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 第240章

作者:全金属弹壳

大迷糊和漏勺齐心协力,一大锅的大包子出炉了,孙征南和徐横都是左右手各掐了个大包子,蹲在门口吃的眉开眼笑。

王忆出来拿包子,徐横赶紧把自己手里的递给他:“王老师你吃我这个,锅里的还很烫,而且我这个馅儿多,你看多鼓啊。”

孙征南疑惑道:“馅儿塞的不一样多吗?”

徐横说道:“当然不一样多,娘的,漏勺精得很,特意多包了几个馅儿多的。”

“你看这包子上面的鼻子,顺时针转的是普通的,逆时针转的是馅儿多的——不用看了,你的也是馅儿多的。”

“哼哼,他以为自己小谋划天衣无缝,其实早都被我看穿了,所以刚才一开锅我就把馅儿多的包子都拿出来了。”

孙征南很佩服:“是大炮你的作风!”

王忆赞叹。

这个B真是粗中有细。

漏勺听见后跑出来,叫道:“我说这馅儿多的包子怎么不见了,娘的,原来让你给拿走了,那是我给王老师、寿星爷特意包的!”

“不信你问大迷糊,我跟他说了有几个是我特意包的,所以开锅以后让他别下手,我先挑,挑出来的剩下了咱们再吃!”

大迷糊拿着大包子坐在听涛居门口吃的开心,一个大包子他一口下去就没了半个!

漏勺问他,他想了想点点头:“是有这么回事。”

王忆看向手里的包子又看向徐横。

徐横愣住了,他看看王忆又看看手里的包子,三两口吃掉唱着歌摇摇晃晃的进了大灶:

“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把营归,胸前红花映彩霞,愉快的歌声满天飞……”

他们正在吃着饭黄小花挎着个篮子过来了:“王老师吃上了呀?我今天告假回娘家一趟,娘家自己种的大蒜出来了,今年的鲜蒜,甘甜一点不辣,可好吃了,给你送点来尝尝。”

王忆说道:“正好,嫂子,灶上今晚包了包子,你捎几个回去吃。”

这妇女掐着饭点过来送东西,打的是什么谱他自然一清二楚。

但他不反感。

还是那句话,都是让穷和饥饿给逼的。

黄小花赔笑道:“我不要,家里做好饭了,就是怕你吃饭早先赶紧给你送大蒜过来……”

王忆接过篮子往里装包子,说道:“嫂子咱之间不用客气,那啥,现在我这里人口也多,不给你多装了,你家里一人一个。我再给小爷装三个,你给小爷送过去哈。”

黄小花说:“好,我正好顺路。你说说、你说说,自从你回来,我家是跟着你脱贫致富了。”

王忆笑道:“这算什么?等着看吧,过几天咱全队一起奔小康!”

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送来的大蒜确实新鲜,紫皮蒜头,这是好蒜。

孙征南看到有鲜蒜立马开干。

王忆问道:“吃韭菜包子也吃蒜头啊?”

旁边的徐横也去吃,说道:“好吃啊,你试试。”

王忆咬了口包子咬了口蒜头。

鲜蒜头确实不太辣,汁水多很新鲜,而且有股独特的味道,说不上什么味道,算是初夏的味道吧。

韭菜包子鸡蛋多油水足,一口下去鲜美喷香,绿油油的油水一个劲的淌,蓬松的面皮带甜味,五个人是吃了一个接一个。

都停不下来。

王忆说:“既然喜欢吃包子,明天包槐花包子,吃过没有?槐花包子也好吃。”

一听这话徐横高兴坏了,他对孙征南说道:“你说我有没有必要再回高中念完它,然后回来正经的当个教员?”

孙征南说道:“带我也念一个,我也想正经的当教员。”

王忆哈哈笑。

这就心动了?别着急,对于学校教员福利而言,大的要来了!

吃过饭他借口去溜达,然后回到22年。

王忆打车去公司,放映机已经取回来了,另外采购的塑封机也到了,有些东西可以拆开包装转移进塑料袋用塑封机给封起来再带去82年了。

邱大年和墩子把机器组装起来了,两个跟车轮一样的放映轮,中间是主机,通电之后灯光亮起,投影在了墙壁上。

机器是旧货,但保存的不错,原装机头皮箱带原装音响,只是没有幕布,其他的插电都能用。

另外送了两盘试放映的带子,一部是《少林寺》一部是《牧马人》,全是82年热映的片子。

看着这两部片子王忆顿时紧张了,他问道:“这哪里来的带子?”

怎么都是82年的?!

邱大年说道:“我选的,卖机器的是金陵的,还卖录像带,我跟他砍价砍下来两部带子,他让我自己选,我就选了这两部,怎么了老板,不好吗?”

