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 第1137章

作者:全金属弹壳

刚刚过去的冬天特别是腊月让学生们记忆尤深。

他们从没有过这么富裕的冬天。

过去一个冬天他们吃了好些肉,以至于今年岛上孩子都不怎么感冒了。

营养摄入充沛,体质大为增强!

王忆含糊的说:“行行行,今年多养几个猪,我看你们不用学习了,以后专门养猪得了。”

这事还真别说,二十一世纪不少高等学府的毕业生就放弃了在大城市发展的机会,回家乡去养猪了。

王忆有个同学就是这样,他那同学痴迷网络游戏,大一大二在网吧度过的时间比在学校还要多,这样连续挂科,最后压根学不下去。

他父亲得知消息后大发雷霆,亲自来学校把他给押回了家里,回家帮自己去养猪。

当时他和同学们不胜唏嘘。

直到后来得知这同学家里有个一千头养殖规模的猪场,每年光是靠老母猪育种就能赚十几万,加上公猪配种和正常的肉猪出栏,早早实现了年净收入百万元的生活……

学生们得知又有了赚零花钱的机会,纷纷跑来校舍集合。

王忆亲自带队,领着学生们开始翻山越岭。

学生们随身带着竹签,现在这时节最多的野菜是荠菜,而挖荠菜就得用到竹签。

一直以来,挖荠菜、打猪草都是渔家孩子最喜欢的工作,因为可以趁机去野外疯玩。

反而出海帮工的活计让人不喜,又累又晒还在父母眼皮底下,连偷偷放个屁的工夫都没有。

不知不觉间春暖花开。

天涯岛绵延的山上挂了绿色、带上了红黄蓝色,这是长叶抽芽开野花了。

学生们打着呼哨,撒着欢的奔向山坡,就跟一群快乐的小疯狗一样。

山坡各处已经有一丛丛嫩绿的荠菜长出来,学生们三五成群,找个地方就凑一起开挖了。

荠菜的根扎得很深,用手扯很容易扯断,必须得用竹签慢慢从旁挖才行。

这方面王忆不懂行,而渔家的娃娃们都是此道高手,不一会儿随身带的竹篮子或者网兜就被填充起来。

小疯狗们很快活,到手的荠菜就是他们存入门市部银行的零花钱——

门市部现在成了岛上的银行,谁家有鸡蛋谁家有鱼鲞干货的,就会送去门市部,然后王新国会在门市部的账本上记下一笔钱。

这样社员们来买东西不用带钱,精准划账即可。

学生们也是如此,他们会抓住各种机会来换取零花钱买零食,今年过年走亲戚的时候跟差不多年纪的表哥表姐表弟表妹们一比,幸福感爆炸!

此时挖着荠菜,他们也聊起了正月走亲戚的往事:

“我跟我妈去我舅家来,我舅家买电视了,谁看过《金猴降妖》这个电视?里面的孙悟空可威风了。”

“这才不是电视,这是动画片,咱队里又不是没有电视,看把你给能的。”

“那不一样,我舅舅家里是自己买的电视,咱们队里的电视是队里的,我舅舅家的电视,我家里人想什么时候就什么时候看,想看什么就看什么,不用看《新闻联播》,可以专门看动画片。”

“泉泉下次咱们去你舅舅家看动画片吧?我姑父也想买电视,但他们乡里供销社里的电视没有了。”

“你快别吹了,就你家那些穷亲戚还能买得起电视?下辈子吧。”

“你麻痹王新米,我姑父有钱,他现在给人修船,可能赚钱了……”

孩童们就是这样。

一言不合要打架。

这就是王忆得跟着他们的原因。

他们手里都有竹签子,这东西很锋利,能挖土能挑石头,戳在人身上就是一个贯穿伤!

有学生争吵,王忆便说道:“不愿意在这里挖野菜的就回家吧,门市部不收他的野菜了。”

如斗鸡般站在一起的王新米和王小刚听到这话顿时面如土色,两人一起笑:“愿意、愿意挖。”

“王老师,我俩闹着玩呢。”

正好有社员拎着麻袋过来,问道:“王老师,领着学生挖荠菜啊?这得挖多少?能吃的过来吗?”

王忆看了一眼笑起来,说道:“是二叔呀?你家晚上要不要吃荠菜?等下午我让学生给你家里送点。”

二叔王祥庆顿时摆手:“不要、不要,荠菜这东西不好办,吃荠菜要好吃得多用油,用油少了一股子的青草味。”

王忆说道:“嗨,你那是要包包子包饺子,其实荠菜的吃法很多,是炒是蒸皆可以,凉拌、做汤两相宜。”

“你比如说做素炒吧,以前在东北的时候我就爱吃这一口,除油盐外别的调料一概不放,为的就是吃一个清新自然,放太多调料就掩盖荠菜的鲜嫩本色,滋味尽失了。”

王祥庆疑惑的看向他,说:“我家里也没有别的调料呀。”

