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 第786章

作者:全金属弹壳

王东宝想起王向红的叮嘱,急忙介绍说:“我们队里有一台柴油发电机,专门给社员们通电用电灯,让社员们晚上不用摸黑干活和上茅房啥的了,一切方便了。”

冯一木说道:“现在我们公社有三个岛屿已经通了电,一个是天涯岛、一个是同为小康村的金兰岛,他们都是前些日子完成通电的,还有一个正在架设电线进行通电的大鱼岛。”

魏崇山笑道:“不错,这是个很大的进步!”

他们一路上山走到祠堂,一群老人凑在一起喝茶吃月饼,围着寿星爷听戏剧。

不过有些老人已经耳背了,压根听不清收音机里传出来的声音,他们便左右张望。

他们先看到了叶长安等人,便笑着冲他招招手。

这就算打过招呼了。

叶长安去跟寿星爷打招呼。

寿星爷看到他来了很高兴,说:“亲家来了,你说你咋不通知一声啊?我们没做好欢迎你的准备哩。”

叶长安拍着他的手说:“寿星爷你们歇着,我这次来是陪着市里一些同志过来转转看看,参观学习!”

寿星爷一拍手说:“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共建海上大寨村?就是这样的学习?”

叶长安笑道:“对,就是这样的学习。”

寿星爷火急火燎的说道:“那我得准备讲话稿啊。”

工作员们便偷偷的笑了起来。

他们进入祠堂,服装队正在收拾下脚料做假领子,看到这么多人进来,她们莫名其妙就惶恐,赶紧停下脚下的缝纫机站起来。

黄小花问道:“呀,小秋爷爷你来了?怎么、怎么这么多人来呀?”

叶长安笑道:“过来参观学习,你们忙、你们忙,我们不打扰你们,就是进来看一眼。”

魏崇山问道:“女同志,你们这是要做什么?”

黄小花说:“做假领子,现在沪都有小商品批发市场,里面可以卖假领子。”

“我们王老师从一些纺织厂买了下脚料,然后我们做成假领子赚点钱——你们都是领导干部?”

她意识到这点后又急忙说:“哎呀,领导,我们没有投机倒把,我们支书说,用纺织厂的下脚料布料做假领子是废物利用,这是……”

“哈哈哈,”魏崇山大笑起来,“你别紧张,我们不是来捣乱的,就是过来随便看看。”

“这样,你们继续忙吧,我们不打扰了,老叶,咱们走。”

叶长安往上指了指:“往山上走!”

这时候王向红的身影狂奔而来……

跑的是风驰电掣的。

叶长安笑道:“王支书,你至于吗?至于这么迫切的来见我们吗?”

王向红笑道:“下山脚滑了一步,结果是一步快步步快,差点把我给窜下来!”

叶长安给双方进行介绍,王向红一听魏崇山这个名字就大吃一惊:又是一个高级别的大领导。

他们往山上走,王忆接到王东宝的通知后也跑了过来。

魏崇山主动向他伸出手:“王老师,你好!”

王忆很心虚:“领导您好您好,欢迎莅临我们生产队指导工作,你看我们这边没有准备……”

魏崇山摆摆手:“别、不要准备,我们不是来指导工作的,我们是来解决问题的!”

王向红和王忆都一愣。

两人对视一眼,几乎是异口同声问彼此:

“生产队出什么问题了?”

冯一木有些尴尬的说:“那个,去年你们生产队不是报了一个贫困村吗?老王这事你可得跟领导们说清楚,去年你们队确实符合贫困村的标准啊!”

王向红恍然大悟:“噢,是、是有这么回事,我们队里是今年办了社队企业,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赚到了一些钱。”

“有了钱加上各界支援我们的粮票,我们生产队的社员吃饱喝足穿暖了,所以现在生产队的情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一些人便点头:“要感谢改革开放的好政策。”

“不过我们队里还是有一些问题的。”王忆赶紧蹭鼻子上脸。

原来自家生产队还是贫困村?

这么大的好事怎么没人提前跟我说?!

魏崇山说道:“你们队里有什么问题尽管说,我们工作组就是给贫困村解决困难、解决问题的。”

王忆说道:“是这样的,领导,我们队里吧看好了一个项目,就是咱们国家改革开放了,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那老百姓手里头会慢慢攒下钱、慢慢富裕起来。”

“咱们老百姓有什么需求?无非是衣食住行!”

“其中衣食行好说,这个‘住’不好办,因为我们外岛渔民世世代代住海草房,没有砖瓦来建起宽敞明亮的砖瓦房。”

“于是我认为,未来五到十年内,我们海福县在住上的主要矛盾将是人民日益增长的住宿改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物资供应之间的矛盾!”

魏崇山一下子听懂他这句话:“老百姓想要盖房子,可是没有物资可以用!”

王忆重重的点头:“就拿我们生产队来说,我们支书有个梦想,那便是由队集体给家家户户盖起一座铮明瓦亮的红砖大瓦房!”

“可是我们这么多户需要多少砖瓦呢?难道全从内地去采购吗?那需要多少运力、多少附加费用?”

“所以如果我们社队企业可以发展出一个砖窑厂,不光我们队里建房有砖头用,以后还可以面向整个外岛的乡村进行供应,既满足我们需要又能满足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需求。”

“我认为这是一件双赢的事!”

