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 第817章

作者:全金属弹壳

于是后面不管吃海鲜还是喝酒他都异常开怀。

因为这是他用手艺赚到的!

王忆也很开怀。

他没想到砖瓦窑厂建设路上跨出的第一步竟然是先招聘到了一位技术员。

行了,这份工作可以开始了!

夜色褪去,黎明到来。

新的一个周来临,又是礼拜一,又要升国旗了。

天气冷了,学生们穿上了胸口印有‘中国’二字的运动服来上学,太阳升起来照在他们身上,真是朝气蓬勃、生机也蓬勃。

秋日的光芒洒落海上、洒落岛上。

经过一场大扫除,天涯岛的四个社员小组变得分外干净,阳光照耀门外院里显得分外亮堂。

社员们该出海的出海、该晒鲞的晒鲞、该收拾菜园的收拾菜园。

红光满面、步履轻盈。

从他们的精气神能看出他们对当前生活深感满意。

昨晚的电视剧让他们尤其满意:“《十一块金牌》真好看,不比武打电影差。”

“对,韩慕侠真厉害啊,你看他出招时候那个眼神,跟吃人一样,看着就是高手。”

“那个洋力士装什么牛逼?看着太气人了……”

这部电视剧是大陆第一部 武侠剧,吸引的不光是大人更是孩子,孩子们课间甚至不去玩棋牌了,都凑在一起聊电视里的剧情。

外队来听课学习的教师们大感兴趣,昨天礼拜天他们回家忙着晒鲞去了,没有过来看电视,没想到错过两集这么精彩的电视剧。

印刷机几天忙活,毛笔字帖印刷的差不多了,有些老师周一过来拿了字帖又听了一上午的课,他们便准备回去复课了。

不过还有的老师要继续听下去,学校给他们开了一个礼拜的假期让他们来听课学习。

虽然这些老师只是来听课没有讲课,但跟学生们在一起共同上下课、同吃同喝几天下来也有感情了。

另一个这年头格外讲师生情,然后听课的老师们要离开,引得好些学生泪光闪闪,甚至还有哇哇哭的。

李岩京今天也要回学校复课了,他给王忆准备了一份临别礼物,是一个红色塑料皮笔记本。

本子封面上印刷着泰山风景,下面有四个字是‘祖国风光’。

王忆翻开后扉页上还有李岩京亲手写的一句领袖语录,“忠诚党的教育事业”。

他也送给了其他教师一个这样的笔记本,给秋渭水的笔记本上写的是:“高举领袖思想伟大红旗奋勇前进!”

李岩京家里条件不宽裕,而这种带塑料封皮的笔记本在82年的外岛不便宜。

王忆在公社百货大楼看到过,一本就要一元钱。

李岩京送出去好几本,肯定都是他省吃俭用攒下的钱。

于是王忆不让他吃亏,沉思之后同样送给他一个笔记本,这本子是皮革封面带钢笔。

他在上面也留了字,写的是从报纸上抄下的一首挺有意思的小短诗:畅迎红日走,终生莫停留。志在百花繁开日,一览观赤球!

另外他在笔记本正面封皮的后面插上了一张照片,是李岩京和天涯小学的学生们在一起听课的照片。

彩色照片!

李岩京拿到笔记本后便笑了,坦诚的说:“王老师,我就知道我给你送一份礼物,你会给我回一份更好的礼物。”

他打开笔记本后要朗诵小短诗,结果一下子看到了别在里面的照片,脸上顿时露出惊喜之色:

“呀,是、是彩色照片!这是什么时候给我照的呀?哈哈,把我照的还挺伟岸的!”

王忆笑道:“是我们的小摄影师给你拍的照片,给你拍了不止一张,以后我都洗出来托人交给你。”

李岩京开心的笑道:“这太好了,这是我这辈子第一张彩色照片,以前的都是黑白照,包括咱们在县一中结业典礼拍的合影也是黑白照。”

抚摸着照片、抚摸着本子,他脸上又露出一丝忧郁之情:“唉,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我只来听了这么四五天的课程,真想在你们队里学习一个学期。”

王忆说道:“天下无不散之宴席,李老师你别伤心也别难过,如果你喜欢我们学校,那欢迎你礼拜天经常来玩。”

“或者说这样,我们队里准备组织一场排球比赛,这是响应国家号召,用比赛的形式来庆祝铁娘子们取得世界大赛两连冠的冠军、也是用比赛的形式来开展女排勇夺冠军精神的学习工作。”

“你们多宝岛肯定要参加的,到时候你做领队来参加比赛吧。”

李岩京说道:“我可当不了领队,这工作不得我们队里的干部来当?”

“即使要找教师当领队,可我们学校那么多的教师呢,还有公办教师,哪能轮得到我?”

王忆冲他挤挤眼:“很简单,我给你一本排球比赛的书你回去多看看,等你们队里要组织排球队的时候你就自告奋勇当教练。”

“你懂排球知识和技战术,在教练人选方面肯定占优势,到时候你们队里大概率让你当教练,即使不让你当教练也会退而求其次让你做领队。”

李岩京听到这话很高兴:“要是真有这样的书那可就好了,但我听说现在市里、县里关于排球的东西都卖完了,排球、排球书等等,连市里图书馆关于排球的书都被借光了!”

