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 第712章

作者:全金属弹壳

王忆一听是队长的声音,便探头出去问:“招弟他爹,怎么了?”

队长嘿嘿笑道:“我今天跟我媳妇回了一趟丈人家里,上次咱们拖墨鱼的时候,东方不是说你想要找一幅铜钱拖网吗?”

王忆恍然大悟。

古代的墨鱼拖网没有铁轮,用的都是串起来的铜钱当滑轮。

当时他觉得这些古代铜钱难免有值钱的,于是便想找一些看看能不能带去22年卖点高价钱。

不过拖墨鱼后第二天就是九月一号开学日,这一开学把他忙活的够呛,结果把这事给忽略了。

队长跟他说道:“我丈人家里以前有一副这样的网,六几年的时候怕被人找麻烦,家里就让我大舅子给处理掉。”

“但我知道我大舅子的脾气,他哪能把那么些铜钱给处理掉?就是融化了卖铜那也是不少钱。”

“于是我找了我大舅子问这回事,今天问出来了,这渔网被磨破了,可铜钱都在,被我大舅子藏在院里桃树下头了!”

王忆问道:“那铜钱挖出来了没有?”

队长说:“挖出来了,今天我一说,他就把铜钱挖出来了。”

“那你看了吗?那些铜钱有没有长满铜锈?”

“看了,一直埋在地下,存放在木头箱子里,多多少少有些铜锈了。”

一听这话王忆有些失望了。

外岛太潮湿了,把一堆铜钱在地下埋上十几二十年,这基本上就锈成一团没有价值了。

于是他勉强的说道:“你什么时候还要去你丈人家里?叫上我,咱们一起去,看看你大舅哥有没有兴趣出手那些铜钱。”

队长说道:“我给你问了,他愿意出手可是要价不低,一枚铜钱要一块钱!”

王忆摩挲了一下下巴。

82年外岛还没有古物贩子,这得等到九十年代随着收藏行业的兴起,古物贩子才会横行乡间。

现在古董文物之类的东西主要是卖给外国人,而七八十年代城里头也有大量古董文物留存,所以贩子们不用来乡下,他们在城里就能有不小的收获。

另一个八十年代初民间治安很差,贩子们不敢随意下乡。

容易被杀人越货!

这种情况下队长的大舅哥要一枚铜钱一块钱,这差不多就是把他当冤大头来宰了。

不过如果这些铜钱里头有硬货,那一块钱的价钱真跟无本买卖差不多了。

于是王忆琢磨了一下说:“这事可以商量,看看你什么时候有空,咱们过去跟你大舅哥商量商量。”

队长痛快的说道:“我基本上啥时候都有空,王老师你看看你啥时候有空吧,咱们一起走一趟——”

“嘿,你明天下午要去城里置办货物是吧?要不然明天下午我在队里请个假陪你走一趟?”

王忆说道:“行。”

两人约定了中午出发时间,然后队长给他留下一些干货回去了。

这是他此次走亲戚的收获,他通过岳父岳母在岛上采购了一些好品质的干货。

里面有四五斤的海蜇衣,这价格可不低,王忆得给人家好好算账。

他又漏勺:“对了你刚才冲勺子干啥呢?怎么看你神神叨叨的,让黄皮子给迷了?”

漏勺嘿嘿笑道:“哪能呢,这不是明天去接钟瑶瑶同志吗?我、我有点紧张、我这人嘴贱,嘴上说起话来没个把门的,我怕到时候得罪人家家里,所以这在这里练一练。”

王忆看看他的形象琢磨了一下。

漏勺这年纪、这相貌这气质想要找媳妇不太容易,但这也是自己手下干将。

说实话漏勺以前在队里确实风评很差,可是来到学校后真是尽心尽力给自己干活了,还一直尊称自己为‘校长’,跟麻六可以并称是自己的两条狗腿子。

这样他帮了麻六不能不帮漏勺。

于是他一甩手说道:“紧张什么?正好明天我要出船,那我开船陪你去钟瑶瑶同志家里。”

“咱们是去接员工的,不是去见丈母娘的,所以你别瞎寻思,明天应该是钟瑶瑶家里有求于咱们,咱们是她家的老板!”

“另一个我让大国给你从门市部收拾点东西,还有上午我让服装队给钟瑶瑶同志做一身衣裳,这就当是给教职工发的福利,到时候把福利待遇往桌子上一摆、一谈,我不信他家里头对你横挑鼻子竖挑眼!”

漏勺之前说过了,钟瑶瑶家里条件不怎么好,姐妹兄弟一共六个,她是老大。

这种情况下王忆觉得自己一方只要把态度放低,那上门之后不可能不受欢迎。

很简单的一件事,他们不是去接媳妇儿的,是去招聘教职工的,所以干嘛要底气不足?

漏勺听他说完后顿时把紧张之情给抛到了九霄云外。

有校长出马。

那肯定马到成功!

