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 第143章

作者:全金属弹壳

他本想在沪都给满山花捎回来,可是这年头的脸盆暖壶都属紧张物资,需要票不说还得需要点关系,否则要排队。

王忆哪有排队时间?再说他也没有沪都的轻工业票。

于是他只能回22年买,22年这玩意儿烂大街,不过样式都过于新颖,他是在市场里尽量冲着老样式买的了。

满山花打开网兜看见里面东西就呆住了,她拿起暖壶喜爱的抚摸外皮高兴的问:“哎呀,这壶好看、这壶真美呀,这是在沪都买的吗?怎么这么好看?”

王忆含糊的说道:“对,在沪都买的……”

“沪都真好,难怪现在都说沪都产品甲天下,这暖壶造的真好看,上面印的花和字真好呀,我使劲搓一点不掉色。”满山花有点爱不释手。

王忆说道:“沪都的暖壶也不是都这样,这其实是外销款,我托外贸市场的朋友买到的!”

反正过几天外贸交易市场那边的杨兵和陈谷邮寄的东西就要到了,他可以先把这帮人说出来,有他们在解释起一些东西的来路就简单了。

满山花听到这话大为震惊:“外贸市场?是不是专门跟外国人搞贸易的?王老师你同学在那里吗?”

现在队里都盛传,王老师同学遍天下,哪里都有关系、哪里的关系都很硬。

王忆摆摆手:“不是,是沪都城里的单位从报纸上得知咱们天涯小学复学了,他们可怜咱们条件差,主动捐助咱们办学。”

满山花钦佩的说道:“那这也是王老师你搞的关系吧?咱学校都办多少年了,第一次听说有单位捐助咱们。”

她又把话题聊回暖壶和面盆:“王老师,你也要找对象了吗?”

王忆说道:“我找什么对象?我不着急。”

满山花问道:“那你干啥准备这些结婚用的东西?提前备下?”

王忆失笑道:“婶子你说啥呢,你难道猜不出来吗,这是我给东峰准备的啊!”

一听这话满山花赶紧把暖壶放下并连连摆手:“王老师,您是好意,可我们受不起,这些都是卖给外国人的玩意儿,那肯定很贵,我们庄户人家怎么用的起?”

“拿这个暖壶说,我打听了,供销社里的暖壶是四块六一个,你这个做的这么好肯定更贵,不得卖七八块一个?”

她说着又摇头:“这好是好,可我给峰子结婚真用不上这么好的,再说他结婚的东西我都备下了。”

王忆说道:“婶子,我跟峰子关系挺好,他要办婚事那我肯定得随礼,我就用这些东西随礼好了。”

满山花很要强,断然拒绝:“王老师你瞧你说的,你给队里又买平价粮又买发电机,峰子结婚你来就是给我们面子了,怎么还用得着你随礼?”

“再说了,随礼还用这些钱?那用不上!”

这点王忆听人闲聊时候说了,外岛结婚随礼给的少,五毛一块就不错了,谁给五块钱十块钱那可以带全家去吃席。

王忆劝说满山花收下几样东西,满山花摇着头怎么说都不肯答应,非常的倔强。

最后说急了,她进去去打开一个老木柜从里面掏出捆扎的透明塑料布,里面有脸盆和暖壶之类。

都还崭新,不过能看出有使用的痕迹。

满山花不好意思的解释道:“这都是我前两年跟人买的,人家没用几次,还挺好的呢,给峰子两口子用没啥问题。”

她买的东西样式风格更落后,水壶是铁皮暖壶,绿底带大花,这都是六十年代、七十年代结婚时候时兴的暖壶了。

王忆拿起暖壶看了看,问道:“这铁皮缝有点生锈了,给峰子办婚礼用不合适吧?还有这底色太绿了,不吉利啊。”

满山花也清楚这点,她只能小心翼翼的说:“咱庄户人家,凑活着用吧。”

王忆摇摇头:“你愿意凑活人家姑娘未必愿意,这样吧,婶子,你把你的东西给我,咱俩换一换……”

