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 第1191章

作者:全金属弹壳

它没有这样强大的能力。

这雷达扫到鱼的信息后是要先传回电脑里的,电脑里存储了海量鱼类的资料,是电脑分析后给出一个判断,自己探测到了什么鱼。

这个判断不算很准,只有遇到的鱼比较大又数量多,电脑进行频繁侦测修正后才能给出一个最大概率的答案。

总之一句话,他们要找沉船全靠自己搜索。

还好,王东青等人来大鱼海是来捕捞马鲛鱼的。

四五月份的马鲛鱼极多!

当时为了能确定下网位置,他们利用海上为数不多的出水礁石做了估算。

靠着出水礁石的位置,王东青等人又探讨一番,最终给出了一个沉船可能存在的隐约区域。

从八九点钟找到下午三四点钟,几乎是耗费了一个白天的好时光,他们总算是找到了沉船位置。

可惜王忆还不能潜水下去看。

这沉船所在海底的深度是五十米左右,到了这深度的海底已经是漆黑一片,他这样的潜水菜鸡不能下去。

王东青是生产队内的潜水好手,当时他所在的船上还有水肺也就是水下呼吸器,所以才能潜入船里查看情况。

这次王向红带来了队里所有的潜水好手,大胆、王祥海等人都来了,欧人民和徐横也来了。

欧人民是自由潜的好手,这是疍民的看家本事,而徐横竟然也是此道高手。

徐横是在部队时候接受过的特殊训练,他在这方面很有天赋,不用任何工具的自由潜能负重深潜达四十米。

也就是说,如果他铁了心去玩命,那他不需要任何工具就能进入这艘沉入海底五十米的船里。

而欧人民还真能做到这点!

他不会用水肺也用不惯,他就是光着膀子、戴着水下头灯和护目镜跳入海水里。

其他人都背上了水肺,调整了气压之后背跌式进入海里。

不到三分钟的时间,欧人民潜水后又上来了。

他出水之后便直接上了船,看的王忆瞪大眼:“你不需要进行减压处理吗?你这样会不会得潜水病?”

欧人民摘掉护目镜抹了把脸,奇怪的反问道:“什么是减压处理?”

王向红倒是了解这话的意思,解释道:“他不用水肺,是自己吸了一口气、憋着一口气下去潜水的,这样不用减压处理。”

“待会大胆他们要减压以后才会上来,不过也不要紧,四五十米的潜水得停留六七分钟以上才需要认真进行减压处理。”

王忆不太了解潜水,他对此不感冒。

在他看来,潜水、跳伞、攀岩这些活都是自己找刺激。

用网上的话来说就是,极限运动只能中午玩,因为早晚会出事。

他有个初中同学就喜欢极限运动,结果潜水导致肺感染进一步引发了肺衰竭,从起初只是咳嗽到ICU里坚持了半个月,最终还是没了。

因此哪怕他来到了83年代的天涯岛,还是不去潜水。

太危险了。

他不玩潜水,对潜水的知识了解不多,但他隐约记得哪怕是不使用水肺的自由潜水,当水深较深的时候,也需要进行减压处理。

这样欧人民的潜水也只能中午进行,否则早晚要出事。

后面他不敢让欧人民下去冒险了。

正好欧人民的任务也完成了,他将盘尺交给王忆,说道:

“我测量了,桅杆是好东西,用整根圆木制成的,长度是24米,下面被斧子砍过,最粗的地方没法测量,没被砍过区域最粗地方的直径是54公分。”

“还有它长度是二十七米半,宽八米二吧,我估摸着它的排水量得有两百吨,这船不知道是哪个年代的,挺大!”

王忆好奇的问道:“桅杆下面有被斧子砍过的痕迹?”

欧人民一辈子都在玩木船和风帆船,所以对相关知识了解颇多。

他随意的说道:“肯定是在这个大鱼海遭遇暴风雨袭击了,然后船上的人想要砍断桅杆逃命,但还没有来得及砍断,船就沉了。”

“那桅杆是好东西,不知道在海水里泡了多少年,外皮被海水侵蚀坏了,我试了试整体还行,还能继续用呢。”

帆船上挂帆的桅杆,大多选择长的高、韧性好、质地轻的水杉木。

然后它制成的时候要考虑到海水侵袭问题,所以往往会做防水处理。

王向红更是海里吃饭的行家。

他根据欧人民的介绍开始对沉船情况进行简单的解析:

“那个,老白说这根古桅杆上有斧砍的痕迹,说明当时确实发生了海难……”

“肯定了,正常情况下帆船的桅杆是可以放倒的。只有在非常急迫,并且船舱里装有货物时,船家才会舍得砍掉桅杆的。”欧人民说道。

王向红点点头:“对,然后众所周知木头做成的桅杆和帆船是轻于水的。”

“这样即使是发生了海难,如果是没有过重的搭载物,它在破碎之后,就是船舱没有密闭存水的情况下,并不会沉入海底。”

实情确实如此。

一艘船如果气密舱、船舱等部位灌入水后沉入海底,可时间长了船舱破坏,那它又没有陷入泥沙中,它应该可以慢慢解体漂浮起来。

“然后这个海水的腐蚀能力是很强的,老白说桅杆的腐蚀程度不严重,那我可以断定,这沉船的沉没时间不算久,可能是清王朝的船。”

“这船现在带着桅杆沉在了海底,并没有四分五裂也没有飘起来,为什么?”

