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 第264章

作者:全金属弹壳

不过尽管是欢声笑语不断,可外岛的静谧并没有被打破,只是被冲击了一下。

夏日晚风吹流云、吹海浪、吹树叶花瓣,夜空繁星清晰,海上浪花悠悠荡漾,岛上槐花被吹落满地。

一派怡然。

岛上的人说话热情奔放,溜达起来却是慢悠悠的,哪怕四个小组处处有响亮的笑声,夜晚的天涯岛依然是个宁静的小渔村。

风声海浪声和笑声不断,可是这些声音给人的感觉不嘈杂、不纷乱,晚上放眼看下去,更是只能看见一盏盏昏黄的灯、一座座黑彤彤的老屋,只能看见码头、渔家和渔民。

这就是渔家的夜生活,劳累一天,大家伙聚集在一起聊着说着开心着。

王忆拿了瓶rio出来倒在杯子里,他吃一口酱牛肉喝一口鸡尾酒,在躺椅上悠悠然的摇晃着,一时之间觉得自己没有烦恼了。

世间烦恼多是来自不满足,欲壑难填啊,欲望多了、烦恼也多了。

像他这种身上有个几百万现金还有几样价值连城的古董收藏品的人,对一切都很容易满足……

一杯鸡尾酒饮尽,酱牛肉和火腿也让大迷糊吃的差不多了,王忆拍拍手站起来回去睡觉。

小酒喝的迷迷糊糊,听着徐徐而来的浪花声睡得格外快,他很快便进入梦乡。

早上他照例在喇叭广播声中醒来:

“社队企业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并且还在继续做出巨大的贡献,在我国具体条件下,社队企业不是可办可不办,而是必须把它办好,并且要有健康的发展,一切经济犯罪活动,必须要制裁!”

“本省大江县红旗大队服装厂采购员陈德元,打折社队企业的招牌,贿赂干部、投机倒卖、牟取暴利,被判处七年有期徒刑。对这类混进社队企业进行犯罪活动、严重损害国家和集体利益的人,给予法律上的制裁是完全有必要的……”

王忆穿上衣服出去看。

初夏的早上,太阳还没有升起,黎明已经来到。

海上云雾萦绕,云在水面上游动,水在云中氤氲里翻涌,整个世界清凉而温柔。

白色的灰色的海鸟在海雾中穿梭,水面上有小船踏平浪花回到码头,码头上顿时传来声音:

“去赶海来?”

“嗯,今天起来早,就想着出去转转,趁着退潮在附近暗礁那边摸了摸,摸了点东西给社队企业做凉菜用。”

王忆看看手表这时间还早,他打着哈欠溜达到大队委,看到王向红在里面放广播,以往这活都是王东喜负责的。

不用他问,王向红解释了一句:“早上我过来听广播,听到有‘打击经济犯罪,办好社队企业’的专题,我觉得很有必要给咱们社员打个预防针,就赶紧用大喇叭放一下。”

王忆说道:“咱社员都是老实人,准没毛病。”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王向红语重心长的说,“只有被扼杀在摇篮里的问题才是好问题,咱们作为干部管理社员,必须要有前瞻性!”

他开始给王忆上课了。

大迷糊过来跟王忆说了一声:“王老师,没多少柴火了,劳动课让学生捡柴火吧。”

王忆还没说话,王向红说道:“咱岛上没什么柴火,这样,先让学生从家里带柴火过来,然后再等劳动课去一些无人岛上捡柴火。”

事情这么定下来。

早上是吃疙瘩汤,面疙瘩汤。

因为黄瓜下市了,生产队自己有大白菜,王忆切了黄瓜丝和菜心搭配面粉做疙瘩汤。

这东西简单。

大盆子里装面粉加水搅拌成小碎疙瘩糊,烧开大锅倒进去。

把黄瓜丝、白菜丝放入锅内,打上它二三十个鸡蛋,煮熟后烹一勺香油花再加入盐,便做成了一锅不稠不稀香喷喷的疙瘩汤。

疙瘩汤香喷喷,大早上的来一碗又暖和又充饥。

岛上人也经常做疙瘩汤,一般做海鲜疙瘩汤,放蛤蜊肉、放虾仁,不舍得放蔬菜和鸡蛋,然后倒上一碗面糊糊让全家都能吃点白面粉。

吃了饭,朗诵课文的声音又开始在山顶回荡:

“乌鸦喝水。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

“称象。古时候有个人叫曹操,别人送他一头大象。曹操很高兴,带着他的儿子和官员们一起去看象……”

“富饶的西沙群岛。祖国的西沙群岛,是南海上的一座岛屿,是我国的海防前哨。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古诗二首,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晨读结束,王忆和徐横各自带着一个班的学生上课,其他的班是助教带着上自习课。

孙征南背着手挨个班级巡视,他现在也算是教导主任,专门管纪律。

上午时分,王忆正在给四年级学生讲课,然后外面忽然响起喊叫声:“王老师、王老师,快跑啊,公安来抓你了!”

“支书、支书,公安来抓王老师!肯定是因为咱们卖凉菜让人举报了,我说是水花岛那些狗草的干的,公安来抓王老师了,来打击投机倒把……”

有人急匆匆的冲到校舍,王忆探头一看是王墨斗。

王墨斗脸色苍白、神情惶恐,他挨个教室找,看到王忆在四年级门口慌忙把他拉出来说道:“王老师你快走!我和社员们掩护你!”

