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 第777章

作者:全金属弹壳

很多事他没有亲身经历,但当年都听人说过,这些事他长年累月给人翻来覆去的讲,现在依然记得清清楚楚。

所以这顿饭老人们围在一起吃的还挺开心,王向红这个年纪的都成小辈了,他没什么插嘴的机会,只能旁听。

但旁听挺尴尬的,他看到王忆殷勤添茶倒水、倒酒递烟,索性把这活给抢了。

这样王忆、秋渭水和徐横就凑在一起研究起了教学工作。

只有大迷糊最简单最幸福。

满桌子好菜啊!

那猪肘子,真肥!

那羊肝,真香!

那大肉丸子,真好!

老人们吃饭慢、喝酒慢,他们主要是一起回忆过去,所以这顿酒吃喝时间很久,一直进行到午夜。

于是中途王向红一看没法回去了,就让销售员们领着学生们先行回到生产队。

他们晚上在县招待所睡的,第二天上午王忆起床被秋渭水叫走,两人当天带上介绍信就去领证了。

本来民政局今天关门放假,但秋渭水认识民政局的局长。

她直接拎着水果和月饼找上门去了,明说了她跟王忆订了婚今天要领结婚证的事。

局长常笑安听后赶紧让老婆拉开抽屉抓了一把糖出来分给两人,这把王忆弄的不好意思:“领导您看您这是,这应该我们给您喜糖吃呀。”

常笑安哈哈大笑道:“你们的喜糖我肯定要吃,你们的喜酒我也肯定要喝,但领证的时候不着急拿喜糖,回头你们办婚礼的时候我能不去?我必须得去呀!”

他老婆饶有兴趣的问道:“小秋,你们结婚日子定在哪天?”

秋渭水落落大方的说道:“我爷爷还没有确定,已经选定了五个好日子,然后我爷爷要跟我对象家里再仔细商量商量,从中选定出最合适的日子。”

王忆说道:“我们是准备先领证,先把证领了,在法律上成为夫妻。”

常笑安去拿起外套说:“行,走,我领你们去我办公室,给你们发证——不过你们带照片了吗?”

这个王忆早准备好了。

他带的照片是在22年打印的,之前他让徐横用数码相机给两人拍了一张照片,在22年还做了PS。

当然还是简单的P了一下,主要调整光线、肤色、发色,更主要是他们两个郎才女貌,已经没什么好P的了。

常笑安看到照片后赞同的点头:“好好好,珠联璧合,一对璧人哪!”

“走,咱们去领证!”

王忆上次已经在麻六手中看到过结婚证了。

证都是一样的,无非是上面名字和照片不同。

王忆和秋渭水拿到结婚证后凑在一起研究了一番,兴致勃勃。

人类真是需要仪式感。

只是一张简简单单的证书,王忆再看秋渭水,感觉两人之间多了一层纽带来联系,感觉他一下子对秋渭水有了别样的责任!

这年代还没有度蜜月的说法,连旅行结婚这种事都还没有在社会上出现。

不过领了证好歹买点东西——实际上现在外岛流行领证登记之前男方去百货大楼里给女方扯两块花布、买一些点心茶食之类的,这叫显感情。

秋渭水不需要王忆去给自己‘显感情’,这事她了解,之所以会有这种事,其实是结婚登记之前,女方给自己争取利益的最后机会。

一旦扯结婚证,那就代表女方和男方结婚并且婚姻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与约束,按照这时代的看法,等于是女方是男方家里的人了。

正所谓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无外乎便是这么个道理。

因此女方在登记之前会跟男方去商场、去市场买点东西,她们总感觉现在花的不是自家的钱,所以尽可能的会给自己要点东西。

正常来说男女登记之前要买什么都会约定好,但女方往往临时加码,最好需要男方上街找熟人、找亲朋好友去借票借钱,名义上的说法是‘以此展现出对自己的感情’。

所以这种事就叫显感情。

说到底还是老百姓太贫困,女方不是想要占便宜,她们难道不知道临时加码花的钱都是小两口以后的生活费?她们能不知道男人去找熟人找亲朋好友借钱,以后都是小两口来还?

她们知道但她们还是要显感情,因为这时候要布要什么男方会答应,马上就要领证了,不得不答应。

可如果这时候不要,那婚后也就别想买了——婚后家庭里不会举债来给她们买衣服买点好吃的。

当然也有一些姑娘挺狠的,会跟男方说清楚,结婚之前的开支都要求父母来承担,她们嫁过去后会跟老人分家过日子,她们分家不分债,债务要留给男方父母来解决。

这种事当前在社会上比较常见,并不被人所指责,男方自己也会尽量去满足女方的要求:

还是那句话,这年头女方一旦嫁进男方家里就成男方的人了,男方平白得到一个劳动力,所以女方临时想要点什么被认为很正常。

王忆领着秋渭水去县里的百货大楼看看能不能买点什么。

尽管这年头商场有的东西在22年都能买到或者说能买到更好的改良版、加强版,但就像22年婚后要度蜜月一样,82年领证前后去逛商场也是个时髦的形式。

秋渭水拗不过他,跟着他进入大楼之后便去了纺织区。

百货大楼的纺织区跟布店一样的布局——店里有天罗地网,就是这片区域上方横七竖八的吊着钢丝绳,钢丝绳上有几个铁夹子。

在百货大楼买东西,不同的铺面有不同的负责人和收银台。

纺织区的收银台往往在所属区域的最深处,县里百货大楼的柜台是个木质高柜台,柜台面离着地面得有二米高,顾客在这柜台跟前垫着脚都看不见里面是什么样子。

王忆以为这是避免被人看到里面有多少钱然后被抢,结果他和秋渭水过去买布的时候发现不是这样的。

秋渭水领着他先选布,选的是成品纺织品,是一条红领带。

王忆说道:“你选你喜欢的,我给你买嘛。”

秋渭水嘻嘻笑道:“这里的衣服布料跟你给我送的没法比,我有好几身好衣服了,所以给你买一件吧,你也有衣服了,就给你买一条领带。”

“你是校长,以后要经常去正式场合,所以得有一条领带,穿衬衣打领带才好看呢。”

营业员听到秋渭水的话后撇嘴看过来:这是哪里的乡巴佬来我们县百货大楼来吹牛?

