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 第373章

作者:全金属弹壳

“吃饭啊干什么!还能干什么!”王忆没好气的说。

老板借着灯光看他,然后笑了:“哎呀是你呀同志,我、我你看我给弄误会了,哈哈,你们这么多人气势汹汹的过来,我害怕呀。”

“你还记得我啊?”王忆摆摆手,示意大家伙找凳子坐。

老板说:“怎么不记得你?你爱吃羊腰子,每次来都要吃爆炒羊腰。”

妇女们的目光齐刷刷的看向王忆。

补的这么凶?

李岩松却大喜:“有这好东西?这比红烧肉还好,掌柜的给我们来一盘羊腰子,搞的骚一点,越骚越带劲。”

王忆含糊的说道:“行了行了大家别杵着了,都坐下、坐下,这里桌子太小了,老板,我们拼个桌。”

一张张桌子拼起来,他们围着桌子坐一圈。

老板拿着一包丰收烟出来散烟,他看出来了,这是来了一桌大生意。

李岩松大大咧咧的说道:“老板,你们这里扎实的肉菜都有什么?”

“炖羊肉、炒羊肉咱都拿手,你要是想吃扎实的,炖白肉、回锅肉、葱爆肉咱都有。”老板大喜过望。

果然是大生意!

王忆看出李岩华紧张,便对老板说:“报个价。”

老板说:“羊肉你这个同志都了解,我说一下扎实的肉菜吧,炖白肉一盘是一元一角钱,回锅肉是九毛五分钱,葱爆肉是九毛钱……”

满桌子倒吸凉气。

娘咧!

一道菜一块钱左右!

李岩华反而放松了,他身上有三百多元的零花呢。

并且王忆再次给他吃了个定心丸,说道:“我们这些人结结实实吃一顿,二十元就够了。”

“那肯定够了。”老板说道,“你们十来个人一人还能吃两块钱?”

李岩华一听二十块钱就能解决这顿饭,顿时精神抖擞:“来,老板你把刚才说的肉菜都来一份,还有红烧肉、红烧肉有吧?”

“有,红烧肉跟回锅肉一个价,全是肉,只有一点土豆在里面调个味,实际上那个土豆吃了油水和酱汁后味道更好!”老板说道。

李岩华豪气的一拍桌子:“那来两份!”

王忆说道:“肉菜差不多了,老板一人给我们上一碗羊肉汤吧,饼子上的足足的。”

老板说:“饼子你们吃,哈哈,今晚饼子不要钱——不过只能吃不准往后带啊。”

王忆诧异的问:“这么爽利?”

老板给他一个眼神:“大兄弟你带过来的朋友,我能给你差着事?”

“这是真的,我老二今天本来要请着去国营大饭店吃呢,王老师给我们拉回来了,说你这里实惠、好吃,不比国营大饭店差。”李岩松抽着烟说。

老板笑道:“同志,要不都说要听老师的话,王老师一点没说差,咱这里就是不比国营大饭店差,为什么?”

“因为我就是在咱市一营学的厨、上的班,从72年干到去年,整整十年,不信你去打听,我杨德瑞,市一营后厨师傅。”

“行了你们吃着烟,我去忙活。”

“哎哎哎,别忘了爆炒羊腰子,还有上两个凉菜,酱牛肉、酱猪腿肉啥的有没有?”李岩松问道。

老板回头说:“没有酱牛肉,有拌羊脸、拌羊肝、拌羊肚,有白切羊肉,这都是上好的凉菜。”

“那全给上一盘。”李岩松大气的挥手。

王忆忍不住的倒吸一口凉气:敢情不是你请客是你弟弟请客——果然,二鬼子永远比洋鬼子更狠,折腾起自己人来还得看自己人!

本来就拘谨的社员们听了他的安排都吓到了,纷纷劝说他:“岩松行了行了,不少了。”

“吃不了,岩松哥,咱这哪能吃的下啊?”

“凉菜要两个就行了,主要吃羊汤泡饼子的嘛。”

李岩松抬脚踢了弟弟的板凳一下子:“你是东家,你说。”

李岩华笑道:“这几个菜小意思,都上来吧,还有酒,你这里什么酒?王老师,你去点瓶好酒。”

兄弟俩的话把老板给整犹豫了。

妈的。

不对劲啊。

这帮人一看就是外岛的渔民,怎么能这么点菜?就是国家干部来了也没有这么点菜的。

他们不会是没准备付账吧?

