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 第401章

作者:全金属弹壳

这样他不高兴了,便跟着墩子上去。

一上楼听见吵架的声音:

“那怎么处理?你说怎么处理?都是新时代的年轻人——你不用录像,怎么了?准备曝光我?准备网暴我?这事我没有道理?政府压迫你了?”

“谁给你录像了?啊?谁给你录像了?你是屎壳郎照镜子怪臭美!我是在开了前置摄像头看看我今天的妆……”

“哦,你开前置摄像头看妆容啊?那到底谁才是屎壳郎照镜子呢?”

“哎哎哎,怎么骂人呢?”

“我怎么骂人了?我只是把你刚才说的话重复了一遍而已!”

看着一个面容清秀的马尾辫姑娘和一个西装革履的青年在斗嘴,王忆诧异的问:“这位网红摄影师还是个姑娘啊?”

墩子说:“你没有考虑过,或许他是个男的,只不过长的比较秀气。”

王忆吃惊的说:“我草,男生女相?但是他声音怎么这么纤细?”

邱大年说:“你有没有考虑过,或许墩子在忽悠你?”

王忆怒道:“你俩别玩烂梗!”

墩子说:“你有没有考虑过,或许我没有玩梗?”

王忆这边要被俩二货气死了。

那边网红摄像师和公务员也在互相生气。

公务员青年厉声道:“你扔了我们的装饰品、造成了公有资产损失还有理了呀?”

网红摄像师怒道:“一堆破烂假货也算公有资产?行,你去起诉我吧!”

“不过起诉之前我想问问你,你知不知道你们未经我的同意碰我的工作室给我造成了多大的损失?”

“知不知道我当时开直播被竞争对手发现我用的是假货来装潢工作室这被嘲笑成什么样了?”

“知不知道当时邀请我把工作室搬到你们这里来的时候并没有告诉我这些装潢所用的摄像机都是假货?都是样子货?”

公务员青年说道:“我们当时只是给你看了装饰照片,没跟你承诺装潢用的模型是真品!”

“何况那些真品老相机谁能买的起?一款东风120单反相机多少钱你知道吗?三十万!”

正在看热闹的王忆听到这话突然精神一震,挥手道:“等等,二位同志我插一句话,什么老照相机价值三十万呀?”

两人一起扭头看向他,几乎一起问道:“你谁呀?”

第225章 生产队的电器现代化构想

两个人不理王忆。

脾气都很硬。

这让王忆很生气。

王老师何曾受过这等鸟气?

他阴沉下脸来、目露寒光,拿出了王老师的派头。

网红摄影师指着他喊:“你那脸耷拉的跟个棉裤裆一样是个啥意思?咋了?要打我呀?来呀,你来打我呀……”

“那我来了!”墩子提着拳头就往前扑,“我从来没有听过这样的要求!”

王忆一看他真要动手赶紧拦住他:“别、别,墩子别冲动,杀人犯法!他们虽然坏,但是罪不至死!”

网红摄影师乐了,门口几个人不知道是他助理还是什么人的也乐了,纷纷掏出手机说:“这次可录像了,你有种就动手,看我们不告你们一个家破人亡!”

邱大年急匆匆的赶上来走向网红拿出一个本来递给他:“你们继续嚣张的话,我们老板真放手要让保镖打你们了。”

网红傲然的昂起头说:“来呀、来打呀,我在这里不后退,让你们随便打,正好最近——给我这什么东西?怎么了,证件呀?你们什么单位的?也是国家单位的公职人员……”

话说到一半戛然而止。

他仔细的看了看证件上的字又看看照片,最后抬起头来打量墩子。

邱大年冷静的说:“货真价实的真证件,另外,后面那个也是货真价实的本人,你们要是不信那可以揍你们一顿后去派出所验证……”

“行行行,算、算你们狠!”网红赶紧扭头推着他的助理们进屋。

一个助理奇怪的问:“娘总怎么了?怕什么呀?他拿出的是什么证件?杀人许可证呀?”

“闭嘴,关门!”

门‘砰’的一下子摔上,里面传出个微弱的声音:“那是个傻子证,妈的,那小子是傻子,被他打了白挨打!”

“咣!”大门猛然爆响。

屋子里的几个人吓一跳。

王忆放开了墩子,抱着双臂示意他使劲踹门。

墩子又是两脚干上去,里面的网红有点害怕了,吆喝道:“乔志良不对乔科长你可是国家干部啊,外面有人对我们进行人身威胁,你管不管?你不管我要报警了!”

“你喊啊你喊啊,你喊破喉咙也没人来救你们!”墩子哈哈笑道。

他吓唬了对方两下子就停下了,主要是为了报复平时楼上总是摔东西震得他们楼下摇摇晃晃这件事。

青年公务员疑惑的看向证件。

邱大年‘啪’的一下子合起来,冲青年笑道:“乔领导,今天我可是给你解围了,你以后是不是得请我撸个串。”

青年公务员讪笑道:“撸撸撸,今天确实多谢邱先生了,那位是你老板?他就是王忆王总对吧?”

