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 第744章

作者:全金属弹壳

王忆说道:“行了,小摄影家选出来了,从明天早上开始,各年级的第一名去找自己的老师要照相机,拿到照相机的同学去找我,我来教他照相。”

“记住,每个人只有两次按下快门的机会!多按一次就取消评选资格!”

秋渭水听了笑道:“那我们育红班的同学呢?他们也相当小摄影家呀。”

王忆说道:“我还有几个照相机玩具,让他们当预备摄影家吧,先拿那几个玩具来练练手。”

这事安排完了,学生们也休息够了,又开始听着音乐合练太极拳。

王忆围着操场转圈。

老黄领着四个半大的狗崽子跟在他屁股后头溜达,整的他像牵着一群狗巡街的恶少一样。

不多会之后码头上传来吆喝声。

王忆听到后站在路口往下遥望。

有人上来把他叫下去:“王老师、王老师,支书让你下去一趟,说是机器啥的弄回来了。”

王忆看看天色,王向红速度不怎么快啊,这都快下午四点钟了才回来。

难道出什么事了?

他赶紧往下走。

机器、馅料他都提前放在了仓库里,另外也在仓库中放了很多商品——

都是天涯岛上生产线重新包装过的东西,包装很简单,几乎都是白塑料袋包装,不可能被人发现出问题。

王忆急匆匆的赶过去,走上码头问道:“支书,怎么回事?回来挺晚呀。”

王向红说道:“我去县里一趟,我发现你买的这台月饼烤箱是用煤气的,于是我去县里找老徐帮我灌了两大罐子的煤气,否则咱没法用烤箱工作。”

王忆买的是一台老式烤箱,里面有烤盘,通过明火提温加热。

没办法,电力供能的烤箱都是太现代化了,带液晶显示器的,这东西在这年代太梦幻。

另一个电力功能的大型烤箱功率很大,就天涯岛现在这个老旧的供电路线,压根支撑不了烤箱的使用。

所以王忆选的是双气功能的老式烤箱:以天然气和煤气来供能。

听到王向红的解释,王忆恍然大悟。

支书还是靠谱,办事就是全面!

接下来是搬运机器。

王向红让他过来先查看一下机器在运输过程中有没有出事,王忆上船舱一看。

烤箱四边都用纸壳箱给缠起来了,一点磕碰都没有,非常安全!

王忆笑道:“支书,没问题,把机器抬上去吧,大灶现在装不下了,咱们是不是该考虑着给它换个地方?”

实际上是月饼机不能放在山顶上,这东西烤后味道太香,让学生们还怎么安心学习?

王向红冲他挤挤眼:“祠堂两边都有厢房,现在只有一边的厢房用起来了!”

这是个好主意,但王忆摇头了:“不行,服装队在祠堂干活呢,月饼太香甜了,不能让服装染上这个味道,否则不好往外卖。”

王向红叼起烟袋杆一琢磨,点点头:“是这么回事!”

旁边的人嘿嘿笑道:“还有一回事你们没考虑到,天天在祖宗面前做月饼,这不是馋他们吗?嘿嘿。”

“你滚蛋,祖宗们不馋。”另外有人跟他推搡着开起玩笑来,“再说祖宗们馋了吃就是了,咱们都是孝顺子孙,在他们面前烤月饼,这不是天天给他们上供吗?”

王向红这边认真的琢磨了一下,说道:“安放到寿星爷家里吧?寿星爷家里的空房间多。”

“正好寿星爷平日里睁开眼睛就来祠堂的天王树下讲古,天天不在家,咱们可以把他家的房间利用起来。”

王忆说道:“我看行,但是咱们队里房子需要重新整合了,该建新房了吧?”

王向红说道:“该建新房了,不过稍微等等吧,咱不是计划着给全队统一翻新房子吗?”

“不是翻新,是直接拆除重建,全建起铮明瓦亮的砖瓦房!”王忆打断他的话。

王向红砸了咂嘴、咬了咬后槽牙:“那得多少钱?是不是?咱这钱不凑手啊。”

王忆给他分析说:“够用,大众餐厅盈利多,六子那边在沪都更是财源滚滚,加上服装队和木工队,说实话咱们一年能赚多少个万元户真不好说,但我估计着几十个挡不住!”

“外岛盖房子是贵,可是如果咱们全岛统一盖房子那就能分摊成本了,让建筑商和包工头们薄利多销,这是一笔大工程!”

实在不行自己搞个砖窑厂!

不过这事也就想想,外岛一没原材料二没技术,要从零开始建起个砖窑厂挺费劲的。

王向红说道:“行,那等一等,等这个月的钱收回来,咱们队里开个全体社员大会,把这事好好研究研究!”

王忆说道:“支书你现在先跟寿星爷商量一下,咱们暂时把月饼工坊设置在他家里吧。”

王向红说道:“行,距离中秋节没有十天了,我今天去供销公司的时候看过了,月饼已经进入柜台了,很多城里人都在买月饼,咱们也要尽快生产、投入市场。”

“支书,咱们队里的行为算不算扰乱市场供应秩序?”有老人担心的问。

天涯岛的人老实,宁肯不赚钱也不能惹是生非找麻烦。

王向红笑道:“这件事我找老徐问过了,老徐的回复是完全不算。”

“首先,咱们投放的月饼是小批量的,这不影响市场的供应和正常销售。”

“其次咱们不是个体户,这是队集体的产业在出售商品,国家一直讲的是集体共同进步,咱们是在响应中央号召嘛,绝对不会有事!”

