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 第266章

作者:全金属弹壳

所以如今听了常领导的话他可是喜坏了。

意外之喜啊!

刘大彪到底犯了什么事,竟然能让国家给生产队这么大的奖励?

王向红这边还在犹豫,王忆直接把他拉走小声说:“支书,白得的奖励,不要白不要啊。”

“咱不需要这铁皮子船,这样咱也不去占公家的光。”王向红挺固执。

王忆说道:“我的好支书呀,你想想现在外岛还有哪个生产队一艘铁皮船都没有了?咱拥有铁皮船哪怕不用、哪怕只是停泊在码头上也能表示咱生产队的先进性呀,对不对?”

“何况你们觉得铁皮船烧柴油味道太大不想用来捕鱼那咱们就不用铁皮船捕鱼嘛,咱们继续摇橹捕鱼,但铁皮船有时候可以去办点急事。”

“举个例子,万一哪个社员犯了点急病……”

“你不用说了,我明白你的意思,我想岔了,铁皮船确实是有作用的。”王向红点头。

他们欣然接受了这份馈赠,但常领导说奖励需要上级的批准,所以恐怕得耗费点时间,让他们耐心等等。

干警们没有继续留下,他们对王忆和王向红进行盘查后便乘船离开了。

王向红想挽留他们吃个饭但被拒绝了。

常领导说自己现在很忙,这次来翁洲是专门调查刘大彪这件案子的,他还得去水花岛进行调查,时间紧迫。

这样两人只能送别一行人。

前面干警出门,走在队伍最后的庄满仓给王忆使了个眼色,低声说道:“王老师,我会回来找你的。”

王忆说道:“是为了墨镜是吧?给你……”

庄满仓摆摆手,快步跟上了队伍。

他们说说笑笑走到码头,前面的人突然大叫一声:“娘的,你在干什么?”

码头上停靠了警用快艇的位置站着个老人,而快艇上有个大块头的青年正在忙活,手里一块石头敲得船底‘砰砰’响。

是大迷糊!

王向红赶紧跑过去问:“大迷糊你干什么?”

大迷糊抬头说:“我沉了他们的船,嘿嘿,然后他们就回不去了,抓了王老师也没用!”

他还疑惑的问:“对了支书,这船怎么没有橹架子?我寻思砸了橹架子,没找到。”

干警们气的要骂娘。

这他吗是个傻子吗?太野蛮了!

王向红去把大迷糊拽上来,撕扯着他衣领又推搡他:“领导同志们是来找我和王老师聊天的,你、你滚蛋!”

然后他要向常领导道歉,常领导指向码头上的老人。

老人一身米黄色旧军服,衣裤还笔挺,有着常年叠压的线条痕迹,他刚才听到干警们的声音便回过了头来。

王忆看身板就知道,这是小爷王真刚。

王真刚手上收着个大檐帽在腰畔,他看到干警们转过身来正要说话,但眯眼仔细一看王忆正跟庄满仓说说笑笑。

这样他就愣了。

这时候注意到他的干警也愣住了。

他们看向王真刚的胸口左侧,那里的军服上挂着三排总共八枚军功章。

有金色的有银色的,都在阳光下褶褶生辉。

王真刚问道:“王老师,你没被逮捕?”

王忆说道:“没有,闹误会了,咱们公安同志是来找我了解情况不是抓我。刚才不是跟社员解释了吗?没有人跟你说吗?”

“娘的!”王真刚顿时面色阴沉,不等王忆说完话他脱掉外套包裹住大檐帽急匆匆离开码头。

常领导招呼他说道:“唉哎,老同志你等等,能不能把你的军功章给我看看?”

王真刚扬长而去。

只留下一个削瘦的背影。

常领导看向王向红问道:“老班长,这位老同志是什么情况?他胸口的军功章你看到了吗?我看着有大鸽子章、国旗勋章啊?”

王向红说道:“是我一个长辈叔叔,他早于我入伍参军,而且起初就是主力部队,后来成为志愿军入朝抗击过美帝。”

“但彭老总后来的事你是知道的,然后我这个叔叔脾气很大。唉,算了不说了,他不喜欢谈这个。”

常领导若有所思的点点头:“难怪,那他是我的前辈了,他是立过战功的呀?还有他刚才的那个大檐帽,主力部队的呀……”

王向红叹气道:“我不知道,我这个小叔脾气很大,是个老顽固。”

“比你还顽固?”常领导开玩笑。

王向红说道:“跟他比我算是太开明了!”

常领导想打听王真刚的旧事,王向红说的支支吾吾。

这样几个干警就知道了,他有难言之隐。

常领导没逼问,而是拍拍王忆肩膀说道:“你这个青年可以啊,你这样的年纪能在生产队里有这样的威望,一个误会之下让全队老少爷们都来帮你解围,我这还是头一次见到!”

