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 第1141章

作者:全金属弹壳

“所以咱们岛上有那几口水井便足够了,岛屿下积攒的淡水会足够多,足够咱们日常饮用和农田菜园浇灌所用。”

王向红摆手:“肯定不行,你忽略咱们今冬垦荒成果了。”

“而且王老师你不去种地不知道,这菜地对水量的需求可大了,去年要不是有你领着用竹子做滴管,咱们的菜地早歉收了!”

王忆说道:“我记得这事,今年咱们的农田和菜地全用滴灌技术,全给安装上滴管。”

王向红听后苦笑一声:“太费劲了,那竹子做滴管……”

“不用竹子做的滴管了。”王忆摆摆手,“用胶皮管的滴管,反正你等着看吧,我都有数。”

去年那是为了避人耳目,为了不引起过多的关注度,所以才领着社员们费劲巴拉的抠竹子做滴管。

实际上23年的滴管很多也很便宜,王忆已经安排邱大年下单购买。

给全队的农田和菜地都铺上滴管,这也用不了多少钱。

然而王向红还是想把这套设备给带到天涯岛上去……

这是小农思想也是稳妥起见。

王向红是见识过旱灾发生后,外岛老百姓喝水有多困难的那些场面。

所以一旦有机会可以保障自家生产队的用水,那他绝对要抓住!

但王忆觉得没必要,不过既然王向红坚持,他就决定也给天涯岛铺设上一套设备。

正好岛上在盖楼,那就多盖几个功能间,把设备藏入功能间使用,只把太阳能电池板外放,这样倒也是不会过多的引人注意。

他和王向红说好这点,王向红意气风发,心里底气更足了:“走,安装这套设备试试,看看咱是不是真能自己安装成功!”

后面再有人询问这套设备的来路,王向红简单的一句话来回应:

“跟你说了你还准备去买吗?该问的你们问,不该问的别问!”

“为什么老天爷给你生了两个眼睛两只手一个嘴巴?就是让你多看多干少说话!”

被带着过来搬运机器当力工的大迷糊听完后松了口气:“我草,我还以为是老天爷让咱多看多干少吃饭呢。”

王忆看看他那跟怀了孕一样的大肚腩,感叹道:“你少吃点也行,小心三高啊。”

第523章 时代变化太快了

连着两天,防空岛和红树岛上先后安装起了一套海水淡化设备。

另外红树岛上又开工搭建更大面积的彩钢瓦房。

四百平方!

这次是一个车间了,罐头生产车间。

虽然彩钢瓦房便于搭建,但是四百平方的面积还是太大,至少得两天时间才能给搭起来。

生产队的建筑组已经熟悉了搭建彩钢瓦房,王忆没必要留守,直接回到岛上。

手头上暂时没什么事了,他便去王祥庆家里看篾匠活。

春天来了天气暖和了,他准备跟带鱼侯计划一下,把近海养殖业给搞起来。

要搞近海养殖少不得用笼子、用竹篾器具,本来这东西他都得从23年带。

但既然生产队里有篾匠,那他可以就近取材,不必再那么忙活。

后面篾匠家里得忙活起来,为此他上门的时候带了一套礼物,篾匠工具。

这就跟他当初送给王祥高的那套木匠工具一样,也是全套的,样数繁杂:

有木凿、挖凿,有篾针、刮刀,有钳门丘凿也有7字刮刀,更有直头篾刀和勾头篾刀。

其中篾刀最珍贵。

这都是用优质碳钢锤炼而成,整体锻造淬火,刀刃锋利,刀背加厚,刀柄是防滑防脱塑料质地,价格一把五十块……

购买整套工具送工具包,就跟个挎包一样,王忆斜挎在肩膀上,其中两把篾刀斜插在外面,用真牛皮套索固定,抽插都很顺手。

他带着包下山,学生看到后纷纷跑来问:“王老师你这是什么包啊?我看着有刀柄。”

“这是刀客,武林中人!”

王忆摆摆手:“这是篾匠,讨生活的手艺人。”

王新米问道:“能不能抽出刀来让我看看?我也想整一把这玩意儿。”

王忆盯着他看。

王状元和王凯现在都改邪归正、浪子回头了,你小子又蹦跶出来了?

怎么个意思?你们给我玩玄幻套路呢?打了小的出来大的、打了大的出来老的?

