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 第499章

作者:全金属弹壳

王忆摊开手。

难怪队里的青年娶不上媳妇,不光是队里穷,还因为王向红这边有些政策是瞎搞,搞的人家姑娘不愿意来!

王向红不想提这些事,可是他也是要脸的人,便无奈的解释了起来:“王老师,我不是大家长作风,是实在没办法,唉,我跟你说吧,在生产队里带队伍不好带!”

“你有本事、你有能耐,领着咱办社队企业赚到钱了,也有办法让同学家里帮衬着给咱买上商品粮,我、我没这个本事。”

老支书说出这话,那真是唉声叹气、尊严碎了一地:

“没办法,我一直琢磨的是,钱这东西多有多花、少有少花,钱多的人家吃几斤肉、吃几斤细粮、穿一身细布花布衣裳。钱少的呢?吃咸鱼吃高粱饼子菜饼子、穿粗布衣裳,这不是也一样能活吗?”

“而且以前都是大集体,是,有些户有钱、有些户没钱。有钱的那是家里劳动力多能赚工分,你看队长他家里,九张嘴两个劳动力,唉,就咱这穷海,光靠他们两口子家里要饿死人的!”

王忆说道:“这个确实,支书你不用多说,我都懂你,你就是为了让咱父子爷们的好歹都能活下去。”

王向红说道:“对,就是这句话。都是父子爷们你说有穷的有富的这正常,可穷的那边揭不开锅,富的这边大鱼大肉、家里有钟表有缝纫机,这样怎么能人心均衡?”

“你之前说过一句话说的好,人心散了,这队伍就不好带了!”

王忆挺能体会他心情的。

老支书有很多问题,不过考虑到他的眼界和文化,这都可以理解,他起码没把生产队弄的民不聊生。

所以王忆一直很尊敬他,如果自己没有双穿时空门,还能干的比王向红更好?

哪怕他有22年的经验都未必能比王向红带出更好的生产队!

王向红有一点很厉害,不管队里是穷还是困,但人心没有散,王家上下还是一条心。

这就是一个很厉害的本事了。

还有一个很厉害的地方是,他是真的一心一意为了生产队、为了社员也为了国家而工作,所以王忆展现出价值后他从未打压过王忆,没想着为了保住自己的支书地位和权力而去给王忆穿小鞋。

这点更是难得。

王忆安慰他道:“支书,你带队带的很好了,其实比我厉害多了,你做的事情是土壤、是根基,我做的事情是在土壤上开花结果、是有根基后建起楼房……”

“不用安慰我。”王向红打断他的话笑了起来,“我这年纪的人还需要你开解啊?你好好干就行,我这次过来就是问问你做西服的事。”

王忆说道:“你选一些女红做的好的妇女,我教她们做西服,另外咱得需要一些特殊的剪刀、粉笔、针线甚至缝纫机和电熨斗,这些我还得去沪都买,咱买二手的东西就行。”

“嗯嗯,现在二手缝纫机不少。”王向红点头,“这个我听老徐说过,你要自己办吗?要不要我找老徐帮忙来买?”

王忆说道:“可以啊,可以先让他帮忙问问价格,要是价格合适咱们就通过他来买。”

“另外我也让陈谷同志帮忙问问,他毕竟在外贸市场上班,路子比较野。”

能在80年代买的东西还是在80年代买,现在缝纫机到处都有,没必要还得特意从22年捎带。

王向红找他确认了要尝试做西服的计划,然后两人谈了谈做西服的地方。

做凉菜可以在大灶统一开展,做衣服也得找一个统一的地方。

最后他们能找到的就是祠堂……

祠堂空间大而且位置合适,妇女们上下班方便——最主要的是还是空间大,并且每天晚上有老人在那里聊天,祠堂拉了一条电线,可以引出个线路来联接电插板。

但可以想象到老人们必然反对在祠堂做衣服。

这时候就得王向红出马了。

王忆想到要跟一群老顽固老迷糊打交道就感到头疼。

王向红也头疼。

可他是支书是领头羊,只能自己去头疼了。

王忆睡了个午觉,然后准备出发去市里。

夏日午后的天涯岛很安静,唯有海浪与海风永不停歇的发出点声音,可午后的海风比较小,推涌的海浪也是慢节奏的。

王忆从安眠中醒来,阳光不那么炽烈、海光开始泛起温柔,这样刚好躲过了海岛一日中最热时刻。

站在树荫下伸个懒腰洗个脸,湿热的海风扑面而来,莹绿的青山碧野映入眼帘。

天涯二号再次驰骋在海洋上。

这次王忆带上了大迷糊,因为他也把祈和钟给带上了。

要运送祈和钟这样的大件,那必须得让大迷糊出马。

来到码头后王忆让孙征南看着鸡鸭,他领着大迷糊将祈和钟用大独轮车推进仓库,又一起合力搬到了他提前开进仓库的农用三轮。

寻常人看见这么先进高级的三轮车肯定得惊呼。

而大迷糊甚至没有多看一眼,他在看仓库角落里那一箱箱的火腿。

王忆拿出一根火腿递给他,他高高兴兴的啃了起来。

两人回到码头,路上王忆联系了一辆车,这样回去直接把船上笼子都给搬上去。

然后他给孙征南和大迷糊去招待所办了个房间,说:“孙老师,给你点任务。”

“你先领着大迷糊去一趟港岛路,给满山花婶子去送点东西,然后回来把仓库的粮食给搬一下,忙活完了应该就是傍晚了,那你俩自己去吃饭就行。”

孙征南问他:“不等你一起吃晚饭?”