“王老师,我家不能占你这么大便宜!”满山花顿时打断他的话。

非常要强,非常倔强。

其实王忆觉得这还真没有谁占谁便宜,之前钟世平给他介绍了个生意就是有人要买这些七八十年代风的用具用品。

本来这生意他有点犹豫,因为他只能去供销社买这些用品,可供销社出来的都太新了,而且人家也未必想要。

他在22年的时候上网上商城看过了,那年头也有这些复古风的生活用品,只是过于崭新,估计不符合客户要求。

钟世平给他介绍的客户要做有年代感的短视频,那就需要所用的生活品有生活味儿。

满山花给王东峰准备的这套婚嫁用品正好符合要求,有使用痕迹又不是过于陈旧。

正好满山花性子又刚烈,所以王忆就改了说法不是给她家随礼而是跟她家互换用品。

满山花还觉得不好所以,但王忆这次坚定了态度,满山花也着实喜欢这套崭新的暖壶、面盆等用品,最终她拒绝的语气就弱了起来。

王忆把自己网兜里东西拿出来又装走她家的,说道:“行了,快别争了……”

“争什么?”邻居家里走出来人,是大胆的媳妇凤丫和出来送她的青婶子。

凤丫领着家里最小的皮鞋。

皮鞋眼睛很尖,突然指着地上的网兜喊:“大白兔奶糖!”

如果这年头有奢侈品品牌,那大白兔奶糖就是糖果种的奢侈品。

计划经济政策刚开始那几年轻重工业的原料都是按计划配给,当时大白兔奶糖缺奶缺糖,一天只产两吨成品糖,再分配到沪都金陵路食品一店、淮海路食品二店,那时候只有少数人家能吃上这个糖。

王忆看新闻上说,六几年小年夜的时候放开供应,然后人们挤都挤不进排队的队伍。

前几年改革开放,1979年9月全国计划会议提出对轻工业实行“六个优先”,即原材料、燃料、电力供应优先,革新改造优先,基础建设优先,银行贷款优先,外汇及引进技术优先,交通运输优先。

这样轻工业发展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优惠政策,制糖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198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又确立“把消费品工业的发展放到重要地位,进一步调整重工业的服务方向”作为今后经济建设的一个长期方针。

至此,轻工业发展进入快车道,日用品原材料终于得到较好供应。

这种情况下大白兔奶糖的产量得以提升,可没有提升到满足人民需要,现在大白兔奶糖依然不是随便能买到的,它是城市里专属零食,乡下还没有卖的。

不过外岛在城里多多少少有几个亲戚,亲戚们过年来做客会带上两样重头戏礼物,一样是麦乳精,另一样就是大白兔奶糖,所以外岛乡下的孩子也知道大白兔奶糖是好东西。

王忆的大白兔奶糖也是在22年市场上买的,现在大白兔奶糖市场份额被徐福记和外国糖果品牌挤压的难以立足,为了搞销量他们别出心裁又走起了复古路线,卖情怀、主打小时候的味道。

所以他带来的大白兔奶糖在包装上跟这年头差不多,现在是蹦跳的兔子商标,属于大白兔奶糖的经典包装。

皮鞋一看有大白兔奶糖就兴冲冲往里跑,凤丫急忙撵上他抓起来拎在手里。

青婶子好奇的打量地上的生活用品,问道:“王老师这是从沪都把东西捎回来了?”

王忆说道:“对,捎……”

“哎,真漂亮呀。”青婶子一把抓起大红暖壶看去,“你看人上面这大红的喜字,多喜庆呀。”

自家儿子结婚的用品得到邻居夸奖,满山花满心欢喜,说:“都是王老师给带的,他这次可帮我家大忙了。”

青婶子对这暖壶也是爱不释手,这年头谁家里添一把新暖壶比22年家里添一台净水器或者热水器还要有轰动性。

她拔下壶盖往里使劲吹了口气把耳朵放上去听,然后脸上露出满意表情:“王老师,这个壶多少钱?又好看又保温,真好。”

王忆含糊的说道:“没多少钱,跟山花婶子原来的暖壶差不多。”

“那不能。”青婶子摇头,“要真是那价钱你帮我也捎一个。”

凤丫揶揄她:“你可真是湿手抓面粉——会占便宜,这暖壶肯定不便宜,一样价钱给你捎这合适吗?”

