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 第1054章

作者:全金属弹壳

这就更没人了,连中年人都不干这个活,以如今浅海区域的渔业资源情况,靠浅海捕捞肯定养活不了家庭。

年轻人和壮年人带着孩子离开了,只留下一群老人固执的留在岛上。

王忆很能理解他们的心情。

到了他们这样的年纪,物质生活如浮云,他们留在岛上不是为了生活只是因为活着,这里有他们最好的年华,有他们最好的回忆。

他看到的老人都坐在阳光下、靠在墙壁旁,就像寿星爷那些人。

只说年迈的阶段,寿星爷他们要比这些老人更幸福。

王忆看着老人们倚靠着墙壁晒太阳的样子觉得他们有些可怜,真是没有一点生机,只剩下死气沉沉。

陪伴在他们身边的只有猫和狗了,连曾经岛上常见的鸡鸭都看不到了。

毕竟人上了年纪再养鸡鸭就很难了,岛上荒废的房屋多、野蛮生长的草木多,鸡鸭一旦离开家们就不知道去哪里了,尽管它们知道回家,可它们未必会把蛋下在家里。

他正在感叹着,墩子突然探头过来说:“老板你在看什么?怎么好像很不开心的样子?”

王忆说道:“没有,就是感觉累。”

墩子关心的说:“那你得多注意休息,我跟你说,你的事业这一块,有我和年总给你分忧解愁,你不用太费心。”

王忆转动船舵切换航道,说道:“那我可真得谢谢你们了。”

墩子说道:“你说谢干什么?这不是那个见外了吗?咱们都是自己人。”

“身体累了多休息,心灵累了多看点书,虽然你觉得我的知识水平还低,其实我说实话我感觉我提升了不少,自从待在天涯岛上后我就沉迷于看书。”

“看皇叔?”王忆随意问。

墩子说道:“那怎么可能?看的都是经典……”

“《金瓶梅》、《少妇白姐》?”王忆继续问。

墩子着急了:“玩归玩、闹归闹,你别拿文学开玩笑!”

“我看的是《人性的弱点》、《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狼道》、《西点军校经典法则》这些书!还不是在手机上看的,我是在纸质书上看的!”

王忆很诧异:“真的?那墩总我向你道个歉,我确实小看你了,没想到你看的都是这些正经书,还是看纸质书——是正版吗?”

墩子讪笑道:“应该不是。”

王忆问道:“你说说你在哪里买的就知道是不是正版了。”

墩子继续讪笑:“不是买的,是我下载以后用打印机给打印的……”

王忆无语。

然后他陡然一个激灵:“行啊,墩总,你真够节俭的,这样,你这些书看的差不多了吧?能不能送给我几本?我也想学习一下。”

墩子慷慨大方的说:“没问题,我把我的读书笔记也借给你!”

“你只要每天看上几页,那我保证你一整天都跟打鸡血一样精神抖擞、精神焕发、斗志昂扬……”

“停停停,”王忆打断他的话,“你现在是不是很有精神、很有精力?”

墩子挺起胸膛把胸口拍的‘嘭嘭’响,好像胸口长的不是俩柰子是长了俩小鼓,拍起来那是真不嫌疼:

“那当然了,我天天学习、天天锻炼,别的不敢说,绝对是精神和身体素质双无敌!”

王忆欣然道:“那太好了,你赶紧去撒网吧,多下几网看看能不能捕捞到点什么。”

墩子愕然道:“下、下网?你让我下网啊?我虽然不是渔民,可我也知道这样盲目下网就是浪费力气,根本不会有收获。”

王忆怀疑的看向他:“我看着你就是没有力气,你就是个银样镴枪头!”

墩子顿时怒气冲冲,撸起袖子去拿起渔网到船尾开始忙活起来。

王忆暗笑。

是个人才。

墩子的话没说错,这样撒网就是在浪费力气,可问题是不让他好好浪费力气他晚上怎么能睡得熟呢?

王忆今晚就是要在墩子的见证下垂钓到野生大黄鱼。

而之所以选择墩子是因为墩子心思简单,加上这家伙睡眠质量很好,一旦入睡打起呼噜来就跟大迷糊一样,打雷都吵不醒他!

这样下午时分王忆再好好劳累一下他,那他晚上睡得肯定更香。

墩子一遍遍撒网收网,干了几趟之后就喘粗气了:“老板我跟你说,真的、真的没用,这能捞上什么来?就捞了几条梭鱼!”

王忆说道:“你捞吧,我不是让你捞上鱼来,是让你从海里捞一些水草,然后来判断附近有没有野生大黄鱼。”

“还有这说法?”墩子很惊奇。

王忆说道:“我还能骗你不成?你快捞吧,累了的话就歇歇,没事,这里就咱们两个人,你即使体力不行也没人笑话你……”

“我体力不行?你说我体力不行?”墩子哈哈大笑,“我看你是真没数了,看我给你露两手吧!”

