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 第568章

作者:全金属弹壳

正在吃饭的几个食客也上来拍照,然后问:“老板这东西要怎么做菜?”

“这做菜多少钱?”

“能不能明天做菜?我定一桌,明天正好要请领导吃饭,这大螃蟹是好东西,能当主菜。”

珍贵海货的价值不光体现在味道、口感和营养上,还体现在社交属性上。

像这种大螃蟹、像野生大黄鱼都有号召起一个饭局的能力。

王忆他们吃不了这么多大螃蟹,螃蟹性寒凉,野生螃蟹尤其如此,一人顶多吃一个就到头了。

可是野生螃蟹生命力顽强,弄点海水随便一养就能活好几天。

所以王忆摆摆手说:“这东西我们不卖,朋友送过来给我们员工当福利的。”

一听这话高亚楠三人大为激动。

这福利待遇真好呀。

高亚楠会过日子,劝说道:“王总咱吃点尝尝滋味就行了,这家伙一个一两千块的东西,怎么能随便就吃了?”

路上王忆给邱大年打电话来着,这会邱大年也开着车赶到了。

他进来看到螃蟹后也是先惊呼了一声。

明白王忆的意思后他说道:“老板算了算了,我媳妇说的对,咱尝尝就行了,这三四千块一个的东西让咱平头老百姓吃那不是浪费了吗?”

他给王忆耳语:“螃蟹这玩意儿个头大的跟小的滋味上区别不大,没必要让咱吃,卖给顾客吧。”

王忆苦笑道:“你们也太过日子了吧?”

苏小雅说:“老板是你太壕了,壕无人性呀。”

邱大年说道:“反正咱天涯岛那边也要搞养殖,老板,这先卖掉吧,以后咱自己的海域出货了,那时候咱还不是随便吃?到时候吃海货吃的吐!”

“你少吃,你尿酸高。”高亚楠警告他。

苏小雅傻傻的问:“有多酸?嫂子你咋知道的啊?”

王忆示意她们先别说话,站在门口琢磨起来。

他一直想的是,22年的天涯岛海域要搞海产养殖然后捕捞盈利。

但现在他心里灵机一闪有了新主意:

自己有时空门,费那些劲去搞养殖干什么?养不如买啊!

他在82年大肆购买大个的野生螃蟹放22年海域啊!

螃蟹大虾还有海参鲍鱼之类的不是鱼,它们活动范围小,只要在海岛四周放下,再给它们做好投食规划,那它们还怎么会离开自己的海域往外跑?

他可是清楚的知道一件事:天涯岛乃至海福县外岛的海都是穷海,22年也是穷海,海底环境一直没做好。

所以他这边只要往海里投食就行了,让他放养的这些东西有吃的它们不会跑路的。

因为跑出去连吃的都没有!

如果这么做,他就得需要一艘船,而且需要一艘有门子的船,82年那边开天涯三号买了海货开门来到22年海上的一艘渔船上,出来把海货倒进去即可!

他这边正在琢磨,高亚楠在撕扯邱大年:“我跟你说话你听见没有?你尿酸高少吃海货,这螃蟹你别吃了,给老板省一个螃蟹的钱。”

邱大年装没听见:“一人一个螃蟹分了,然后剩下的先卖了吧,卖了算是预售,让客户们尝尝咱们大灶的店里海鲜味道。”

高亚楠要管他,他去求助王忆。

王忆收回思路挥挥手说:“行,那一人留一只自己吃,剩下的卖掉吧,卖了给店里的员工当奖金发了。”

听到这话苏小雅和赵忠娟两姐妹对视一眼,几乎异口同声的说:“老板俺那个不吃了,给俺卖了吧。”

一个螃蟹一千块、两千块的,什么东西值这个价钱?

反正照片已经拍了,能装逼的已经到朋友圈了,这样干嘛还要吃呢?

换成钱买猪肉炖酸菜吃它不香吗?

苏小雅已经想好了,这次炖酸菜用土猪肉,豪气一回!

王忆说道:“行了行了,就这样吧,一人留一个,其他的卖了你们四个人发了当奖金。”

“现在咱店里六个人。”邱大年说。

王忆说:“你和墩子不算人。”

邱大年讪笑:“我俩不算人,可后厨那两个帮工得算呀。”

王忆恍然:“跟残联那边商谈好了,已经雇上人了?”

苏小雅领着王忆去后厨看。

两个大约五十来岁的妇女正在手脚麻利的忙碌着。

她们两人都有听力障碍,但当帮工没问题,主要负责打扫卫生、上菜和刷盘子。

工资是一个月两千八。

别看翁洲小地方,餐饮业的工人薪水不低,像是这种又要负责卫生又要刷盘子的厨工一个月是三千五起步。

这两人因为是残疾人所以要求低。

王忆给她们把工资都提到了三千块,凑个整数。

除了螃蟹他还买了大响螺、琵琶虾之类的海货,都是22年价值极高的鲜货。

大响螺价值很大,个头比王忆手掌还要大,单个的价值跟大螃蟹不相上下。

琵琶虾长得不像虾也不像琵琶,更像是异形的幼虫,看起来很凶残,其实味道很甜美,也是高档海货。

苏小雅、高亚楠和赵忠娟没见过这些东西,跟着跑到厨房来看热闹。

邱大年说道:“行了行了,别看了,客人还等着你们上菜呢。”

“媳妇你去看着门,要是有人吃完了不给钱跑路怎么办?”

