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 第528章

作者:全金属弹壳

“我们干嘛呀?”妇女们一脸疑惑。

王忆指着帆布说:“我即使买到帆布也是大块的,得裁剪、得跑边,这不得靠你们了吗?”

提起这个他问王向红:“支书,缝纫机的事办的怎么样了?”

王向红给烟袋锅里塞着烟叶子说:“这事因为你忙着去参加大会我没跟你说,现在缝纫机多,要买二手的也没有问题,也不少,老徐那边能给咱们买到。”

王忆问:“价钱呢?”

这个是关键。

王向红无奈的叼起了烟袋杆:“唉,先不说价钱,先说好不好买,不好买,这二手的缝纫机比新的还难买!老徐能给咱买到,但是还挺费劲的。”

王忆吃惊的问道:“这怎么可能?”

用不着王向红来解答,刘红梅快人快语:“这有什么不可能?王老师你这还用质疑啊?”

“缝纫机是三大件,你买新的贵呀而且还得要票,买一台缝纫机不简单的,特别是在渔民没有票,要买还得托人去找票。”

“二手缝纫机不用票,只要掏钱就行了,所以二手的比新货受欢迎,咱农村人除非是结婚,要不然都愿意买二手的。”

王忆无奈了:“都82年了,买个缝纫机还这么难?”

王向红说道:“不难,供销社还有百货大楼都有,里面的缝纫机随便你挑随便你选,只要你有钱有票。”

王忆说道:“那算了吧,咱们哪有票买新的?只能买二手的——这样吧,我给朋友同学的都打电话写信问问,我看看有没有什么合适的关系能帮咱买到旧缝纫机。”

22年这些缝纫机挺多的,他看过了,阿里家平台上有的是,价格也不贵,一台二百三百的。

不过他觉得可以不用通过网商平台来买,或许邱大年的父母能帮上忙,上次他去邱大年家里的时候看到过几台缝纫机堆在墙角。

这种老式缝纫机在22年时空早就被淘汰了,都是新型缝纫机了,效率高、故障率低、使用方便。

王祥高拿走躺椅,王忆在岛上领着狗溜达起来。

下午他那一觉睡的很好,一下子睡到了傍晚。

时光消逝,烈日变夕阳。

已是暮霭沉沉时分,橙红的夕阳悬在西天,天上飞云海上渔船都被镀了一层红。

夏日海岛的白天总是难掩那股灼热,而黄昏变得温柔许多,海上风情瑰丽多姿起来。

晚风送凉吹的人心底慵懒,王忆背着手溜达,老黄和四个小奶狗在他身边摇摆尾巴乱跑。

队里的鸡鸭纷纷回家,小奶狗们很调皮,甩着小短腿去撵鸡。

可是家家户户有大公鸡。

大公鸡是能看门护院的,看到自己的小老婆们被狗子欺负,它们脖子上的羽毛立马竖了起来,鸡冠子充血变得血红,挥舞翅膀连跑带飞的冲了过来。

小奶狗们被啄的惨叫撒尿。

老黄勃然大怒:打狗得看狗娘,我当娘的——算了,这么多公鸡来了,你们随意吧,给它们留条狗命行了。

岛上的公鸡很团结,十多只公鸡杀了过来。

老黄靠它在学校天天看黑板积攒的知识敏感的意识到自己不能去招惹它们。

这样王忆只好出手把公鸡赶开。

公鸡和母鸡、小母鸡们不甘心的离去,光明也渐渐离去,晚霞变得越来越淡,夕阳要沉入海洋了。

岛屿四周那广袤的海面在夕阳最后的余晖下飞荡,一艘艘归来的渔船如剪影般飞掠。

王忆抬头看,正好看到了今天海上夕阳那最后一抹光芒。

只留有光晕。

此时的海洋如戏台,而夜幕如幕布,随着幕布合拢,戏台上精彩了一天的热闹不见了。

潮热也不见了,海风习习从东南方向吹拂着,吹的一些芦苇乱飞,如雪花在纷飞。

渔家的灯火亮起来,好些人家搬了桌子出来吃饭。

看见王忆从门口经过他们纷纷招手:“王老师过来吃点。”“王老师你进来,老二给老师拿一双筷子。”

王忆笑着摆手:“不用了不用了,漏勺那边给我都收拾好了,我是出来看看夕阳然后就回去吃饭。”

晚风送凉,夕阳刚落、月牙初升,这时候正是散步好时间,他不愿意浪费在社员们家里。

群鸟归巢,扑棱翅膀的声音和啼鸣声时不时的响起,这时候叫了一天的知了倒是安静了。

可能它们也知道天敌回来了,再瞎鸡儿叫唤就要没命了。

不断有忙活完的渔民走在路上,烟雾飘荡,笑声不断。

有人问:“王老师,徐老师去开会了,那今晚你来放电影吗?前两天支书放的不好他还不让我们说……”

“嘘,找死啊?想挨批评了?”旁边的社员赶紧打断他的话。

附近的欢笑声顿时响起来。

王忆说道:“先让支书忙活吧,我待会吃过饭下去看看怎么回事,这有什么放不好的?”

既然待会还要放电影他就不浪费时间了,踏着初落的夜色回到山上。

此时听涛居前亮起白色灯光。

他换上了节能灯,耗电少还亮堂。

好些小飞虫围绕着灯光转悠,不断的撞在上面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

王忆问漏勺:“今晚吃什么?”

