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 第1133章

作者:全金属弹壳

叶长安直接领着两人去了最近的一座小海草房。

此时房子上的烟囱在炊烟袅袅,一名老太太在烟火熏黑的柴火灶旁做饭。

屋子收拾的挺干净,里面家具也挺简单,铁皮水壶、雕花的老家具、挂在墙上的领袖半身像和挂历,另外就是碗筷了。

叶长安说是上门来讨碗水喝,老太太很热情的招待他们,给他们倒了热水,还夸赞了秋渭水:“这丫头真靓呢,就跟是挂历里头走出来的一样。”

王忆觉得挂历里头的都是一般货色。

秋渭水向她道谢,叶长安跟老太太聊了起来,从领袖同志切入话题并切入的很成功。

老太太提起领袖同志很激动,那敬仰之情、信服之情,瞬间溢于言表。

叶长安主导话题,从领袖同志切入后转向了新中国的建设、转向了福海的发展,然后说‘听了个小道消息’,把‘县里想发展经济让老百姓富裕起来所以要选定一些景点进行开发其中就有银滩’的话题抛出来。

他说到了需要将农田改为公园来招待来自祖国各地甚至全球各国游客的事,问老太太有什么看法。

老太太很明事理,说:“我支持国家的建设工作啊,咱们银滩是好地方,以后要招待亚非拉的无产阶级同志们来参观?那太好了,就该让他们来看看咱们新中国!”

王忆听着老太太的话有些恍然大悟。

现在是83年的年初,还不是23年,两个年代的特点不一样,他以为的难题未必是这个年代的难题。

叶长安陪着老太太继续聊领袖同志,聊完了一碗热水他告别离开,老太太还意犹未尽。

公者千古。

把人民装入心里的人,人民愿意把他举过头顶。

在海滨逛到八点钟,双方分开。

叶长安去上班,王忆和秋渭水先行返回天涯岛,该准备开学的事宜了。

教师们已经就位,李岩京从正月里就天天过来,跟教师们聊天、跟学生们聊天,天天去查看山顶校舍工地的进展,对未来真是充满期许。

王忆回到岛上,他也在岛上,正教导一群小孩背诵三字经。

秋渭水笑道:“行呀,李老师,你提前跟学生们打成一片了。”

李岩京惶恐的摆手:“不打不打。”

他之前在多宝小学真是跟学生们打成一片,不过他是挨打的一方……

王忆冲他招手,说道:“走,领你去看看咱们学校开学的准备工作都进行的怎么样了。”

李岩京可是他钦点的接班人,这小子天生会教学,而且对他有着蜜汁崇拜,是他的小迷弟,最适合帮他来看管学校了。

他们先去查看县里送来的课本。

全套的课本被放入了祠堂空出来的厢房,推开门便是清新的油墨味,让李岩京忍不住的作深呼吸。

课本全数清点,李岩京点过几套后奇怪的说道:“好像都多了一本?还是今年咱们的学生多了一个?”

王忆正疑惑,随即反应过来:“你有没有想过,或许是这里的课本包括了教师们的教书本?”

李岩京尴尬的笑起来:“哈哈哈哈,要不然你是校长我是一年级教师么?还是你仔细。”

王忆翻白眼:“当校长跟仔细不仔细有什么关系?”

他揶揄着李岩京把课本清点一遍,没有问题,然后他们又去看桌椅。

崭新的桌椅占据了老木匠家宽阔的院子。

一张张双人桌堆砌起来,一张张椅子摞了起来。

如果说祠堂里散发的是墨香,那院子里飘荡的就是木料香味了。

李岩京看到这些崭新的桌椅忍不住便笑了起来。

作为教师,看到如此多的优质教学工具,实在是满心欢欣。

要知道这里的桌椅不光崭新,而且做工很细腻,桌面的漆色在阳光下透着亮光,伸手摸上去好像在摸玻璃,真是光滑!

他开始口灿莲花对王祥高展开极致的吹捧,将王祥高夸成了鲁班在世。

当然这或许不是吹捧,是他的心里话,因为他着实被这些桌椅的品质给震惊了。

然而王祥高最终告诉他:“这算不上是我的手艺,王老师托人买来了半成品,我们就是给组装了起来而已,所以你要夸还是夸王老师吧。”

王忆笑道:“李老师没有夸错人,能把半成品组装成这样的精致课桌座椅,老高叔你们立大功了!”

一切准备就绪,只等着教学楼晾干然后开学!

第520章 标本做地标

时间进入三月突然加快了。

三月前几天的时光一闪而逝,5号到来,礼拜六,正月的二十一。

翁州地区的小学开学日。

跟新学年开始不一样,下学期的开始并没有国家领导人的发言,当然这也可能跟现在全国各省市小学的第二学期开学时间并不一致有关。

因为教学楼还没有正式启用,所以这次开学比较简单。

升国旗、发课本,学生们在操场上按照班级排列,坐在小板凳、趴在椅子上开始了新学期的第一堂课。

这样的环境上课的效果肯定是要差一些,学生们不是天使,他们小心思很多,哪怕是热爱学习的学生在这种环境下也没法静下心来学习。

毕竟这种学习环境太新奇了。

一到五年级所有学生抬抬头就能看见彼此,里面低年级和高年级的不乏兄弟姐妹关系,还有育红班的小豆丁们在旁边。

于是这课堂纪律就没法保持了。

经常有老师上着上着课,忽然有育红班的小豆丁跑去找人喊:“哥,我拉裤裆里了。”

要不然就有小孩哭着喊:“哥,二荣打我!”

