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 第125章

作者:全金属弹壳

王忆拿起钱说道:“支书,这一百元……”

“你做主,这是给咱天涯小学的钱,谁都不能动,只有你能做主。”王向红坚定的说道。

王忆把钱收了起来。

他看了看,连同之前卖粮食的收入如今光整钱就有六百多,这在82年的外岛算是个小富翁了。

他喝了红糖姜水把连环画小人书都收拾了出来,主要是两个类别,红色文化题材和传统文化题材。

红色文化题材是《铁道游击队》、《林海雪原》、《鸡毛信》、《红灯记》等,传统文化题材是《武松打虎》、《大闹天宫》、《方腊与宋江》、《聊斋故事》等等。

王忆看到《聊斋故事》大为好奇。

现在他讲《鬼吹灯》评书一直有个担心,就是《鬼吹灯》里的故事虽然多数能用科学解释的通,但风格上显然是封建迷信,很容易被扣帽子。

所以他讲的时候偶尔会插一些自己的解释,将诡异们用科学去解释一通。

至于能不能解释的通不要紧,反正他是岛上文化水平最高的人,其他人听不懂不是他解释的不对,而是他们文化水平太低。

可是现在看到《聊斋故事》这一小人书他郁闷了,这种书都可以出版,那自己在农村讲个鬼故事算锤子?

他拿出这本小人书,封面还是彩绘的,印的是才子佳人忸忸怩怩坐在竹林假山下正在拉拉扯扯。

翻开第一页写着:《内容介绍》,本册连环画根据中国古典文学著作《聊斋志异》卷二《聂小倩》改编并绘画成册。

往下就是故事简介。

王忆大概翻看了一下,里面的画面挺粗糙的,跟线条画一样,旁边或者竖着或者横着写了《聂小倩》的白话文。

这是正经有鬼的东西,跟它相比《鬼吹灯》除了跟盗墓这种违法行为有关之外,其他的尺度都不大。

傍晚学生们下了劳动课回来。

王状元像模像样的指挥着队伍,一个队伍先去喂猪,现在五头小猪是他们心头肉。

一个队伍把今天撸来的榆钱分王忆一部分,还有一个队伍帮忙清洗春笋、一个队伍去打扫卫生。

他安排的井然有序,学生都很配合。

当然不配合也不行,王状元一直在期盼着有人出来挑衅一下他作为劳动委员兼劳动课代表的权威,好让他酣畅淋漓的干一架。

他的目光很有侵略性的在男学生们身上扫来扫去,扫的大家伙乖巧无比,四年级五年级的学生也不敢惹他。

来送榆钱的学生看见了连环画,他们立马喊叫起来:

“小人书,这里有好多小人书!”

“这本书我知道,是《列宁在1918》,上面的字我都认得!”

“王老师真神了,他从哪里变出来的小人书?”

王新钊分析说道:“还能哪里变出来的?肯定是他的同学给他邮寄来的,劳动课上你没听见文书在大喇叭里吆喝说又有人给他邮寄了一个箱子吗?”

“我也要上大学。”有学生立下志向,“我也要有大学同学,让他们不断给我邮寄好吃的还有小人书!”

其他人纷纷响应。

现在大家心都野了,成为助教已经不能满足他们对未来的憧憬了。

学生们围在听涛居门口好奇的看小人书,王忆回来说道:“大家想要看书吗?”

“想!”回答的异口同声。

王忆说道:“这样吧,这里的小人书一共有五十本,不够咱们全体同学一人一本观看,大家伙得轮流借阅才行。”

“今天太晚了,不好进行借阅登记了,这样大家伙先放学,明天我选一位图书管理员,到时候让他来负责图书登记工作,那同学们就可以借阅图书了,好不好?”

“好!”依然是异口同声。

王新钊期盼的问:“王老师,谁来当图书管理员?”

王忆说道:“得找学习认真、工作仔细的同学。”

王状元听到这话顿时收回了胸膛:不错,在下又没机会了。

下工铃响了起来:

“……我国女排访美比赛第三战今日于拉斯维加斯打响,在前两战均以0:3落败的不利情形下,我国钢铁将军陈亚琼、独臂将军陈招娣、铁榔头郎平、怪球手张为、弹簧腿朱玲、无声手枪张洁云、笑面黑娃梁艳等运动员斗志昂扬、众志成城以3:1战胜了拥有海曼、克罗克特、贝克等世界名将的阿美你啃队……”

学生们打闹着离开,人人带上了一袋子的榆钱,袋子塞的鼓鼓囊囊,够全家吃上一顿了。

困难的生活教给了外岛人家许多处置食材的方法,一样食材百般做法,榆钱便是如此。

榆钱饼子只是最常见的做法,另外还有蒸榆钱饭,这个要用到面粉,王忆手头不缺这玩意儿,就让大迷糊晚上蒸榆钱饭。

这两天不吃贵的、不吃好的,就吃带着春天味的。

蒸榆钱饭很简单,洗干净的榆钱混上面粉撒上点盐上笼屉蒸,热气缥缈中,榆钱独特的香味便弥漫开来了。

野鸭溜达着回来了。

它有个翅膀废了,当时渔网对它伤害挺大,它现在没法飞走接受了现实,每天会去海边找吃的,然后再溜达着回来去草窝睡觉。

就是没下过蛋。

这让王忆很失望。

既然野鸭不是珍稀保护动物,他准备再观察几天,要是它还不下蛋就炖了它。

不会下蛋的鸭子养着干啥?

