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 第86章

作者:全金属弹壳

将萝卜切成细丝,热油滚一下葱姜丝,下大虾翻炒出虾油,再进萝卜丝跟着炒,别的佐料不用加,放一点味极鲜去调调味道炖上即可。

大迷糊在和玉米面准备铁锅摊饼子。

王忆无暇应付这帮人,直接草率的挥挥手说道:“别听大胆瞎说,我会个屁的拳,都回家、回家,该吃饭了!”

众人不肯,一个劲的嚷嚷着让王忆赶紧打一套拳。

王向红的声音出现在他们身后:“都凑在这里干什么?”

青年们拔腿就跑。

王向红赶紧往屋里看。

我怀疑有人又在大吃大喝!

结果他就看到了一盆子的大虾。

见此他满意的点点头:“王老师做萝卜炖虾呢?挺好,新碾的玉米面糊饼子搭配着是绝配。”

“不大吃大喝一样能吃的有滋有味嘛!”

他背着手高高兴兴的走了,一边走一边唱:“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把营归,胸前红花映彩霞……”

然后王忆看他身影消失,立马从床下摸出来一包纯肉烤肠:“别浪费了这火,来,用树枝串上烤肠上火烤!”

周二结束是周三、周四。

周四下午供销公司的柴油船轰隆轰隆的开来了,船舱用防风篷布罩的很紧,从船舱吃水位能看出来这一船货物不轻。

船靠上码头,潘锦华对正在修网的妇女摆手:“女同志,请去通知你们领导,供销公司来送货了!”

很快王向红领着王东喜、王忆还有民兵队赶来了。

此时篷布拉开,摞在一起的青砖红砖露出真实面目。

此外还有厚厚的草绳,草绳之间是一块块玻璃……

王向红沉稳的跟潘锦华握手:“潘同志,辛苦了、辛苦了,这次真是麻烦你们了。”

潘锦华爽快的说道:“嗨,都是为了国家建设,您来清点一下。”

“一共1250块砖头,600红砖、650青砖,玻璃是40个方,其中有12个方是王老师买的,还有28个方是我们供销公司联系了一家砖窑厂赞助天涯小学的!”

王忆也热情跟她握手:“锦华同志,谢谢你、谢谢供销公司的所有同志,感谢你们的支持,我代表我们全队的学生向你们道谢!”

潘锦华冲他甜甜一笑:“谢就不用了,你答应我的事……”

“就等你来了,都准备好了!”王忆给出确定回答。

第78章 放开交易的供销公司

潘锦华也准备好了。

她带了片镜子过来。

王忆从床底把牛仔服掏出来。

还好,没有落上灰尘。

不得不说拼爹爹的货虽然质量不行,但该有的东西它还是齐全的。

就拿这套女士牛仔服而言,它不是用个袋子包了件衣服那么简单,而是一个粉红色的衣服包装盒。

盒子四周有金边,几十块钱的东西愣是做出了几百块的质感。

潘锦华将镜子放在桌子上靠好,她看到王忆拿出包装盒立马接了过去。

拿着盒子她说道:“哎呀,这衣服怎么回事?怎么还用粉色盒子包裹呀?领袖都说了,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王忆心里咯噔一下。

他第一次对外界正式带货翻车了?

于是他赶紧附和着说道:“对,这资本主义国家的女人就爱这一套,喜欢往女人身上贴标签,好像女人就该喜欢粉红色的东西一样。”

“殊不知这是没文化的代表,在他们资本主义国家的中世纪红色因为跟血的颜色一样而被视为勇武色,是硬汉们的装饰色,粉红色是淡化的红色,用于一些非正式场合来代表男性……”

他为了配合潘锦华是绞尽脑汁的想理由,结果正眼一看,人姑娘正抱着盒子爱不释手呢!

潘锦华又摸又看,翻来覆去的摸、覆去翻来的看,脸上的喜爱之色就是白内障也能看到。

王忆一拍手。

得,这是标准的口是心非、完全的口上说不要屁股一个劲的抖……

潘锦华打开盒子,牛仔服露出在外。

她美滋滋的看向王忆。

王忆说道:“就是这衣服,你看看喜不喜欢,还有上次答应你的发卡头花这些东西得等等,我同学要从首都邮寄过来是需要时间的。”

潘锦华说道:“这个我明白,我的意思是我要换衣服了,你还呆在这里干什么?耍流氓呀?”