王忆说道:“不用了,我肯定跟朋友一起应酬,这样我晚上不一定回来住——算了,我尽量回来吧,你俩反正吃了饭在城里逛一逛。”

孙征南笑道:“行,那我能不能先去给婶子送东西,回程去新华书店看看?我想买几本教辅书,毕竟咱过两天就要去县一中学习了,我得补一补文化。”

王忆说:“这个确实应该转转,不过你看好大迷糊,别把他给迷糊没了。”

他跟司机说了一声去邮电局,车子迅速开了过去。

照例在邮电局办理纸壳箱邮寄业务,然后车子回到码头进仓库将鸡笼鸭子笼都给搬了进去。

他给司机结了账,然后关上门去了22年的天涯岛。

这会天色不早了,岛上没有人,还没有正式开工搞建设。

于是他趁机把鸡鸭全给放了出来。

然后一件让他吃惊的事情发生了:

因为暮色沉沉,这些鸡鸭自由之后便成群结队的往村里的房屋里跑去——

它们循着记忆跑去了自己所属的院子!

古有老马识途,今有老鸡认道。

王忆跟着鸡鸭去几个院子看了看,好些人家的院子里依然保留着鸡窝鸭巢,只是已经破残不堪……

由此可见这个时空的王家生产队发展确实很缓慢,很多人家二三十年如一日的保持着一致的生活面貌。

岛上多年未有人烟,院子里都长满杂草,有草自然有虫子有草籽,对鸡鸭来说这22年天涯岛上的食物比82年还要充沛!

看到这些鸡鸭知道回家王忆更放心了,这样可以避免它们漫山遍野的跑和漫山遍野的栖息,也避免了它们胡乱下蛋。

站在夕阳光辉下,王忆给邱大年打了个电话:“你们现在还在县里呢?行,在县里找施工队看看吧,我估计不好找,还是得去市里找才合适。”

“那个我托朋友买了一些海养鸡海养鸭放在了咱岛上,告知你俩一声,它们在废弃的老屋里找了窝住下,下次你俩来岛上记得去挨家挨户的搜寻一下,这些鸡蛋鸭蛋都是很珍贵的……”

给两人安排了工作王忆要挂断电话,然后邱大年向他说:“等等,老板,我有个事跟你说说,有人要买你的老照相机,那个东风照相机。”

王忆来了兴趣:“谁要买?价格跟他聊过吗?”

邱大年说道:“卖给咱们的邻居,还记得咱们楼上那个网红娘总吗?我有他的微信好友,他在我朋友圈看到东风相机后想买。”

“价格简单的聊过,肯定是三十万以上,具体多少根据相机的质量来聊。”

王忆说道:“那你跟他谈就行了,这事你做主。”

邱大年赶紧说:“别啊,老板,这数额太大了,我还是别自己做主了,你看看你哪天有空咱们一起去跟他聊聊吧,你不在我自己谈价钱总归心里没底气。”

这样王忆只好答应找时间跟他一起去楼上谈价。

打了电话他通过时空屋转移到了翁洲市里,然后去了晚市,买了一些做凉皮要用的工具。

主要的工具叫凉皮锣锣,这东西很便宜,比锅子便宜多了,尺寸范围颇广,从7寸到16寸俱全。

七寸的一个是八块钱,但16寸的就挺贵了,一个竟然要40。

偏偏大灶那边缺空间,王忆还真得买16寸的,于是他一口气买了十个。

卖凉皮锣锣的老板人挺好,他一边撸着肉串一边说:“小老弟,你既然要卖这么多锣锣那为啥不直接买一台凉皮机蒸箱?”

王忆问道:“什么凉皮机蒸箱?”

老板放下一串掌中宝掏出手机给他看照片:“这机器我放在仓库里,市场摊位太小铺展不开。”

“你看这个机器,它很好,能用的能源多彩多样,煤气、天然气还有插电的,对,都能用。”

“你看有一键开关,大小或你随便调解,特别省事易懂。”

“还能自动进水,喏,不用动手加水,你软管连接到自来水的水龙头上,跟洗衣机一样,自动进水。”

王忆看着连连点头。

这东西确实是商业化生产凉皮的神器。

老板看他心动介绍的更眉飞色舞:“你没看见机器,看见机器更喜欢,全是不锈钢,那蒸汽能无死角的环绕在里面,火力大它升温快啊,可好使了。”

王忆说道:“看起来确实不错……”

“不光看起来,它用起来更不错,”老板热情洋溢的推销着自家的机器,“你用锣锣那多浪费时间?而且不好掌控火候。”

“凉皮机好,专用的蒸炉专用的蒸箱,我跟你说啊兄弟,你听大哥的准没错,这东西就是好用!”

王忆琢磨了一下。

天涯岛上的电力供应这种蒸箱肯定不行,功率差远了,要用电力来驱动蒸箱那必须得使用太阳能发电机,而且要大规模的铺开太阳能板。

但这机器可以用煤气,82年海福县和翁洲市里都已经广泛应用了煤气……

想到这里他问道:“机器多少钱?”

老板说道:“蒸炉都是一样的,就是蒸箱层数不一样,里面盘子大小也不一样,肯定是层数越多、盘子越大越贵……”

“直接说层数最多、盘子最大的。”王忆打断他的话,“不用担心,放胆的报价。”

老板说道:“行,看来我是碰上土豪了——五层蒸箱、10个盘子,最大的是50口径的盘子,然后是2500块。”

“2000。”王忆笃定的说,“就这个价,你能卖就卖不能卖就……”

他作势要走。

老板顿时急眼了,赶紧拉住他:“别别别,老板你别急,咱们有话好好说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