王新米被他收拾过,那气焰比一开始的王状元和王凯可差远了。

他这边目光一冷,王新米立马点头哈腰拍拍屁股一套三连然后跑路。

王忆去了王祥庆家里,此时家里的院子两侧堆满了竹子,而王祥庆两口子都在忙活着编竹筐。

看见王忆进门,两口子放下手里的活起来招呼他。

王祥庆的媳妇侯晓芝还赶紧去给他泡茶。

王忆摆手说不用,王祥庆笑道:“王老师今天是过来学艺的?我看着你身上带了装备啊。”

他一眼看出挎包上的刀是篾刀,毕竟篾刀是篾匠的基本工具。

现在他手里就握着一把篾刀,身边还有几把小锯、小凿子等。

相比之下,他的篾刀品质自然跟王忆带来的不能比。

不管是用的钢口还是工艺,两把刀之间都有差距。

另一个王祥庆这把刀用的时间已经很长了,刀身甚至有坑洼。

刀口磨了又磨,虽然还很锋利,但是被磨掉了一些,导致刀身已经便窄了。

这种篾刀用处不大了,主要是刀身和刀口都是钢可处理工艺不一样,刀口的钢磨光了,剩下刀身打磨出来的刃口不够锋利。

王忆抽出一把直头篾刀给王祥庆。

王祥庆伸手一摸便感叹道:“好刀,这真是好刀啊!”

他甩甩手又点头:“这个塑料刀柄就是舒服,工业产品跟咱自己打的东西不一样,是好东西。”

王忆把挎包递给他,说道:“二叔,这是我送你的。”

王祥庆一愣,看了看他后问道:“你没准备跟我学篾匠活?”

王忆笑道:“没有,我就是好奇……”

“王老师是甚么身份?跟咱两口子一样劈竹子?是不是?”侯晓芝端着茶壶出来,最后一句‘是不是’问的是王忆。

王忆笑道:“劳动人民最光荣,我还真想学这些手艺,但是确实没时间。”

“我这次来,其实是收集生活素材。”

王祥庆挠挠头:“素菜?什么菜?我家里现在只有咸菜还有一些雪菜,你要我都给你拿……”

“不是,”王忆哈哈笑,“是素材、材料的材,或者说这叫采风。”

王祥庆更疑惑了,讪笑道:“庄户汉啥也不懂,王老师你见笑了,那你又采什么风?我家院子里风好吗?”

侯晓芝说道:“你真是武大郎耍门杠——人熊家伙笨。”

“王老师说的采风是作家采风,没听收音机里说这个吗?冰心同志不是要组织咱们国家的一些作者春天到农村采风吗?”

王祥庆说道:“还真没注意这个。”

王忆说道:“没注意不要紧,知道我是来干啥的就行了。”

“我就是过来凑个热闹,不是要学着做竹编。”

王祥庆听到这话便没有跟他客气。

他落落大方的说:“那我收下你这套礼物了,反正王老师你要是觉得我的活能给你有啥帮助,你就跟我说,我照着你说的干。”

王忆笑道:“你干你的就行,我跟着看一会。”

新篾刀到手,王祥庆很兴奋。

一共两把篾刀,他左右手各抓了一把耍了耍,看的侯晓芝翻白眼:“人家是双枪李向阳,你是双刀王祥庆啊?”

王祥庆不善言辞,一个劲的嘿嘿笑:“那我这不就是有双刀吗?”

侯晓芝给王忆又倒了一杯茶,坐下后夺过一把篾刀看了看,赞叹道:“王老师,难怪你二叔喜欢这刀,真好呀。”

她看到刀柄上有字母,顿时肃然起敬:“这是不是你从国外进口的好东西?”

王忆说道:“不是,这是咱自己国家生产的。”

王祥庆把她手里的篾刀又夺回去,说:“这刀还没用过,咱手生,先别用,等熟悉熟悉再用。”

侯晓芝骂他:“你就是吝啬,有好东西舍不得给自家人用。”

王祥庆不说话,闷着头开始研究里面的其他竹编工具。

侯晓芝拿起他之前用的篾刀开始干活,手脚麻利,一刀把竹子给劈开,将一筒青竹对剖再对剖,剖成竹片,再将竹皮竹心分开。

跟庖丁解牛一样,干脆利索。

她一边干活一边跟王忆聊天:“王老师,我听说那个啥,咱们队里以后可以办酒席了?”

王忆说道:“可以办了,新媳妇进门有福利,给几个选项,里面包括办酒席,所以就看她们选什么。”

“我听说,我们这些老媳妇也有福利?”侯晓芝期盼的问。

王祥庆撇嘴:“你是梦里戴花——想得美。”

“我戴你娘个臭批。”侯晓芝彪悍的骂他。

王祥庆又嘿嘿笑,他也不生气,闷着头继续研究这些新家伙什。

侯晓芝自己不好意思了,对王忆说:“王老师你别见怪,我们没文化的人说起话来就这样,粗俗。”

王忆摆摆手:“二婶你客气了,不过你说的对,你们也有福利,好像每年都有吧?”

“具体现在还不好说,反正得看大队委开会表决,反正我听队长的意思是,以后每年都给咱队里的媳妇们发点东西。”

侯晓芝一听精神抖擞,恭维说:“王老师你现在就是二队长了,你说的就好使,你说有那肯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