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 第380章

作者:全金属弹壳

“我想接鸡苗这样的事你肯定会操心,又正好是傍晚接鸡苗,这样你应该会来的,于是我决定来找你。”

“你看,我给你带了什么?”

她炫耀似的拍了拍车轮。

王忆给她捏了捏肩膀,说道:“你以后什么都别带,你说一声我上门去拿。对了小秋,爷爷还好吗?”

秋渭水说道:“还挺好的,这次他从疗养院回来的时候带了新药,而且县医院安排了一位护士长照顾他病情,每天会给他挂个吊瓶,这样他的精神状态还不错。”

王忆的心吊起来了。

怎么上护士来照顾老爷子了?

而且每天要挂一个吊瓶?!

他想起之前看的新闻报道,22年的时空里,老爷子现在应该已经没了,在82年时空里他的‘精神状态还不错’。

这是怎么回事?

他能想到的就是秋渭水经过他的治疗后精神和心理情况较好,让老爷子深感欣慰,人逢喜事精神爽,或许是这支撑他有了面对疾病的信念,让他的身体能继续扛得住。

联想新闻报道王忆心里沉甸甸的,但他不能在秋渭水面前表现出来,便笑道:“爷爷的精神好那就好,他在上班吗?如果在家里我去看看他。”

秋渭水说道:“他在上班,他每天都要上班,只要不去医院,那礼拜天也不休息。”

“要注意休息啊。”王忆说道。

秋渭水无奈的说:“没有办法呀,别说我劝他,县里其他领导也劝他了。”

“但他总是说,党培养了他、人民养育了他,他始终牢记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要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他现在已经是一颗夕阳,要争取在有限的时间和能力下,把剩下的余热都散发出来,要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

说着秋渭水摇头:“劝不停的,老人都很固执。”

她飞快的瞥了眼王向红。

发现王向红没注意到自己说话拍了拍胸口。

然后她又兴致勃勃的拿起了车轮,问道:“这是什么?”

王忆说:“是自行车的轮子。”

秋渭水笑道:“错了,是轮椅的轮子——上次在招弟、来弟她们家里,我爷爷看到招弟奶奶得靠双手撑地上才能挪动身体,所以就想给她买个轮椅。”

“但现在轮椅太少了,县里买不到,我爷爷就把他自行车拆掉了,让我带这车轮给你,他说你们队里的老木匠手艺挺好的,有了这个车轮能做出一台轮椅的。”

“这里还有两个小轮子,是我爷爷去县医院往急诊科的废弃病床上找来的。”

她打开挎包又拿出两个小铁轮。

王忆真心感动了。

妈咧。

真是个神仙爷爷!

他正要说话,旁边的黄小花已经激动的过来握住姑娘的手腕:“秋老师,这怎么能行?自行车多金贵的东西,你们怎么能把车轮卸下来给我家用?这不行,我不能要,你拿回去,别浪费这么好的东西!”

秋渭水说道:“拿回去也没有用了,我爷爷把自行车的车架送人了,让他们自己去找两个车轮组装自行车。”

黄小花听到这里眼睛顿时含上了泪花,说:“怎么能这样呢?我们……”

“没关系,”秋渭水笑道,“我爷爷早就不能骑自行车了,我也不会骑自行车,它留在我们家里已经两年没动了,如今车轮做轮椅、车架以后送给其他有需要的人,算它废物利用。”

黄小花抹了把泪水看向王忆,说道:“王老师,这可怎么好?我们怎么去谢谢老叔。”

王忆说道:“等我替你们去谢吧——等等,我叫爷爷嫂子你为什么叫老叔啊?这不差辈了?”

黄小花男人的辈分小,叫王东昌,所以王忆叫他哥。

“可能是因为我爷爷叫她婆婆叫大妹子来着吧。”秋渭水笑道。

黄小花点头:“对,忘记去分辈分了,要不咱自己算吧,你算你的、我算我的。”

说着她往码头上看了看,赶紧跑了上去。

王忆领着秋渭水进驾驶舱,秋渭水惊奇的说:“哇,这就是国家奖给你们的船?真漂亮。”

“等我学会了开船,我带你在海上兜风。”王忆许诺说。

他用衣服给秋渭水扇风,给她散散热。

黄小花很快回来了,手里两支冰糕,分别递给两人。

王忆没要,让她自己吃了。

秋渭水收下了冰糕,这时候又有人喊王忆了:

“王老师、王老师,嗨呀,支书,你们都来了?你们怎么没有人跟我说一声呢?要不是、嗨呀!要不是看到这艘船,要不是我认出了这艘船,我还不知道你们都来县里了!”

王忆扭头一看。

庄满仓!

庄满仓这次不是便衣,他跑到码头上挥舞大盖帽,非常的高兴。

王忆走到船头笑道:“满仓哥那你怎么又在这里?不是又在执行便衣任务吧?”

庄满仓说道:“不是,刚才接到报警电话有人打架并动用了刀具,我带人刚把人抓走,一回头看见你们的船了。”

他跟王支书亲热的握手,又迅速的说:“王老师,今天你可不能拒绝了,今天晚上我必须得做东请你吃一顿饭!”