他干的顿时更起劲了。

中午经过多宝岛,王忆忍不住停船想上岛去看看。

时至如今岛屿已经有了码头,但却没有了多少人。

他此时登岛观览,感觉自己进入了一个时光通道,从83年走到了23年,看到了83年一些熟悉的街道,却看不到83年时候那熟悉的海草房。

水与岛,经久不变,人与云,日日常新。

他所熟悉的李老古、李岩松兄弟们的房屋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铮明瓦亮的大瓦房或者此起彼伏的小楼房。

连多宝小学也变了样子,它的屋顶成了红瓦、它的四周起了外墙,然后墙壁从根基开始往上覆盖了苔藓,这种暗绿色就是时光的颜色。

八十年代初的那些光景,都被淹没于时光洪流中。

岛上现在也是只有一些老人还留守在岛上,看见王忆溜达,有老人感兴趣的问:“你是哪里来的?来旅游的?”

王忆上去散烟,说道:“哦不是,打扰各位老同志了,我有朋友在你们多宝岛生活过,所以我今天经过你们这里,过来上岛看看他生活过的地方。”

他仔细打量着晒太阳的这些老人,突然看向一个戴着鸭舌帽的小老汉问道:“你是李岩京老师?”

没想到会碰上23年的李岩京。

李岩京今年还不到六十岁。

可是他应该后来离开了教师队伍,吃过不少生活的苦头、干过大力气的苦工活,所以不到六十岁头发已经斑白、满脸皱纹,像是七十来岁的人。

李岩京下意识站起来,掸了掸身上的军大衣问道:“呃,小伙子你是?呃,咱们见过?”

王忆笑道:“我听我朋友提起过你,说你曾经做过教师。”

李岩京问道:“你朋友是哪位?确实,我早些年干过民办教师,但干了没几年就没干了,按理说我没有跟你同龄的学生。”

王忆说道:“我朋友比我大不少,咱就不说他的名字了,他姓丁,跟你念过一年级,但是很调皮,当时让你难堪了。”

“这些事他一直记得,心里很过意不去,那时候太小了,不懂事。”

李岩京笑说:“哦,哈哈,那你跟他说不用觉得过意不去。事情都过去了,是吧,过去得三十多年了,还有啥过意不去的?”

“让他多回来看看,这毕竟是个老家嘛。”又有老人说道。

王忆看着他,慢慢的知道了他是谁。

之前来多宝岛打井的时候都说过话的。

如今却两不相识。

老人们显然都希望能有故人回来,纷纷说:“对,让他回来看看,其实我们多宝岛现在生活行的,政府要搞清洁风能还有那个什么减、减压……”

“减载平台。”

“对!减载平台,反正政府要在我们岛上发展产业,以后肯定就热闹了,赚钱的地方就多了……”

他们围绕着王忆纷纷说话,有的还拿起个托盘给他吃瓜子花生。

很热情的挽留他继续多聊天。

王忆心软,不太好拒绝他们的请求,就拉了个马扎坐下和他们聊了起来。

聊的都是七八十年代的事。

这把老人们给聊开心了,一直聊到夕阳西下他们还想挽留王忆吃晚饭,但王忆晚上有正事,还得赶去螃蟹岛,就跟他们挥手告辞离开。

老人们很热情的送他上船。

客船开出去很远了,王忆偶然间回头看,还能看到码头上有一些微小的人影。

他们一直在目送客船的离去。

墩子这边又开始撒网、收网,累的是大冷的天却大汗淋漓!

等邻近了螃蟹岛,王忆捻起一些水草看了看说道:“好,我就在这里停船了,你继续撒网,多撒网几网。”

墩子惊呆了:“还、还要撒网啊?”

王忆说道:“是呀,还要撒网,这里应该有大黄鱼的鱼群,今晚能不能有好收获,就看你撒网捞上来的东西准不准确了。”

墩子一听,喘着粗气闷头撒网。

王忆去准备晚饭。

23年晚饭很好准备,墩子带了自热火锅,王忆翻找火锅的时候还翻出来一盒自热关东煮。

这是好东西。

他看到后就掏出手机给邱大年发信息,让他买关东煮调料带到83年去做关东煮出售。

忘记这个好东西了。

关东煮的萝卜、鸡蛋、豆腐、土豆、香肠这些东西是冬季寒冷天气的生活好伴侣,可以让王东喜他们的销售队卖关东煮的。

不过做关东煮最好是用海带和鲣鱼干来吊汤,这样的汤才是真的鲜美。

王忆不太了解具体做法,这样还是用调味料直接来调汤汁更方便。

反正83年的外岛人没吃过关东煮,到时候配上他们生产队里的萝卜、土豆、鸡蛋、豆腐这些东西,肯定能卖出好价钱。

主要是它的汤好喝。

王忆准备上了自热火锅和自热关东煮,又调制了鱼饵。

天色渐渐昏暗,今晚夕阳被云朵挡住,太阳下山很快,没怎么看到红霞变已经天黑了。

墩子那边欢呼了一声:“老板过来看,我这一网收获行啊!”

他咬牙切齿的把渔网拖上船,竟然捕捞到了一网沙丁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