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 第1157章

作者:全金属弹壳

这话真没法说了!

说王向红说的不对吧,他关于黄疸这块的解释还挺专业,黄疸确实是这么来的。

说他说的对吧,可他关于人摄入免疫球蛋白后的结果是说了些啥啊,这不是乱扯吗?

免疫球蛋白的本质是一种蛋白质,加热容易变性。

不管是母猪体内还是其他肉中都含有免疫球蛋白,而且吃肉是吃熟的肉,免疫球蛋白很容易破坏,在煮熟后会完全失去活性,不可能对人体造成危害。

退一步说,即使是误食生母猪肉了,里面有依然存活的免疫球蛋白,那也会被消化分解为氨基酸,并不会以活性状态进入人体血液……

面对众人的凝视,王忆舔了舔嘴唇。

麻了!

否认王向红吗?

那真是有点打脸了。

不否认王向红吗?

那——那没什么问题,反正这就是大家在闲聊,不吃母猪肉正好。

于是他就硬着头皮尬笑道:“我说,队长高见!”

王向红哈哈笑了起来,谦虚的说:“领袖同志说,活到老学到老嘛,都是跟节目里学到的。”

刘红梅说道:“真是开眼界了,我一直以为孩子得黄疸是因为当娘的怀孕时候吃橘子吃香蕉吃南瓜吃玉米面子吃多了的缘故。”

大家伙纷纷哈哈笑了起来。

王向红笑的很矜持,很含蓄,然后他又问:“对了,王老师,你过来是为了啥事?”

王忆把自己的来意诉说一遍,包括学校的一些安排、夜校的安排还有市里仓库的安排。

王向红大手一挥,轻松应承下来。

这样王忆给秋渭水请了两天假期,换成李岩京去带育红班的学生,他和秋渭水一起乘客船去了县里,跟叶长安一起待几天。

县里头动作很快,旅游公司已经成立,挂靠县城建局,由一位副县级领导分管,初期叶长安和齐敏主管。

旅游平台搭建的很快,公司的领导们便开始开展前期工作。

旅游公司派出年轻职工去往沪都旅游局进行学习,同时争取合作项目。

然后领导们则与沪都旅游局和江南省内已经成立的旅游局进行合作,争取把一些大型企业、部委局办的领导请来福海观光考察,给与专业建议。

王忆这边在旅游公司也有职务,是专业指导员,要审核旅游公司出具的工作计划,帮助旅游公司开展相关工作。

他当天去到县里后便去单位一趟。

旅游公司设立在县里刚成立的外宾酒店旁边,这样方便将一些贵客安置进酒店。

现在平台搭建起来了,但架构还没有完成,因为当地不管领导干部还是社会人员都没有相关经验。

现在单位里干部不少,真正能办事的不多。

不过接待王忆的接待办主任黄宗宝跟他解释,说他们已经选派了几名学历高、能力强的年轻工作员,并委派去沪都进行学习,所以他们现在员工不多。

福海这地方很小,东边放屁西边知道,旅游公司的领导们都知道王忆跟叶长安的关系,因此对待他很热忱。

王忆跟他们攀谈,他们的回答不说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起码足够坦诚——他们不能不回答,怕被他向叶长安告状。

跟这些领导们聊过之后,王忆发现县里搞旅游业其实并不是叶长安说的那么顺利。

县委开会几次提到这话题,两位大领导倒是挺有意的,可其他干部不是很重视,响应者更是寥寥无几。

从旅游公司的领导中也能看出来,这些人里不乏各单位的闲职干部!

就拿黄宗宝来说,这家伙虽然是第一次跟王忆见面,但实际上两人之间都早已听说过彼此:

黄宗宝之前是侨联会的一名科长,跟王忆相熟的姚当兵最早就是在他手底下当差!

再一个起初接待乔安全的便是这个黄宗宝,结果黄宗宝把乔安全给惹火了,双方关系闹的很僵。

如果乔安全当时一怒离开福海回了李家坡,那也没事,谁知道姚当兵靠着王忆把他给安抚住了,现在乔安全要在县里投资了。

如此一来,黄宗宝跟乔安全这边有些龃龉,侨联会对他便比较谨慎了。

倒霉的是,去年腊月江南省出面跟一些国外华侨联系,邀请他们回家乡过大年。

侨联会自然要唱重头戏,黄宗宝又犯了错误,而姚当兵这边表现很好,特别是他酒量很好,陪华侨们陪的很到位。

加上县里还曾经侦破过一起江湖游医冒充古巴华侨名医的大案,姚当兵在这案子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就这样姚当兵走了运气,不光转正还提了半级,成了他们科室的副科长。

黄宗宝这科长便成了闲职,正好县里办旅游公司,需要有接待经验的人才,黄宗宝便被借调过来,平级借调。

旅游公司的主任也是科长级别。

搞清楚这层关系后,王忆在心里感叹,福海真是个小地方!

