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 第858章

作者:全金属弹壳

这个不成器的东西!

姚当兵自知理亏,冲着他点头哈腰、连连讪笑。

苏校长过来挂了学校的账——这年头公款吃喝吃饭挂账很常见,大众餐厅欢迎各单位来挂账。

他们不怕这些单位不给结算,县里一把手的孙女可是他们队里的媳妇儿!

苏校长知道这件事,他认识王忆和秋渭水,之前民办教师培训会上见过两次,于是他低声对王忆说:“谢专家真不是骗子,王老师,你多虑了!”

谢查理落落大方的笑道:“行了、行了,我们中华文化中有格物致知的学习方法,领袖也说过,看问题要辩证嘛。”

“王老师不了解我们然后怀疑我们的身份,这是很正常的事,这样的人还不少呢。”

几个单位的领导干部便拍他马屁,说他‘宽宏大量’、‘身正不怕影子斜’之类的。

可把王忆恶心坏了。

他已经下定决心揭穿这伙骗子的身份,不过他不会在证据不明、尘埃未定之前就把自己的獠牙露出来。

于是他便顺着几个人的话笑道:“谢专家确实是大人有大量,不愧是咱们炎黄好子孙,他虽然身在国外但也熟知领袖的名言。”

谢查理坦然说道:“古巴与我们国家是兄弟国家,都是社会主义国家,领袖同志在我们古巴也是一位伟人!”

莫昌金斜睨王忆说:“你是不是不服气?喏,给你我们专家的归国护照和侨胞证,你可以自己去验证真假。”

所谓护照是深蓝色小本子,侨胞证则是个大本子。

王忆打开看去,侨胞证的全名是《华侨登记证》,说它是大本子不如说它是对折的一张硬纸壳,里面不像护照一样有很多张纸,只有内部两面写了一些登记信息。

上面主要是登记姓名、性别、年岁、籍贯、出生地等内容,一共11张,贴有加盖中国驻古巴领事馆压片印章的黑白照片和面值1元的外交部“华侨登记”印花。

在这种登记证的右下方还附印了一行小字:人民币一元折合比索四角八分。

这里登记是当前两国汇率。

证件上的照片确实是谢查理,上面有钢印也有红印章,没有一点问题。

王忆看后默默的将证件还回去,莫昌金得意洋洋的说道:“我们这里还有古巴驻我国大使馆的介绍信之类的,你要不要也检查一下?”

他又指着王忆说:“这个教师厉害的很嘛,一个民办教师,哈哈,却把自己当成什么也懂的圣人了,把自己当孔老二呢!”

姚当兵心里暗暗叫苦,赶紧上来赔笑脸调和。

王向红这边看的莫名其妙。

他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不过知道这伙人跟王忆不对付,他们在侮辱王忆,那这可就不行了!

于是王向红便脸色一沉上去拍了莫昌金胳膊一下子怒道:“同志,你给我把话放尊重一些,别随便侮辱人。俗话说的好,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啊!”

王向红是全县的名人,看到他发火其他领导干部们有些慌了,便上来一起劝解双方。

苏校长苦笑道:“王队长你看你,就事论事的讲道理,人家侨胞同志并没有侮辱王老师嘛。”

王向红听了这话瞪了他一眼。

什么?

就事论事?讲道理?

狗屁!

这时候肯定是帮亲不帮理啊!

谢查理上来说话了。

他先对莫昌金摆摆手,又对王忆微笑道:“王老师你是误会我了,不过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对吧?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对吧?那我欢迎你去县一中参观我的医学表演。”

姚当兵这边汗流浃背。

他赶紧把王忆拉走,叫苦不迭:“我的个王老师哟,这事怎么闹成这样了?唉,这伙人咱们真惹不起,他是归国华侨又是名医,咱们县里还想攀附他的关系,以后送一些年轻大夫去古巴进修呢,所以……”

“所以我叮嘱你别乱说话,你为什么乱说?”王忆问道。

姚当兵无奈的说:“这事怨我,我酒量还行,但喝多了管不住嘴巴,刚才是谢专家提起了他刚回翁洲时候遭到的一些质疑所引发的趣事。”

“我当时也想说几句话,就不小心把你的事给捅出来了,唉,这事怨我!”

王忆看到他自己揽责而没有一个劲的责备他,这样情绪稍微缓和一些。

他拍拍姚当兵的肩膀说:“行了,你别在这里墨迹了,相信我,这伙人就是骗子——我问你,你观看过谢查理从人眼里取寄生虫,那他是不是拿筷子往嘴里蘸过?”

姚当兵摇头说:“没有,他是蘸一种药水,从国外带回来的药水,说是消毒用的。”

王忆问道:“那这药水你检查过吗?里面有没有东西?”

姚当兵说道:“就是消毒药水,这个昨天下午县医院的大夫去看过,那大夫跟你一样怀疑他来着,怀疑这药水里面藏了虫子,他是借着消毒的时候用筷子头蘸上了虫子。”

听到这里王忆心里一沉。

跟新闻上说的不太一样。

而且这年头也不乏明眼人,县医院的大夫肯定也知道人眼中有寄生虫这个说法的操蛋之处。

但大夫并没有发现问题。

这就有点麻烦了。

此外餐厅的大厅里也有一些麻烦,王向红找熟悉的干部打听清楚怎么回事后选择跟王忆站在一条战线上:

“你们这些人就是骗子,竟然行骗到我们福海来,真是胆大妄为!”

