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 第651章

作者:全金属弹壳

杨文蓉冲王忆鞠躬,深深地一躬:“王老师,谢谢您,您不光帮我们办了婚事,还救了我的学术生命!”

王忆摆摆手道:“不用道谢,路不平有人踩、事不平有人办,这次事情解决了?你可以去念大学了?你报考的是哪所大学?”

麻六抢着说道:“是咱江南海洋大学,本来文蓉报的是师范大学,但被杨家父女动手改掉了,改成了他们能扯上关系的一所大学!”

“那大学招生办一名老师收了贿赂,现在好了,拔出萝卜带出泥,都被叶领导给查了!”

他又说道:“说起这件事,文蓉不太想去江南海洋大学,她还是想读师范大学。”

“因为江南海洋大学的津贴少,师范大学管饭又给津贴,我觉得这想法不对,以后文蓉念大学的生活费和学杂费都是我来出,我肯定出的起,我肯定能供她念完大学!”

王忆不说话。

他瞅了瞅麻六的脸。

觉得这兄弟是不是有点太天真了?

他在22年看书的时候可是看到过类似的事,一个叫二和的傻鸟供他老婆念大学,结果他老婆在大学见多识广之后就把他给踹了……

王忆感觉麻六很有可能步入这一后尘!

有些事不能不防。

倒不是因为他觉得杨文蓉这姑娘很有心计、人品不行,而是说实话,他这麻六兄弟的这张脸是真挺那啥的。

不过他觉得最倒霉的还是杨文蓉。

算来算去她没算到自己没有落榜而是成为大学生了,结果把自己给算计进了爱情的坟墓里。

从这点来看这狗日的贪官污吏真是不得好死,把一个本来拥有大好前程的姑娘的未来给调了个大弯。

至于是好是坏?这他就不敢说了。

杨文蓉这边却用实际行动证明他有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少妇微笑道:“不仅仅是管饭给津贴,还因为我想做一名人民教师,特别是认识了王老师之后,王老师身上有一股力量,让我更是憧憬成为一名人民教师了。”

“所以我还是坚持我的想法,我不去江南海洋大学念书了,就像之前计划的那样,我想留在岛上跟着王老师学习一年、复习一年。”

“叶领导已经答应我了,政府会帮我保留学籍,而且学籍保留在县一中。”

“所以我就想,我明年继续参加高考,考我喜欢的师范大学。未来一年我一边学习一边实习——我听说了,咱们小学现在只有王老师、祝老师两位正式的文化课教师,我想我可以留下……”

“真的啊?”王忆听到这里直接精神一振了。

他此时意识到,自己可能真误会人家姑娘了,人家没有想着算计什么,人家就是之前那早上说的那样:

麻六可以帮她怼老爹,又是王忆的手下,于是她想要嫁给这个男人,一边让他帮自己对付老爹一边可以借他的关系跟王忆学习。

杨文蓉微笑道:“真的,而且别看我是一介女流,实际上我很擅长理工科的知识,我可以做一名数学老师,我想我能教好学生的……”

“也不一定,”她又突然有些沮丧起来,“慧慧曾经跟着我学习,我没有教好她任何东西。”

麻六搂着她安慰道:“别瞎想,杨慧慧那是上梁不正下梁歪,她爹心术不正她这个人我看着描红画绿的也不是个好姑娘。”

“你要对自己充满信心,媳妇你记住,人要学会自己尊重自己,你若是都不尊重自己,那怎么去赢得别人的尊重——这是王老师说出的名言警句!”

王忆一头冷汗。

我、名言警句?

自己这算是收获了一个小迷弟吗?

他跟杨文蓉握手,说:“你这样的想法也可以,既然你的学籍可以转去县一中,那你今年留在咱队里,一边教学一边复习功课。”

“正好咱们队里的王新国也在学习,你们俩可以共同学习,另外也可以赚工分,你和你爹到时候都是强劳力,这样你家日子就会好过的多。”

杨文蓉笑道:“那校长这是收下我这位教师了。”

王忆点点头:“必须收下。”

往后他的活更多,要做的事更多,这样学校新添一个数学老师是大好事。

杨文蓉这样是民办教师,跟县里教育局去报备一下即可,反正是他们队里发工分,不用县里财政出钱,肯定会被通过。

他领着两口子去找王向红,把事情说了一遍。

王向红是硬脾气,听说了真相后气的狠狠拍桌子:“这些人也配称得上人民干部?也配说是为人民服务?人民给他们服务还差不多!”

“行,抓了最好全枪毙,到时候我给他们去送断头饭,我要问问他们的所作所为,怎么对得起自己在党旗下的宣言!”

王忆又把杨文蓉的计划说出来。

王向红听说队里多了个大学生当教师,那自然高兴。

大学生已经成为外岛最大的招牌,杨文蓉实际上是考上大学的,所以也算是大学生,这样自家生产队的学校就有两个大学生了。

这师资力量,冠绝全外岛!

至于教师的工分?

这对现在的生产队队集体账户来说真是洒洒水,王向红现在每天查账都查懵了。

生产队里有银行!