外岛渔民现在确实不喜欢荠菜。

正如王祥庆说的那样,荠菜要出滋味,那得多用油,这是一种油老虎野菜。

王忆说的素炒也得多用油。

一直到本年代的末期,外岛地区吃荠菜方式主要是用来煮鸡蛋。

民谚有云:三月三,荠菜菜煮鸡蛋。

三月三这天,外岛不论农家还是城里都有吃荠菜煮鸡蛋的风俗。

中医上说是荠菜煮过的鸡蛋有清火、祛毒、避邪的功效,据说吃后一年之中还不会腰酸头晕。

另外就是荠菜煮水了,同样道理,中医上说荠菜煮水也能清火祛毒。

王祥庆谢绝了他的好意,带着麻袋、掖着砍刀进山。

王忆问道:“二叔你这是要去干什么?砍树吗?”

王祥庆笑着摇头:“不是,是去砍竹子,我会那啥,就是编点筐子篮子啥的,嘿嘿,我跟着一个篾匠师傅学过手艺。”

“然后春天的竹子软而嫩,它带着水汽和蓬勃朝气,最适合抽丝搞编织了。”

“现在咱们队里生意多,要用到筐子篮子啥的地方也多,还有海上作业的也得补充去年磨损的旧家伙什,所以我每年开春都要砍竹子编一些东西。”

王忆听的眼睛一亮:“原来二叔你还是个篾匠啊,平日里没怎么听人说过。”

王祥庆谦虚的说:“手艺不行,就是春天随便弄点简单的家伙什给队里帮帮忙,其他时候不干这活,也没人聊这个。”

篾匠是手艺人,这门手艺在九十年代后开始消亡。

随着塑料制品的大量出现,篾匠才淡出了市场,不过在23年代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对纯天然的追求,篾制品又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了。

23年代的竹制生活用品价格比塑料制品要贵,特别是竹椅子和竹床,凉快耐用坐着舒服,有些城里人专门去乡下找篾匠来做。

可那时候有这些手艺的师傅真的是寥寥无几了。

现在农村的篾匠多的很。

王忆对这种手艺挺感兴趣的,便跟王祥庆招呼说:“二叔等你干活的时候跟我说一声,我跟着去看看。”

王祥庆痛快的说:“行啊,你下午、算了,你明后天的来我家吧,我今天把竹子都收拾收拾。”

他去找了合适的竹子抽出砍刀开始劈砍,枝叶保留,几条凑成一团将砍断的竹干处用麻袋一包,扛在肩膀上拖着便走。

王忆继续招呼学生们挖荠菜。

现在荠菜还不算多,得再等一个月才会漫山遍野。

不过天涯岛的山上范围大,第一波荠菜即使长得断断续续这数量也不少。

现在的荠菜有个好处是格外鲜嫩,好些刚露头,整体还匍匐在地面上呢。

学生们用竹签子往外挖荠菜——很多是长在石头缝隙里,小铲子小锄头不好使。

断断续续的,学生们手里的荠菜多起来。

当然顶多是个三两斤。

这就算是春游活动了。

学生们挖了一上午带到山顶去过称,王新钊和王丑猫拿着本子在登记。

每个人看着自己的小金库上数字增加了,顿时欢呼雀跃。

王忆招呼学生们说:“明天中午吃荠菜宴,感受春天的清新滋味。”

学生们期待起来,一边往家里走一边勾肩搭背的进行热切讨论:

“荠菜宴是啥?都能有啥?”

“肯定得有荠菜猪肉水饺,我听王老师跟小秋老师说了,他们晚上就要吃荠菜猪肉水饺,尝尝味,明天给咱们也做。”

“荠菜都能干啥?蘸酱吃吗?炒着吃不好吃,可别炒,跟炒青草一样。”

“……”

满怀着期待,他们等待着新的一周。

开学后的第一个周一很快到来。

外岛春天少雨,总是风和日丽、晴空万里。

今天照例,也是阳光灿烂。

学生们继续在操场上伏椅学习,但到了最后一节课的时候都不学了,纷纷偷偷的扭头去看彩钢瓦房新大灶。

香味在往外飘!

太香了!

王忆给学生们准备了一菜一汤一主食,今天的午饭绝对是春天独有的滋味。

一菜是荠菜肉丝豆腐羹,羹是浓羹,没什么汤,所以可以看做一道菜。

一汤简单,就是煮了荠菜水。

一主食则是荠菜包子。

学生多了,包水饺不赶趟不说,下锅煮的时候也费劲,不如用多层笼屉蒸包子,还能用荠菜肉丝豆腐羹下饭。

放学铃声响起,学生们赶紧收拾自己的课本习题本从地上的书包里掏出饭盒。

祝真学见此便摇头,对王忆说:“校长,得赶紧进教学楼了,在外头念书不是那么回事,学生们没法专心致志。”

正在旁边看学生念书的王向红抬头说道:“我看着他们是连续两次期末考试考的好,有些翘尾巴。”

王忆笑道:“都正常,咱们得理解,这都是一群小孩,不能拿大人的自律和个性来要求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