青婶子跟她关系好,不在乎她的揶揄又拿起毛巾左右的看:“真厚实,这毛巾厚实呀,我家里两条毛巾叠在一起没有人家这条厚实。”

皮鞋拽着母亲的衣襟哭唧唧的说:“娘,我要吃大白兔。”

凤丫领着他往外走,他当场就躺下开始打滚!

这把凤丫气的要抽他,还是满山花拦住他从袋里掏出两颗糖塞他手里:“别哭别打滚,起来给婶表演个节目,婶给你糖吃。”

皮鞋赶紧站起来说:“大白兔奶糖是国家的优质奶糖,由沪都冠生园食品厂生产。该糖的甜度低,奶味浓,弹性好,曾两次荣获国家银质奖,值得新老客户选购!”

“这是什么?”满山花和青婶子都纳闷。

凤丫无奈的解释道:“前几天领他去了趟我姨家,我姨家邻居有电视,领着他去看电视,恰好电视就播放了大白兔奶糖的节目——不对,广告,他就记住了广告里说的话。”

满山花抚摸皮鞋的脑瓜,笑道:“皮鞋随你,头脑好使,真好使呀。”

凤丫连连谦虚,但心里也得意。

儿子记忆力确实很好,去看了一趟电视记下来不少事呢!

皮鞋急不可耐的剥开一粒奶糖,他没有塞进嘴里而是从糯米纸开始添,一下下慢慢舔,舔的满嘴都是浓郁甘甜的奶香味。

满山花问王忆:“王老师,你买的大白兔奶糖多少钱一斤?”

现在大白兔奶糖分散称和整体包装,整体包装是红绿两种铁盒,价格昂贵,那是给干部送礼用的东西。

散称的大白兔奶糖还可以一颗颗往外卖,一颗大白兔奶糖大约6克,往外卖是三分钱。

如果论斤称就便宜一点,两元钱一市斤。

王忆称了一袋子五斤,更小的包装袋就是20颗糖组成的小包,是114克的标重。

面对五斤糖满山花有些犹豫,可最终还是要下了。

逢年过节的亲戚会来,到时候给回点大白兔奶糖有面子。

他给王忆拿来十五元钱和几张票,有糖票有轻工业票,然后对王忆道歉:“王老师,家里就攒了两斤糖票……”

“嗨,不用票。”王忆把票还给她,“都是靠关系买的,人家没用票,直接用单位名义批发了一些分给我五斤。”

他又还出五元钱,满山花死活要他收下:“这是跟你换暖壶盆子的补钱,一样给你补一块钱,我知道这不够……”

“够了够了。”王忆摇摇头,“行了,那这样咱就算平账了,你忙着吧,我先回去。”

满山花又去把刚择好的韭菜绑起来递给他:“王老师,家里真没什么好东西了,就是头茬韭菜,都说头茬韭菜鲜,这是礼拜天我姐过来给我捎的,你别嫌弃,你带回去尝个鲜。”

王忆点点头拎着韭菜要走。

然后青婶子和凤丫追出去问他:“王老师,不要票的话,你还能买到大白兔奶糖吗?”

“还有那暖水壶,真好看,不用票能买吗?”

王忆问她们:“你们想要?”

凤丫笑道:“谁不想要?我想买点大白兔奶糖给俩小崽吃,那天我在姨家邻居的电视上看见广告说,七粒大白兔奶糖,等于一杯牛奶,拿回来泡个水,让孩子也喝个牛奶。”

青婶子好奇的问:“真的?七颗糖能泡出一杯奶来?”

“电视上说的还能有假?”凤丫很笃定,“而且我姨家妹妹还说,她念书的时候学校每天发一杯牛奶,有一天牛奶就断档,学校就给每人发了两颗大白兔奶糖来代替。”

王忆哂笑:“婶子你快别听电视上胡扯了,大白兔奶糖别泡水,泡水就不行了,而且它用的都是炼乳和奶油,这东西再怎么泡发也回不到牛奶的身份了!”

凤丫被他说的一愣一愣。

王老师经常会说出一些让人听不懂的话,可是看他表情、听他语气能判断出来,这话是有道理的。

她不太信电视的话会撒谎,可是她更相信王忆,这样就犹豫起来。

王忆跟她说:“你想给孩子泡奶粉喝的话那等我找外贸上的朋友邮寄点奶粉过来吧,到时候你们去买,也不要票,只要有钱就行了,那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