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 第332章

作者:全金属弹壳

“它们长肉就是很很快,这个鸡今年的养殖规模要大到六千万到八千万,是国家重点推广的养殖项目。”

王忆拍手说:“对吧?这事我记得很清楚,我大学时候看过它的报道——咦,支书你怎么脸色不太对?”

王向红面色发苦。

他苦笑道:“我还没说完,确实是有白羽鸡、长得快的白羽鸡,可这鸡长得快是因为能吃!”

“咱山上面积不小,野草虫子也不少,可是老徐跟我说不能在山里大规模养鸡,它们吃草籽会导致来年野草数量减少。”

“怎么回事呢?就是佛海县你肯定知道,咱海福县的邻居,他们那片有几座岛上草木丰茂,然后公社就联合生产队去养山羊,结果你猜怎么着?”

“山羊把岛屿给啃荒了吧?”王忆说道。

王向红愣了愣:“你怎么猜到了?”

王忆无奈的说道:“咱外岛的人顶多养猪不养羊,所以不知道山羊有个习性,它们吃草会刨草根,斩尽杀绝!”

王向红说:“我现在就怕咱养的鸡多了,也把咱山上的草种子给赶尽杀绝了。”

王忆说道:“支书你不用担心,第一鸡的破坏力跟山羊没得比,第二咱们可以在山上进行轮养。”

“什么叫轮养?把山头划成片,然后让鸡成群去找草籽找虫子吃,这两天在这片吃、过两天去那片吃。”

“等到野草要传籽的时候怎么办呢?很简单,咱就把鸡赶上船,去红树岛呀、婆婆岛呀这种无人岛上去放鸡!”

王向红问道:“就像放鸭子的那样?驱赶着鸭群四处转?”

王忆说道:“对。”

王向红说道:“鸡群倒是能训练出来,这个我有数,可问题是你得集体养鸡群才行,这鸡要是家家户户散养的……”

“收归集体,社队企业开第二条发展路线,养鸡!”王忆断然道。

“家家户户继续养越鸡,然后抽调劳动力出来负责养鸡,养到冬天根据人头来发鸡……”

“那还不如直接杀了鸡让你来给炖,让社员们来吃大锅饭呢。”王向红也打断了他的话,并露出了不好意思的笑容,“主要是王老师你炖鸡炖的香,好吃!”

王忆暗道我炖鸡当然好吃了,我炖鸡用油多用料多啊!

不过他现在有漏勺掌勺,做饭累也累不着他,于是便答应这个要求。

而且他还意识到了一个机会:

生产队的白羽鸡也都是放养的,等到时候杀鸡他可以安排人前一天杀鸡,到了晚上他就把22年圈养的鸡带过来换掉放养的鸡,把82年的鸡留下给22年的饭馆用。

好活!

至于22年的鸡没有82年的好吃?

不要紧,他到时候可以多带过来一些杀好的鸡,到时候给社员们多多分配几块鸡肉、让他们更多的摄入营养和蛋白,这不比单纯吃散养鸡更好吗?

两人商量了一下迅速确定了路线,然后王向红说还要开党员和社员代表大会讨论讨论。

王忆答应下来。

两人高兴的嘿嘿笑。

笑着笑着王向红笑不出来了。

王忆问道:“怎么了?”

王向红说道:“我把最重要的一件事给忘了,忘跟你说了,这白羽鸡现在好些省市地区在抢着养,孵化场不够分!”

“咱外岛不是养殖业重点区域,分不到鸡苗!”

王忆揉了揉太阳穴,沉吟道:“白羽鸡苗这么抢手吗?那我想想办法,托我同学的关系看看能不能弄到鸡苗吧。”

第200章 生产队来了大领导

王忆不太想在22年买鸡苗。

22年的鸡苗倒是泛滥的很。

可什么事都通过‘我同学’的话,次数多了容易翻车。

既然82年已经有白羽鸡了,那何必还要从22年往这边带?反正四十年来白羽鸡的品种并没有改良,在这个社会上买就是了。

不过要是通过供销公司买不到鸡苗的话,那他只能利用‘同学’的人脉了。

他让王向红再托关系打听一下,看看能不能买到白羽鸡苗。

王向红答应下来,又说:“白羽鸡苗不好买,但电影带子倒是挺好借的,我托了文化馆的一个同志,帮咱借到了两部带子,以后还可以再去找他借。”

王忆笑道:“这可好,咱只要有电影带那就可以源源不断的吸引外队社员来咱这里,又能收柴油又能卖商品。”

王向红点点头,皱着眉头叼着烟袋杆走了。

他一边沉思一边走,走了几步又回过头来:“对了,王老师你不是要去社员家里抓鸡吗?”

