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 第424章

作者:全金属弹壳

祝真学点头:“王老师这话说的对。”

被他这么一安慰,王向红心情好受许多。

老支书往烟袋锅里塞了点烟丝,笑道:“祝老师你看看,我们这个大学生嘴巴厉害,就是会说话!”

看到他要抽烟,祝真学说道:“支书你这里有不用了的报纸吗?给我点烟丝,我也来一根。”

王向红笑道:“祝老师能抽旱烟?行,那就必须得尝尝我这里的烟丝,这是王老师东北同学邮寄来的烟丝,味道可好了,又有劲又香。”

他说着拉开抽屉拿出一小叠的卷烟纸递给他:“不过你用什么报纸?我们泥腿子才用报纸,你用这个,这个抽烟好。”

祝真学一看笑了:“哟,这么好的卷烟纸?咱县城供销社都没有这么好的呢。”

王忆说道:“我那里还有,祝老师喜欢待会去拿一本。”

祝真学客气的拒绝。

王忆说道:“你别客气了,对了,祝老师也挺喜欢抽烟,你是知识分子,抽烟炮仗不好看,你看我送你个小机器。”

祝真学说:“校长,别麻烦……”

王向红拦住他,露出笑容:“我知道他要送你什么了,哈哈,他要送你个好东西,你等着,绝对是个稀罕物。”

王忆回到门市部拿了一份新的卷烟纸又拿了一台手动卷烟机。

回到办公室他送给祝真学。

祝真学看着小机器满头雾水:“这还真是个稀罕物,我没见过呀,这是什么?”

王向红接过去打开小机器放上卷烟纸和烟丝,合上机器盖拧一拧,一只烟卷出现了。

祝真学当场惊呆:“嘿哟,这这,你这个小机器厉害了,它真是厉害了呀,卷烟机!”

王忆说道:“对,祝老师,这个我送你了,不对,算咱们学校送你了,是学校给你发的福利!”

祝真学还真喜欢这机器。

这年代任何老烟枪都拒绝不了这样的机器,这可比抽上特供香烟还要有面子。

他能想到,等到周末他回县城见了老伙计掏出卷烟机一人给卷上一支烟,那他肯定是全场最靓的老崽。

于是他爱不释手的翻看着这台卷烟机说道:“校长,我不想跟你客气了,不过我不能收这么贵重的礼物,我买吧……”

“哎呀祝老师!”王忆装作不满的样子,“你干什么呢?你昨天和秋渭水来的时候我怎么说的?我有没有跟你推辞?有没有说‘我们学校不能接收你这么出色的老师’之类的话?”

祝真学哈哈大笑,指着他对王向红说:“老支书看人眼光真准、评价真对,你们的大学生娃娃就是嘴皮子厉害!”

王向红抽着烟笑道:“这是真的。”

祝真学兴致勃勃给他卷了一支烟,说:“来,王支书抽一支我的烟,我这是祝真学牌烟卷,哈哈!”

账已经算好了,这样王向红抽完烟就打开了大喇叭的广播台:

“喂喂,喂喂,全体社员请注意、全体社员都停一下活,我在这里广播个事,广播一个大好事。”

“是这样的,咱们平安结买卖的第二波分红又来了……”

这话一出来,他们山顶的办公室里都能听见山下各处传来的欢呼声。

王向红抽了口烟笑道:“除了分红之外,生产队还从集体账户拿钱买了糯米、蜜枣和那个啥,那个粽子叶!”

“这样还是老规矩,按照劳动力来分红分粮食,家家户户都有,这样等下了工,家家户户出个管事的过来领钱领粮食。”

“明天是端午节,经过党支部和社员代表的讨论,明天放半天假,明天上午都在家里包粽子,中午吃粽子,然后攒足了力气下午好好干。好了,我再重复一遍……”

王忆跟祝真学说道:“祝老师,明天上午咱也给学生们放半天假吧。”

“他们还没有正经的过过端午节,咱们领着学生们好好过一个端午节,要给他们讲端午节的来历、各地的风俗,让他们明白这端午节是咱们中国人民的传统节日。”

“以后哪个国家跟咱们抢端午节的正统,就让学生们去喷死他们!”

祝真学笑道:“好,我听从校长的安排。”

王忆说道:“本来你明天下午就可以乘坐油船回家里了,如此一来文化课改到下午,那你得后天才能回去了,不过我和小秋老师后天也要回县里,咱们一起走,行不行?”

祝真学还是笑:“当然行了,就这么安排!”

时间过的很快。

傍晚终于到来。

在社员们期盼中,下工的广播声响了起来:

“钢都百货公司和供销社实行联营发展农村零售商业的模式大获成功。三湘市玻璃厂秉公办事拒收礼品,热情接待空手而来的采购员。他在退休后实现了自己的夙愿——记马背民族的高级工程师宝鸿飞……”

天涯岛顿时热闹起来。

妇女老人孩子急忙回家换衣服、洗把脸然后来排队。

摇橹回来的强劳力们听说又要领分红并且还有粮食领,他们也不搬弄渔获了,纷纷跑来准备看热闹。

王忆已经把糯米、蜜枣和粽叶都按照劳动力给分好了,这样家家户户过来报劳动力情况,有人临时称重即可。

他自己也留下了一批糯米、蜜枣和粽叶,明天上午学生们不吃家里的粽子,在学校里自己包粽子自己吃。

王向红又抽了一根烟卷,他听着广播对祝真学笑道:“祝老师,你们高级知识分子都有高觉悟,这个马背民族的高级工程师跟你一样呀,你来我们落后地区教学,他去落后地区解决技术难题,都了不起。”

祝真学说道:“我哪能跟人家比?不过广播里有句话说的好,要有甘当人梯之志,老年人要为青年人当好梯子,好叫他们走上高处去,去更高的平台给祖国做贡献!”