“不好意思,王总,大水冲了龙王庙,刚才得罪了。”

青年转身走向王忆,伸出手表现出很热忱的样子。

伸手不打笑脸人。

再说青年公务员刚才并没有得罪王忆。

王忆便跟他热忱握手:“您好您好,那个领导您是姓乔?”

“不是领导,是个基层办事员,名叫乔志良,王总您称我为小乔就行。”乔志良客气的说。

王忆说道:“乔老弟客气了,来,这会没事了,去我们公司喝口茶吧?”

乔志良说道:“那就打扰了。”

他们回到办公室。

乔志良显然没怎么来过,他被墙上的老酒酒瓶、架子上的老报纸、像章墙乃至于墙上悬挂的大幅名人字画整的眼花缭乱,感叹道:“王总您的公司是个藏宝库呀。”

王忆摆手道:“差远了,都是一些不值钱的小东西。”

乔志良去看那副字,一看落款肃然起敬:“是启功先生的字,这么大一幅字绝对很珍贵,能方便说一下您多少钱买的吗?”

王忆让邱大年泡茶,他请乔志良坐下说:“是朋友送的,早年启功先生送我朋友的,真的,我有收据,收据上没有价格。”

乔志良羡慕的说:“王总人脉真广。”

两人寒暄几句。

王忆切入正题问:“乔老弟你刚才说起过什么老照相机价值三十万?什么相机这么值钱?”

“东风120,咱们国产相机的一块里程碑。”乔志良说道。

王忆疑惑的皱眉问:“还有这款相机?我好像没怎么听说过。”

乔志良解释道:“东风120相机名气不大——我是说对于大众而言,只有摄影圈的人才会了解这款祖师爷相机。”

“这相机是七十年代的产品,当时为了填补国内不能生产高档相机的空白,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指派了沪都照相机厂试制生产完全属于本国的高档相机。”

“当时沪都照相机厂为尽早推出东风相机,特意集合了国内光学和机械学领域的专家组成攻关研制小组,在1969年年底试制成功了这么一款相机。”

王忆说道:“然后在七十年代它正式投产?”

乔志良点头说:“对的,大概的生产日期应该是70年到73年,合计生产了不到100架,如今存世量很稀少,正所谓物以稀为贵,所以它价值很大。”

“十多年前在李家坡举办的古旧相机拍卖会上,一台东风120相机最后成交价为11万元,如今十多年过去,价值翻倍,我们单位在购买模型的时候碰到过这款相机的真机,机主说价值30万了,而且他还不愿意卖!”

听着他的话,王忆若有所思的说:“这么少呀,一款相机的生产数量竟然不足一百台!”

这样在82年也不一定好找。

指不定这相机流落到哪里去了。

乔志良说道:“对,产量稀少,在照相机历史上产量稀少的款式不少,东风120之所以这么贵还因为它具有独特的历史意义,是咱们国家第一款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单反相机。”

“这款相机当时对标的是、是一款叫哈苏500C的相机,对,哈苏500C。哈苏相机您知道吗?它在大众层面知名度比莱卡、佳能、尼康差的远,但其实很出色,与沃尔沃汽车一起被称为瑞典哥德堡市的骄傲。”

王忆摇摇头。

他对相机了解不多。

乔志良没有在这个话题上深入下去,他说道:“哈苏500C很出色,而咱们国家当时工业设备和技术相对西欧来说比较落后,导致东风的质量难以比拟哈苏500C,为了克服这困难,当时厂家寻找了一些机械老师傅手工制作了部分配件。”

“这就是限制了东风120相机产能的最大原因,它的研制费用、生产费用都是相当高的,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不是一款工业产品而是一款手工艺术品,再加上它划时代的纪念意义,诸多因素造成了它的高价值。”

王忆问道:“这相机这么珍贵,它当时是出售给哪些单位了?”

七十年代这种相机绝对不会落入个人手中,哪怕是权贵子弟当时也拿不到如此身价的东西。

“一个单位。”乔志良说,“新华社!”

“当时这款相机出产后都交给新华社了,新华社那时候拥有国内最好的记者和摄影师,还是国家领导人拍板这个安排的,说是好马配好鞍,让新华社的记者来使用这款国产好相机。”

王忆听到这里心中一动。

新华社记者?

这个礼拜天要从他手中买一台F-3相机的青年之父不就是新华社记者?或许可以通过他的渠道看看能不能接触到一台东风120相机。

他们正喝茶聊天,饶毅电话打了过来,说他已经领着客户上路了,十来分钟后就能到公司所在大厦门口。

乔志良听到了电话里的声音,等王忆挂了电话他便主动离开。

王忆让邱大年收拾一下公司,他带着墩子在楼下接人。

饶毅的车子是一台宝马X5。

有钱人。

宝马X5后面跟着一台钱塘牌照的大G。

更有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