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 第468章

作者:全金属弹壳

丁得水翻白眼:“你是不是把酒灌进脑子里了?”

石大章顿时不高兴了:“我知道你仗着自己在部队当过兵看不起我……”

“行行行,丁队长你赶紧喝吧。”袁主任一听这话没法了,这种话说出来在酒桌上很难往回收。

石大寿这会看出苗头来了,对石大章说:“你这个傻瓜,王老师在给你使劲呢,你还不坐下?”

石大章彻底上头了,他傲然道:“我这人千杯不醉,咯吱窝里有酒路,不怕喝酒,喝了酒进了肚子就顺着酒路走了。”

“王老师,你能使劲你就使劲,我看看你今天怎么能放倒我!”

王忆一听乐了,长这么大,像这样的请求我还是第一次听说。

现在他连着两杯酒下去也上头了,一拍桌子站起来说:“好,那我小王就向你讨教两下子了。”

他看看桌子上的菜抠出鱼眼夹住递给石大章,说:“高看一眼是知己,我敬你一杯是友谊!”

酒下肚。

他又从鱼肚子上挑起一块肉给石大章:“推心置腹诉衷肠,再来一杯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田军和常小合一起鼓掌:“王老师好文采。”

石大章有点遭不住了,但他想撑一个面子,叫道:“鱼眼鱼肚子我吃了,酒我也喝了,你还有什么招数你全使出来,我看看你、你还有什么本事!”

“向我开、开炮!”

王忆又去夹鱼嘴,把鱼嘴唇夹在他面前:“唇齿相依是真情,再来三杯行不行?”

石大章呆住了。

他咬牙坚持,吼道:“王老师,你再来啊!”

王忆想找鱼肝鱼胆再来一炮,可是鱼肝胆已经被收拾掉了,这样他索性让大胆配合把鱼给翻了过来,说:“大鱼掉头喜洋洋,按老规矩重开张!”

“再来一遍!”

石大章‘咣当’一下子坐倒了。

袁主任和石大寿对视一眼,两人头皮发麻:我的妈,这文化人太能叨逼叨了,以后不能招惹文化人!

王忆没跟石大章置气,他这边也有点上头,便竖起大拇指赞叹了石大章两句,直接说自己扛不住了要趴一会。

这趴了一会还真睡着了……

后面大胆把他叫醒了,说:“王老师酒局结束了,你还真喝睡了啊?”

王忆睡了一觉感觉状态好了很多,打着哈欠说:“我不胜酒力,你了解我酒量的。”

大胆说道:“但你刚才跟石大章那家伙斗酒的时候表现真猛,王老师你厉害,你是个狠人!”

王忆摆摆手,问道:“现在几几年——不是,几点了?”

“快两点半了。”大胆说。

王忆琢磨了一下,说道:“咱不直接回去,咱们先在县里转转,去菜市场买点肉啊菜啥的,学生们要参加公社联考了,给他们加加营养。”

大胆很羡慕。

这年头怎么当学生这么好?

王忆不是真要买肉菜,其实他的真实目的是想打探一下关于敌特分子的动态,台风过去两三天了,敌特分子们应该有动作了吧?

位卑未敢忘忧国啊!

他们跟石大寿和袁主任说了一声,自己解决回程问题,然后王忆带着十多号人去往市场。

这个点市场里人不多,摊贩刚刚开始摆上货,来买菜买肉买米面油的顾客还少。

王忆转了一圈没听到关于海地地震导致飓风和海啸的消息,他走出市场想在附近打听一下,看见有老太太挎着一个篮子在卖报纸。

于是他过去问道:“大婶,你这里有咱翁洲当地的报纸吗?”

如果说现在消息已经爆发了,那或许报纸上会有所提及,现在报纸的新闻消息无节操,就喜欢搞个大新闻。

什么哪里诞生神童了,哪里发现异能人士了,哪里出现气功大师了,如此消息都在报纸上能找到。

老太太正要说话,市场口报亭里的中年人嘿嘿笑着走过来说:“哎,同志,你们要买报纸?”

王忆点点头,中年人指着老太太说:“这是我母亲,从乡下来我这里享清福的,可她这人闲不住,是吧?咱们农民就是这样,不愿意享福、只想着吃苦。”

“她来了就帮我收拾卫生,不光收拾卫生现在还帮我往外卖报纸——同志,你们要买几份报纸?”

王忆说道:“咱们翁洲本地的报纸一样来一份。”

中年人在篮子里翻了翻,抽出两份报纸递给他:“一份是日报一份是新闻报,总共是一角四分钱。”

王忆掏钱递给他,拿着报纸去路边蹲下准备研究。

结果他刚蹲下,旁边肉联厂下辖副食店里走出个姑娘扔垃圾,走过他身边时候低声说:“大哥你好心就去把钱要回来还给老阿嬷吧。”

王忆迷迷糊糊的看向她。

这怎么没头没尾给我来了这么一句话?

他想问问姑娘,可姑娘立马走了而且目不斜视,像是刚才没说话。

这样他奇怪了,又看向报亭老板还有卖报纸的老太太。

老太太挎着篮子正沿着一条南北路走,报亭老板回去收拾起杂志,看两人表现好像确实有些问题。

他这会酒劲还没过去,脑子转的不灵活,于是就担心自己是不是搞错了什么事,就去追上老太太问道:“婶子你这是要去哪里?”