王忆问道:“你为什么选这两部?”

邱大年解释道:“他那里都是老片子,《少林寺》是最经典的,然后《牧马人》这两年不是在网上挺火吗?就是朱时茂那个‘老许你要老婆不要’,所以我就选了这两部,不好?”

听了他的理由王忆松了口气。

不是哪里露馅了!

他夸赞道:“不不不,很好、很好,年总你办事很有章法啊,你也就是学历差点,其实你能力真是不错,要是有个斯坦福哈佛的学历,你去给东子王首富他们几位大佬当助理都没问题。”

邱大年笑道:“老板你这话说的,太会说话了,一下子说到我心里了,我要是有你这嘴皮子那不把小姑娘们哄得团团转?那我不早肾亏了?”

“你不是早肾亏了吗?”王忆问道。

墩子则问:“年总你要哈佛学历不?我能给你办出证来,我大舅的师傅在哈佛那嘎达关系挺硬。”

王忆和邱大年震惊了。

他们都知道,墩子从不吹牛!

邱大年尤其震惊,以至于都没去反驳王忆的话,他问道:“墩子,你大舅我记得不是看破红尘出家了吗?”

墩子说:“对啊,所以他师傅在哈佛。”

“啥意思?”

“就是他师傅是哈佛的,哈尔滨佛学院么?”

王忆把机器收拾起来说:“我走,我的学识和情商不允许我和墩子在一个屋里!”

马上是周末了,他跟周世雄联系了一下。

周世雄说约好的时间是星期天上午,因为大亨坐火车来沪都,今天已经到了,但明天要歇歇。

王忆觉得星期天上午去谈价钱也行,明天他再回来一趟,跟袁辉一起前往沪都。

万事俱备,只待东风!

然而就在下半夜有人来找他了,是王东义跑来找他。

王东义这汉子沉默寡言,叫起他后用很正式的态度说:“报告,王老师,刘大彪去红树岛了!”

天涯岛最近一直用协助军警执法的名义在红树岛埋伏,只要有人来打鸟、捕鸟他们便带上照相机模型出去吓唬人。

这年头的人性子野可见识少,被岛上的民兵三吓唬两诈唬就怕了,要么不敢再去抓鸟,要么就得把抓的鸟交给民兵进行没收。

这事天涯岛还真不是师出无名——王向红跟县里和公社都反映了红树岛的情况,提出要安排民兵去执行省里的规章制度,县里和公社许可了。

不过现在还没有野生动物保护意识,县里和公社没当回事,王向红递了个申请书,他们便随手批了。

于是最近几天民兵天天乘船出海,白天晚上都去埋伏,不用动手、不用违反规定就有鸟肉吃,多舒服!

王忆暗地里给他们一个任务,那就是一旦发现刘大彪去红树岛不要管,要回来通知他。

最早的时候他是准备放长线钓大鱼,看看刘大彪到底要捕捉什么鸟。

但现在他的目的变了。

刘大彪在岛上埋了尸体,现在天涯岛民兵队接管红树岛的消息传出,王忆认为他一定会心里不安,很可能会找到一个无人时机去岛上查看情况。

前几天刘大彪一直没有动作,今晚动作终于来了!

第166章 刘大彪,你的末日来了!

刘大彪一出动,王忆这边立马换衣服出门:“走,喊上民兵队,去看看刘大彪要干什么!”

王东义问道:“这么晚了,民兵队全去?”

王忆琢磨了一下说:“全去,回头到我这里喝酒!”

王东义拔腿就走。

王忆还想喊上孙征南和徐横,刘大彪一伙人有枪,有孙征南和徐横他心里才踏实。

然而解放军永远值得信任。

压根不用他喊,两个人都在船上呢。

倒不是两人未卜先知而是明天是周末了,学生不上学、他们没有课,白天可以睡觉。

于是今晚他们两个主动替换了轮值去红树岛的民兵,跟王东义、王祥海四个人去埋伏的。

此时已经是下半夜,距离黎明没有几个小时,王忆心里有些焦急。

但调动民兵这种事肯定得通知王向红,还好王向红支持他,听到他怀疑刘大彪是去红树岛干犯罪的坏事,就允许他调集民兵去执行任务。

民兵们来的很快,换上衣服后纷纷跑到码头,大胆喊口令让他们列队:“全体都有,按出操队列排布!”

一队汉子排成一排。

大胆沉声道:“从左往右,报数!”

“1!”“2!”“3!”……

大胆最后喊了一个‘9!’

报数完毕他快步到王忆跟前很正式的敬礼:“报告王老师,天涯岛民兵小队共计九人实到九人,请指示!”

王忆眨了眨眼。

我指示什么?

孙征南在旁边说道:“随便说几句,主要是做个战前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