高亚楠笑道:“没事,都是熟客、回头客,我有他们微信,谁跑了我顺着网线去抓人。”

王忆问道:“生意怎么样?我看今天人挺多的。”

邱大年说道:“很好,咱的店彻底把名声打出去了,现在成为网红店了,网上不叫咱生产队大灶,都叫咱老饭馆。”

高亚楠说:“对,老板,生意可好了,现在要到咱店里吃饭要么等要么提前两天订桌,咱们午餐晚餐的头桌都需要预订。”

苏小雅拿起两个大响螺奇怪的问:“老板它们怎么不一样?一个壳子带着螺旋纹一个挺光滑的。”

正在炒菜的文小山回过头来说:“你这是说啥呢?什么螺旋纹、光滑的?我跟你说鸭子,你娘让我看好你——哟,大响螺。”

王忆说道:“这两个响螺品种不一样,你手里带螺旋纹的叫角螺另一个是文螺,味道口感上差不多,价格上文螺能稍微高点吧,它出肉率高,角螺主要是个大壳子。”

他从背包里拿出几幅字递给文小山,说:“这是以前粮食增量法的宣传单,贴到墙上去,然后你研究一下,用这些方法来做主食。”

文小山打开后一看,乐了:“我草,老板这玩意整的行,很有历史感啊。”

王忆笑道:“别小看这东西,正经的五六十年代老物件,我也是好不容易给搞到的。”

他又给邱大年说:“更新一下菜单,主食标注一下,咱们是用五六十年代的粮食增量法做出来的,这是古法主食,价格提高个三成四成没问题吧?”

邱大年说:“老板你说这话就是瞧不起咱的客户了,提高个三成四成?这是侮辱谁呢,直接翻倍!”

王忆说道:“这个你来安排,不过要悠着点,别那个弄臭了名声……”

手机铃声响起打断了他的话,他掏出来一看是袁辉打过来的。

袁辉约他一起吃个饭,说:“最近钟老板一直跟我念叨你,说你发达了忘记了老朋友,今晚你有没有安排,一起去钟老板那里吃一顿吧?钟老板这两个月总是念叨你呢。”

王忆说:“好,那今天我做东……”

“不用不用,让老钟做东。”袁辉听到他答应顿时欣喜,“老钟说好几次要请你吃饭了,我跟着你蹭一顿。”

王忆跟他约好时间,然后去了一趟出租屋。

他从出租屋又回了82年一趟,继续去码头上扫荡一通。

既然要去见钟世平,好歹得带上点礼物。

此时是傍晚,码头上还挺热闹,渔船纷纷归来售货,再晚天色暗下来那渔船就不会卸货了,会继续在海上作业等到凌晨再回来。

这时候有野生大黄鱼出水,不过白天捕捞的大黄鱼不那么黄,颜色泛白。

好歹是野生货,王忆还是买了五条品相好的给收入鱼篓中。

其他的诸如大个螃蟹、大响螺、琵琶虾也得买,都是应季的好海货。

他去买琵琶虾,结果那船主抬头笑道:“同志,这可不是琵琶虾,这是犀牛虾!”

王忆一愣:“犀牛虾?这是什么?”

他在天涯岛天天听人说鱼虾,还真没听过犀牛虾。

说着话他让开位置,让夕阳光芒直照在筐子里,这时候他仔细去看才发现,这些虾跟琵琶虾有些相像但确实不一样。

它们都是扁平的虾、都没有触须、外壳都是红褐色,但这种虾外壳要比琵琶虾更粗糙,头部更宽大——但没看出哪里像是犀牛。

船主解释道:“这不是咱们当地的虾,是我们去鲁省地区的海里捕获的,比琵琶虾可珍贵多了,这种虾相当稀有,价格比琵琶虾贵。”

王忆问道:“那它好吃吗?”

“这个真的好吃。”旁边的渔民抱着手臂上来说,“同志我绝不糊弄你,你可以随便打听,这虾的肉可嫩了,你煮开水然后抠出肉来往里放三秒,对,数一二三就能吃。”

王忆看了看筐子,里面大概有二十来条这种虾,于是他全要了。

这虾确实贵,一条虾平均要五块,这一筐子虾是一百一十二块钱!

赶得上工人两个月的工资了。

船主看到他敞亮,直接送了他几条大黄鱼:“便宜货,随便拿几条带回去吃一吃。”

再一个他这里有大对虾,也就是在22年闻名华夏的齐鲁海捕大虾,这东西个头大,王忆也买了一堆。

这样两个大筐子满满当当,他便挑起来回了22年。

开上心爱的三轮车,他轰轰轰的赶去列岛记忆。

车子赶到的时候,钟世平正在外面打电话,看见他后直接挂断了电话向他招手。

王忆一个潇洒的甩尾停靠在门口,问道:“钟老板,这里能停车吗?”

钟世平笑道:“别人不能停车你能呀!哈哈,王总你行啊,不改本色,还是开着自己的三轮自卸?”

“但是这三轮自卸开出了跑车的风范,”袁辉从屋里走了出来,“刚才我看见王总停车的姿态了,他来了一个漂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