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 第54章

作者:全金属弹壳

王状元下意识的喘粗气。

他呆呆的看着王忆脸上的微笑。

头一次发现人的笑容可以比发怒比生气更可怕。

王忆带着鸡蛋回到讲台,双手摁在讲桌上说道:“同学们,今天上午咱们互相认识了,那今天下午就要正式开课了。”

“在开课之前老师要先介绍一下咱们后面的教学模式,因为咱们的师资力量不足——就是老师太少,无法管得过五个年级,所以老师要从高年级选择优秀同学来辅佐老师教导低年级同学。”

“分别是三年级优秀同学去辅佐教导育红班的小伙伴,四年级优秀同学辅佐教导一年级同学,五年级优秀同学辅佐教导二年级同学。”

“这些优秀同学呢,将有一个独特的称呼叫做‘助教’,帮助老师开展教学工作!”

“成为助教之后,老师会负责他们的早餐和午餐,每顿饭至少有馒头、面条、大米饭!每周会有糖块、肉和香肠供应!”

“老师的话说完了,谁赞成、谁反对?”

本来只是规规矩矩坐着的学生们听了他的话后全兴奋了,有人下意识问道:“真的?当助教就能吃米饭吃香肠了?今天这样的香肠?”

王忆说道:“对。”

学生们更兴奋,王新钊举起手。

王忆指着他点点头。

他站起来满怀期盼的问道:“王老师,怎么成为助教?”

“这个没有简单的评选标准,”王忆介绍,“不过助教首先要成为三好学生,身体好、功课好、品行好,能为祖国服务,为人民服务!”

王新钊兴高采烈坐下。

他在水花小学念书的时候,可被评选成为过天涯岛五年级孩子里的唯一一个三好学生!

下面学生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嘴馋的孩子已经开始咽唾沫:“每天都有馒头米饭呀,还有肉和香肠。”

一二年级的孩子最馋,然后他们发现馋也没用。

他们成不了助教!

王状元、王新米等人面面相觑,然后再次绝望。

他们感受到了没有文化所遭遇的恶意!

王忆让一年级学生集中在前面两排,下午先给一年级学生上课,同时让高年级学生跟着学,这样后面重复的教学工作可以交给高年级助教来负责。

五年制一年级第二册 课本封面是一名女教师上课的图画,女教师身穿列宁装,面前的学生双腿并拢双手放在膝盖上规规矩矩坐在课桌后。

这一册课本教导的主要是看图学词学句,王忆翻开书说道:

“咱们从第一课重新学起,大家已经学过了,这样老师带着你们复习一下,加深印象,打好基础!”

“跟老师读,春风吹,天气暖,冰雪融化,种子发芽,杏树开花……”

稚嫩的声音响起:“春风吹,天气暖,冰雪融化,种子发芽,杏树开花……”

“我们来到小河边,来到田野里,来到山岗上。我们找到了春天!”

一年级的十二个娃跟着念了起来。

王忆往门外看,此时恰有春风吹,可惜天气不暖,寒冷的海风中雨势渐大。

雨幕朦胧。

几只海燕你追我赶穿雨飞过,姿态矫健,风驰电掣。

远处海上轮船又响起汽笛声,悠扬的汽笛声呜呜的传进教室,从学生们的读书声中穿过。

略有些嘈杂的声音中,王忆心里空前的平静。

这是他喜欢的生活。

傍晚快放学的时候王东喜急匆匆跑过来,喊道:“王老师,你先来大队委一趟。”

雨有点大,王忆没有带伞,他看王东喜冒雨跑只好也冒雨跑去。

王向红、刘红梅、大胆三人在办公室里,等他到了后说道:“王老师,咱来商量一下卖粮的事。”

“今天文书把粮食都清点了,按照供销总社——哦,现在该叫供销公司了,按照他们给的物价统计单进行了标价。”

“不过今天天气不好,看样子这场雨晚上停不了,那么咱明天停雨之后再卖掉把钱交给你,你看怎么样?”

王忆说道:“可以。”

王向红叼起烟袋锅说道:“好,那先这么说定。再就是你的教书工作,今天第一天,感觉怎么样?”

大胆抢着说道:“王老师,我家老大我清楚,他要是敢耍浑,你给我使劲揍!揍断腿也没事,断了腿就让他以后去上船去摇橹,摇橹不费腿!”

王忆笑道:“咱队里的孩子挺好,不太调皮,大家放心,我能带好他们。”

他把自己设置助教的计划说出来,几个人听了纷纷叫好。

王向红说道:“以前扫盲的时候,政府鼓励咱们采取能者为师的方法,亲教亲、邻教邻,夫妻互教、小孩教父母,现在咱们让大孩子教小孩子,这好的很。”

“对,”王东喜点头,“我看报纸上说有的地方实行双包,师包生、大包小,这不是跟王老师的法子一样吗?”

王向红叮嘱道:“领袖说的好,学习不难,多读多练,多和生字见面。王老师多多费心思,让大孩子带小孩子多认字。”

“反正谁要是不听话,你就打。”大胆补充,“我家里还有一条新武装带,回头我送给你——用棍子抽人还反震的手疼,用武装带抽那才利索!”