“你可别耍流氓,现在县里抓流氓呢,”她是个乐天派姑娘,高兴之下跟王忆开起了玩笑,“我听我县文工团的朋友说,前些日子有个流氓进了县剧院的女厕所……”

王忆吃惊的瞪大眼睛。

不是吧,你说的这个流氓不是我吧?

可是他现在的表情容易让人起误会。

潘锦华疑惑的看着他说道:“我说了我要换衣服你不但不离开还瞪大眼睛是什么意思?你不会真是个流氓吧?”

王忆急忙摆手:“我不是,我没有,别瞎说。”

他退出去蹲在墙角琢磨。

上次在县剧院自己进的明明是男厕所,他英文六级水平、双眼近视才200度,MAN这三个字母他不可能看错。

用了一点子智慧他找到了原因。

县里这些人估计不懂英文,压根不知道厕所上面的MAN和WOMAN代表什么!

自己竟然因为拥有的知识过于丰富而背上了流氓的锅?

王忆苦笑着摇头。

这时候门打开了,潘锦华出来问道:“喂,怎么样?”

王忆抬头看。

不得不说这姑娘跟牛仔服真的很配,她不是很美丽,可是拥有这年代女性独特的自强气质。

健康、活跃、自信、独立、坚强,这正是牛仔文化中的一部分。

所以她穿上牛仔服后看起来格外英气勃勃。

王忆起身鼓掌:“英姿飒爽雄鸡装,飞上枝头盖凤凰!”

潘锦华美滋滋的抱起双臂:“你果然是个大学生,出口成章呀!这句诗我喜欢,是哪位大诗人写的?”

“袁华。”

“我好像听说过这个名字,”潘锦华努力的想了想,“他写过一首很有名的诗,伟人特别喜欢,叫做——”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对不对?”

王忆知道这首诗,但具体是谁写的他不清楚,不过肯定不是袁华。

潘锦华没有在这件事上过于纠缠。

她让王忆拿着镜子给她各种照,最后兴高采烈的说道:“谢了,大学生同志,以后我会报答你的。”

王忆摆手:“别客气,你帮我也够多的。”

这是实话。

潘锦华给学校送来了砖头和玻璃,这都是他目前急需的。

而且如果不是为了号召供销公司给天涯小学捐玻璃,那她早就来拿这件衣服了。

潘锦华乘船到来不只是要带衣服回去,她很有职业素养,顺便在天涯岛进行一次采购。

这事在岛上闹出很大动静。

因为潘锦华允许各家各户将自己晒的鱼鲞和海米卖给供销公司,供销公司有标准进行定级给价。

不过只给钱不给票。

队里的社员们沸腾了,他们竟然可以自己跟供销公司做买卖了?

王向红被惊动了,他披着中山装赶来问道:“潘同志,你这次收货不是跟队里收,是跟我们社员家里收?”

潘锦华说道:“都收,队里有好东西拿出来我们采购,社员们家里有好东西也可以采购。”

“那我们这不是投机倒把吗?”老木匠王祥高问道。

潘锦华笑道:“国家已经给定性了,这叫自由贸易,不是投机倒把!”

围观的人顿时喧哗。

本来要说什么的王向红便将话吞了回去。

他摇摇头说道:“胡闹,这不是让社员们吃亏吗?”

王忆听到这话以为他是老顽固、老古板。

可是很快他意识到王向红的话是有道理的。

供销公司来天涯岛的不止是潘锦华,还有两个男采购员,有些人家把晒了的海米拿来给他们看。

他们看后给定级,然后社员们不接受:“这么好的米子你给定三级?这至少二级,放到气候不行的年份还能定一级呢。”

又有人来卖鸡,采购员拎起来仔细看后说道:“这是五年以上的老母鸡了,也是三级。”

卖鸡的凤丫不乐意:“是五年以上的老母鸡,但凭啥定三级?我家老母鸡多肥,去年这有的都给定二级!”

采购员解释道:“对不起,大妹子,我们定级都是有标准的,这是省里给的规定,我们改不了。”

王向红叼着烟袋连连摇头。

王忆蹲过去问道:“支书,怎么了?”

王向红叹了口气说道:“知道县供销总社改成供销公司我就觉得不对头,公司是啥我不懂吗?那是资本家的东西。”

“资本家是什么?领袖说的好,资本家是逐利的而不是为人民服务的,供销社是给人民服务的,供销公司是要赚钱的,他们赚谁的钱?是不是赚人民、赚咱们社员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