抓鸡就是买鸡。

当地涉及到禽类都说‘抓’,另外还有个土称呼叫‘捡’,把生孩子叫‘捡孩子’,把猫狗生崽也都叫做‘捡崽’。

王忆说道:“抓鸡的事不着急,等我跟人城里食品厂合计合计价钱,再看看他们啥时候需要。”

“他们只是之前向我咨询了一下能不能从咱生产队抓鸡出售,我们还没有谈妥。”

王向红再次点点头,再次皱着眉头叼着烟袋杆走人。

他这边着急问,学生也着急问:“王老师什么时候给我们一人养一只鸡呀?我今天上劳动课抓了好些蚂蚱等着喂鸡呢。”

王忆说道:“这事得等支书打听一下哪里有卖白羽肉鸡的,等买了鸡苗回来就给你们一人一只养着。”

“那这些蚂蚱怎么办?”学生们还挺愁的。

王忆说道:“拿回家喂自己家里的鸡呀,你们家里的鸡肯定也想吃蚂蚱。”

结果学生们纷纷摇头:“不给,留着给自己养的鸡吃,家里的鸡吃了蚂蚱长了肉也不给我吃。”

“对,下了鸡蛋也不给吃,前天我弟弟馋了要吃鸡蛋,让我妈用扫帚疙瘩抽了他屁股蛋,还问他‘吃饱了没有’。”

王忆听的笑。

家里日子不好过,孩子们一个个也机灵的很。

不光是学生,整个生产队的人都把养鸡的事放在心上了。

这隔着两三天没有消息,到了四号上午放学、下工,王祥高先来问怎么回事:“王老师你不是去抓鸡吗?怎么一直没抓?”

王忆说道:“现在还没有鸡苗补充,所以就没去抓鸡,先让你家的鸡多下几个鸡蛋吧。”

王祥高笑道:“行,我是怕你觉得咱队里人靠鸡屁股换油盐酱醋,舍不得把鸡叫你抓走。”

王忆正要收拾教案离开,招弟和来弟姐妹又来找他。

还是鸡的事!

原来是她们母亲让姐妹们问问王忆怎么还没有去抓鸡……

王忆采购海养鸡算是第一次让社员们帮忙,结果社员们太上心了,他这边不上门社员们泛起了嘀咕。

没办法,王忆只好自己走一趟。

他跟着姐弟几个回家,进门后看到个老太太坐在鸡窝门口正在摸索什么。

这就是队长的母亲、姐弟们的奶奶,老太太当年染了病毒瘫痪但不是完全瘫痪,她是双腿没用了,但还能坐起来干点活。

平日里老太太会在家里补补网、洗洗衣裳刷刷鞋子,没法上工赚工分,只能给家里干点活。

这种情况下摸鸡蛋的事自然就是她负责了。

听见脚步声老太太回头看。

她的打扮和旧时代的老年妇女很像,花白枯燥的头发随意挽了个发髻,穿着对襟开的蓝色土布老褂子,扣子还是布质的盘扣,自然上面少不了补丁。

看见王忆她露出个害羞的笑容,说道:“王老师来了呀?你看我不知道,我知道我就不出来了。”

她一边说着一边伸手摁在板凳上,左右手各摁着个小板凳这样靠双臂力气支撑起身躯往前挪。

挪一步就把小板凳往前提一下,如此交换着板凳往前挪。

王忆没法上去帮忙,他总不能去把老人抱起来吧?

于是他只能让老人别着急:“婶子你不用回去,你看你说什么话?我又不是小鬼子,怎么还我来了你就不出来了?”

老太太笑道:“你是小鬼子我还不怕了,我这样的老婆子他们又糟蹋不了?可你这不是老师吗?我出来净丢脸了。”

王忆说:“可别这么说,你忙你的,我嫂子在家里忙活?”

黄小花从厨房探出头来:“在家里,王老师你随便进来,那啥,今天中午别走了,我给你用鸡蛋炒个香椿叶吃。”

好娃一听很高兴,拍着手说:“哦哦,有鸡蛋炒香椿吃。”

来弟拍了他一下,凶巴巴的说:“你高兴什么?是给王老师吃的。”

好娃抬着脸看看她说:“好,那王老师吃鸡蛋我吃香椿,炒香椿比腌香椿好吃。”

孩子奶奶听了笑:“哎呀,好娃长大了,懂事了,这次不叫他吃炒鸡蛋他不哭了!”

好娃说:“给王老师吃,我就不哭,王老师那天给我吃了好多好吃的,有油条、有红烧肉、有香喷喷的油米饭还有油蘑菇,还有一碗大骨头汤!”

他又去问王忆:“王老师,啥时候还怪儿童节?下个月能不能过?”

王忆笑道:“一年就一次儿童节!”

好娃很失望,这次想哭了。

王忆说:“不过下个月有端午节,端午节老师领着你们包粽子,到时候给好娃吃蜜枣粽子好不好?”

“蜜枣老师已经买好了,到时候好娃自己包个大粽子,里面塞上蜜枣带回来给你娘吃、给你爷爷奶奶吃,可甜可香了。”

好娃高兴的鼓掌喊:“好啊!”

他几个姐姐也高兴的鼓掌:“自己包粽子?这可太好了。”

他们的奶奶笑的脸上皱纹都伸展开了,说:“哎呀,王老师,娃娃跟着你沾大光了,我们也跟着你沾大光了。”

黄小花出来泼水,说:“可不是怎么着?你看看几个孩子现在的脸色,红润红润的,这两个月脸圆了不少呢。”

她对王忆说:“我以前顶不愿意领娃娃回娘家,回去就挨白眼,回去就听人说闲话。”

“现在好了,现在领着娃回去我那几个嫂子弟媳妇的一个劲拉着我打听咱生产队的消息。”

“娃娃穿的衣服鞋子把她们馋的呀,她们还去问她们那里的学校能不能发校服,结果学校说,发个屁!”

说着她哈哈笑了起来,又赶紧拿了个马扎给王忆:“王老师坐坐,我把饭烧上了,家里就一个锅,等饭出锅了咱再炒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