王忆低调的说道:“领导您误会了,是我们生产队上下团结,当然他们不是给我来解围,就是关心我另一个也是想要求情。”

“您了解我们支书也肯定了解我们生产队,我们都是老实的社员。”

常领导哈哈笑:“小同志八面圆滑呀,放心,我能不了解你们这个队伍吗?我老班长带出来的社员我从没有怀疑过他们对国家、对政府的忠诚。”

“行了,你们回吧,奖励的事我会抓点紧的。不过要走流程,多多少少得耗费些日子。”

他挥挥手又冲王向红敬了个礼:“老班长,保重身体啊。”

语气恳切,情真意挚。

王向红回礼。

常领导跳上快艇破浪而去。

等到警用快艇消失,王向红缓缓的说道:“怪了,刘大彪那熊人能犯下多大的重案,竟然惊动了中央。”

这话把王忆震得一ju灵:“惊动了中央?这位领导是中央的干部?”

王向红摇摇头:“是省厅的,前两年刚升到省厅去,我这是在他升到省厅去后第一次跟他见面。”

“但这案子肯定不只是省里主持查办的,他说给咱生产队奖励一艘机动船要向上级请示,省厅的上级是哪里?”

剩下的话不必再说,懂的都懂。

两人一起往山上走,王忆一路上长吁短叹。

王向红奇怪:“王老师,你在愁什么?”

王忆叹气道:“我在愁这个年代城里头真乱真疯狂,我一共就接触两件案子,一件案子是被人抢劫结果抓到劫犯后发现他们身上背着杀人重案。”

“再一件案子就是刘大彪这件了,没想到刘大彪更厉害,他不知道做了什么事,竟然连省厅甚至中央都惊动了。”

王向红倒是见怪不怪:“你是小年轻,少见多怪,五几年刚解放那年头咱外岛才乱了,你不带上枪不敢出海出海去捕鱼!”

“那时候海匪渔霸做殊死挣扎,在海里打着鱼经常就听到了枪声,不用去看就知道,有海匪渔霸正在抢渔获呢!”

王忆目瞪口呆:“这么乱吗?”

王向红点点头:“是啊,再往后倒退个十年八载,那时候海上经常械斗,特别是到了渔汛来临,大家伙要抢渔获,要追鱼群进行捕捞。”

“可鱼是活的,从这里跑到那里,从你占领的海域跑去了其他生产队占领的海域,怎么办?这个鱼群算谁的?”

“手底下见真章吧,谁的拳头结实就是谁的!”

王忆一路摇头回到教室。

其实他心里多少也挺庆幸的。

还好他领着生产队的民兵队抓到刘大彪后立马报了警,现在公安方面显然对他和生产队的民兵充满信任,所以只是调查了他在县里的一点作为,调查到他往外倒卖牛仔服和墨镜的事,而没去查他上大学的过往。

这事挺险的,要是公安去大学查一下他的信息发现没有他这个人,再顺着这条线往东北林场去查一查,那他真就要陷入大麻烦了!

有惊无险,可惊吓够大的。

王忆可算是记住这个教训了:

以后尽量少去县里、少去市里了,还是多多缩在天涯岛上吧,免得再招惹上什么是非。

反正他通过82年已经赚到不少钱了,手里还有多本古本手抄医书和祈和钟、第一版人民币这些价值连城的重宝,这样他在22年不缺钱了,不需要再外出去乱捣鼓东西。

三十六计,苟为上计。

孙子诚不欺我也!

中午头吃蒲公英。

昨天下午的劳动课上学生去漫山遍野打猪草来,顺便挖到了好些野菜,其中蒲公英最多。

外岛蒲公英泛滥成灾,这东西到了秋天便是一身降落伞,风一吹漫山遍野全是种子,来年是一片一片的往外长。

嫩蒲公英能做野菜。

王忆挑最嫩的拌凉菜,捣碎点熟花生米,加上生抽老抽鸡精辣椒油和蚝油,搅和一下子绿油油的好看又好吃,而且还能清热解毒利尿壮阳。

不那么嫩的则用来糊野菜饼吃。

渔家便常用蒲公英糊饼子,洗干净的蒲公英跟苞米面混一起,撒上点盐上锅蒸,这比单纯吃苞米饼子强多了。

而王忆做的更讲究。

他不用玉米面而是用白面来糊饼子,打上鸡蛋、切了火腿成丁,这四种配料再加点十三香和咸盐即可。

漏勺糊饼子一绝,他直接糊大饼子,贴在大锅上糊出来的一张饼子得有十五六寸的规模,用菜刀切开吃。

蒲公英菜饼糊出来不太好看,嫩绿色变成深绿色,而且多多少少会带点焦。

不过很好吃。

野菜的味道不算浓郁,加上鸡蛋和花生油的香味、火腿丁的滋味儿,这样味道交融让人很有胃口。

人多力量大,学生送来的蒲公英多。

因为是学生们共同送来的,人人有贡献,所以王忆中午就不只是给助教和课代表们管饭,所有学生都能领一块野菜面饼回家去吃。

夏天中午的阳光很灿烂,照在岛上显得树更绿花更红。

海风吹过,大槐树上的槐花哗啦啦的摇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