可一看秋渭水典雅的美貌、再看她手腕上露出的漂亮小手表和身上飘逸的长裙,她立马老老实实回过头来:

靓女,打扰了。

他们买了一条领带,营业员收钱收票然后将钱票和她开的小票一起用铁夹子夹住,手一甩将铁夹子顺着钢丝甩向收银台。

收银台里头的收银员拿到后钱、布票和小票后进行登记,又一甩手将夹子给甩回来,这时候营业员把盖章的小票交给两人,又把领带装入个塑料袋里递出去。

一条红领带五块五角钱,简直是抢钱!

王忆琢磨着要不要弄点合适的布回来教社员们做领带,这家伙利润可比做衬衣、做假领子更高!

做领带用的布料可比假领子要少,而且假领子还得消耗扣子呢。

他把设想告诉秋渭水,秋渭水问道:“王老师你会做领带吗?这个做法不简单吧?”

王忆说道:“简单,做个领带有什么难的?裁剪布匹之后按照造型缝制起来,咱们还给领带配上领带夹,到时候去沪都小商品批发市场弄点小包装盒,怎么样?档次不是一下子就起来了吗?”

秋渭水听的连连点头。

可以可以。

王老师总是那么有经商头脑。

王忆想给她买点东西,但秋渭水无论如何也不要,倒是让他有钱给寿星爷和小爷买点东西,还劝说他:

“寿星爷年纪很大了,他这一辈子光吃苦没享福,咱们现在有条件了,让他享享福。”

“还有小爷也很苦,他在高丽打美帝的时候,连耳朵都被打掉了半个,咱们也给他买点东西。”

听着秋渭水细声细气又语气坚定的话,王忆真是满腹柔情。

好媳妇儿啊!

于是两人便在百货大楼买了一些糕点和生活用品,天气要冷了,他们给两位老人一家添了一把新水壶,以后天冷了可以烧水用。

王忆没给秋渭水在县里百货大楼买东西,因为确实没有他能看上眼的东西。

但他不会不给秋渭水买东西,只是这东西没在县百货大楼而是在公社的百货大楼里——

一匹用塑料布包裹的苏锦!

他上次儿童节领着孙征南和徐横去公社的卫生站领宝塔糖的时候进过公社的百货大楼,里面给他留下印象最深刻的便是一匹苏锦。

那苏锦简直是流光溢彩,哪怕用塑料布包着都挡不住它的妩媚气质。

王忆要给秋渭水做一身旗袍!

当然开叉只能开到膝盖,不能开到大腿根。

百货大楼隔着治安局不远,王忆出门去借了一辆自行车,骑上车带着秋渭水去公社。

一路走去,不管县里还是公社里到处都是国庆节的气息。

写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欢庆祖国母亲生日”等字样的横幅比比皆是,老百姓们在这一天带着家里人来公社、来城里转悠。

百货大楼人来人往,照相馆人也很多,县里的照相馆排队能排出十几米,很惊人!

这都是来拍照合影的,战友要合影、同事要合影、朋友要合影,有条件的家庭也要合影。

国庆节拍照洗出来的照片是独特的,会印有‘1982年国庆留影’的字样。

王忆骑着自行车,驮着心爱的姑娘——特别是姑娘在后面用胳膊搂住了他的腰还将脸贴在后背上,这场景真是太美了。

他一个劲想要回头看看秋渭水,结果差点撞到一位挑着菜来卖菜的农民。

那之后他老实了,不敢再心猿意马,而是换了想法:

骑在自行车上他琢磨起一件事,以后是不是得在县里留一个交通工具?

现在他有钱了,不行买一辆三蹦子弄在大众餐厅里。

三蹦子有车斗且机动灵活,挺适合餐厅使用的,平日里可以买菜也可以送餐——国庆节之后餐厅要开设电话线,王忆寻思着有了电话线可以开设送餐服务。

送餐服务在民国时期的酒楼便已经出现,不过建国后取缔了这种服务,现在改革开放了,电话订餐送菜服务可以重现江湖。

王忆一边琢磨一边带着秋渭水去了公社的百货大楼,很顺利的买下了那条苏锦。

至于要用苏锦做什么,他没有告诉秋渭水,只是冲她嘿嘿笑着说保密。

秋渭水如今对他实在是了解,一看他笑的不怀好意就知道准没有好事!

两人在县里浪荡了一个上午,中午去物资交流会吃了点诸如蟹黄面、鸡汤馄饨之类的小吃,随随便便吃饱了一顿饭,然后两人分开。

国庆三天假,秋渭水留在家里陪伴叶长安,王忆先行回到天涯岛。

这次回去他乘坐了吴风父子驾驶的客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