而更大的银行正在筹备开业。

王忆向他保证了,一旦大众餐厅营业,那入账的钱才是流水一样。

这真不是夸张,饭店流水很厉害,只是原材料、人工费还有房租费等支出,导致收益缩水。

大众餐厅的好些原材料是王忆这边从22年供应过来的,人工费是队里的工分,这都是几近于无的东西。

而房租费也不高,这事是叶长安需要他们生产队带头搞实体经济发展,以此来带动全县的各生产队单位和个体户来做生意,所以房租上给他们以巨大优惠。

王忆让麻六夫妻先离开,然后就大众餐厅的开业问题又做了点询问。

如今厨师、厨房用品基本到位,锅碗瓢盆全准备上了,王忆听后发现就差一个排烟机和电冰柜。

这年头没有抽油烟机,饭店要吹走油烟就需要排烟机。

具体操作就是灶台在窗口位置,窗口安装一台排烟机,所谓排烟机是电机带三片叶子外框,叶子由三角铁组成,当电机带着叶子倒转的时候能吸气,将烟雾排出去。

效果不好,但聊胜于无。

这两样东西还是王忆来准备、队集体来出钱,王忆说开业当天能把东西给准备上。

这样一来,他们接下来没什么事了,就等着大众餐厅正式开门营业!

第327章 高朋满座,纷至沓来

1982年8月31日,农历七月十三。

壬戌狗年,戊申月、丙戌日。

今日宜开业,动土,祈福,安葬,其中福星在中天,开业大吉。

忌结婚、会亲友、栽种、纳畜、牧养、成人礼。

大清早的王忆醒来,今天没有广播声,因为王向红没在队里,他和好些社员在昨天就去了县里头的大众餐厅,晚上直接住在了里面。

今天饭店要开业。

于是王忆自己去放广播……

倒不是他听早晨广播听习惯了,而是今天社员们还要正常上工,早晨广播是上工预备铃。

所以王向红昨天特意叮嘱他今天早上六点钟要去准备打开广播,放给全队听。

他打开广播后随便找了个电台播放,反正这年头各电台早上都在放新闻。

果然,收音机喇叭里传出高亢严肃的声音:

“……在党的十二大即将召开的日子里,大包干生产责任制实行的很早、坚持的很好的地区——徽州除县地区很多群众嘱托该地区选出的十二大代表陈庭元,希望他在大会发言时代表农民提出三点意见。”

“一、热烈祝贺大会胜利成功;二、三中全会以来农村的经济政策实在太好,但是社员们普遍担心政策变,希望大包干责任制稳定不变;三、希望解决卖粮难的问题……”

广播声响起来,王真吉老人溜达着上山来。

他跟王忆招招手说:“王老师,是你呀?”

王忆笑道:“对,支书、文书他们都去县里了,我来放广播给大家伙听。”

王真吉没进入办公室直接趴在了窗口往里看,他问道:“王老师,咱队里真办上饭店啦?这个饭店归于咱们社员集体所有?”

王忆说道:“对,真办饭店了,等过些日子咱社员们空闲了,海上活不多了,到时候分批次组织社员们去咱自己的饭店去吃饭。”

王真吉笑了起来:“咱庄户人家有口饭吃就行了,还能去吃饭店、下馆子?”

王忆说:“这是咱们队集体的饭店,队里只要出个材料钱就行了,不花多少钱,等到时候你们就知道了。”

后面又有人起床溜达,溜达到了山顶就来跟他聊天:“王老师,听说咱服装队做出西装来了?电影里那样的西装?”

王忆解释道:“不是咱自己用布料做出西装,是我买了西装的半成品,咱们服装队把它们给缝制起来,相对来说工作简单。”

“能做出西装来就不简单。”老汉们啧啧称奇。

“肯定是王老师教她们的,就咱队里这些妇女我知道,她们缝缝补补行,做西装那肯定不行,西装那是高档服装。”

“支书穿上了,我昨天看他试穿来着,文书、六子他们也穿上了一件,都人模狗样儿的。”

“你说支书人模狗样儿?哈哈哈哈。”

王忆走出去倚在墙头跟老汉们聊天,初秋早上的阳光开始温和起来,照在人身上正舒服。

服装队这两天确实缝制出了西装,去县里主持大众餐厅开业事宜的人员都分了一件,算是生产队的福利。

他正在笑嘻嘻的听着大家伙聊天,忽然话题又转移到他身上:“王老师,你今天不去看饭店开业吗?”

王忆说道:“看,当然要去看,不过我不急着过去,中午头才开业呢,今天中午十一点四十分是黄道吉日。”

之所以选择今天开业可不是他出于明天学校开学的考虑,是王向红算过了,今天是这个月和下个月最适合开业的好日子。

对生产队来说开饭店不比其他,这可是一桩大事,用寿星爷的话来说,这叫‘咱王家开天辟地头一遭的买卖’。

于是尽管以前不让搞封建迷信了,但社员们包括王向红在内在开业时间选择上还是要查老黄历。

他们这里随意的聊着天,漏勺过来叫他了:“王老师,吃饭吧,学生们要来排队了。”

王忆过去看了看。

今天早饭是腐皮黄鱼卷。

腐皮是豆腐皮,黄鱼用的是野生大黄鱼。

这道菜是两吃菜,可蒸可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