漏勺笑道:“你们在县里食堂肯定吃的都是蔬菜,是不是想念咱渔民这一口了?”

“校长你坐下,今天学生给你专门送来一批蛏子,我给你做个葱油蛏子,还有那啥,我这两天做了蟹糊你尝尝,好吃你带点去县里学校给小秋老师他们吃。”

王忆没坐下,他去看漏勺做饭。

人少不用开大灶了,只要开小灶就行。

葱油蛏子简单,蒜切碎、葱切碎,爆香油锅,倒入蛏子和一点白酒爆炒片刻后往里加生抽砂糖。

寻常人家里都这么做,但漏勺讲究。

他平时常备鱼露,今晚派上了用场,加入一匙鱼露再撒上葱蒜大火爆炒后撒麻油,最终倒入点生粉水勾芡翻炒均匀出锅了。

滋味香甜。

蟹糊是今天刚腌制的凉菜,现在这时节可是很少见的。

因为最高端的食材往往以最朴素的方式进行加工,蟹糊要用肥美带膏的螃蟹做原料,把它们剁碎后用盐水生腌,加点黄酒、生姜之类的调味,放置它半个钟头一个钟头的就行了。

现在不是吃螃蟹的好时节,阳历七月下旬的螃蟹刚开始肥还不够肥,而没有蟹膏蟹黄那做蟹糊就要差很多事了。

所以这时节蟹糊少见。

漏勺这边能做出来是因为下午王忆回来了,王状元他们学生把自己抓的螃蟹都给送了过来,让漏勺挑选了几只肥硕的做了蟹糊。

王忆捏了一点进嘴里。

生蟹肉、生蟹膏,但腌制之后带咸味存鲜味,它们在舌头上疯狂攻击味蕾,咸鲜的味道一下子把人的胃口打开了。

而且持久不散。

王忆品了品,蟹肉绵软密实、蟹黄软烂入口即下,当真是海洋美食,它没有什么具体的味道,给人的感觉很简单:这是海洋的味道。

好东西!

看见他品尝后连连点头,漏勺笑道:“我就知道校长你爱吃这东西,那我以后多多做。”

王忆说道:“你确实多做点,除了这个蟹糊你现在还能做什么海鲜凉菜——跟咱们那些用调料弄出来的不一样,我要这种原汁原味的。”

漏勺说道:“可以做鱼打冻、鱼肉冻,把鱼肉打碎然后熬煮出那个鲜滋味来,放到冷库一天一夜能勉强冻起来,这个挺原汁原味的,不过咱温度不行,有冰箱就好了。”

王忆点头道:“这个好,你别考虑冰箱的事,你做就行了,还有吗?”

漏勺问道:“螺酱怎么样?选长在礁石上的小海螺,顶鲜的东西,这样从螺壳里敲出螺肉只加点盐和糖,放上一两天就成了螺酱,可以拌面条、拌米饭,可下饭了。”

王忆说道:“这样,你能做的这种原汁原味的小海鲜都弄一些,再一个漏老师你后面还得忙一下,以后中午头咱给学生还是要管一顿饭,粮油都在大灶里,你看着弄就行了。”

漏勺说道:“行,这样学生娃和家里头可高兴了,又能吃好饭了,哈哈。”

王忆说道:“对,让他们好好吃饭,再一个我给你从城里捎了一件厨师服你试试。”

他进屋把之前准备好的夏季厨师服,白色短袖,透气网的面料,出汗之后能排汗,不会黏糊在身上。

这衣服是斜开襟的,帽子是贝雷帽样式而不是高高竖起的传统厨师帽,穿上后很显精神。

漏勺最近表现越来越好,王忆觉得有必要鼓励他一下。

现在奖励一件制服绝对是最好的鼓励。

漏勺拿到后惊喜的放到灯光下看起来,他摸着面料说:“王老师你这是从哪里买来的?真好、真好,这个样式可真好看呀。”

王忆说道:“穿上试试。”

这里没女人,漏勺直接脱衣服换上厨师服带上厨师帽,再把配套的围裙往腰上一围。

看起来干脆利索的。

王忆竖起大拇指:“可以啊,漏老师这整个人的气质一下子出来了。”

漏勺高兴的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一个劲的哈哈笑。

大迷糊切好火腿出来,看到他的衣服后说:“嗯,漏勺一下子变成瓷勺了,上档次了。”

漏勺笑道:“你这话说的,哈哈,我以前是狗肉上不得席、漏勺上不了饭桌?”

他美滋滋的整理了一下衣服、扶了扶帽子,嘿嘿一乐:“像模像样哩。”

王忆说道:“你可以去照照镜子,我先吃饭了。”

晚上是凉面配蟹糊和葱油蛏子。

葱油蛏子的精髓是葱油,倒入面碗里搅一搅,稀里哗啦很好吃。

热量炸弹永远那么让人心满意足!

蟹糊拌面也好吃,王忆想送去22年的生产队大灶当个拳头产品,所以他让漏勺从明天开始多准备点这种原汁原味的凉菜。

吃饱喝足他下山去,山下礁石滩上已经开始放电影了,一部叫《喜盈门》的新片子。

这电影在去年刚播出,电影站都没有这片子,它以当前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喜剧故事——虽然王忆没看出哪里喜来,他看的是一肚子气。

故事很有时代特色,说的是在一个中国北方农民家庭中,大儿媳总是计较小家庭的得失,百般算计,后来在大家的帮助下终于改正错误,一家人重归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