于是他把点的菜给小心翼翼的报了一遍,最后说道:“一人一碗羊肉汤,这个一大碗是一元七角、小碗是一元钱,但你们点了很多肉菜,所以我给你们用大碗装汤,少放点羊肉,这样还是按照小碗算钱。”

李岩松说道:“对,没问题。”

老板说道:“那个,咳咳,这样二十块钱挡不住了,你们一开始点肉菜点的不多,这下子可多了。是不是?四个凉菜可都是肉菜啊。”

李岩华看他支支吾吾的样子明白他意思了,便叼着烟从贴身衣兜里掏出一叠钱放在桌子上。

都是大团结。

至少一百元。

老板见此利索的把毛巾往肩膀上一甩,说:“你们稍等,先上凉菜开开胃,马上给你们出来。”

“那个酒呢?各位同志想来点什么酒?本店现在有琴岛啤酒,一瓶五角钱,这可是名牌啤酒,都是冰镇的啤酒啊,大热天喝起来可舒坦了。”

李岩松说道:“一人先来一瓶,赶紧上!”

老板顿时跑了。

大买卖!

第215章 平安结编纂小组

一人一瓶琴岛啤酒。

老板娘以最快速度送上来。

王忆伸手一摸。

冰凉!

这酒瓶子和酒标跟22年区别不太大,大绿棒子配椭圆酒标,不过酒标上的生产厂家是用繁体写了个‘中国国营琴岛啤酒厂出品’的字样。

老人们拿着酒瓶好奇的看,一边看嘴里一边嘀咕:“就这个东西要五角钱?那不值了,啤酒一股子马尿味。”

王东峰奇怪的问:“这么冰凉?饭店里有冰箱吗?”

李岩松说道:“那肯定得有冰箱,饭店的肉得用冰箱保存,要不然天气这么热,那坏的不快吗?”

端着凉菜送上来的老板娘笑道:“我们小本生意,开这个馆子不为赚钱,就是想为人民服务而已,所以我们哪能用得起冰箱冰柜?”

“是码头上有制冰机,国家要制作冰块给海鲜用,我们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从码头上拿了冰块用,跟着沾光了。”

王忆给王向红往酒杯里倒啤酒。

刘红梅也倒,旁边的春红说:“红梅主任你也要喝酒呀?”

“不喝能咋整?”刘红梅说道,“盖子都开了,咱也没法带回去给家里的爷们喝呀。”

王忆劝说道:“自己喝吧,啤酒度数低,味道比较独特,其实比白酒好喝,你们慢慢品一品,这酒是有麦香味的。”

老板娘说道:“这同志说的一点没错,琴岛啤酒是大品牌,也就是现在它们要往外省销售了,咱能喝到。”

“以前七几年的时候,这琴岛啤酒咱这里是看不到的,甚至在琴岛本地一般人都喝不到,逢年过节才能凭户口本去买上几瓶。”

王忆说道:“可以理解,啤酒是麦芽汁酿造的,这更是纯粮食饮品,现在粮食供应还不充足呢,确实没有多余粮食来酿酒。”

“说的这么神?那我得尝尝。”春红往杯子里倒酒。

咕咚咕咚几下子,酒杯子迅速满了,泡沫跟膨胀一样往外冒。

春红没见过这种事,吓得赶紧往后退。

王向红拿过杯子喝掉泡沫说道:“怕什么?它还能咬你?”

春红讪笑道:“不是,支书,我看着像开锅了,吓我一跳、吓我一跳。”

旁边的王祥高笑着倒酒给她演示:“这是啤酒,不是白酒,你那家伙倒的太猛了,你看我,慢慢倒——我草,怎么还是这么多泡沫?”

王忆说道:“这说明人家琴岛啤酒新鲜,来,上来凉菜了,大家伙搬粮食又热又累,喝点冰镇啤酒吃点凉菜,来,举杯一起撞一个。”

“不用支书说两句了?”刘红梅问道。

王向红还真想说两句。

不过他不是拎不清的人,便低调的说:“今天是岩华请客,我说什么说?要不然让岩华说两句?”

李岩华摆摆手:“吃菜吃菜,今天以吃菜为主,大家伙不要心疼钱,吃的松裤腰带、打饱嗝最好!”

王东峰羡慕的说道:“有钱了真好,说话都硬气。”

他摸摸自己兜里的一块钱。

都好些天了……

李岩松哈哈大笑:“使劲吃使劲吃,别说了,赶紧下筷子。”

上来的是拌羊脸、拌羊肝,他先挑了一块羊肝吃,然后连连点头:“这味道好,真好啊。”

李岩华举起杯子,众人撞了撞杯,王忆喝了一口啤酒。

嗯,凉爽。

馆子里客人不多,专门给他们这一桌做菜还是挺快的。

上了凉菜上羊肉汤。

一人一大碗汤,然后老板娘端上来一篮子饼子。

都是傍晚刚烤出来的面饼,外表金黄,还带着余温,一上桌满桌子都有麦香味。

众人见此很吃惊,纷纷抬头看向王忆:“王老师,就是这小饼子不要钱让咱吃?”

“对,说的是面饼随便吃?不是玉米饼子高粱面饼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