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 第808章

作者:全金属弹壳

“坐下、坐下歇歇,你整天为了社员忙活这个忙活那个,这多累呀?还时时刻刻记挂着我们这些老不死的,真是个好后生。”

“是,你坐下歇歇,主要是歇歇脑子,领袖说,脑力劳动也是劳动,劳动就得歇歇。”

“主要是问问你那个磨面的事——都说你那里有一台机器,不用人推也不用骡子拉,它自己就转,转着转着便把玉米磨成面粉了?”

王忆笑道:“是,不用人推不用骡子拉,用的是电力。”

一个老汉指向太阳问道:“就是用那东西变成的电力?”

“对。”王忆点头。

老汉们顿时啧啧称奇:“牛逼,神奇,这真是神了,太阳公公会帮咱们社员磨面?”

王忆一琢磨。

归根结底这话还真没错!

于是他笑道:“万物生长靠太阳嘛!”

老汉们对这机器非常好奇,可是王向红要保密不让他们看,把他们馋的心里痒痒,一个下午都在讨论这台机器。

见此王忆就跟他们说:“等会大灶要发花生,六子请咱们全体社员吃盐水花生,这样你们去山顶领花生的时候,我给你们磨面看看。”

他体谅老人们的好奇心。

磨面机和电视机这些机器,都是能摧毁他们认知的存在。

寿星爷问道:“还要发花生米吗?六子请客吃花生米?”

王忆说:“对。”

寿星爷咧嘴笑了:“那可好了,我家里还有上次他请的北大荒酒,今晚我喝着北大荒粮食酿的酒,再吃上北大荒的粮食,哈哈!”

旁边有人说:“真跟着王老师吃太多好东西了,我草,我现在都不想死了,想多活几年,多吃几口好的、多过几天好日子!”

王忆说道:“酒和花生都是麻六同志请的,跟我没有关系。”

寿星爷指点着几人说道:“你们看,我当时就说了,要多多吸收对生产队有帮助的同志来咱们队里当社员。”

“这叫什么?这叫大团结、大联合!这是响应领袖的号召,把朋友搞的多多的、把敌人搞的少少的!”

看着得意洋洋的寿星爷,其他老汉目瞪口呆。

人越老越不要脸的吗?

当初不是你老带领我们去反对队里吸收外姓人当社员的吗?

有老爷子性子直,便当场提出这个疑惑。

寿星爷不承认,说:“你们老糊涂了,肯定记错了……”

然后他们吵吵起来。

王忆放下花生后笑着走人。

老小孩、老小孩,真是越老越像是孩子了。

傍晚所有社员下工了,王向红便在大喇叭里广播起来:“全体社员请注意、全体社员请注意,我在这里广播两件事,咳咳,两件事,两件大好事。”

“第一件事是家家户户先别忙着腌咸菜,嗯,今年王老师教导咱们腌咸菜,队里发菜、发配料,你们准备好咸菜瓮就行了!”

“第二件事是那个麻六同志发扬慷慨大方的风格,从沪都买来了鲜花生,煮出盐水花生请社员们吃花生,一律是未成年半斤、成年人一斤,多了少了的别嚷嚷,今晚一起尝尝鲜!”

“好了,我再说一遍,再说一遍……”

王忆这里准备登记分花生,却有外队的老师上门来高兴的找他:“王老师、王老师,忙着呢?”

“不忙。”王忆笑着递过去一把花生,“有什么事?”

这教师说道:“我跟我们校长说了,明天上午我到你这里来听课学习,听一个礼拜的课,学习你们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正确的教学理念,争取回去带着我们队里的学生一起进步!”

王忆说道:“欢迎,这我必须热烈欢迎。”

社员们上山顶来,拿着袋子、脸盆之类的来领盐水花生。

杨文蓉坐在旁边正吃的起劲。

鲜花生简单盐水煮熟,味道出奇的好吃,吃的她很开心。

看到社员们来了,她便拍拍手来帮忙。

这是王忆的安排——她男人买的花生送的花生,所以要让他们一家三口来帮忙,让他们在全体社员面前进一步露露脸、积累好感度。

一些老汉来找他:“王老师,我们过来看看那个太阳怎么磨面的。”

王忆领他们进门市部,结果其他社员也好奇,跟着进来了。

这下子门市部又满满登登了!

这样他没办法,社员们太好奇了,他只好说道:“行了、行了,都出去,我把机器带出去!”

保密?

就社员们这个好奇心没法保密!

磨面机抬出来,通电后放上青婶子家里刚买的麦子,然后轰轰轰的便开始出麸子、出面粉。

社员们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见此好些人就惊呼:“这也太快了吧?”

王向红摘下烟袋杆说道:“这有什么快的?我给你们讲个猪肉变香肠的故事啊不,机器,这台能把活猪变香肠的机器才、才——才快!”

他话说了半截意识到活猪变香肠的机器是神奇而不是快,这故事跟主题没关系,不过话都说出来了,那怎么也得讲一讲了!