老太太看他一身酒气、身后跟着一群彪形大汉便有些害怕,她挎住篮子小声说:“同志,我就是过来卖个报纸补贴一下家里,家里没钱买粮食了……”

“你家开报亭,怎么会这么困难?”王忆问道。

老太太畏畏缩缩的说:“我家不开报亭,是我老头子以前卖报纸来着,但他叫车给撞了,现在走不动道了,我就出来卖报纸。”

王忆皱起眉头:“我怎么没明白你的意思呢?”

“我明白,我反应过来了,”大胆积极的说,“她男人以前是卖报纸的,是骑着自行车卖报纸对不对?她儿子子承父业,现在开了个报亭,就是接班了,在城里这叫接班。”

“后来她男人让车撞了,不能干活了,她儿子不孝顺,就跟她们老两口分开过了,是不是这样?”

“不是。”老太太说,“报亭的阿贵不是我儿子,我们没有亲戚关系。”

大胆问道:“那他刚才怎么说是你儿子拿了你报纸收了我们的钱?”

王忆说道:“认钱不认人呗,他是觉得你进了他的地盘,所以拿你的报纸卖钱自己收下占个小便宜,是吧?”

老太太默默的点点头。

王东峰直接笑了:“我他吗的,为了一毛多认了个娘啊?他是不是在水花岛上有亲戚?我就听水花岛的人干过这样的事。”

王忆暗道好家伙,水花岛成外岛的反面典型了。

不过这个报亭的老板阿贵也挺可恶的,国家可没规定市场这里的报刊生意只能他做,他凭什么欺负人家老太太?

特别是看老太太衣服裤子上打的补丁,一看就知道家境不太好。

还有今天这大风让成年人都难以扛住,老太太还要出来卖报纸,这得遭多少罪?

这阿贵毫无同理心啊!

王忆看不下去。

民兵们更生气,纷纷要回去揍他给老太太出气。

老太太吓得不行,她不想惹事,便赶紧哀求他们:“没事,同志们,我没事,其实我不该来市场卖报纸,我知道这里有报亭子,只是今天大风我寻思阿贵不会开摊——算了算了,就是两份报纸……”

“这不是两份报纸的事,这是他坏心眼子的事!”大胆撸起袖子要发飙。

王忆伸手拦住他们:“慢着,都给我冷静!记住了,遇事不要慌,先、先保持冷静,现在是法治社会,要智取不要力取,要靠脑子解决问题而不是用暴力解决问题!”

“行了,我有主意了,大婶你放心好了,看我今天好好教训教训这个贪心阿贵!”

“我一定可以让他向你道歉,而且以后你再来卖报纸,他绝不敢欺负你!”

第251章 幡然悔悟

阿贵正在整理着杂志,今天风太大了,得用绳子揽住才行。

嗯,《电影画刊》、《大众电影》、《武林》这些年轻女同志、男同志们喜欢的刊物要往前放。

最近又兴起了《气功》热,这本杂志也要往前放一放,有些老同志不想死,现在都寄希望于练气功呢。

《地理知识》也得往前点,这是我国老一辈的地理学家施雅风、吴传钧等先生于50年拿出自己的工资创办的杂志,知识分子喜欢看这个。

《海洋》也不错,这是当下最流行的关于海洋知识的刊物,家长会买给学生们观看。

好像最近市里头有些从港澳台流进来的杂志很受欢迎,有种叫《八卦》的杂志特别受到城里青年的欢迎。

想到这里他犹豫了一下,这是教八卦掌的书吗?

他正在沉思,突然注意到面前的风小了一些但带上了一股酒味,来客人了!

阿贵高兴的抬起头,看见了刚才花一角五分钱买了两份报纸的青年又来了,于是他欣喜的问:“同志,两份报纸不够,还需要更多的吗?”

青年说道:“不是,我是来要钱的。”

阿贵奇怪的问道:“要、要钱?啥意思?我看你这穿着打扮不像是要钱的乞丐啊。”

青年不耐的拍了拍他的摊子说道:“你说谁是乞丐?侮辱人是不是?你要侮辱我是不是?”

对方伸手抓住他衣领把他从报刊口给拖出来了。

阿贵慌张的叫道:“哎哎哎,同志你干什么你干什么?你这样我可喊了,我要喊巡警同志过来啊!”

“喊啊,你喊啊,你骂我是乞丐我不能揍你吗?”

“我哪里骂你是乞丐了?是你找我要钱……”

“对啊,你妈借我十元钱,我不找你要钱找谁要钱?”青年理直气壮的说道。

阿贵听到这话下意识说道:“胡说什么,我妈早、我妈怎么可能找你借钱?你肯定是喝醉了。”

“谁喝醉了你说谁喝醉了?”青年冲着市场和附近的门市店嚷嚷了起来,“大家伙评评理,欠债还钱、父债子偿这是不是天底下的公道事?”

市场里的摊贩、顾客还有门市店里的售货员听到他们的吆喝声很好奇,纷纷出来看热闹。

不少人在旁边喊:“对,父债子偿天经地义。”

阿贵听到声音一看很生气,这不是刚才跟在这青年身边的一群彪形大汉吗?自己是不是碰上盲流子了?

青年指着他说道:“刚才你妈遇到急事了要借钱,我仗义援手借给她十块钱,现在她去忙急事了,我回来找你这个当儿子的要钱有什么问题?啊?你说有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