刘红梅、大胆还有几个社员代表都来到了大队委办公室。

大胆甚至没换衣裳,直接从屋顶上爬下来就来了。

他裤腿子撸起老高,还粘着草叶、滴着泥水,然后他一脸的笑容的问王忆:“这次怎么分?”

王忆把分红和糯米分配方案说给他。

他听完后脸上笑容更盛,跟开了花一样:“分这么些啊?这社队企业可真办对了,哈哈,咱办晚了,应该早办、大办、特办!”

“办了有屁用?”王向红没好气的怼了他一句,“没有王老师教着社员编平安结、没有王老师去托人从沪都买红线绳,咱靠什么赚钱?靠你的嘴?”

刘红梅喜气洋洋的说:“靠他的嘴巴可不行,他那嘴巴除了抽烟喝酒就剩下骂娘了……”

“还能亲凤丫呢。”队伍里有人调侃。

凤丫赶紧扭头:“老五你不用躲,我早看见你了,你等我领了钱我怎么收拾你!”

王忆说道:“行了行了,文书没在家我来暂时负责登记,那啥,让支书说一下分红和粮食分配方式。”

王向红放下烟卷喊道:“这次分红多,比上一次翻倍了。强劳力能分20元,轻劳力是16元6,弱劳力是13元2角8分,半劳力是8元3角……”

社员们顿时高兴的吆喝起来。

王向红喊道:“都嚷嚷什么?是不是领了分红就满意了、满足了?不要粮食了?”

大胆顺手拿起他的烟卷塞嘴里说:“都安静、安静啊,还要分糯米、分蜜枣、分粽叶,按照工分来分,都算算自己拿的是什么工分,一个工分一两糯米、两个蜜枣、两片粽叶。”

“来,都安静下来,让支书讲话!”

王向红点点头咳嗽一声。

然后他想了想突然给大胆来了一肘子:“我讲话?我还讲什么话,该讲的不该讲的都让你讲完了!”

外面的人顿时哈哈大笑起来。

王向红觉得自己还是要讲两句,于是他说道:“那个咱生产队过去条件不怎么样,不过多多少少都包过粽子吧?但我还是要提醒一下,这个糯米不比寻常的米,要多泡上它两个钟头。”

“另一个明天是好天气,我听天气预报说了,全天晴,这样咱们可以用太阳能灶的蒸锅来蒸粽子,这样大家要有序排队,做好安排,别一窝蜂的去抢,都知道了吗?”

社员们喊:“知道了,都知道了!”

王向红对王忆点点头,王忆说道:“来,第一家是谁,上来领钱领粮食……”

黄小花快步上前:“王老师是我。”

王忆愕然:“嫂子又是你啊,你、你真是够积极的。”

黄小花嘿嘿笑:“老话不是说了吗?吃饭不积极,脑子有问题!”

第234章 端午节粽叶飘香

王忆算账并报账,王向红点钱、刘红梅复核,大胆负责核实人员信息,几个社员代表分别称重糯米、装蜜枣、点粽叶。

队伍不疾不徐的往前挪,社员们喜上眉梢、议论纷纷:

“真好呀,你看这糯米,白白胖胖跟珍珠一样,比大米喜人。”

“这就叫珍珠糯米,蒸出来可好吃了,明天咱日子可美了,你看这粽子用的蜜枣,那不是红枣是蜜枣!带着蜜汁呢,放粽子里比红枣香甜!”

“王老师这是什么枣呀?怎么咱这里没见过?”

王忆说道:“伊拉克枣,供销社还有百货商场都有卖,这个枣子挺便宜的,很好吃,物美价廉,不过有点硬,平常吃的话比较有嚼劲,要是蒸了粽子就软和了,老人也能吃。”

“老人还是领红枣吧。”王向红点完钱递给刘红梅,“这个枣好吃甘甜但是确实挺硬。”

正等着领钱的春红问道:“王老师,这个枣便宜是多少钱?”

王忆说:“两毛。”

“一两?”

“一斤!”

听到这话排队的社员们大吃一惊:“怎么这么便宜?”“就是,这也太便宜了,干红枣两毛一两都买不到——不对,二毛差不多一两!”

王忆没解释外界把沪都的甲肝病毒这一屎盆子扣在了伊拉克蜜枣上的事,说了还得辟谣,这样挺费劲的,不如不说。

前面的人领了钱数一遍,小心翼翼的放进兜里后再拎上糯米、蜜枣和粽叶离开,高高兴兴的。

有人家仔细,盯着秤看:“老高叔,你把秤杆子给的高高的呀,我家人多,孩子多,孩子不是劳力……”

“孩子不在家吃,明天在学校吃,王老师早说过了。”王祥高笑道,“你可糊弄不住我。”

说说笑笑中,队伍逐渐缩短。

社员三五成群往回走,路上能碰见来看电影的外队百姓。

他们好奇的问:“你们生产队今天咋没人呢?都去山上了?干啥呢?”

“这手里拎着什么?你们领粮食来?不过领的也太少了吧。”

“对啊,你们生产队现在不是又有企业又有机动大船,那怎么买粮食还这么仔细?”

前面的凤丫翻了个白眼:“不是买粮食,是生产队发粮食。”

“那也不多啊。”有人瞅了瞅布袋子,他估摸一下这也就三四斤的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