王忆回听涛居拿出一本《排球运动教程》递给他。

这本书的印刷风格最简单,黄色书封上有个抽象的人在打排球的线条,外岛人甚至都看不懂这线条的含义,所以它的风格便显得简单起来,跟八十年代很配。

此外他也拿出了一个排球出来,直接塞给了李岩京:“带回去给你们队里社员训练用。”

李岩京看到崭新的排球后更惊喜,却死活不肯要,他说这皮球现在太珍贵了,自己不能占太多便宜。

他对王忆说:“王老师,你给我的本子带着钢笔,这是顶宝贵的东西,我有了这样的笔记本当备课本,那我们学校的老师肯定都羡慕,所以我不能再收你的礼物了。”

“不过我有个不情之请,能不能请你抽空去我们学校听一下我的课?我、我,我教书教的不太好,想让你给我指点指点。”

王忆说道:“行呀,你回去安排一下课程,看看哪天下午有课吧,我可以下去去你们学校听课。”

李岩京见他痛快答应下来很是高兴,他深情的看着王忆,感动的说:“王老师,你对我真好。”

王忆避开了他的目光、迟迟没敢接这句话。

氛围不大对。

要下午去听李岩京的课程,那最近可不行,他得等到十月下旬才有空,因为这两天队里还要收地瓜。

今年队里农田种植最多的就是地瓜!

王向红尝过王忆带回来的地瓜好吃,便做出大规模种植地瓜的决定。

海岛农田适合种植地瓜。

因为岛上的农田多数就是沙田,适合种西瓜、地瓜这些瓜。

王忆可是从22年弄了好些地瓜苗子回来,现在一块块农田里爬的都是地瓜藤蔓。

因为拥有沙田,外岛好些生产队都会选择种地瓜。

天涯岛以往也会种植很多地瓜,自然不是为了烤着吃,而是为了晒地瓜干或者冬天蒸地瓜当干粮。

其实社员们挺不喜欢地瓜这种干粮的,吃多了胃里反酸或者烧得慌。

但他们没有吃过王忆从22年带回来的西瓜红蜜薯,这地瓜的味道真是太绝了。

王向红吃过,他对这甜蜜味道记忆犹新,所以一直在等着挖红薯的季节。

如今中秋节已过半个月,地瓜秧子开始败劲了,哪怕之前连续几场秋雨洒落,可地瓜已经长到头了,叶子逐渐发黄。

王向红天天去红薯地里查看情况,如今地里的红薯沟上开裂了,这是底下地瓜大丰收的标志,是地瓜长得大又多才把泥土撑裂出了一个个的口子。

裂口越大证明红薯的个头越大,产量越高。

今天礼拜一的下午好天气,万里晴空中还有几朵白云在飘荡,王向红吃过午饭后便吆喝起来:

“全体社员请注意,全体社员请注意,咱们队里红薯田迎来大丰收,今天下午咱们集体收红薯、集体收红薯!”

学生们一听又有队集体活动而且还是收红薯很开心,吃过午饭赶紧回家去准备家伙什。

生产队年年都会收红薯,红薯产量高,一亩怎么着也有个四五千斤,这东西不稀罕,所以生产队允许大家伙收红薯的时候啃着吃。

新鲜红薯挺好吃的,学生们平日里没得吃,到了中秋节之后收红薯的时间,那可以放开肚皮吃个饱。

不过他们也就吃个新鲜,实际上红薯连续吃上几天就能把人给吃怕。

还是那句话。

反酸,烧心!

王忆换了衣服也得参加劳动,等到日头稍微偏西一些他去找王向红,这时候阳光不太晒了,可以上工了。

王向红蹲在了最大一片农田的地头上。

农田不算大,纵向上能有个二十多米,横向上有七八十米,这一共是两亩二分地,但今年种红薯的时候又往外阔了阔,能有个两亩半到两亩七分地之间的规模。

田地里头红薯绿叶黄叶交错,很繁茂。

风吹过,地瓜叶此起彼伏,真是只看这叶子就会让人生出丰收的喜悦之情。

看见王忆来了,王向红冲他招招手笑道:“你从红树岛挖来腐殖质当肥料的主意真好。”

“主要是王老师有办法杀死里面的虫子。”几个老人扛着二爪抓钩来了。

“是,主要是得杀死里面的虫子,咱都知道红树岛那些烂泥混了好些鸟粪能当肥料,可不敢用啊,里面多少虫子?你弄到红薯田里,一旦孵化了就是虫灾,能把红薯全给毁了!”

“哎呀,不说这些了,今年红薯是大丰收了,你们说这次一亩地能不能出六千斤?”

王真尧老人用抓钩抽打碎一些红薯藤蔓后看向地里撑开的裂缝,说道:“六千斤?我看六千斤打不住!你们看看这地上的裂缝,跟老牛逼的缝子一样,这下面得塞了多少红薯?”

王忆竖起大拇指。

这话到头了,老爷子,你的比喻真是绝了!

王真尧看他竖起大拇指还以为是夸赞自己的眼力劲,便得意的问道:“王老师,你有文化,可你不懂农田作业,对不对?你不会干农活,不懂咱农业收成……”

“八千斤!”王忆断然道。

王真尧诧异的问道:“什么八千斤?”

王忆说道:“咱们今年一亩地能出红薯八千斤!”

听到这话,好几个老人吓一跳:“你这是冒进主义啊,咱队里种红薯多少年,最好的年头最好的田地一亩才能出六千斤。”

“对啊,八千斤?那还是红薯吗?那是、那是土坷垃!”

王忆说道:“挖挖试试吧,我觉得能出这个数!”

这数不是他说的,是他当初买红薯苗时候老板承诺的。

他买的都是脱毒红薯苗,产量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