可以说黄宗宝落到如今这地步跟姚当兵有直接关系、跟王忆有很大关系。

但他不能怨恨王忆,或者说不敢,毕竟他还没有破罐子破摔准备脱离组织,现在社会上没有下海的说法。

恰恰相反,黄宗宝很佩服王忆的手腕和能力,他想跟王忆打好关系,到时候借助王忆的能力和能量再打回侨联会去。

这次接待王忆的工作就是他主动争取的,否则王忆一个来挂职的指导员,怎么可能会让单位接待办的主任去亲自接待?

也正是这种情况,黄宗宝对王忆非常坦诚,把旅游公司的事情分一二三四五都给他说的明明白白。

现在旅游公司被认为是一片试验田,能行就行,不行拉倒。

县里的主要领导干部不看好旅游行业,第一,福海地区孤悬海外比较封闭,老百姓世代以打渔为生,经营单一渔业经济的观念根深蒂固。

之前县里开会就有老领导说,福海是国家的鱼篮子,给国家保障好海鲜供应就行了,不要乱搞。

第二是多数人意识不到他们看腻歪的海上风景是潜在的资源,也不懂怎么把这些资源转化为现成的经济资源。

第三是县里基础设施落后,开发资金不足。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

福海属于国防要地,是国家海上防线的咽喉地区,很多老干部、老党员担心有敌特分子借着旅游的名义来开展间谍工作!

黄宗宝介绍到这里唉声叹气,显然也不看好旅游业的前景。

王忆便问他:“那黄主任你怎么看的?”

黄宗宝委婉的说:“老同志们的想法不可谓没有道理。”

“旅游是首都、长安、金陵等历史氛围浓郁的大城市搞的产业,或者是琼州、内蒙、琴岛等拥有特色地理资源的大城市搞的比较合适。”

“咱们翁州是个小地方,到了咱们福海,地方就更小了,在全国地图上要找到咱们福海都不容易呢。”

“退一步来说,即使咱们因为有海洋资源所以可以发展旅游业,那隔壁的佛海是不是更合适?他们还有宗教资源呢。”

王忆笑道:“你说的有道理,好像确实是这样。”

“不过咱们也有自己的优势嘛,这个优势就是先发!”

他正要解释,黄宗宝这边自己帮他圆了起来,又说:“王老师说到点子上了,对,咱们有叶领导的英明指导,然后又比较早的发展旅游业。”

“老话说的好,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嘛,哈哈哈,相信咱们福海一定有个光明的未来!”

最后这句话估计他自己都不相信。

如果此时给他个选择让他去沪都上班,哪怕降半级到副科长,他也会立马卷铺盖跑路。

王忆琢磨着难怪姚当兵那不成器的东西能干跑黄宗宝上位,原来不是敌军有高达,是我军太拉胯!

这个黄宗宝……

其实命挺好。

他能在旅游公司干住这个接待办主任就不错了,这工作以后挺吃香的,九十年代会掀起旅游热,旅游公司的资源会比侨联会更多。

沪都第二冶炼厂的旅行团在明天就会赶到,今天王忆过来是熟悉工作环境和检查工作安排的。

他给叶长安写的那封‘旅游发展计划书’被采纳了,这次的接待工作很多便是出自他计划书的建议。

比如每个人准备一顶红帽子和一张贵宾胸牌,比如一人一份行程单,比如各项接待工作和游览工作的多级负责人具体安排单等等。

就跟23年代的旅行社工作安排差不多。

已经很先进了。

王忆等到傍晚和叶长安汇合,再找到正在书店买书的秋渭水,三人高高兴兴的去市场买菜买肉回家吃饭。

回到家里,王忆泡茶,叶长安聊起了工作:“你们单位这次旅游工作安排你都看了吧?有没有什么问题?”

王忆说道:“准备的很好,等现场有突发状况再进行临场安排吧。”

叶长安给了他一些资源上的倾斜,或者是旅游公司这边闻弦歌而知雅意,他们单位做主给了他一些好处:

这次第二冶炼厂的先进工作者度假时间挺长,为期七天,然后旅游项目中有海岛旅游。

其中海岛旅游是三个岛屿,第一个岛屿便是天涯岛,是安排他们参观福海地区的小康村的生活和人民状态。

叶长安喝了口热茶说道:“这次接待工作是咱们县甚至可以说咱们翁州地区的开门炮,咱们要争取开门红啊。”

“幸亏你上次在信里提醒我,让我们在冶炼厂的职工们出发前再跟他们确定一遍人员清单,他们此次要来的还不是原定的九十五人,是一百二十五人,足足多出了三十号人!”

“而咱们既定选择的招待所根本安置不下这么多人,临时换了场地,算是排了个雷。”

这话挺侥幸的。

他能预料到,如果后面没有再次确认人员名单会多麻烦,足足多出三分之一的人手,到时候怎么安排?还不得兵荒马乱?

王忆挠了挠下巴。

只多出了三十号人?

不对!

多出的人员要超过即定人员的一半!

因为他记得福海旅游业发展编年史中的相关论述,说的是本来要招待不到一百人,最终来了一百五十人!

或许是蝴蝶效应了?

想了想,他跟叶长安再次确定了一下:“爷爷,虽然他们报的是130人,但咱们不能按照这个人数来安排住宿,得有预留房间。”

叶长安笑道:“这个有,另外安排了十个房间做预备役。”

王忆摇摇头:“不够,改成二十个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