王忆说道:“满仓哥,我不是不给你面子,真是不巧了,我们这次来是要搬运鸡苗,这可没时间跟你去吃饭。”

秋渭水说道:“要搬运鸡苗的话有时间去吃饭,你们来的很早,鸡苗得八九点钟才能到码头。”

王向红一愣:“不是吧?不是说傍晚送来吗?”

“是傍晚出发,从市里的码头出发,过来得两三个小时呀。”秋渭水说道。

王忆说道:“也对,如果咱是傍晚接鸡苗,那运货船不得下午出发?下午出发天气那么热,鸡苗肯定会被热死。”

王向红一甩手:“嗨呀,大义这个人干活是好手,但就是听三不听四,估计他把人家传达的消息给听错了。”

庄满仓笑道:“支书,这就叫老天自有安排,是天意,让我请你们吃饭的天意!”

王向红说道:“我们这次过来社员挺多的……”

庄满仓豪爽的一挥手:“都请客!你还怕我请不起一顿饭?”

他又举起手挥了挥,很快一个干警赶来。

庄满仓说:“去县里的外宾饭店订一个大包厢,我也请我的老班长和好同志吃饭。”

王向红拦住他:“你说你、你这是破费啊!”

庄满仓甩开他的手学着他的语气说:“你说你、你这是见外啊!”

“哈哈,我去你们岛上的时候你怎么款待我的?西哈努克亲王吃不上的大加吉鱼都给我吃上了!”

“那你们来了县里我不管,这是什么意思?是不是以后你不想让我留在你们队里吃饭啦?”

话说到这份上,王向红只好苦笑。

妇女社员们一听要去饭店吃饭立马来劲了:“我就说得来。”

“来对了,支书还说没人请吃饭,这不是有人吗?”

“嘘,都闭嘴,让支书听见这话会生气的——我刚才去听了,咱今晚是在外宾大饭店吃饭!”

“呵!”

王向红只好锁了船,领着人步行出发,庄满仓跟他们走在一起,一路上意气风发。

外宾饭店是县里第二国营饭店改造而成,前年刚改造的,门窗都换上了如今时兴的大玻璃,看起来格外亮堂。

门外的标语跟寻常国营饭店不一样,其他饭店不是‘发展经济、保障供应’就是‘艰苦奋斗、自力更生’,这里标语是‘热情服务、宾至如归’。

饭店规模颇大,里面桌椅是如今少见的西式餐桌餐椅,每个桌子上还有个花瓶。

王忆看了露出蜜汁微笑。

有点不伦不类。

但充满时代的特色。

我喜欢。

社员们看到后大开眼界,妇女们伸手指指点点,王向红赶紧瞪她们一眼低声呵斥道:“别丢人现眼!”

他掏出墨镜戴上,又掏出红塔山但没点燃,而是抽了一根烟在烟盒上以漫不经心的姿态轻轻的磕着烟蒂。

这饭店服务员的服务确实热情,笑脸相迎,看见庄满仓后赶紧来迎接他们:“同志啊领导,订房间了吗?”

庄满仓说道:“刚才我同事……”

“哦哦,您是庄领导?”服务员恍然大悟。

旁边看账单的一个西装男子听到这话后顿时皱起眉头,他走过来说道:“小金你怎么说话?什么叫装领导?来的就是领导。”

“我姓庄。”庄满仓哈哈笑道,“同志你误会这位姑娘了。”

西装男子便跟着笑,一边笑一边道歉:“来,领导们这边……”

“嘿,王老师。”又有人招呼王忆。

生产队的社员一看这好家伙,王老师在城里的面子忒大了,在码头那种破烂地方没啥,这来了大饭店处处有熟人。

然后她们一看,这不是生产队的熟人吗?

供销公司的姚当兵!

来的确实是姚当兵,姚当兵还穿着在王忆那里买的牛仔服,上衣口袋挂着小米飞行员墨镜。

他兴奋的跟王忆握手,说:“王老师,好久不见、好久不见!”

王忆说道:“确实有几天没见着了,最近工作顺利吧?听说你现在是调到归国华侨联合会来了?”

姚当兵说道:“对,县委的叶领导看我打扮挺时髦,把我调过去试试工。最近工作还挺顺利但是太忙了,我们说好听点是干部,其实是服务员——这是真成服务员了,专门给归国的华侨们服务。”

“王老师我今天这里还有点事,一直没去找你是我做的不对,但我确实忙,等我忙过这阵我去拜访你。”

王忆摆摆手:“不用这么客气,你先忙去吧。”

姚当兵苦笑道:“我是真的忙,这些华侨真难伺候呀,有个要吃地瓜面面条的,这——唉,这事真是小孩没娘,说来话长,我回头给你仔细说。”

他又跟王向红打招呼,然后愁眉苦脸的急匆匆走进一个包间。

西装领班让他们点菜,女服务员说:“庄领导已经点过了,他要了一桌30元的大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