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 第565章

作者:全金属弹壳

他说道:“洋人不是好东西,他们说的话咱不能听。你帮我家那么多忙,以后还要帮娃娃的忙,我们家里想报答你是没法子报答你,王老师,你不嫌弃你就收下这些东西,你要是非给我钱,那就是嫌弃我家!”

老头子很倔强,语气非常坚定。

“我是听说你帮朋友收凤尾鱼干,于是我回家跟我老婆子还有孩子他娘说了说,她们都说我们家里穷,没办法报答你,既然你需要鱼干那我们家里恰好有点鱼干,那一起给你送过来——你别嫌弃就行!”

王忆接过网兜说道:“我不嫌弃,老叔你这话说的,我怎么能嫌弃呢?”

“这可都是好东西!”

他打开网兜看里面的凤尾鱼干,个头大小不一样,但肚子都是鼓鼓囊囊的,全是满籽!

看到他收下了自己的礼物,老头子高兴的笑了起来。

他说道:“王老师你是大人物,忙呢,那你忙吧,我没别的事,这就回去了。”

王忆留下他,说:“你先等等,老叔你到我这里来,我有事跟你商量。”

他又扭头对漏勺说:“弄一碗凉皮过来。”

回学爹立马走人:“王老师你看你,你别老是这样,这样我们家里欠你人情越来越……”

“我不是要请你吃饭,我真要跟你商量事。”这次轮到王忆打断他的话了,“你跟我来门市部,说起来我是有求于你呢。”

老头听到这话有些不信:“真的?”

王忆说:“真的!”

回到门市部他给回学爹倒了一杯酒,又给他开了一盒午餐肉,说:“老叔,我看见你这次送来的鱼干虾干后就有了一个想法。”

“我在城里同学朋友多,其中有朋友是食品厂的领导干部,他们一直对咱们外岛的优质鱼获挺感兴趣,但上面吧有些政策,导致他们没法来收优质鱼获。”

“于是他们委托我帮忙散收,这就是我在我们队里收鱼干和鸡蛋的原因。”

“可是我们队里东西不够,所以我想你家里既然缺劳动力,又要养家糊口的,那么不如你们帮我在你们生产队收这些东西吧,我给你们拿提成,收入不多但我估摸着足够你们养家糊口的。”

回学爹小心翼翼的抿了口酒正在咂嘴,听了他的话后说道:“那我要啥提成?我家帮你收……”

“别,一码归一码,收这些东西不是简单事,需要有人记账需要有人算账,你们得当个正经活来干。”王忆说,“所以你们该拿提成就拿提成。”

回学爹说道:“正经活算不上,我们家里能给你帮上忙就行,但你说的对,得记账得算账,我们老两口都是文盲,够呛能帮上忙。”

王忆说:“这事我早就在计划中了,也曾经托人问过你们队里的一些人一些事。”

“你们队里有个青年叫陈进波,文化够用而且人很老实很踏实,是不是?”

回学爹听到这个名字手抖了抖。

陈进波跟陈进涛是堂兄弟,他们家里现在还跟陈进涛在闹矛盾。

不过老汉是实诚人,不干在人背后说人坏话的事,他低下头说:“大波这娃确实,他念完小学了,人很实在,是个正经能办事的人。”

王忆说:“本来这事我准备找陈进波,但现在咱们熟悉了,这样你跟陈进波一起帮我搞一搞这个买卖吧?”

回学爹又抿了一口酒,嘀咕着说:“王老师,那啥,让大波给你忙活吧,有他在其实用不上我们。”

王忆说:“但这活一个月能给你们家里赚个三五十块的提成!”

听到这话回学爹的手顿时抖了一下子。

一个月三五十块的入账!

他小心的问:“这么多吗?”

王忆点点头:“食品厂有钱,他们给工人发工资都是五十块起步,咱给他们帮忙肯定少不了好处。”

回学爹一口将杯中酒给喝了下去,咂咂嘴说:“那行,我们老两口跟大波一起来弄。”

“让大波管账、我们家里头管货,我们老两口子别的本事没有,一辈子收拾鱼获,这给鱼获质量定级的本事绝对没问题!”

凉皮送到了,一大碗。

王忆推给他说:“行,那先这么决定。”

回学爹看了看凉皮,讪笑着说:“我不饿,也快吃晚饭了,我回家去吧。”

王忆笑道:“你吃一碗尝尝吧,这东西不错的。”

回学爹舔舔嘴唇没忍住嘴馋。

他端起来扒拉了一筷子,然后情不自禁的笑道:“酸辣好吃,开胃啊,真香!”