第49章 打边炉打到海洋黄金

讨论过教育方法,王向红最后问:“经过今天开展教书工作,你有什么困难可以提一下,队里能解决的给你解决!”

王忆说道:“困难算不上,不过确实有两件事得解决一下。”

“一件事是咱们教室门窗玻璃缺损太多,咱们能不能去供销公司买玻璃补上?最近天冷,海风吹的学生打哆嗦呢。”

“另一件事也跟天冷有关,学生们吃不饱就容易冷,我一个单身汉攒钱没用,所以我准备把我大学积攒的津贴、以后教育局的开支和咱队里发的工分都拿出来,买粮食给学生加加餐。”

“这样我的小锅不好使,咱灶上不是有三口吃大锅饭时候的大铁锅吗?搬一口大锅过来,给学校设一个厨房吧。”

听了他的话,屋子里的人对他肃然起敬。

大胆说道:“王老师就是报纸上说的那样,他是蜡烛,点燃自己,照亮别人!”

刘红梅很感动,说道:“王老师这是一心为了咱王家、为了队集体呀,咱不能让他又费心又费钱,队里能不能负担学生娃们的餐食呢?”

“还有王老师不是说你同学的家里也要资助咱学校吗?这样队里再补充一下,是不是可以不让王老师自掏腰包?”

“文书,你说。”大胆踢了王东喜一脚。

王东喜苦笑道:“队集体的账本就挂在墙上,你们可以自己去看看,咱队里确实帮不上忙,买柴油还赊了供销公司的账呢!”

“两千升的柴油,买了干啥!”大胆嘟囔起来。

王向红脸色顿时难看。

王忆说道:“这柴油不用着急,马上能派上大用场,具体是什么用场先不告诉大家,我和支书心里有数。”

王东喜叹气道:“半大小子,吃垮老子,五十多个学生娃——不对,不止五十个,今天我听上工的妇女说,她们都要把娃娃送过来念书,这可就多了,得一百个!”

王忆说道:“这是我跟学生们说的,队里不是给我算工分吗?所以愿意学知识的就来,反正一只羊是赶,一群羊也是赶!”

王向红也叹气了:“王老师,你确实费心了。”

“这样,学生的吃食问题上,我个人每月捐出一百五十个工分……”

“不用。”王忆说道,“支书,您要是发扬风格了,那其他干部其他党员不得跟上?队里现在不富庶,都要养家糊口,就别让大家为难了。”

“我不一样,我是单身汉,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所以攒钱也没什么用,不如用在咱王家子弟身上。”

“行了,这件事这么决定,你们先忙,我回去了,快要放学了。”

王东喜抬起手臂看了看手表:“快四点了,是快要下学了。”

王忆回去给今天的工作收了收尾,然后放学钟声便响了起来。

这年头学生下午只有三个小时的课时,四点钟放学,然后回家里干活或者去上工——

现在外岛乡村的学生都是半工半读,早上下午要上工,加上周六周天的两天全工,他们可以算半劳力,这样也能给家里挣点工分补贴一下。

所以愿意学习的孩子很羡慕城里的学生,人家待遇好多了,每天课时长,周六也能上课。

外面还在下着雨,学生们纷纷披上雨衣。

一直以来外岛渔家都没有雨伞,因为不实用,老百姓们下雨外出多数是要干活,打着伞怎么干活?

学生们穿的雨衣是用父母换下来的老雨衣改制的,这种老雨衣基本上是篷布改建而成,是墨绿色的。

于是王忆站在教室门口往外一看,雨幕中全是绿油油的头。

“呵呵,真丑。”王忆偷偷嘲笑这些充满时代特色的学生打扮。

这时候大迷糊冒雨而来:“王老师,下学了,我给你送雨披。”

王忆看着他伸出的手,一脸呆滞。

雨披?狗批!

他递过来的分明是个肥料袋子!

上面写着‘碳铵’俩字!

大迷糊自己也是个这种袋子,把袋子捋平再从袋尾往里一塞套到头上,一个小斗篷成型了。

王老师脸上的笑意迅速凝滞:“我就用这个来避雨?”

大迷糊说道:“嗯,文书刚才给送的,从库里支的呢。你不喜欢这个?那你用我这个。”

这次递过来的是个尿素袋子,还印着含氮量45%。

王忆默默的披上自己的袋子说道:“算了,我还是用这个吧。”

他们两人往回走。

海风凛冽,两人阔步向前如同《海贼王》里的海军穿着披风要远征。

唯一区别是海军披风上面写的是‘正义’,他们一个写了碳铵一个写了尿素。

王忆回到屋子里准备晚餐,说道:“大迷糊,今晚咱吃烧鸡,我从城里带回来一只烧鸡还没吃!”

大迷糊立马开始流口水:“烧鸡?王老师,我没吃过烧鸡,我去给你看着支书,你做烧鸡。”

王忆笑了起来:“只要涉及到吃,你小子比谁都机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