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 第1147章

作者:全金属弹壳

“那帐篷弄的,真是没话说,这里漏、那里积,吃着酒席都没有滋味,害怕呀,生怕一不小心雨水都浇到桌上来!”

说完之后项玉环也摇了摇这帐篷,又对王忆说:“王老师,这帐篷是好东西啊,以后咱队里办酒席的人家少不了,都能用吗?”

王忆说道:“能用,这都是简单东西,几根螺纹钢弄点帆布片而已。到时候就算同一天好几家办酒席也没关系,我联系人给咱们多买几顶帐篷就是。”

听到这话王东喜跟他说:“那王老师咱们干脆再开发个小生意,把帐篷租赁到外队去。”

“你现在心眼子真活泛,这也能赚到钱?”项玉环问他。

王东喜一拍手说道:“这不是我脑子活泛,咱外岛红白喜事天天都有,我看城里都有些是搭帐篷的,早就有人专门帮人撑帐篷了。”

“我当时还问过呢,这收费按占地面积的大小与时间核算,一般十个平方一天的租赁费是一元!”

“这么贵?”众人倒吸一口凉气。

如果租一天帐篷的租赁费一元也不算贵,问题是王东喜说的是十平方的价钱,外岛多数人都是家大业大,红白喜事办的隆重,撑帐篷动辄得奔着两百平方往上走。

实际上两百平方又能容纳多少桌?外岛渔民亲戚多,红白喜事摆的桌也多!

可即使只安置两百平方的帐篷一下来一天也得二十元了!

社员们一个月才能拿到多少钱工分?满打满算的壮劳力干一个月,结果不够人家三天赚的!

这事顿时刺激到了他们的心。

王东喜说道:“真就是这价钱,我都打听过了。”

“不过你们也别想着这活能赚大钱,主要是城里人在家里办酒席的才会请人撑帐篷,咱农民都是自己找毛竹篷布自己撑。”

围观听众们顿时甩手跺脚说‘嗨’。

项玉环说道:“原来没多少生意,你以后把话说全了,别老是说一半。”

“你跟你老婆办事的时候你老婆只让你进一半,你高兴吗?”

听众们一听这话精神抖擞。

来劲了啊。

王东喜说道:“去去去,说正题呢,你们老娘们就会开黄腔、耍流氓!”

“我观察着吧,城里人多且集中,办红白喜事的更多,租赁帐篷的也挺多,只不过这活没有太大的技术含量,用的设备也简单,所以干这买卖的人也多。”

“但他们的家伙什跟咱们的不能比,你看王老师弄来的这棚架,多牢靠;看这篷布,一块块的多齐整?”

“所以我想着咱们得做这个买卖,然后咱把名声给做起来,等美名在外了,四里八乡、城里农村的有类似的事不都找咱们了?”

满山花说道:“文书这话说的在理,虽说酒席不是天天有的事,但这家歇了那家办,细水长流,这买卖也比摇橹强啊。”

王忆帮他们发散思维:“那咱们索性做个红白喜事一条龙吧。”

“什么一条龙?还舞龙啊?”有过往的老汉感兴趣的问道。

王忆说道:“不是,一条龙,意思是全套服务,放在这个红白喜事上就是咱们不光给搭棚,还可以提供桌椅板凳。”

“大众餐厅里有不少以前替换下来的桌椅,问题都不大,让老高叔修一修就能用。”

“咱们提供帐篷又提供桌椅,主人家只要准备厨子和食材就行了,怎么样?这买卖可以吧?”

王东喜一拍手说道:“肯定行!”

“我当时为什么会注意到这事?就是那东家借板凳借的没招了,看我摊子这里有凳子也来找我借——哎哎哎,王老师的想法还真好!”

王忆暗道这也不是我的想法,二十一世纪农村酒席都是有人包办了。

人家可不光负责桌椅板凳帐篷,连碗筷菜肴都给负责上,东家只要点钱就行。

但这服务在当前年代行不通,现在买菜买肉还要票呢,老百姓哪能做的了那么大的生意?

王东喜真把这件事给琢磨起来了,还跟王忆说:“等今天吃完饭咱俩一起探讨探讨,把这个买卖给支棱起来。”

“咱们的帐篷好,同样价钱肯定找咱们,这样咱们再提供桌椅就要收费了,收多少钱合适呢?”

项玉环推开他说道:“你快去喝茶叶水吧,今天是让你记来客随礼的,不是让你来算怎么做买卖发财的。”

王东喜涉及到生意和钱会变得很认真。

他说道:“这买卖发不了财,就是赚个辛苦钱,喜庆日子往往在同一天,到时候干这活得东奔西跑劳累的很!”

满山花却对这生意很是感兴趣:“劳累也行,一天要是能赚个三五十,那东奔西跑一个月下来不得一千两千?”

她说着摇摇头发出感叹声:“不敢想、不敢想!”

王忆说道:“这很正常,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咱们仔细想想这人世间岂止三百六十行,三千六百行都有。”

“所以只要能吃苦、只要肯钻研,那就能摸到个门路上,养家糊口不是问题!”

也有人说:“那咱们这个一条龙的生意还可以做的大一点呢,找人跟漏勺和三组长学厨,咱可以提供厨师,主家提供米面粮油肉就行啦!”

“这真不错,那让我家那小子去当厨师学徒!”