第292章 营销天涯岛的构思

早晨阳光灿烂,又是大晴天。

岛上海蜇花开的同样灿烂,渔船来来往往,渔民们或者忙着出海捕捞海蜇或者忙着收拾海蜇做三矾。

再过两天的八月八号是立秋。

现在还看不到秋色,依然是一派盛夏光景。

草木茂盛而葱绿,漫山遍野生机盎然,渔民们或者摇橹或者开船,广袤的外海撒上了大大小小的渔船,大家伙都在追着浪花捕捞海蜇。

从六月下旬到八月上旬,这近两个月的时间都是海蜇捕捞季,而如今更是捕捞季中的旺季。

王忆乘船掠海而过,他坐在船尾抱着膝盖看向海上,满眼水蓝无边无际,抬头是一片湛蓝不见尽头。

时不时的海上有岛屿矗立,海岛多有山,一山碧绿悠然等海风,层叠而起的山石突兀的出现在他眼帘中然后越来越小,从海上眺望岛屿,海风吹的树枝摇晃露出遮掩其后的老海草房。

然后眸目之间的每次搜寻都有新的发现,但发现的都是旧时光的痕迹。

或许是心理作用,王忆感觉进入八月后天气还是很炎热,可是这热度跟七月已经不一样了。

多多少少带上了一点凉意。

尽管外岛人都说,小暑不算热、大暑在伏天;大暑热不透,真热看秋后。

立秋之后秋老虎下山,好些那时候才是真的热,但王忆就是会感觉秋后的热跟盛夏的热不一样。

他乘坐了天涯三号去县里,同时要送销售队,不过船舱里更多的是货架。

大胆领着民兵队去多宝岛给李老古送货架,同时也带去了第一批物资,那是上千块的零食和烟酒。

王忆浏览过海上风景后低头研究自己给李老古的账本,上面仔细的记述了每一种商品的价格,他还要再核对一遍以防出错。

旁边的王东喜等人则在收拾小油菜。

绿油油的小油菜是天涯岛菜园的收获,它们是欧文台风后补种所得,如今已经喜获丰收。

小油菜这蔬菜长得很快,二十来天就能收获。

王忆用的都是22年菜种,从82年到22年,不管粮食还是蔬菜品种都有大改良,现在生产队里出产的小油菜长得不高而格外肥硕,这样更出货且出的菜叶更肥更嫩。

王东喜将清洗干净的油菜叶给甩了甩,王忆拦住他:“别甩,你没有卖蔬菜的经验,上面留着点水滴,好看。”

王东峰说:“对,这得听王老师的,王老师干买卖最专业。”

“要说专业还得是六子,六子,这蔬菜怎么卖?”秀芳喊道。

麻六也在忙活,正低头研究他的一次性打火机——这是王忆给他的新产品,一个卖两块钱,他拿两毛钱提成。

听到有人叫自己他抬起头习惯性的露出笑容:“嫂子啥事?哦,卖蔬菜?不是,你们这小油菜不是要用在凉皮里吗?怎么还要卖啊?”

王东喜说:“我们带的有点多,凉皮怕是用不了。”

麻六摆摆手:“那不能,我跟你们说啊,同志们,这小油菜不出数,等你们去了县里给过热水后就明白了,一大捆小油菜出不来多少。”

“咱小油菜不一样,出数多,你没跟我们一起去菜园收菜不知道,王老师带回来的小油菜种子真好,你看它们长得多漂亮。”秀芳抚摸着小油菜赞叹道。

“而且特别绿。”旁边的妇女补充道。

王东喜欣喜的说:“这种子咱得收好,这小油菜太好了,以往咱种的油菜长得瘦长得高,等到收菜的时候往往有点老,这油菜可真嫩,一掐就冒水。”

“王老师带回来的菜都好,”秀芳说道,“黄瓜、西红柿结的多。”

“要说多还得是豆角,那家伙现在爬满了,哈哈,今年秋咱们可以多晒点豆角,入冬了咱就能吃上肥鸡炖豆角了。”妇女们欢喜的说。

王东峰凑过来问:“王老师你用的那是什么菜种子?真好。”

王忆说道:“菜种子一般,是咱们的肥料好,咱们在石台坳里存的那些腐殖质很肥沃,正所谓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他不想继续这话题,看向麻六问:“你今天怎么格外老实?想什么呢?”

“就是,六子你怎么了?有心事?”

“说一段莲花落吧。”

麻六笑道:“不是,没什么心事,我就是在琢磨咱的这个火机,这些火机可真好,我想着王老师咱能不能多捣鼓一些?到时候咱去登报做个广告,肯定赚的多。”

一听这话王东喜当即说:“别去登报,登报做广告可浪费钱了,那家伙开支很大。”

“什么叫做广告?”青婶子问道。

麻六从包里拿出报纸给她看,指着最后一版说:“这就是广告。”

青婶子瞅了瞅报纸摇摇头:“我是文盲,没念过书,这些字认得我可我不认得它们。”

她把报纸递给王忆说:“王老师,你来给我们念一念上面写了什么。”

王忆扫了一眼明白了麻六让看的东西,说:“这上面就是一则广告,是一则天然油石的广告——天然油石是什么东西?”

麻六说道:“王老师你不知道天然油石吗?是一种研磨用的石头,能用于机械钟表的加工,精密加工。”

王忆看了看广告说:“看懂了,上面也写了,本产品经第一机械工业部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鉴定……”

广告挺详细的,介绍了天然油石的性能特点、适用范围、使用效果、形状尺寸。

另外下面还有一段话:

备有样本和合同计划供应表,函索即寄。欢迎签订合同,到期代为发运。零星需用全国各大百货商场和大中城市钟表零件专业商店均有销售。

下面是地址、电话。

王忆读完后,青婶子等人还是不太懂广告的意思。

对于这些不看报不看电视的人来说,他们跟广告之间距离太远了。

现在外岛渔家人一旦是文盲,那对外界的了解仅限于收音机,而以前收音机广播里是没有广告的。

麻六便进一步给她们解释:“你们接过宣传单吧?七几年的时候哪里要放样板戏就会在宣传单上写出来然后发出去,对吧?”

青婶子说:“对,那时候经常说,‘为了争取领袖革命文艺路线的伟大胜利,某某革命样板戏于某天演出’,这个我听人念过。”

麻六说:“对,这就是广告,可以让更多人了解某样商品的宣传。”

“商品还用报纸去宣传?老话说的好,酒香不怕巷子深,用报纸宣传得花不少钱,这不是傻吗?”王东喜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