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 第383章

作者:全金属弹壳

赶紧给爷投喂。

秋渭水把鱼扔起来,虎头海雕精准的张嘴叼住了这条鱼,小跑几步振翅飞起。

这是早饭。

王忆估计漏勺准备的早饭也出来了,带着秋渭水上山顶。

一路走来,家家户户炊烟袅袅。

漏勺正在大灶门口晒草菇,他说:“学生们去捡柴火的时候又捡了点草菇,晒干了咱存起来,以后炖鸡吃。”

王忆笑道:“香菇炖鸡才好吃,再说,这事不着急,这送来的是鸡苗,你眼光倒是长远,直接看到肥鸡了。”

漏勺嘿嘿笑:“跟着校长你学嘛,做人要眼光长远。”

他去端出来面条和一盆红白金相见的卤子,说:“校长,今天能不能也给我家里发几个鸡?我也想养鸡。”

王忆说道:“行啊,你有精力管吗?其实你管好咱大灶就行了,以后有我的一份也有你的一份。”

漏勺摆摆手:“校长我知道你对我好,我跟着你能吃好喝好,但我琢磨着我也是咱队集体一分子,我也得在集体养鸡这件事上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王忆一听乐了:“哟,这可不像是你说的话。”

“咱现在不是也在积极吗?”漏勺笑了,“今年我就把大落后、漏斗户的帽子摘了。”

王忆说道:“行,那你回去把鸡窝收拾好啊。”

漏勺说:“昨晚上就收拾了,养它十个八个的鸡不成问题。”

村里四个组一共一百四五十户人家,王向红准备按照人头来分鸡,家家户户平均领养鸡苗。

但他们只是晚上养鸡,白天就把鸡放出门,然后由养殖队的人员负责赶鸡进山或者去其他无人岛。

这样养上一个夏天一个秋天,入冬之后白羽鸡肯定肥了,到时候队集体开始杀鸡炖肉过大年。

王忆给饭碗里面条拌上卤子,痛痛快快的扒拉了一碗。

手擀面的嚼劲足、面向味浓,配上海洋鸡蛋做的卤子香味十足,撒一点香菜在里面让味道更清新。

等他吃完饭全岛人家都差不多吃完了,王向红在大喇叭里吆喝了两声,让社员们把鸡窝都收拾好,今天下午开始分鸡苗。

王忆领着秋渭水去大胆家里。

早上一个个鸡笼子门打开了,现在他家宽敞的院子里全是小鸡仔在吱吱喳喳的叫。

大胆的媳妇凤丫往地上撒小鸡料,小鸡仔们吃的酣畅淋漓。

一幅生动的小鸡啄米图。

看见他来了,凤丫笑道:“王老师,现在来鸡苗了,那你啥时候来我家里抓鸡?”

王忆说道:“这事不着急,我肯定要抓,但你们先养着,先多攒点鸡蛋。”

王状元问道:“王老师,这鸡以后就是让我们一人养一个,然后冬天咱杀了吃的吗?”

王忆说:“对,咱们同学要一人养一只鸡,这事你们等等,下午分鸡苗的时候我给同学们讲一讲,咱这养鸡是讲科学的,不能乱来,乱来会养死的。”

凤丫赞同的点头:“一点没错,这鸡很娇嫩呀,我刚才收拾了死鸡仔,怕是已经死一百个了。”

王忆说道:“两千多鸡苗,运输过程中死一百只不算多,都收拾出来,然后收拾一下等着炖了喂狗。”

凤丫说:“喂什么狗?又不是得病死的,收拾收拾你给学生们炒一锅就是了。”

王状元三兄妹纷纷点头,满脸期待。

王忆摆手笑道:“这鸡不好吃了,没放血死掉的味道很不好,炖一炖喂狗吧,生产队的狗也该过个节了。”

“这对咱队里的狗来说可不是过节,是过年。”大胆拎着个鱼笼从外面小路上走来。

看小鸡苗的整体状态还不错,他多少松了口气。

白羽鸡不太好养,用技术员的话来说,不耐——折腾。

上午头天气很快热起来,王忆让大胆领几个人把院子里撑上渔网,再往渔网上放一些海藻来遮阴。

到了下午要开会,王向红给社员们开会,王忆给学生们开会。

社员们聚集在操场,学生们则挤进了一间教室列队站好。

王忆说道:“待会咱们就要分鸡苗了,同学们有没有不愿意养鸡的?这个事靠自觉,咱们不强制。”

王新钊带头喊道:“准备好了!”

学生们跟着齐刷刷的喊:“准备好了!”

王忆哭笑不得:“我不是问你们准备好了没有,是问你们有没有不愿意养的,这事……”

“我愿意。”“我也愿意。”“我要养。”

听着学生们七嘴八舌的话,王忆说道:“行吧,那你们都愿意养的话咱就正式开一个养鸡班会。”

“我先跟你们说明白,这鸡是给你们养的不是给你们玩的,你们要严肃对待,要咨询奶奶和妈妈怎么养鸡,明白吗?”

“养死了鸡没有惩罚,但咱自己养的鸡到了冬天要炖着给你们吃的,你们爱不爱吃炖肥鸡?”

“爱吃!”学生们赶紧喊。

王忆说道:“所以你们要仔细养、认真养,等到了冬天天冷了,寒风呼呼的吹,到时候让漏勺老师给你们炖鸡汤。”

“你们想想,鸡汤上飘着一层鸡油,黏糊糊、香喷喷、热乎乎,喝了舒服不舒服?”