孩子太小,不好教育。

弄的教师们很无奈。

凑活着上完了一上午的课,放学铃声响起后,王忆走过来喊道:“所有同学注意、所有同学请注意啊,今天的文化课就到这里,下午上活动课,老师教你们制作标本。”

他下发了这个通知后便对教师们点点头:“行了,下课,排队去打饭吧。”

中午吃饭是所有学生最期待的事,这是他们的快乐时光。

以往教师宣布放学,他们早飞奔去食堂了。

今天王忆的话吊起了他们的兴趣,渔家娃们没见过标本,听到下午活动课的预告后便激动起来。

王丑猫很憧憬:“做标本呀,我听人家说就城里孩子才学着做标本,原来咱也能学。”

王状元淡然的收拾着课本说道:“城里的孩子也不是都能学,他们在学校里也不学,是去少年宫学,少年宫可不是一般人能进去的地方。”

“那咱们学校岂不是等于本身就是少年宫?”又有人开心起来,“太好了。”

“下午做什么标本啊?竹子他爹给他买过《少年科学》,上面就有标本,蝴蝶标本、知了标本、蜘蛛标本,看起来可好了。”

学生们互相询问但互相不了解,便看向王状元。

王状元家庭条件比较好,城里亲戚多。

然而王状元对此却是毫无兴趣,他抚摸着新课本准备回家撕了他爹的挂历纸来包封皮。

那些挂历纸很坏,上面每一张都有个小娘们在搔首弄姿,露着肚子露着大腿,总是引得他忍不住去偷看。

他敏锐的意识到,这些娘们不是好东西,会影响他进步。

所以用她们来包封皮最好了,将她们用知识镇压、让她们帮助自己守护知识的载体,简直是神仙决定!

但学生们想了解标本,便围着他问。

王状元不耐烦,说:“标本有甚么意思啊?咱生产队里隔三差五就有人家里做标本,你们家里就做了,也没看你们平日里感兴趣。”

大家伙听到这话觉得他在瞎扯。

连王新钊都忍不住说:“哪有?咱生产队里除了王老师和其他老师,谁还会做标本?”

“你爹你娘你奶奶都会,比如你家院子里晒的鱼干、虾干,这是动物标本,咸菜缸里腌的万年青、胡萝卜是植物标本,还有晚上抓了放咸菜缸里腌的瞎碰和知了猴,这叫昆虫标本。”

“握造!”学生们纷纷大叫,“这怎么可能?”

王状元皱眉说道:“怎么不可能?啥玩意儿是标本?不就是把动植物给长时间的保留下来吗?”

“咋了,鱼鲞虾干和咸菜啥的不能保留下来吗?”王状元反问道。

学生们仔细琢磨一下。

觉得他的话还真有道理。

顿时,关于标本的高大上形象就这么破灭了。

很多人沮丧起来,但很快有人传来消息:“今天中午的饭菜可好了,羊肉汤泡饼!”

所有人又兴奋起来。

学生们端着饭盒去打饭,一人大半盒的羊肉汤然后根据体重分面饼。

本来三月春光灿烂、春风和煦,天气已经暖和起来,这下子学生们中午头再西里呼噜来一碗羊肉汤泡饼,这全身更热乎了。

吃饱喝足有力气。

学生们开始玩游戏等待下午的标本课。

现在学生有了玩具,男生有军棋斗兽棋、有铁环、有陀螺,女生有跳绳、有沙包、有跳棋等等,反正游戏项目很丰富。

在吃饱喝足精力充沛的情况下,还是运动更能吸引男孩子。

高年级的学生组队玩拉马,而王状元是这方面的行家里手,不少人来找他想组队,但都被他拒绝了。

他才不去玩这么幼稚的游戏。

拉马就是一个孩子做马背着另一个孩子,然后大家伙互相撞击,只要将一方撞倒或者将马背上的人撞到地上就算获胜,期间可以拉拉扯扯,故而得了这么个俗名。

王凯这位新任孩子王却喜欢玩这个游戏,他长得也很强壮,特别是过去一年有学校油水和碳水的补贴,给他贴了不少膘,让他膘肥体壮,绝对是一条优秀的战马。

但学生们不买他的账,看过《三国演义》小人书后,他们纷纷说:“草鞋才是最好的战马,他是赤兔。”

王凯听到这话心里不高兴。

王状元现在被书迷住了,他已经不再是战场上的勇者了,他成了书生,而我王凯才是现在的孩子王。

过去好些日子王状元都没有在体育项目上展示自己,王凯觉得自己现在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