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 第688章

作者:全金属弹壳

三人都不会骑摩托车,难道推着摩托车离开?

陈谷说他一个同楼的朋友会骑摩托车,中百一店有短途电话,只能打沪都市内,以方便顾客呼朋唤友来购物或者帮自己拿东西。

这个电话是消费满十元就可以免费打一分钟,于是王忆让陈谷看车,他和麻六进去买东西。

正好麻六想给杨文蓉买十元钱的东西。

此时抽奖活动又开始举办起来,王忆过去看了看,围着的人员比刚才少多了。

显然头等大奖被抽走,大大的降低了人们的期待感,好些人已经离开了。

王忆和麻六挨个楼层逛,他们先去了地下一楼。

这里有五个部门,分别是毛巾、被单、鞋子、内衣和图书。

麻六觉得这五个部门里的商品都符合自己的心意,他们结婚还没有枕巾、喜被这些东西呢,而杨文蓉也缺新内衣,作为一名备考生,她也需要图书。

王忆让他先别急着做购买决定,他说道:“我刚才在一楼看见有化妆品部,小杨老师恐怕更缺化妆品。”

麻六一路走一路看,说道:“王老师你说什么好我就买什么吧,我已经挑花眼了,这里可真大、商品可真多呀。”

毕竟是当今全中国最顶级的百货商场之一,中百一店确实规模浩大。

地下一层有五个售货部门,一楼还有八个,分别是化妆品、橡胶鞋、内衣、玻璃器皿、巾袜、南货、塑胶品和绒线。

王忆和麻六走马观花看了一圈,又看到了第二个内衣部门,他以为是男女内衣分开的,毕竟这年代保守。

可是他们上了二楼一看,二楼还有个内衣部门!

二楼是四个部门,被面、衬衫、袜子和内衣。

这把他给看迷糊了,难道沪都人民热爱内衣,于是每层楼都有一个内衣部门?

他去三楼看了看,三楼是钟表、毡毯、被褥、绸缎、呢绒布头、鞋子这些部门,还开设了一个妇幼商场!

从某些方面来看,82年的商场并不落后于二十一世纪,像是中百一店的布局就跟二十一世纪的商超很像了:

窗户封闭,顶棚挂着好些灯管,白天晚上都是灯光大亮。

像四楼的时装洋装部门的衣服成排的挂在钢管衣架上,电器部的电视机、收音机、录音机等等都摆放在靠墙的货架上,顾客可以直接上手去抚摸。

这点跟海福县里的百货商店完全不一样,县里商店的售货员一个个拽的二五八万,不把商品买到手休想去碰。

而中百一店的售货员统一服装、统一微笑,他们站定一会便有售货员上来问他们要买什么。

混街头如鱼得水的麻六在这种高端场合完全吃不开。

年轻靓丽的售货员冲他微微一笑,他便红着脸赶紧走。

不买东西去看人家的商品,还要劳费人家来招呼自己,这让他过意不去。

王忆看的连连摇头。

这大兄弟心态不行啊。

逛商场、逛商场,服务员笑的越甜蜜越好、穿的越少越好,本来就是图一乐呵嘛。

草草逛了一圈,王忆建议麻六给杨文蓉买两本词典。

一本是《新华字典》,71年商务版修订第1版《新华字典》所成的出版物。

另一本是《中英文大辞典》,80年由外交部主持修订并出版的一本经典出版物。

其中《中英文大辞典》比较贵,要七块八,这本书也很厚实,王忆觉得杨文蓉可以用到大学毕业,所以买一本挺合适的。

他们拿着购物小票去给了陈谷,陈谷打电话让朋友来接他们。

然后他问王忆:“你们把商场逛完了吗?”

麻六摇摇头:“这商场太大了,我感觉里面商品比我们翁洲所有的商品加起来还要多。”

陈谷骄傲的笑了起来。

他问道:“待会我让我朋友看车子,我领你们进去逛吧?”

王忆说道:“不逛了,天色不早了,我得去朋友家里一趟了,否则赶不上人家的车子。”

陈谷遗憾的说道:“我本来还想领你们去福民街小商品市场转转呢,那里头的商品也特别多,你们生产队说不准能用上呢。”

王忆应和说:“以后吧以后吧。”

“那啥,明天你来帮我办一下这个摩托车的手续吧,这车子我不往我们生产队带了,以后留在沪都给你们用。”

陈谷和麻六愣了愣,然后对视了一眼。

他们看到对方脸上都是狂喜的笑容。

麻六有些不敢相信,他摸着车座上的皮革座面问道:“王老师你说留给我们用?这是什么意思?就是我以后可以骑着摩托车卖货吗?”

王忆说道:“对,你们怎么用自己协商,比如礼拜天可以一起骑着摩托车在周围转转。”

他对陈谷说:“虽然麻六年纪和你差不多,可他在沪都举目无亲,你得多照顾他,把他当个小老弟。”

陈谷顿时拍起胸膛:“王老师你放心行了,我一定把老六照顾的好好的!”

