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 第681章

作者:全金属弹壳

“我的金牌销售员。”王忆指着麻六笑道。

他又问陈谷:“你竟然成为科长了?升职够快呀。”

陈谷摊开手说:“没办法,谁让我是杨主任的嫡系和心腹呢?”

“我们这些国家单位里有句话,叫会干不如会站,你看,我就很会站队,哈哈。”

王忆一听这话服了:得,这哥们以后迟早还得下海。

他一直以为陈谷下海经商是为了做大商人,现在来看,他是在单位混不下去了……

现在陈谷春风得意,他给王忆介绍说,上个月他刚上的科长,所以虽然当时跟王忆说他有一个三天假期准备去天涯岛转转,可还是去不成。

王忆听着他的话拖起箱子走出码头。

恰好一辆有轨电车‘叮叮当当’的从他们身前经过,王忆看了眼车窗上的数字说:“174路公交车,快走,咱就要坐这趟车。”

陈谷一把拉住他说道:“急什么?咱不坐公交车,看我的。”

他们站在路边,一辆绿色小轿车稳稳当当开过来。

陈谷摘下墨镜挥挥手,回头笑道:“给你俩开开洋荤——今天咱们坐出租车,而且坐外国的车子。”

王忆一看这车车标是圆圈里面套个十字,便好奇的问:“这是什么车?”

“菠萝奈子!”麻六抢着说,“我知道这车子,波兰女同志生产的汽车,叫菠萝奈子。”

他用手比划了一下:“据说波兰女同志的奈子有菠萝这么大,所以她们生产的汽车叫菠萝奈子。”

“是波罗乃兹!”陈谷哈哈笑道,“Polo-nez,波兰FSP汽车厂生产的高档轿车。”

这车外形方方正正的,没有后备箱,车座后头直挺挺的截下去一段,这造型看的王忆直想笑。

司机探头问:“三位老板,坐车吗?”

陈谷拉开车门坐前面,王忆和麻六坐在后面。

没有后备箱,两人只能一人抱着一个大皮箱……

司机回头看了他们一眼,笑道:“看两位老板穿的很时髦,但是这一搬皮箱,哈哈,像是农民进城了。”

麻六习惯性要陪笑。

王忆淡然说:“你这car档次太low没有后备箱,让our只能搬着皮箱site在后头,哪怕是America的总统和国务卿来了这么一操作也像是农民。”

司机听了他夹枪带棒这么几句后顿时懵了,这人什么来路?好像还会说外国话?

这番话具体什么意思他没听懂,但又是中文又是英文,让他不明觉厉了。

惊疑不定之下,他的沪都出租车司机之优越感顿时遭受打压。

陈谷知道王忆看这个出租车司机的气焰太嚣张故意打击他,便忍着笑帮王忆翻译了一下。

听过翻译后司机很不爽,悻悻然的瞅了瞅王忆问:“我这是波罗乃兹,可不是什么低档车……”

“我before坐的是罗尔斯-罗伊斯、BMW、福特这些car,都是three厢车而不是你这样的two厢车,在首都site的三菱、本田也是three车厢。say句实话,我这是first坐什么波罗乃兹,before在纽约和洛杉矶,我是不坐东欧car的,东欧car质量NO、NO、NO。”王忆淡漠的打断他的话。

司机听完后彻底不说话了,一脚油门赶紧走。

第339章 沪都有房了

碧绿色的波罗乃兹轿车在路上行驶,引起不少头一次进沪都城的老百姓在一个劲的瞄。

而司机这边则一个劲的从后视镜瞄他们。

王忆估计这是不服呢,这司机显然不太信他刚才的话。

于是他索性打开了手中的皮箱给陈谷看:“MR陈,我的good朋友,look、look,我给you带了什么?”

里面是一台电视机。

还是一台彩电。

八十年代初最有名气的西门子彩电。

屏幕倒是不大,只有19寸,但在这年代已经足够用了,这年代很多黑白电视机是14寸的,17寸已经算不小了。

坐在副驾驶上偷乐的陈谷回头一看。

一下子瞪起了眼睛。

西门子彩电!

他早就想买一台电视机了,只是他花钱大手大脚没有规划,一直没有攒够钱,所以平日里买不上电视只能跟同事一起研究电视机。

这样他是认得西门子这一品牌的,看到纸壳箱上的西门子标志和上面的‘彩色电视机’字样他顿时激动起来。

要不是车顶挡着,他都要跳起来了!

他直接在副驾驶上翻身跪坐,指着纸壳箱叫道:“难怪你带了个这么大的箱子,里面是一台彩电?是19寸的彩电?”

王忆说道:“YES,MY-FRIEND,德棍的19寸西门子彩电,I-know-you一直想要一台电视机,于是这次就给你带了一台西门子彩电。”

陈谷激动大叫:“真的啊?你真给我带的?这得多少钱、这得老鼻子贵了吧?”

“我同事结婚家里刚买了一台西门子的黑白电视机,那也得七百元,西门子的电视是名牌,贵!”

他跪在副驾驶座位上也不怕出车祸,直接要伸手来摸。

司机听了他的话赶紧从后视镜看,看到彩电箱子后他竟然也跟着回头看!

这他娘把王忆吓一跳:“嘿,driver,注意看路啊,you可别回头啊!”