王向红伸出拳头在扶手上砸了一下子:“我判断的是,这船里还有货物!”

船上剩下的人闻言顿时精神一振:“还有货物?”

“什么货物?”

“队长你赶紧说说,咱们队里是不是发财了?”

王向红笑骂道:“发个屁财,这都是国家财产,哪怕里面有一船的金子,那也跟咱们没有关系!”

然后他露出正色,说道:“如果我前面分析的没问题,那么船上能够搭载的货物会是什么呢?”

“我觉得,那时值得跨海运输的有粮食、油料、布匹、海盐等货物,可它们不足以把古帆船留在那里。它们或者容易腐烂或者会溶于水,早就应该没有了!”

众人纷纷点头:“有道理。”

王向红说道:“不溶于水的物资呢,最常见的是沙石一类的东西,可这玩意儿在古代不值钱,我觉得在那个年代是不值得跨海运输的。”

“那么!”

他徐徐的看向众人。

王忆连连摊手。

这是百花奖颁奖晚会呢?哪来的这么多关子可以卖?

其他人更是被他弄的心里痒痒的。

蹲在地上的欧人民抠着脚问:“里面到底有啥啊?队长你快说。”

王向红说道:“我认为能够留住古帆船在海底的物资,极有可能是贵重的金、银、铜、铁等金属,又或是瓷器!”

众人闻言而振奋。

大家伙下意识的要鼓掌欢呼。

王向红下压双手说道:“别召集着庆祝,等等大胆他们的消息。”

大胆等人在水下掐着时间上浮,四五十米水深情况下,带水肺潜水个五六分钟不必进行减压处理,可以直接上浮。

不过安全起见,他们还是缓慢上浮进行了减压处理。

等着大家伙断断续续的出水,更多的信息也被传送上来。

“这是一艘三桅杆风帆船。”

“主桅杆还没砍断,前后桅杆砍断了不过也在船上。”

“确实没什么财物,底下有一些桶,应该装了桐油之类的?这么多年桶都坏了,里面东西都没了……”

听到潜水员们的汇报。

王向红眉头一皱,感觉事情很不对劲。

中国古代航海能力是相当强的,风动力巨型帆船很大很多,他们今天碰到的是三桅,更多的还有七桅、九桅的。

为了能奔向远海,这些船的用料和制造工艺都非常扎实,所以遇到风暴海难而不解体是正常的。

如果它没解体又沉入海底,时日如今船舱碎裂,那它在没有货物压重也没有陷入泥沙的情况下,为什么会沉在海底呢?

To上浮Or-Not下沉,这是一个问题。

第542章 惊动四方,和达兴号

来了大鱼岛注定当天不能返程,毕竟路途遥远,于是下午还有第二天上午,王向红指挥了潜水员们几次下水。

但就是没发现木船不会上浮的原因。

他们已经把这艘船的情况摸的差不多了,这艘船是三桅杆,三桅全是沿船纵中线布置,中部主桅最长最粗,头桅、尾桅依次而短小。

可是它有一点很巧妙,它的三桅杆实际上只有居中的主桅杆是真正固定的,所以需要砍断来放倒。

头桅和尾桅两边各有轨道,似乎这两条桅杆可以通过滑动来改变位置。

于是这样首尾各桅可以配置在中线,也可以配置在中线两侧甚至舷边。

这样巧妙在什么地方?

它巧妙在三张船帆可以改变位置以配合受风,互不干扰。

这点是很了不起的,制作工艺巧妙、生产难度很大。

天涯岛历史上不知道有多少风帆船,却没有一艘如此巧妙的船。

王向红跟王忆说,能用得起这种船的都是大势力船队、船东,一般商户用的起三桅杆风帆船,却用不起这样变桅风帆船。

于是,他们对这艘船的身份生出了好奇之心。

此外他们还探索了帆船的构造,该船船体庞大,船艏尖而低,船艉圆满而高翘,有八个舱房十六个铺位。

舱房已经全数碎裂,可铺位依然保存不错。

最终他们找到了这艘船的船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