型电烤箱里直接出货。”

袁辉说道:“不是要晒太阳吗?”

“你听我说,”钟老板介绍,“蒸煮和炒熟后要晒太阳,腌熟就不用了,它直接进微波炉电烤箱出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