他挥挥手说:“我去找寿星爷商量腾屋子的事,你们准备把机器搬上来。”

“王老师你多费点心看好了,可不能出意外啊,这么大的机器,咱外岛还没有过这么大的机器呢!”

社员们说道:“咱们船不是更大吗?”

王向红眨了眨眼:“是哈?”

还有社员说:“咱们发电机不也比这个烤炉子更大吗?”

王向红不耐的摆摆手:“这时候你们一个两个的机灵起来了?行了,好好干活,我去找寿星爷。”

寿星爷是很有觉悟的一个人,他如今已经无后,就把全队的晚辈当后人,真是一心为队集体着想。

因此得知了生产队需要自家房子来搭建个月饼工坊用来烤点心,他立马说道:“你放心的去折腾,别把我房子给烧了拆了就行了!”

王向红恭敬的给老爷子上了一支烟,说:“那肯定不能,不过咱们迟早还真得拆房子盖新房……”

一听这话寿星爷摇头了:“那不行,我房子是我爹留下的,我老婆娃娃都是在那房子里没的,我也得在那房子里走。”

“等我走了,他们要回来接我,我不能让他们找不到回家的门!”

王向红一听这话眼圈有些发红,说:“行,寿星爷,你的房子你说的算,咱队里其他房子的规划我管,你的房子你自己管。”

他深吸一口气回到码头,喊着号子指挥着社员们将烤箱抬进了寿星爷家里院子。

厢房要用作月饼工坊,于是他喊了妇女们过来收拾屋子,二十多号人一起下手,七手八脚很快将屋子收拾了个干干净净。

王忆进去看看,指向屋顶说道:“木工队里有木板,本来是给大众餐厅换屋顶准备的。”

“你们这样,先去倒腾几块过来给这边屋顶吊顶,餐厅的板子后面几天重新做。”

王向红疑惑的问道:“这是?”

王忆指向屋顶上的檩条和海草层,说道:“上面草叶太脆了,蜘蛛网虫子之类也太多了,一旦咱们烤起了月饼,那热气上升很容易冲下虫子和草叶。”

“饮食行业,必须得注意卫生,咱们不能落人口实。”

跟着来看热闹的王祥高说:“行,我这就回去拿板子,切割板子不是难事。”

“王老师这话说的有道理,我听说现在外面社队很嫉妒咱们生产队的发展和进步,都在造咱们的谣!”

“所以咱们确实不能出纰漏,不能落人口实,否则指不定外面的人怎么编排咱们呢!”

这样今天就没法开烤了。

正好王忆要研究一下烤箱的使用方法。

至于月饼的做法不用研究了,安排人手来学习就行了:

他买的是成品馅,品类比较简单,一共只有四种,分别是经典五仁馅、花生馅、芝麻馅还有一个豆沙馅。

这四种馅在八十年代初不说常见,但确实都能见到了,只是一般人家买五仁馅很少买其他馅的月饼。

就五仁的便宜……

而王忆买的五仁跟这年代的五仁不一样,八十年代初的月饼只要拿出来就能卖出去,好吃不好吃,老百姓没得选。

这年头很多月饼压根不是现烤的,都是几个月甚至几年前的东西,有些月饼硬的用牙齿啃不动。

但即使这样只要推上市场降降价,也会被老百姓一抢而空,现在外岛人家吃月饼不是一个个的啃,是用刀切几块,一个孩子分一块过过瘾就行。

王忆研究机器,王向红那边开始清点妇女来上工。

烤炉的个头不小,一共四层两边八个托盘,每个托盘能放入五十个大个头月饼,一次能烤出四百个月饼。

王向红点了十个妇女过来忙活,有要和面揉面的,有要盯着烤炉的,最多的是用模具扣月饼的。

队里有了月饼烤箱的事当天傍晚便传遍了全队。

这压住了小摄影家的消息,让学生们很不满意。

他们还以为自己能出风头呢!

恰好第二天的23号是秋分。

这一天到来,时令分两边,一边是夏一边是秋。

中秋要来了!

大清早的被选入点心队的十名妇女去了寿星爷家里,寿星爷不出去讲古了,他坐在屋门口好奇的看。

队里还没有自己烤过茶食点心呢!

王忆拿着一张土豆饼一边吃一边走来,问道:“嫂子婶子你们来的挺早,都吃过饭了吗?”

妇女们腼腆的笑。

都没吃早饭。

王忆说道:“行,等第一炉月饼出来,分给你们先吃两个,就当早饭了。”

他把最后一口土豆饼塞进嘴里,又把带来的两张土豆饼给寿星爷。

寿星爷闻见香味使劲抽了抽鼻子:“是大油饼?”

王忆说道:“不是,是土豆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