“舒服舒服!”学生们开始抹口水。

王忆继续说:“还有可以做红烧鸡块,大鸡肉块切碎了,热油起锅用冰糖和酱油来调酱汁,连同土豆呀辣椒呀一起烧,烧出来的肉很嫩很大,连同红烧汤汁倒入米饭里,香不香?”

学生们真要馋哭了。

王忆说道:“所以你们要好好养,我跟你们说,这些鸡咱都是自己吃的,你们谁养死了也能跟着其他同学吃,但是只有把鸡养活的同学才有鸡腿吃,两根鸡腿!”

学生们纷纷保证能养好。

王忆把养鸡苗的几个注意事项说了一下,然后让学生们排队出去准备领鸡苗。

秋渭水问道:“你让他们自己养鸡然后再杀了吃?这能行吗?孩子养鸡会养出感情来的。”

王忆说道:“对,我曾经考虑过这个问题,直到我看到那天咱在队长家里吃饭时候招弟他们五姐弟对待鸡肉的反应。”

“杀他们鸡的时候他们或许会难受,可是只要让他们闻见鸡肉香味,哼哼,那你等着吧!”

现在的孩子不比以后富足生活条件下的孩子。

就看看他们养猪的态度吧。

学生们天天去打猪草、去收拾猪圈,然后这些日子下来,他们看猪的眼光是越来越垂涎。

反正王忆看着那目光都感到害怕!

经过一天一夜的休息和适应,最后活下来的是2028只鸡苗,所以孵化场还是挺有数的,给了10个点的折损率。

学生们一人养一只,他们用报纸做了纸盒子,把小鸡放在里面带回家,然后跟家里的鸡苗放一起混养。

家家户户都有越鸡,这些越鸡是老母鸡了,可以让它们带小鸡。

这样生产队散养鸡苗会比较安全,有老母鸡领着小鸡找食、夜里守着小鸡,小鸡可以尽快适应新环境。

王忆担心小鸡苗们会染病,毕竟它们现在免疫力差,于是他抽空去了趟22年,找到那家给小老鹰正过骨的兽医站准备买了一批食用类激素。

老兽医奇怪,问他买激素干什么。

王忆坦诚交代了自己需求:“我养了一些小鸡仔,它们现在免疫力很差,我怕它们夭折。”

“所以准备买点激素给它们强身健体——不过我不是常用,我就是先让它们能适应环境长大,以后我不会再用激素了,这样对鸡的健康和以后的饮食安全并没有影响,对吧?”

老兽医没好气的说:“瞎操作,你这不是找事吗?现在国家是不允许养殖鸡用激素的……”

“我养鸡不卖,是家里自己吃。”王忆补充道。

老兽医愣了愣,说道:“那也是瞎操作,激素没用。如果你是觉得它们还不适应环境,那我给你开一点抗应激药物。”

“应激反应你知道吧?禽类都容易出现应激问题,咱们老百姓说的‘鸡被吓到了’那就是应激反应的一种,所以给它们吃抗应激药物才能更好的应对新环境。”

“如果你是觉得它们免疫力低下,那就得让它们正常进食、进水,只要吃喝顺利它们的免疫力就上来了。”

“而且你家里是散养鸡?散养鸡的话,它们能运动又能晒阳光,免疫力没问题的,你别担心。”

“如果想尽快增强它们免疫力,那你买点健鸡粉,这里面有党参山楂、维生素、辣椒素还有胡萝卜素,能让它们开胃消食……”

他很专业的给王忆推荐了几种养鸡所需用品,有的是药有的不属于药。

王忆大喜过望,赶紧掏钱买了下来。

他承包22年天涯岛的事已经在进行中了,周宇让他给政府提供的账户上打了钱,政府开始审核了。

只要审核资料都通过了,他就可以去办理租赁手续,到时候他要在岛上养鸡,这些东西也能用上。

他一口气买了一袋子养鸡所需用品,回了82年他便让王向红在大喇叭里喊了喊,让社员们过来领了回去喂给鸡苗。

为了解释这些药品来路,他编了好几个理由。

但没人关注他从哪里弄来的东西,社员们过来排队领了就走了,压根没有多嘴去问这些东西是哪里来的。

于是王忆就琢磨。

自己小心谨慎是应该的,但在岛上或许可以不用那么过度的谨慎,社员们已经很信任他了,不会去对他带来的东西和所作所为产生质疑。

也就是说,社员们正在盲从他!

这是好事。

星期六家家户户分了鸡苗,生产队开会选调了一批中老年妇女组成养鸡队。

黄小花很会养鸡,她成为了队长,以后等着鸡苗大一些就要集体赶着上山去放养了。

星期天早上,又是一批人准备好了。

他们要去县里销售平安结。

这次王忆和王向红亲自带队,秋渭水也去帮忙,另外生产队里几个能言会道的男女社员一起被带上了。

依然要开天涯二号出行。

王向红凝重的拿出墨镜,他看向驾驶舱里大小不一但摆放整齐的平安结,心里有些紧张:

“王老师,你说咱准备了这么些平安结,是不是准备的有点多?”

本来计划昨天就去卖平安结,但是被分养鸡苗的事给耽误了,耽误这一天秀红和春红等女社员没停歇又编了些平安结,现在整个船舱总共攒了三百多个!

王忆说道:“准备的是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