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 第677章

作者:全金属弹壳

捐给国家?

有没有搞错,我们来找你这大人物指点迷津,你这大人物也说了给我们指一条路,结果你指点给我们一条死路啊?

他们当然知道捡到这样的宝贝可以交给国家,问题是他们要是想交给国家还用藏藏掖掖的带回老家吗?

王忆一看两人的表情就知道两人的心思,说道:“两位同志,我掏心剖腹的跟你们说句实话,钱是好东西,可自己掌握不住的钱就不好了。”

“你们以为你们从水渠里挖出来的是个宝贝?其实处理不好,你们是挖到了个祸害!”

根据新闻报道,这两父子最终在明年还是把这王玺上交给国家了。

应该是他们偷偷摸摸的卖了一年时间却未能卖出去,最终还是发现这东西交给国家最安心。

但父子两人现在还没有这个觉悟,他们不想把这样一件值钱的宝贝上交给国家,他们想卖成钱发家致富。

这样王忆就不想插手了。

第一他不想改变历史进程,第二他怕消息传出去,把自己给牵扯进这种古董文物的私下交易案中。

父子两人收起盒子卷起布重新藏到裤裆里,愁眉苦脸的准备离开。

吴成军不死心,问道:“王老师,咱们二一添作五,把它偷偷卖了不成吗?”

“你看就这么个小东西,真要卖给外国人,外国人要带出咱们国家那不是轻而易举的事?”

王忆说道:“是不是轻而易举不好说,反正一旦做了这交易拿了钱,那一辈子都活不安生了。”

“这外国人要是出国后拿出来炫耀,把你们给卖掉了,你们猜国家会不会追究你们责任?”

“别怪我没提醒你们,国家要在今年11月出台《文物法》了,这法律有规定,共和国境内地下、内水和领海中遗存的一切文物,属于国家所有!”

“今年11月出台《文物法》,你怎么现在就知道了?”吴成军突然问道。

吴风赶紧说:“你是傻崽,王老师能掐会算,肯定是……”

“算什么算,”王忆笑着打断他的话,“国家出台《文物法》又不是什么机密的事,从去年开始就登报进行宣传了。”

“你看这两个月的《中国法制报》,11月要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纸上面就有关于这次代表大会要通过的几项法律提案的介绍!”

这还真是他从广播里听到过的新闻。

吴风听到这话肃然起敬:“难怪人家都说,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王老师不用出去打听消息,看看报纸就知道国家大事了。”

“厉害,厉害!”

然后两人还是走了。

毕竟是一大笔钱,放在天涯岛出身根正苗红、思想又红又专的社员们身上,他们愿意把文物上交给国家。

可这父子俩在外打工好几年,早就不管大家国家那一套了,他们只想给自己的小家里搞钱。

王忆尊重他们的选择,然后甩甩手准备回去带领学生打拳。

结果他出门看到两人跟树荫下的王向红在聊着什么,王向红指了指他,两人又火急火燎的跑过来了:

“王老师王老师,我们刚才多有得罪了,我们爷俩糊涂了,就该听你的。”

“对对对,这是国家的东西,就该上交给国家!你说我俩这觉悟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差了?这个宝贝应该上交给国家呀!”

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转的是如此生硬,让王忆一时摸不着头脑。

王向红说:“王老师,明天是礼拜天了,你不是要去城里吗?正好,那你今天下午和销售队一起去城里吧,顺便领着这两位同志把这个古董文物上交给治安局吧。”

王忆狐疑的看了看他又看了看爷俩,说:“行,这样也可以。”

他要去城里得做点准备,便让爷俩先等待,他回去收拾东西。

爷俩走出办公室,王忆问道:“支书,他们俩怎么突然就改变意见了?刚才我好说歹说他们都不想把这古董文物捐给国家。”

王向红乐呵呵的说:“老同志自有妙计。”

王忆想了想,问道:“你是不是吓唬他们俩了?说他们要是敢私自保留这文物,你就举报他们?”

“滚蛋!”王向红笑骂道,“我做群众工作,什么时候那么粗暴来着?”

他叼起烟袋杆抽了一口,继续说:“我刚才在树下抽烟,碰上他们俩出去问他们过来到底什么事,吴风就跟我坦诚了——他肯定寻思这事跟你说了你会跟我说,所以没瞒着我。”

“我知道怎么回事后跟你一样的意见,国家的东西,咱不能去私下占有,咱们的国宝,更不能让洋人带去国外!”

王忆鼓掌。

支书这觉悟没的说。

王向红说道:“然后我跟他们说,这个金印章是封建社会反动派剥削老百姓血汗的证据,上面汇聚了古代贫农兄弟们的怨气和封建余孽的冤魂。”

“这东西是很邪性的,咱普通老百姓可镇不住这样的邪玩意儿,只有国家的气运和伟人们的能力才可以镇压它们。”

“所以如果他们父子贪图钱财想把它占为己有,那就是落入它的算计中了,怕是会被它给捣鼓的家破人亡!”

王忆听到这话后乐了:“然后他们害怕了?”

王向红说道:“谁能不害怕?我都害怕。”

王忆笑道:“这可是封建迷信,你还害怕封建迷信?”