野鸭也吃榆钱,地上又洒落的榆钱,它挨个啄了起来。

啄的时候它怯怯畏畏的看左右,有点风吹草动赶紧往草窝里钻。

活的相当卑微。

老黄本来想欺负它,可看看它那卑微样子怕是回忆起了以前自己的流浪生涯,感同身受了,便围着它溜达一圈没动它,反而给它叼了一些草过来。

野鸭赶忙啄了草去打窝。

老黄帮它打窝,一狗一鸭相处的很和谐,王忆看的连连点头。

蒸榆钱饭出锅的时候,四组的队长领着儿子好娃来了。

他满脸堆笑的把钵子递给王忆说:“王老师,娃娃说你今天领着撸榆钱了,我家煮了个榆钱海货粥,你尝尝看,味道挺好的。”

王忆说道:“呀,榆钱也能煮粥呀?还是大米粥?谢谢老哥了。”

队长听他发问便说道:“做法挺简单,你熬过野菜粥不?一样,弄点葱花爆锅炒开后加开水烧开,下点米,大米小米都行,等米将熟了放上榆钱和海货,继续煮上几分钟就行了。”

他说着又不好意思起来:“王老师你别嫌弃,我家海米虾干啥的都送亲戚换粮食了,所以这次用了爬虾肉。”

王忆说道:“你可别这么说,爬虾好东西,这季节就得吃爬虾,城里人现在想吃还难呢。”

他又问:“这些米是从亲戚手里换来的?”

队长家里不可能还有大米。

结果队长说:“是上次你让大迷糊送去我家的呀,给了一袋子呢。”

王忆拍拍额头:“最近感冒,记忆力不好。”

他邀请父子两人坐下一起吃饭,队长连连摆手:“不麻烦王老师了,这次来就是送一碗热粥给你尝尝……”

而好娃已经坐下了。

王忆哈哈笑,摁着队长肩膀把他摁下:“又不是吃大肉喝大酒,只是在这里吃点蒸榆钱饭而已,一起吃一起吃。”

队长讪笑道:“那又要麻烦王老师了,主要是我们还得麻烦你个事,是这样的,我听说你这个礼拜还要去沪都?那能不能麻烦你给家里亲戚送一封信?”

王忆说道:“行,你把地址给我。”

信件队长已经准备好了,递给王忆一个纸包,里面是信上面写着地址。

他还掏出另一个纸包:“王老师,你不是有同学稀罕老钱吗?上次你送了一盒子好东西给我家让孩他妈走娘家,她去了,然后又给你要了一些老钱,说是把我丈人家里藏的老钱都要出来了。”

这个纸包鼓鼓囊囊。

王忆打开,全是第一版的人民币!

见钱眼开了!

他没想到队长有个宝藏丈母娘,这第一版人民币可值钱呢,他之前两次得到的少,这次直接是一沓子!

王忆守着人不好数一数,可是伸手一摸很厚重,至少一百张打底,而且他看见下面有好几张大额票!

这下子是真发了!

第一版人民币的大额票都很值钱,珍品都是大额票!

他必须得感谢人家,正好他手里钱多,直接去卧室抽屉拿出一沓子钱,没数直接塞进队长兜里。

队长都慌了:“王老师、王老师,这可不敢,这老钱银行不兑了,它不值钱了呀,你这是干什么?你这样我不敢呀!”

王忆说道:“银行不兑了,但有人收藏,其实它们值钱,不过在我手里更值钱,我可以通过它们从同学手里换到好东西,比如两台发电机。”

“所以这钱你收下就好了,这不是我给你的,是队里给你的!”

队长把钱摸出来。

油灯照耀下,崭新的大团结!

他没见过这么多钱,下意识先擦了擦眼睛。

王忆没让他数,又给他塞回去了:“给你你拿着,听我的安排就行,我不会逞强去帮助你们,我做事都有用意,你不需要质疑,只需要接受!”

队长这次来送老钱其实是带着点私心的。

这钱他老婆早拿回来了,为什么今天送过来?第一是今天恰好要委托王忆给沪都亲戚送信,这能省下几分钱。

第二就是他听说王忆同学从南方邮寄来了腊肉,寻思着自己送老钱那王忆怎么着也会给一块腊肉。

没想到王忆这次直接塞钱!

一塞一大把,全是大团结!

他激动之余整个人有点晕乎乎的。

迷糊了!

真的不敢相信,这种老钱最早那一批在他家箱子底下压了十多年了,在他丈母娘家里藏的时间更长。

他们不敢往外拿,因为队长丈人和他父亲成分不好,刚解放那几年闯荡祖国边疆干过买卖是资本家。

这钱是他丈人的父亲当年留下来的,一直以来不敢往外拿,因为老人曾经被批的很厉害。

这些钱一直被藏着,甚至怕被人发现,怕被人扣上‘私藏早年钱币意图扰乱计划经营市场’的帽子再给批一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