“以后我不住宿舍了,我回家里住,老六也跟我回家里住,安全、踏实,主要是晚上可以看电视!”

他还对麻六说:“待会我领你去富民街转转,然后咱们一起去吃个蟹黄包。”

“老话说的好,秋风响、蟹脚痒,现在可是吃蟹黄包的好时节呢。”

“吃完饭咱们回家,然后看电视,我买几瓶汽水,到时候一边喝汽水吃西瓜一边看电视,太舒服了!”

麻六嘿嘿笑。

他上一次来沪都跟一条流浪狗一样,真是饿了去找人家讨点饭讨点水,困了找个角落里蜷缩着身子就睡。

这次好了,这次有个人样了!

王忆对他们摆摆手告辞而去。

麻六看着他的背影,热泪盈眶。

他隐约体会到了劳苦大众看到领袖同志时候的感觉了。

南京路繁华,这里房子多,王忆胡乱绕路找了个僻静里弄,趁着没人注意打开一扇小门进时空屋,然后返回22年。

这次回22年他是回了县码头的天涯一号船上。

下船之后先去一家摄影店取了队里全家福照片,然后趁着还没到下班时间直奔国网光伏电力发展所在海福县的分公司。

王忆这次还要买太阳能板。

随着秋色越来越浓,白天光照时间越来越短,有时候还会下雨,而岛上添了五台电冰柜,这样耗电量陡增,他需要增加太阳能板来储备电力了。

另一个光有太阳能板还不行,还得买一台UPS。

UPS这东西好说,他就买上次买过的型号,54KW·H满载4小时,一次能储备216度电,配合太阳能发电机所自带的蓄电池来说足够用了。

电冰柜耗电量并不夸张,因为用的压缩机都是更换过的变频低耗能压缩机,一天最多也就2度电,一台UPS专供那五台冰柜可以供电二十多天。

买这两样东西他都是轻车熟路了,刷钱就行。

麻烦的是饲料。

第342章 吃辣螺,发相片

为了激活天涯岛的渔场,王忆还需要买鱼虾蟹饲料。

大量购买!

天涯岛渔场已经两次投放虾蟹海参鲍鱼之类的东西了,物种数量没问题,生存能力也没问题,现在要解决的就是个饮食问题,他得大规模的往海里投放饲料。

这事还挺头疼。

他需要的饲料多,光靠买的话恐怕开支会很大,于是他准备买下一个小饲料厂,专门生产鱼虾蟹饲料,然后找人开船不断往海里投放。

野生蟹和野生大虾都拥有极强的捕食能力,王忆判断他只要往海里撒上饲料,它们自己会去找到这些食物的。

他买了太阳能电池板让工人搬上船,又给之前买UPS的那胸狠女老板发了个微信,微信转账支付了定金,让她帮自己再进货一台UPS。

最后就是饲料厂的事,他把这事跟邱大年和钟世平都说了一声,让两人帮自己寻觅一下转让的小型工厂。

处理完这些事,他又去随便的采购了一些粮油物资搬运上船。

等到夜色降临,他便开船出海,最终开门全捣鼓进时空屋的三轮车上去。

这么一忙活天色就很晚了,他回到82年又从时空屋往丙-110号仓库捣鼓东西。

这次可就简单了。

三轮车开出去,直接顶起车厢卸货即可。

天色太晚,码头的工人早就回家了。

这时候只有渔船靠港,货轮即使停靠了也不会在夜间卸货,所力工们没有什么活。

王忆回公务员小区睡觉,这家伙一晚上可是够累的,他洗了个澡冲了个凉,躺下就沉浸入梦乡中。

本来他计划着想趁天涯二号停靠在市里码头上,再采购一批的虾蟹海货送到22年的天涯岛海域。

可是太累了。

而且想想没有必要,他承包下天涯岛是为了掩护自己的一些机密加上玩票,并没有指望渔场能给他出产多少东西。

这样他迷迷糊糊的琢磨了一下,自己去82年就是为了享受淳朴乡情和轻松生活的,这怎么还得玩命干活?

干个屁,不干了!

带着这心思他睡得可就踏实了,一觉醒来天蒙蒙亮,他出小区随便买了点早餐,吃饱喝足回到房间里,从地下室穿回丙-110仓库。

秋天的清晨开始凉爽下来,王忆穿着短袖出仓库的时候恰好有一阵海风吹过来,吹的他当场打了个喷嚏。

天色一亮,码头上可就忙活起来。

他找人将粮油和一些布料染料之类的东西搬运上天涯二号,开着船回生产队。

天涯二号在海上行驶的并不稳当,随着波浪上下颠簸着。

但王忆已经习惯了这样的行船方式,心里很平静,一点不带恐惧的——

反正要是有危险出现,他就立马开船门回安全屋,至于这船什么下场他不管。

保命要紧!

时空屋真是个好东西,最大程度的保护了他在海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