魏崇山看向叶长安:“这同志很有想法,不过这个项目是否具有可操作性,你谈谈看法。”

第381章 小康典范村

有没有操作性?

不管谁看这活都没有操作性啊!

叶长安甚至低声问王忆:“在外岛你搞工厂,这活是怎么想的?咱们外岛没有工业基础也没有工业发展条件!”

王忆可以嬉皮笑脸的喊口号来糊弄王向红,可不能用同样方法去糊弄叶长安,实际上他也糊弄不了人家。

于是他就从经济发展、市场需求、未来前景这几个方面来分析起来。

外岛确实没有工业基础,但总得发展民生。

砖头瓦片这些东西在改革开放后肯定有需要,就像二十一世纪的丈母娘们掀起了城里的购房热一样,丈母娘们也会在八十年代掀起建房热。

没有个新房子想要娶媳妇,不容易!

另一个国人对房屋有执念,不管是农民还是渔民,手头阔绰了第一选择都是先翻新房子或者直接起一座新房子。

这点叶长安和魏崇山都赞成,可他们觉得在外岛建一座砖窑厂太难了。

没有条件。

砖窑厂所必须的水、土、电、煤、技术和机器,他们盘算了一下,这些所需元素中只有机器好解决。

魏崇山在工业部门有熟人,可以帮忙牵头买搅拌机、砌砖机这些主体设备。

王忆一听这行啊!

他这边最容易解决的是技术,这点他已经安排邱大年在22年给他搜集了,不惜花钱请技术员来指导。

但砖窑厂需要机器,小型的机器还行——除尘机、降温用的风扇等等,这些他可以从22年偷偷往82年带。

像是搅拌机、砌砖机这种大型机器他就没辙了,如果魏崇山和叶长安能帮生产队解决这需求,那他觉得这砖窑厂有一半几率能开起来。

他现在是认真想要搞一个砖窑厂的。

有了砖窑厂,生产队盖楼就轻松了。

看他态度坚定,魏崇山便对叶长安说:“这个项目是有利可图的,还是在利国利民的基础上有利可图,你们县里应该进行适当的搀扶和帮助。”

“但是实行过程中注定很难,所以这样吧,王老师你要是真想搞这项目,我帮你联系砖窑厂进行实地考察,你还需要找土、找煤来供应,对不对?”

王忆说道:“对,这些都需要考察和选定供货商。”

魏崇山说:“你得先考察,考察之后出具一份计划书,计划书可行了,我们工作组再帮助你执行,怎么样?”

王忆痛快的说:“领导说的对,理应如此!不具备可执行条件的计划,那叫胡来、那叫浪费!”

“办工厂这种事是大事,必须要稳妥推进,起码有个八九成的建起把握后,再开始动工!”

魏崇山笑道:“好,你明白这道理就好,办工厂做生意,最怕的就是一拍脑袋下决定。”

“热血沸腾的开头,结果热血持续不过三秒,遇到点困难就打退堂鼓,最终心灰意懒的收场,这是极不可取的。”

叶长安指了指王忆说:“这点我不怕,我这个孙女婿做生意是一把好手,别看他年轻,做事很稳妥,帮助他们生产队发展的很不错。”

“哟,老叶你这是老丈公看孙女婿,越看越欢喜呀。”魏崇山跟他开起玩笑来。

王向红说道:“我们的王老师确实做事稳妥,他来到队里后帮助队里建起社队企业,开展了几个项目,每个项目都很成功!”

魏崇山说道:“看出来了,也能看出你们队里的社员非常活跃、非常自信,精气神很好!”

他又扭头问王忆:“开办砖窑厂可不是一天两头能办起来的,你后面还有什么计划吗?针对你们生产队进行的生活、工作、娱乐等各方面的计划,有吗?”

王忆说道:“还真有,这不是秋高气爽了吗?我委托我们在沪都做小买卖的社员帮忙买个排球和排球网。”

“女排同志们夺得了世界冠军,国家号召人民学习女排精神,然后我就想着在生产队组织个排球比赛。”

魏崇山顿时精神一振:“哈,这个想法好、非常好,咱们市里各单位最近也在组织排球比赛,还准备精选队员然后组织一场各单位、各工厂一起参加的比赛,就像世界锦标赛那样打,有小组赛、有淘汰赛。”

王忆说道:“我们没有那么多人,所以准备组织个沙滩排球赛——因为我们队里有一片好沙滩。”

“这个排球赛的目的是旨在响应国家号召学习女排精神,以及丰富社员们的精神娱乐生活,我想的是开展的简单一些就行。”

叶长安对冯一木说:“冯主任,这事你可以一起来操持。”

“在你们公社内部组织一下,看看各生产队有没有同志愿意参加比赛,到时候以生产队为单位打几场比赛,确实能娱乐人民大众的精神生活。”

冯一木痛快的说:“好,领导,我把这事记下了。”

他们一边聊着一边走,时而看到谁家门口有人就进去站站、看看。

现在社员们家里可不是家徒四壁了。

不说别的,家家户户都有一套崭新时髦的桌椅,床头桌子上的放着收音机,屋子里垂着电灯,有的人家床上还放了干净整洁的毯子。

现在这季节晚上盖毯子睡觉正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