五斤的麦子,不说是一下子打成了麸子和面粉吧,也可以说是一会功夫完工了。

没几分钟,麸子、面粉都出来了。

青婶子把麸子和面粉一起混进了面袋子里,讪笑道:“这机器比人还讲究,竟然把麸皮分出来。”

王忆说道:“麸皮就是要分出来,这样,以后麸皮我这里回购,用来喂猪。”

麸子本来就是喂猪的东西,恰好臧建设隔段日子就给他送一批土猪过来,弄的队里猪圈满满当当的。

入秋以后这猪草就不多了,所以王忆准备给猪喂麸子。

社员们觉得有点浪费:“麸子不是孬东西,粗是粗了点,可是一样能填饱肚子!”

“就是,也不能天天吃八一面吧?那是城里人吃的。”

有小孩问:“爸,啥是八一面?”

听到这话一些上年纪的人就笑了:“现在没有八一面的说法了?都是富强粉、头等粉是不是?”

“肯定是,八一面、九二米,这都是多少年的说法了?”

“50年的是不是?《青年报》上说的,《人人都吃九二米、八一面》?是不是?当时队里就三份报纸,《人民日报》、《青年报》、《江南日报》,我还记得呢。”

王向红摘下烟袋杆说道:“你们唠叨一顿也没有说啥是八一面、啥是九二米的。”

“100公斤糙米磨出92公斤白米就是九二米,100公斤小麦碾磨出81公斤的面粉就是八一面!”

“确实是50年宣传的,当时说八一面和九二米是最合理想的标准粮食,还要求青年们思想开化,积极协助政府向社会进行宣传,说明它们对节省粮食消耗、增进身体健康的作用来着……”

第390章 除虫灭鼠大扫除

忆苦思甜中,又是二十斤玉米打碎成了玉米面粉。

社员们伸手上去试了试,然后咋舌:“真是细啊,这样的玉米面做出来的饼子谁还能说它喇嗓子?”

有人积极的说:“我买点玉米,王老师,明天给我排队打点面出来回家做玉米面包子。”

玉米面太硬太脆没法做包子,要做包子得混上点白面粉。

王忆便说道:“那你还得买麦子打白面,包包子用的白面不能混麸皮,你把麸皮卖给我吧,给你五斤的价钱。”

‘几斤’的价钱用在农产品上就是一毛钱几斤。

听到这价格社员们很心动。

2分钱卖麸子这可是挺合算的价格了,这是高价!

使用磨面机没什么技术含量,王忆从队里雇了两个识字的妇女过来卖粮食磨面。

这时候外队来看电视的人开始多起来了,王向红便上去把机器抬回了门市部,用个麻袋给精心的套了起来:

“咱外岛水汽大,机器容易生锈,所以不用的时候必须得用袋子套起来,把它跟水汽隔绝开来!”

“行了,出去领花生、赶紧领花生!”

王忆领了自己和秋渭水的一份鲜花生去了树下桌上吃起来。

祝真学也来吃花生,说道:“你的档案递交上去了,学校这边需要的资料都办完了,等着省里单位给你通过审核就行了。”

听到这话王忆有些振奋又有些惴惴不安,问道:“咱们弄虚作假了,能通过审核吗?”

祝真学笑道:“肯定能,你又没有作奸犯科,县里这边不卡你,省里不会卡你的,因为省里不知道你是谁也不知道你做过什么,所以只要把基层的关卡打通就成了。”

秋渭水说道:“王老师在省里也有关系,省厅的常久同志跟他关系挺好的。”

吃着花生,漏勺又给他们送上来一盆子肥螃蟹。

这是真的肥,一个大螃蟹得有二斤沉,拿在手里沉甸甸的,这真是一顿饭吃个大螃蟹就饱了。

有外队人是能耐人,跟王向红搭得上话,王向红便邀请他们一起吃盐水花生、喝小酒。

吃着盐水花生有人就问他:“你们明年要不要多养点淡菜?现在咱外岛各生产队就你们队里养的淡菜最少了。”

王向红琢磨了一下说:“我去问问我们王老师。”

外队几个人一愣。

王老师这么有威严了?生产队的农活也跟他扯上关系了?

王向红找王忆不是来征求是否扩大淡菜养殖这个项目的意见,他是询问王忆:“你明年送礼的人是不是能更多?要不要多养点淡菜咱晒个淡菜干给人家当礼物?”

王忆想了想说道:“行啊,多养点淡菜吧,多晒点淡菜干出来,这东西挺好吃的。”

便宜,新鲜。

王向红说道:“那咱们这几天就得准备养淡菜的活了,我寻思着你可准备一下,一两天的工夫,那个阳澄湖大闸蟹就得送过来了。”

王忆说道:“行,我去接收螃蟹直接联系车子送走。对了队长,养淡菜的话得从现在就开始吗?”

王向红点点头:“对,这是个细致活,内蒙养牛羊的叫牧场,咱外岛养淡菜的叫海上牧场,这牧场要圈起来还要打下木桩来定风波。”

“养淡菜是个什么样的流程呢?首先得下苗,而淡菜苗就是一些小贝壳,太小了,得包起来再下到海里,位置要得当,让它们能在海水里呼吸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