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 第638章

作者:全金属弹壳

王忆指向麻六说了他要去结婚登记的事。

有老人在外面回头喊了一嗓子:“去登记?那得带上二十块钱,现在登记费是二十块!”

麻六笑道:“都带上啦!”

王忆不知道现在结婚登记还要收费,不过想想也对,22年结婚也得收登记费。

他没结过婚,所以不了解这行情。

李老古送他们出门,屋里忽然有老人兴高采烈的大喊着说:“老古、老古,快进来,有人给咱献歌、有歌唱家给咱们献歌!”

这话把李老古给惊着了也把王忆给惊着了,这怎么回事?82年广播电台就开始点歌了?

可点歌也不可能给渔家几个老人点吧?

李老古激动的问:“怎么回事?”

一个老人说:“刚才我们都听见了,有一位歌唱家说,他要把接下来这首歌献给收音机前所有的听众朋友们!他要给咱们献歌!”

王忆转头就走!

他还得去丁家一趟,给黄支书丁得才送禁书。

结果丁得才没在家,他过去问了问,出来个大胖黑妇女骂骂咧咧的说这货死去县里了。

这位是支书夫人了。

王忆有点理解了黄支书寄情于刘备的原因。

但他不理解这丁家怎么选这么一个支书?

上船后他提出疑问,王向红笑着解释说:“多宝岛本来是一个生产队,前两年大包干他们按照姓氏分村庄,然后一个村庄一个支书。”

“支书肯定得是党员,丁家内部几个还有几个大家子,他们互相制衡、互相拆台,后来公社一怒之下就委派了丁得才这个最老实的党员当支书。”

“不过他这个干部就是瞎子的眼睛、聋子的耳朵,摆设。他们队里人不太听他的话,不尊重他。”

王忆点点头。

这点他看出来了。

他估计丁得才也并不愿意当干部,他只想阅刘备、搞破鞋,用当地话说就是‘钻老婆门子’。

船先到县里,王向红问他说:“我跟着你一起去市里头送猪吧?你自己怎么能忙活的了?”

王忆摆摆手说:“我不忙活,我不是把猪送进市里,要送去京津那一带,所以我得在码头上雇车,到时候把车停船边,把猪直接赶上车就行了。”

“支书你去忙你的,这事我自己能操作的了,今天去我正好买冰柜,你看我连票都准备好了。”

他打开自己的钱包给王向红看,里面有之前通过供销公司搞到的电冰箱票。

王向红便点点头,说:“那你自己可得当心。”

王忆调转船头,赶紧开船往市里头行驶。

到了半路他看到海上没人,找地方抛锚穿过时空屋回22年进天涯一号,他开天涯一号离开县码头,中途也找个没人的地方抛锚开始赶猪。

运送点土猪回22年真不容易,王忆得分成几趟赶猪进入天涯二号的船舱穿过时空屋再到天涯一号的船舱。

之所以要分开赶猪是为了防止它们进入时空屋后乱跑乱窜、乱拉乱尿!

忙活他一头汗,终于把猪全给送到了22年。

王忆擦擦额头:“这他么钱不好赚,真不如直接找古玩来的轻松!”

不过他总得最大化的发挥天涯岛的农业潜力,弄点成年土猪在山上散养是好办法。

这些猪都是吃猪草长大的,放出山后就会自己找猪草吃,而且它们都是大猪了,生存能力强。

有了土猪那以后22年的生产队大灶就可以用土猪肉来招揽生意,这饭店做好了营收可不少!

王忆计划着削减从82年带古玩收藏品的次数,这东西容易让人盯上,还是饭店营收更可靠。

来钱慢但是放心!

第322章 岛上飞来雪花牌

天涯一号靠上码头。

天涯岛上正在施工。

有工人在忙忙碌碌的进行一些收尾工作也在开展一些起头工作。

收尾的是集成化房屋,起头的是山顶上的包装厂厂房,这涉及到整个车间的搬迁,其实还挺费劲的。

墩子跑到码头来问道:“老板你怎么又回来了?这几天来的还挺勤快——我好像听见了猪叫声?”

王忆说:“我不允许你这么来侮辱自己的说话声!”

墩子说道:“不是,我是说真的——我还闻见了猪的臭味!”

王忆说:“那你应该勤洗澡啊。”

墩子只好闭口不言。

这样王忆只好自己说话,他大喝一声:“猪来!”

船头调转,船尾靠上码头,一群猪热情的昂起头往外看。

墩子指着船舱叫道:“我就说我听见了猪叫声!”

王忆让他找宽木板来搭建起过道,把一头头猪给赶了下去。

墩子上去帮忙,问道:“老板你现在当猪贩子了?”

王忆骂道:“你猪脑子啊?这是我托人买来的土猪,买来在咱们岛上散养,以后要供给生产队大灶用的,以后咱们用土猪肉做菜!”

墩子不计较他对自己的错误评价。

他这会沉溺于有土猪肉吃的狂喜中:“我草,以后大灶用土猪肉了啊?那行、那行,我来杀猪,我跟你说我可会杀猪了!”