第二天队长便请了假,他上午把院里自留地的蔬菜给拾掇了一下,中午头王忆喊他过来吃饭,他便拎着一些黄瓜辣椒的过来了。

王忆看着他拿了鲜辣椒便递给漏勺说:“正好,中午做个辣椒炒鸡蛋……”

“不用不用。”漏勺笑道,“咱们这就走吧,今天中午在瑶瑶家里吃,这事之前我们通过气,瑶瑶一定邀请我去他家里吃中午饭。”

队长一听乐了,说道:“看来这是毛脚女婿上门的规格呀。”

漏勺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头皮乱飞:“嗨,都是朋友,朋友上门的规格。”

王忆说道:“一起去吃顿饭也行,咱把礼物备的厚实一点。然后你赶紧去给我洗洗头,算了,你脱了衣服尽快把身上也洗一洗,再换上西装皮鞋咱出发。”

漏勺去收拾自己。

王忆领着队长进门市部收拾了一些东西。

都是生活日用品,暖壶、枕套、肥皂、洗衣粉,一桶食用油和一大包各式调料等等。

漏勺收拾完换上了一身西装。

他本身身高有一米七,这在外岛已经算是高个子了,外岛男性平均身高还没有一米六五呢。

另外这半年多的时间来,他一直在大灶吃饭,这样菜尝一口那样汤品一勺,慢慢的就把自己吃胖了。

所以他的身材能撑起西服。

人靠衣装佛靠金装,漏勺穿上西装皮鞋后,这身板一下子硬挺起来。

王忆咂咂嘴,又让他脱掉衣服去给他整了个小平头。

这样漏勺再穿上西装皮鞋,那感觉一下子来了,不像是快四十岁的人,像是三十刚出头。

王忆还给他一块手表。

于是漏勺一伸手,西装袖子往后收,露出了雪白的衬衣袖口和手腕——

队长当场鼓掌:“好你个漏勺,这一下子气派了,你现在看起来不像是个大师傅,像是个归国华侨!”

第352章 我小妹、我侄女、我二闺女

天涯二号冲破海浪,碾碎秋日的阳光奔驰向清凉岛。

清凉岛跟天涯岛一样,岛上只有一个生产队,叫钟家生产队,以前叫钟家岙。

一个岙字有讲究,沿海一带称山间平地为岙,多用于地名。

由这个岙便可以知道,钟家生产队的地形同样跟天涯岛一样,是从山上延伸至海涂的平地。

有避风的岙口,就有向海的渔家。

钟家生产队是沿海千万渔家村落之一,古朴、陈旧,安静祥和。

天涯二号靠上岛屿西边的码头,码头上正在下船的渔家人便好奇的看,然后很快认出了他们的身份:“是天涯岛的船?天涯岛的船怎么来了?”

“是天涯二号还是天涯三号?开船的是王老师啊。”

有人在码头上热情招手:“王老师你这是被什么风吹到我们钟家岙来了?”

王忆徐徐停下船,笑道:“是顺风吹来了,闻着饭香味过来了。”

船舱里的队长使劲吸了吸烟蒂,说道:“钟家岙,他们改回名字来了?看来也是大包干了。”

漏勺说道:“去年刚大包干,听说弄的不孬,今年有些人家承包了大船捕捞墨鱼赚海了,一个夏天赚了好几千呢。”

他们两人随意聊天,码头上的人便招呼王忆:“王老师你们还没有吃饭?走,正好,我今天回来的晚也没吃,去我家弄一桌。”

“王老师去我家吧,我昨天刚从县里回来,打了一桶好酒。”

王忆笑着摆摆手。

这时候码头边的树荫下,一个身材健美、气色健康的姑娘快步走来向他们招手。

不用漏勺介绍王忆也知道,这就是钟瑶瑶了。

王忆让队长等在船上,他跟漏勺下去,两人各自拎了两个包,带的礼物很过得去。

漏勺这一露面让钟瑶瑶面露惊奇之色,码头上一些汉子也惊奇的上下打量他。

他们认识漏勺,但愣是没有一下子认出他来。

钟瑶瑶抿嘴笑道:“王真平同志,你这是从哪里买来的西服?还真好看呢。”

王忆这是第一次听到漏勺的真名。

他一下子惊呆了。

王——真平?

真字辈的?

他得从辈分上管漏勺叫爷爷啊!

难怪队里人都不叫他的大名而是要叫他外号,说实话他在队里这辈分太高了,王向红都得叫他叔,而他以前在队里很不受欢迎,这样谁愿意把他的辈分给亮出来?

钟瑶瑶又跟王忆握手,落落大方的说:“王老师你好,欢迎你来我们队里,这是?”

“王老师陪我来请你的。”漏勺急忙介绍道。

钟瑶瑶听到这话脸上露出一丝惊喜。

她跟父母说了想去天涯小学大灶上班的事,她父母也听说了她和漏勺的事——媒婆宋大姑旁敲侧击的给他们打了预防针。

二老很不乐意。

漏勺这人他们知道,名声不好也就罢了,年纪还大,比自家闺女大十几岁,这怎么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