王向红闻声而出,高声叫道:“墨斗,怎么了?”

王墨斗拽着王忆跑过去压低声音说道:“公安来抓人!来了好几个,腰上挂着亮晶晶的手铐子,来了就问王老师、要抓他!”

王向红面色严肃,说道:“这不可能、不可能呀,王老师没有投机倒把,咱是社队企业……”

“那就是投机倒把,绝对没有错,我听见了支书我听见了!”王墨斗急的跺脚,“市里的庄教官也在,然后还有个领导干部样子的在前面,有人就跟他汇报说‘这个王忆存在投机倒把行为’!”

又有人急匆匆的上来,压低嗓门说:“怎么还没把王老师送走,红梅主任在拖着公安,但拖不了太久!”

王向红沉声说道:“没关系,我在这里呢,我没死谁也动不了咱王老师!”

“咱不用跑,这件事我来负责!”

他回办公桌拉开抽屉将自己平时不戴的旧军帽戴上,然后穿好旧军装、系好扣子,连风纪扣都系上了,一丝不苟的整理好衣服拿起一卷报纸出门。

这时候已经有好几个人顺着山路上来了。

确实都是公安干警。

刘红梅和几个妇女惶恐而急迫的拉着他们说这说那,有人很严肃的说:“你们干什么?王忆同志在哪里?让他出来!”

看到这一幕王忆心里惴惴不安起来。

要不然——

赶紧往22年跑吧!

他确实投机倒把来着,卖衣服卖墨镜,还在生产队里卖粮食,不知道是不是这些行为暴露了。

王向红这边却镇定自如。

他站在路口一挥手喊道:“是哪里的同志?”

公安干警队伍中一个中年人喊道:“老班长,是我!”

王向红眯着眼睛仔细看,看过后他心情也沉重起来,赶紧拉了墨斗一下低声说:“把学生们叫出来、下去把咱妇女社员和老人也动员起来!”

王墨斗拔脚狂奔。

王忆吓尿了。

妈的王向红这样的硬骨头都害怕了?这来的什么人?

这边王向红说道:“常领导,你怎么来了?我们队里这是发生什么大事把你这个大领导给惊动了?”

中年人往上走,笑道:“老班长你叫我小常就行嘛,怎么还叫我常领导?生分了,你把咱关系给叫生分了!”

“那个老班长,王忆同志在你们上面是吧?哪位是王忆同志?出列!”

第175章 国家嘉奖

王忆惴惴不安的出来,给出一个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

自己的82年之旅不会就此结束吧?

在他倒卖牛仔服、墨镜和酒水的时候,他心里是有些担心的,担心这些来自未来的东西落入有心人手中,让他们发现问题。

如果有人非要较真,那小米飞行员墨镜和那几款白酒的瓶子都是可以查出问题来的。

但他也怀着侥幸心理,只是卖出几件而已,按理说不至于传到什么大人物手中,出事的概率是很小的。

而且他也没有卖出一些跨时代的东西,比如22年的半导体电器、精密机械、先进理念等等,他觉得这些东西才是真的危险,一旦被有心人察觉会给他带来灭顶之灾。

寻常的生活用品应该问题不大。

只是现在来看好像他运气不太好……

王忆站出来后,王向红挡住了他,然后将手里报纸递给这个常领导:“常领导,你既然叫我一声老班长,那老班长有个命令你能执行吗?”

常领导莫名其妙的接过报纸看了看,说道:“老班长你说,只要是合情合理,我一定执行!”

王向红帮他展开报纸,指向上面一个新闻说道:“绝对合情合理,我想请领导帮忙读一下报纸上这篇文章。”

常领导低头说道:“经济部表示不能因为有经济犯罪活动就怀疑对内搞活经济政策——城乡集体和个体经济还需继续发展。”

“据新华社江南5月10日电,在城市和农村地区发展集体经济和作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补充的个体经济,是对内搞活经济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

“经济部在回答新华社记者提出的问题时指出,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的发展,为江南地区人民带来了三个明显的好处:一是活跃了市场,二是安置了十万多名待业青年,三是增加了服务网点,群众吃饭难、做衣难、修修补补难等问题有所改善……”

他把报纸读完,疑惑的看向王向红。

王向红正要说话,这时候教室里的学生纷纷跑出来,王状元狂奔在前口中哀嚎:“别把我们王老师抓走!”

“不要抓王老师,王老师是好人!”

“领导你行行好别抓王老师了,你抓我、抓我吧!”

教室如同泉眼,学生哗啦啦跑出来,如同泉水涌动,涌到山路口一下子把众人给包围起来。

王丑猫胆子小,此时大为恐惧,直接朝着几个干警给跪下了,哭的泪流满面:“警察叔叔别抓王老师啊,别抓他啊……”

王忆急忙上去把他拉起来。

心里挺感动的,没白白给这孩子投喂啊。

庄满仓也来拉起他,一脸茫然:“谁要抓王老师了?你们瞎说什么……”

他的话被山下传来的声音打断。

山下也有人在喊,正在上工的妇女和在树荫下乘凉的老人纷纷赶来,从下面堵住了山路:

“各位领导,我们王老师犯错误你们批评他,别抓人啊!”

“领导你们先别生气,我们乡下人就这样,没有文化,容易犯错误。你们批评一下,指出错误我们一定改,不要抓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