司机讪笑着说:“这个你放心,侨胞同志,我是老司机了,我这车技你放心,你可能不会开车,所以不知道我们老司机有种东西叫车感!”

“funny-mud-pee!”王忆不屑的说,“谁不会开车了?洛杉矶唐人街的晌午头,我和我的Amrica朋友杰克经常飙车,嘿,杰克,what-are-you弄啥咧?你还记得我们跟舒马赫那帮车手在洛杉矶景观大道飙车的事吗?”

他扭头问麻六。

麻六一愣。

他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回应。

说的不对给王老师露底了怎么办?这王老师指定在糊弄这个看不起农村人的司机呢。

于是他灵机一动,伸手比划起来:“阿巴、阿巴阿巴!”

王忆满意的点点头:“YES、YES,野马跑车和斯蒂庞克牌轿车,就是这两辆车。”

他问司机:“你知道斯蒂庞克牌轿车吗?以前援华空军飞虎队司令陈纳德的爱车。”

司机被他整懵圈了,讪笑道:“好像听说过,那个野马牌跑车我倒是知道,我在电视上看到过。”

他又问道:“那个侨胞同志,你去过首都、坐过首都的出租车吗?”

王忆翻愣着白眼趾高气扬的说道:“那您请好喽,爷们,我怎么能没在首都坐过出租车?实不相瞒您呐,我和我这Amrica朋友杰克都是八旗子弟,这次回归祖国就是来寻根的。”

“哟,两位同志祖上还是满清的八旗子弟?”司机问道。

王忆说道:“瞧您说的,这有什么稀罕的?我们不是一般的子弟,是贵族、天潢贵胄,就拿我这Amrica朋友杰克来说,别看他现在哑巴,可祖上那是正星条旗的,往前数一数,他这祖上还在美丽奸波士顿倒过茶叶呢!”

司机疑惑了起来:“不是,同志,这满清八旗还是正星条旗?”

王忆冷笑道:“八旗?看不起谁呐?满清要是只有八旗能夺得下汉人这偌大的江山?”

他往前探身摆出要好好说一通的架势,但是最终又摇摇头靠回了座椅上:“算了,有些事大家懂的都懂,不懂的说了你也不明白,不如不说。”

司机急忙说:“你看你这个同志,我不懂这不是问你……”

“哎哎哎,打住打住,你别来问我,利益牵扯太大,说了对你没什么好处,当不知道就行了,其余的我只能说这里面水很深,牵扯到历史很多隐秘,所以我只能说懂的都懂,不懂的也没办法。”王忆摆摆手打断他的话。

司机还要说。

陈谷开口了:“同志你搞什么?绕路了啊!”

司机往外看了看,讪笑道:“光顾着跟咱们的侨胞同志说话了,没注意,开过了,没事没事,待会我少要点车费。”

“不是,我本来想问的是这个——就是侨胞同志,听说现在首都的出租车司机都是跑机场接送外宾?开车陪外宾跑一天要六百块?”

不等王忆说话,陈谷说道:“行啦,我们到地方了。”

司机停下车。

王忆推开车门下车:“谢了,司机师傅,咱们回见吧。”

司机叫道:“不是,你还没有说呢。”

王忆头也不回的说:“懂的都懂,不懂的说了也白说。”

陈谷给他七块钱,说道:“这距离就是个起步价,你可别想着坑我!”

波罗乃兹一脚油门远去。

麻六忍无可忍叫道:“我草,就这么短的距离,七元人民币?这不如去抢呀!”

陈谷风轻云淡的说:“这算什么?上半年我跟着领导去锦官城出差,锦官城的中日出租汽车公司起步价要12.6元,每公里7毛!”

麻六愣住了。

起步价十二块六!

生产队的弱劳力半个月也就这钱,这司机一脚油门踩下去,就要收弱劳力干半个月活的工分?!

陈谷说道:“你没听司机问吗?他问首都的出租车司机是不是一天接送个外宾就能赚六百——他娘的,王老师,他是不是在瞎扯?”

“首都的出租车司机干一天相当于我提薪之前干一年?一天顶我一年???”

属实是怀疑人生了。

王忆也不清楚。

不过这年头出租车司机赚钱多是肯定的。

他还查过相关资料,好像在四五十年代出租车最初诞生的任务,是用于接待外国宾客或是达官显贵。

比如说政府的高级官员,外国的元首,或者是驻外大使等重要人员,其价格也十分昂贵,普通平民百姓是无法承担的。

当时出租车的载客模式类似于于现在的公交车,在市内设有一定的站点,出租车要在站点接客,并把乘客送到下一个站点,期间不准随意停下。

一直到了1978年4月,羊城举办了一个春交会,然后为了方便来到羊城的客人们,政府开始主持出租车行业改革。

以前的出租车模式是封闭式服务模式,这次改革才有了招手即停的服务,从此出租车服务便在全国盛行开来。

其实也不怪刚才出租车司机端着架子、语气装逼,一直到现在,开出租车都是一种高阶层身份的象征。

‘摸方向盘的’这是当前最被人羡慕的几样工作之一,出租车司机比大车司机还要受欢迎,毕竟他们不用跑远门,没有危险,只要在城市里开车转悠就能拿到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