他对王老师充满信心。

王老师不会犯错!

莫昌金便讽刺王向红,王向红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了,他不怕被人嘲笑讽刺或者挑衅。

他是不许有人嘲笑讽刺挑衅王忆。

这叫护犊子。

而他不在意别人对自己的嘲笑讽刺,王东美和餐厅的工作人员很在意,他们不顾王忆叮嘱过的‘顾客就是上帝’服务信条,提着炒锅拎着勺子就要闹腾。

这叫守护爱豆。

为生产队无私贡献三十年的王向红是他们仅次于领袖同志外最崇拜的人。

王忆赶忙拦住他们,呵斥他们回去工作。

莫昌金这边有点害怕了。

毕竟一群老爷们、老娘们手持菜刀剔骨尖刀扑出来是个外地人就得尿。

于是他便色厉内荏的喊道:“行,你们不是不信我们专家的医术吗?谢专家,那咱们就在这里给他们露一手,让他们心服口服。”

谢查理皱眉道:“行医不是卖艺,在饭店里能做这种事吗?”

“不过,”他话锋一转,慢慢的挽起了衣袖,“紧急情况下在饭店行医也不是不行。”

他看向王向红说道:“特别是这位老同志年龄不小了,他多年来可没少吃鱼,身体里有寄生虫呀。”

王向红不听骗子瞎白活,说:“那你就给我取出来好了。”

谢查理招招手。

一名护士从打开手提包将里面东西拿出来。

先拿出来的是一张牌子,上面写着:“古巴名医、归国华侨谢查理专家首次赴外岛医治眼病,包取眼内寄生虫。有虫收款,没虫分文不取,欲治眼病者从速,莫失良机。”

然后是一些药瓶。

确实都是带着洋文的瓶子,上面可能是西班牙文,王忆不认识,感觉跟英文很像,有的文字上带有音标似的符号。

药瓶很多,有大酒精瓶和酒精灯,再就是头灯、镊子、银筷子之类的小东西。

谢查理戴上头灯后面色肃穆起来。

莫昌金点燃酒精灯,斜睨王忆一样问道:“你知道我点燃的这个东西是什么以及有什么作用吗?”

王忆说道:“酒精灯,点燃后能制造出无菌环境。但饭店这种环境不适合,你如果有医学常识就别在这里干瞎子点灯白费蜡的事。”

莫昌金不服气,说道:“怎么不适合了?酒精可以消毒你知道吗?酒精挥发到空气中就可以杀灭空气中的细菌病毒,点燃的酒精灯挥发可以更快——你什么眼神?”

王忆看他就跟看傻逼一样。

这他么是什么神解释?

他说道:“酒精灯确实可以保证小范围区域内的无菌环境,这跟酒精本身的消毒杀菌作用无关,而是利用火焰气流上升,能在其附近区域保证没有空气中的尘埃落下造成污染!”

“你说点燃的酒精灯可以让酒精挥发的更快,这就是笑话,酒精既然已经被点燃、被烧掉了,它已经消失了还怎么去消菌杀毒?”

多数人点头。

莫昌金说道:“你说的才是笑话,你说酒精灯制造的无菌环境是因为火焰气流上升把细菌病毒烧死了?那这样为啥要用酒精灯制造无菌环境?这样烧一根火把制造的火焰气流更大——你到底什么眼神?”

王忆确定了。

这就是个傻逼。

要不是他得争取群众的信任,这会他都不想搭理莫昌金了。

就跟相声里说的一样,火箭研究专家说为了制造推力需要火焰那就用燃烧剂做燃料,这时候有人说我觉得不对我觉得应该用木柴当燃料还得用桃木的因为桃木熏出来的味道好。

这时候火箭研究专家要是去跟那人争辩的话真说明这专家其实是砖家。

但现在不少人有跟莫昌金一样的疑惑——他们不傻,他们只是没有学过生物也不了解医学。

于是王忆简单的解释道:“酒精灯燃烧的是酒精,本身没有污染;火把呢?点燃火把那能熏的人流眼泪,这样还塑造什么无菌环境?”

众人恍然大悟,又是纷纷点头。

谢查理则微笑着摇头,说道:“莫助理你喝多了,怎么老是说胡话?行了,别乱说了,你老老实实的给我打下手吧。”

说的越多,错的越多!

他又面对王向红说:“来,老同志,请坐下。”

王向红大马金刀的坐下,眼皮子一翻楞问道:“怎么配合你?”

谢查理笑道:“你别紧张就行了,不用配合我,你只要安静坐着即可。”

他左手拿起镊子右手则拿起银筷子,并将银筷子介绍给众人看:“这是我家祖传的银筷子,大家不学医的不知道,学医的都知道,银子也有杀毒灭菌的功效。”

“对吗,这位大学生同志?”

王忆说道:“对。”

他展示了银筷子又将银筷子放入一个小瓶里搅和起来:“人的眼睛很脆弱很珍贵,所以我要进一步制造无菌环境,就用这种国外最有效的消毒水来给它消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