有听他们聊天的老汉还给总结了一下:“跟领袖同志说的一样,广阔农村,大有可为。”

后面王向红急匆匆的上门来,问道:“新郎接人是不是快回来了?你们全挤在个门口干什么?别把门口堵住了。”

满山花看看时间,说道:“还早还早,还得大半个钟头呢。”

虽然还有宽绰时间,但人群还是散开了。

王忆去隔壁院子。

隔壁家的院子也撑起了帐篷,不过这个简单,是在院墙和屋顶之间拉了一张渔网,上面铺了一些芦苇杆挡挡雨水。

做饭特别是这种大锅饭,油烟很厉害,所以没法拉上帐篷,只能找点东西挡一下雨水就算完事。

王忆一进门,一股热气迎面而来,又有香气弥漫身边。

来氛围了!

芦苇帐篷下的王祥雄正在忙活。

他块头高大魁梧有力,跟当初的漏勺不是一回事,脑袋大脖子粗,正经是个好伙夫。

院子里好几台炉子一字排开,上面全坐着锅子,炉火很旺,映红了他的脸,显得跟满脸横肉似的。

王祥雄是这方面的老手,一切收拾忙碌而有条不紊。

他穿着白大褂、系着大围裙,衣袖高卷,露出线条分明的手臂。

厨子好不好,看看手臂就有数。

好厨子天天端锅颠勺的都练出了好臂力。

满山花找了关系好的妇女来给王祥雄打下手,一共找了六个人,结果六个人还不够王祥雄的使唤。

他在几口大锅前忽左忽右、闪躲挪移,锅子不用盖锅盖,大勺与锅的碰撞声时起时落,热气腾腾中,一道道火热的菜肴出锅。

王忆招呼他问道:“大雄叔,要这么早就出锅吗?待会菜是不是会凉了?”

王祥雄说道:“没事,我有数,凉不了,我现在出来的都是半成品,待会还要回锅的。”

“你想想就行了,待会人齐了要开饭,我要是现做能来得及做这么多菜?”

“特别是这家伙什还不行。”他踢了踢炉子摇摇头。

王忆问道:“火力不够旺是吧?”

王祥雄说道:“对,有鼓风机就好了,鼓风机给炉子下面加风……”

“还别说,我那里真有一台鼓风机,给爆米花机用的。”王忆笑道。

他赶忙找人把鼓风机带过来。

鼓风机插上电插排,随即‘呼呼’的声音响起,炉子开始往外喷火!

王祥雄见此大喜,叫道:“王老师今天你可是帮我大忙了,就得是这个火头,这才带劲么!”

王忆遗憾的说:“可惜只有一个鼓风机。”

王祥雄笑道:“一个也够了,这个就能立功了!”

他主管这口大火头的锅子忙活起来,出手利索、节奏分明,将大锅菜硬是做出了艺术感。

王忆琢磨着以后可以让王祥雄带几个徒弟。

王东喜刚才的话提醒了他,他们现在可以做帐篷租赁生意,以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他可以真办起红白喜事一条龙。

他知道用不了几年,起码到了九十年代农村就会出现这种一条龙的酒席服务。

一桌菜由大厨来把关,列个清单,冷热荤素搭配,并不会比酒店差到哪里去。

这样主人家轻松了,只需配合着付钱便好,而且不会付很多钱,起码比在饭店收费要便宜的多。

当然这些小买卖赚不了多少钱,真要赚钱以他拥有的资源还不是轻而易举?

但带领一个生产队发展,可不是有钱就行,更重要的是要把人心给凑齐了。

劳动力不能闲置,闲下来准没有好事,必须得把人手都充分调配起来。

就是个挣工分。

没有工分你就没有分红,在生产队里就让你抬不起头来,杜绝懒汉。

王忆得根据社员们的能力和性格爱好各方面给他们找出路,得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否则社员们分到的钱多又有空闲,那不说别的,吃喝嫖赌四大问题肯定少不了。

一个村庄里一旦流行起了吃喝嫖赌这些事,那完蛋了,这村子被毁了。

细雨朦胧中,码头上传来欢呼声,满山花家里的人便知道是新郎去把新娘子接回来了。

王东峰是骑着摩托车把石红心接回来的,这在外岛不说是头一遭也是很少见。

主要是外岛机动船常见,摩托车罕见,连自行车都很少见到,因为在岛上没有用武之地。

本来王忆想要让王东峰用偏三轮去接石红心的,但新娘子坐偏三轮终究不像那么回事——

现在抗日电影太火热,鬼子军官坐偏三轮车斗的印象让老百姓太深刻了。

正好麻六他们一行人要回来一趟,于是王忆便让曹吉祥和王东义把摩托车给开回来了。

此时王东峰骑着摩托车‘嘟嘟嘟’的开过来,铃木A100是一台好摩托,减震功能不错,在山地上开的并不算颠簸。

不过摩托车在山地上也开不快,王东峰骑着摩托车在前面,后面是两辆推车,上面推着一些崭新的家具——橱柜、桌椅、大红台灯、缝纫机等等。

围着推车四周的是好些社员,他们是来看热闹的。

队里有些年头没这么热闹的结婚了,像王忆、漏勺他们都是跟女方领证登记,然后找亲朋好友坐一起吃个饭就算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