王忆把猪全赶下船,然后叮嘱他要注意这些猪的活动范围,也让他雇人来山上打猪草做青储饲料来应对冬季时候猪群无草可吃的日子。

他以后还要源源不断往岛上送猪,生产队大灶一天至少能干出一头猪去,这次送来的五十头猪用不了多少日子。

送猪下岛他开船离开岛屿,又回到县里找码头僻静位置靠上。

这次他没有继续通过船回82年,而是跟旁边的船主打了个招呼下船去县城,让人尽量注意到自己的离开,然后再回到82年。

天涯二号在市里和县里跑一个来回要六个多钟头,所以他一番忙活却还有时间能在海上散散心。

于是王忆便开船在附近海域转悠,碰到有渔船便靠上去看看有没有值得采买的海珍品。

82年的海里不缺野生大黄鱼、小黄鱼、金鲳鱼、银鲳鱼,现在也有大螃蟹产出,不过确实没有拟蝉虾。

这样他便买了些野生鱼,螃蟹则挑最大的个头按照高价买了一百多个。

新买的这些珍贵海鲜被他送去22年的出租屋,然后下单了两辆货拉拉,加钱让他们把海鲜全给送去生产队大灶。

花钱后他省事省时间,王忆送货拉拉上路又给邱大年去了个电话,把货拉拉的信息发给他,让他去接货,自己回到82年,顺便把时空屋里的冰柜搬出来。

这些冰柜早就准备多日,全是七十年代的牌子:雪花。

82年海尔还没有创立,现在国内市场上的冰箱冰柜牌子混乱,用22年眼光看多数是垃圾货色。

所以才有了后来海尔张老大领着人砸不合格产品的那一幕,现在国内市场是真的缺东西,冰箱冰柜只有国产厂才有出产,在八十年代根本无法满足人民所需。

可能22年的人难以置信,82年的老百姓更喜欢国产厂那些质量有点问题的冰箱冰柜。

因为不要票、因为便宜!

82年的冰箱冰柜只要能制冷、只要功能没问题,那不管哪里生产的不合格都能卖出去。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到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这是半个世纪的距离,对于当年市场上质量不佳的老冰柜而言,留存下来的几率实在太小了。

邱大年是废了好些力气才给他弄了一批可以带到82年而不至于让人看了会怀疑其来路的冰柜:

在22年想买八十年代出产的新冰柜那是没门了,于是他找了一批外形上保养还算不错的雪花老冰柜——都是85年出厂的产品。

这些冰柜的橡胶层已经老化、压缩机也废掉了,他找人换掉了压缩机也换了新线路,等于除了保留冰柜的主体外形,其他小零件和工作用的配件全给换掉了。

王忆对此很是满意,这样的冰柜用了22年的压缩机,制冷效果好、耗能低也可靠,而外形还能保持八十年代的风格,正好能应付以后来看热闹的社员。

这么一忙活、时间这么一浪费,他可以返程了。

都到了处暑的日子,现在距离夏至是越来越远,白天变得越来越短,王忆回到县里码头的时候才五点半,可是已经夕阳西下了。

时值八月下旬,白天时候日光还浓、海风还是明晃晃的热,但到了傍晚伴随着红霞褪去,太阳黯淡海风便清凉起来。

夕阳越落、海上暮色越浓,红霞变成了紫霞,今晚竟然有王忆很少见到的紫色霞光。

紫色总比红色冷,海风呼呼的吹,他伸手搓了搓手臂。

或许今天降温了,他开始感到盛夏所没有的寒意。

半边西天,淡紫中透着淡淡的红,另外半边天幕中有一轮月牙带起朦胧夜色隐隐升起。

海浪哗哗的涌来,无边落木萧萧下。

码头上亮起了几盏灯,王忆往远处的县城眺望,千家万户的灯火也正在亮起,亮的越来越多,让人归家的心思越来越浓。

突然之间有人吆喝他:“王老师、王老师!”

王忆扭头一看,竟然是多宝岛丁家的支书丁得才!

他今天去多宝岛还想顺便给丁得才送禁书来着,但丁得才不在家,当时就说是来县里了。

这会丁得才看到他站在船头便高兴的从码头跑过来。

王忆说道:“丁支书咱们真是巧了,我今天去你们多宝岛来着,想把书交给你,结果你没在家……”

“对,我来县里了。”丁得才痛快的说,“下午我回去了,然后听说你去找我的事,也听说你要来县里,于是我又回到码头等你了。”

王忆听到这话后真想给他竖起大拇指。

为了搞黄色,你真是拼了!

他觉得丁得才真是命好,生活在这么个信息封闭的年代,要是他生活在22年那早就强撸灰飞烟灭了。

不过丁得才如今四十多岁,到了九十年代他也不过才五十多岁,五十多岁还能干的动。

而王忆曾经在网上看到资料说,九十年代的广粤一带那涩涩生意可是相当火爆,或许丁得才到时候会南下寻欢。

丁得才急匆匆上船,然后鬼鬼祟祟往左右看看,趁着无人注意拉着王忆往驾驶舱里钻。

王忆拦住他说道:“你干什么?你看你弄的,让人以为咱之间有什么非法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