王向红抽了几口烟,沉默了一下然后说:“咱渔家要是不讲封建迷信,那敢出海去搏风斗浪的人就不多了。”

王忆想想也是。

如果外岛渔民不搞封建迷信,那他们的平安结卖给谁?

不过现在平安结没市场了。

县里市里都被麻六给推销空了,平安结的市场是真被他给榨干榨透了。

王忆去收拾一些东西,还是蛤蜊干、凤尾鱼干、金龙胶之类的干货,这是金兰岛和多宝岛上送过来的。

王向红帮着他收拾上船,说道:“可惜咱的墨鱼鲞还没有晒出来,否则你给你同学朋友的邮寄一些,透骨鲜啊!”

王忆说道:“不着急,咱们迟早要晒出来,迟早我会给他们邮寄过去。”

秋渭水拎着自己的提包上船。

王忆瞅了瞅,决定给她弄个漂亮点的挎包。

他开着天涯三号出发,先去县里,销售队去卖货,他领着吴家父子送秋渭水回家,又一起去了治安局。

治安局里庄满仓正在开会,王忆等待了一会,庄满仓特意抽出时间来找他。

两人握手,他调侃着问道:“你这是又给我来送什么惊喜了?”

王忆说道:“你还真猜对了,我给你来送惊喜让你立功的,不过不是什么大功。”

他把吴家父子介绍出来,吴风又开始从裤裆里往外掏,先解开布又打开盒子,最终展示出了广陵王玺。

王忆把广陵王玺的来历和价值告诉庄满仓,庄满仓兴高采烈的拍着他肩膀说:“王老师你这家伙,你是真能给我帮忙啊。”

“我们一号才收到了部里的通知,说是为了响应11月要颁发的《文物法》,各地治安局要严打文物走私和违法交易犯罪,都给定了任务的,结果你一下子给我把任务完成了!”

王忆说道:“满仓哥,这不是我的功劳,是吴大伯和吴大哥的功劳,他们捡到了这件国宝之后没有偷偷出售,而是来找我商量怎么能上交给国家。”

“他们两人觉悟很高,非常爱国,我想这事得通知你,让你来帮他们完成这个义举。”

庄满仓跟两人挨个握手,热忱的说:“两位同志确实在这件事上展示出了无产阶级工农同志的觉悟,不占国家便宜、一心为国着想。”

“请两位同志放心,我作为治安局的领导,一定会把你们的功劳报道给上级单位,如果有嘉奖,我一定会及时通知你们。”

王忆问道:“现在一般有什么嘉奖?”

爷俩赶紧竖起耳朵。

庄满仓说:“分为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具体怎么奖励我说不准,因为我还不知道这件古董有什么价值。”

“不过按照你的说法,这应该是国家级的文物,那物质奖励可以确定能给两位同志办理农转非,让他们吃上商品粮;精神方面的奖励,那么一张奖状是少不了的。”

吴家父子一听真是欣喜若狂。

比卖掉王玺赚到了几万块钱还要高兴!

为什么?

吴风激动的声音说出来答案:“可以让我们吃上商品粮?让我们拿上购粮本?”

“这可太好了!”

要问现在农民和渔民们最大心愿是什么?肯定是成为万元户。

那为什么吴风和吴成军得知自己可以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吃上商品粮会这么高兴?

因为农转非这种机会对农民来说太遥远了,甚至不能当做心愿。

万元户身边好歹能看到,农转非其实在农民身边是看不到的。

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然后吃上商品粮——这事对农民来说不是心愿,是梦想或者坦诚点说就是一个梦。

这个梦一般人还做不了,只有那些还在上学且成绩优秀的农家学子才能做这个梦。

像吴风和吴成军是不敢做这样梦的!

现在这年头非农业户口是一种身份,不用辛苦种地、每月都能领到一份粮票、肉票,还能拥有户籍对应的工作和福利,对农民来说一旦农转非,那真是一步登天了。

当然,国家每年都会给农村一些农转非的指标,像是在部队立功转业回地方的军人、地区劳动模范、立功的农村党员,他们是农转非的对象。

只不过他们也很难得到这个指标,因为很多城里人会找关系去买走指标。

为什么城里人还要买这指标?

因为很多城里人娶的是农村户口的姑娘当媳妇,这样媳妇没有工作也没有福利,没有粮票和各种票证:现在跟二十一世纪不一样,农民不可以投奔亲属将户口从农村迁到城里去。

现在没有投亲迁户口一说,农村姑娘嫁给城里小伙或者农村小伙入赘城里家庭一样保留农村户口。

更让城里人遭不住的是,根据现在国家政策子女户口随母,也就是说母亲是农村户口,那生出来的孩子也只能是农村户口。

而这已经是77年改制的结果,77年之前城里人生孩子只要父母有一方是农村户口,那孩子就是农村户口……

住在城里的农村户口还比不上农村人呢,起码农村还有地可以耕种、有海洋可以捕捞。

这种情况下,家里有农村户口家人的城里人比农村人对农转非指标更迫切。

吴风和吴成军这对父子是什么人?

他们家庭条件在外岛公社里头都算是淤泥层的。

所以改革开放后他们没有去出海捕捞作业,因为他们没有船,也没有人雇佣他们,爷俩只能去外地干苦力。

这种背景下,他们就算有钱也买不到农转非指标,没有那个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