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 第1005章

作者:全金属弹壳

王真昌说道:“你喊一个领袖看我们拔金山!”

天涯三号船上的王祥赖大笑道:“王老师,你行不行!”

渔民号子对领号人的素质要求很高,声音要宏亮,节奏感要强,最重要的是要有十分强烈的号召力。

王忆叫道:“男人没有不行!”

渔网洒下转一圈,又开始收网了,这下子就轮到王忆来领号:

“大小伙子好汉子!喂呀!喂呀!”

其他依然同样合音:“嘿呀吼!”

王真昌听见了大笑道:“好啊,就该让王老师来领号,这嗓门、这声音,一下子比我刚才拔了三个调!”

确实。

这次王忆领号,社员们干活更是奋不顾身、更是拼命使劲。

王祥海探头出来说:“指挥部有消息!”

没人管他。

见此他便自己拿起耳麦继续点头哈腰:“领导,真出海了!这我们哪敢说瞎话?已经干上了!我们碰上鱼群了……”

“对对对,真捕捞上了,我们应该是在、在丁118号水域吧……”

连续三个号子喊完,社员们就得休息了。

王忆也得休息。

他喊的是嗓子火辣辣,脚剁船板都剁麻了。

老黄这边配合着他吆喝,它看到大家伙卖劲所以它喊起来也卖劲,这会喊的嘴角往外冒白沫,跟吃老鼠药了一样!

社员们休息,王忆不能休息,他去驾驶舱打开纸壳箱,先找了根烤骨头递给老黄,老黄抱着牛骨头甩着尾巴开心的啃起来。

接着是给其他社员泡奶茶,一大包一大包的奶茶打开,社员们划船摇橹的过来送自己的保温杯。

一人一杯奶茶,倒上开水搅和搅和,蒸腾的热气中全是香甜可口的味道。

王东虎抿了一口笑道:“我他娘从断奶以后,这是第一次又喝上奶了!”

王祥海说道:“你从出生到现在这喝的就是第一口奶,59年你娘生了你没有奶,是小米汤把你养活的!”

王东虎说道:“我娘是没有奶,可我二姨有奶呀,当时我二姨给我喂过奶,我娘说的……”

“你娘瞎说!”

“那你比我娘还能清楚?”

“那我就是清楚,哈哈!”

大家伙瞎说胡闹的逗乐,海上干活就是这样,嘴里的话不能算数,只要不是恶意的去讽刺人,那开玩笑的尺度很大。

也就是社员们尊重王忆、尊重秋渭水,否则秋渭水这种盘靓条顺的大姑娘才是他们胡诌八扯的最爱。

王忆也想胡诌八扯。

王真昌美滋滋的喝着奶茶说道:“王老师你别说话了,你嗓音都有点哑了。”

其他人七嘴八舌的讨论:“刚才你喊的不对,要从丹田发出声音,不是嗓子。”

“对,就跟小孩哭一样,小孩哭半天嗓子都不带哑的,为什么?你摸他们肚子就知道,他们是用丹田哭!”

“王老师你得练一练,咱们今天才算是正式展开渔汛大会战,要喊号子的时候还多着呢。”

“咱们渔民号子是好东西,不仅提高了咱们渔民战天斗海的决心和信心,而且还能在国家的建设工程中发挥上巨大作用……”

反正大家伙在一起休息瞎聊,王忆便问道:“你们参加过什么建设工程?”

王祥海喝着奶茶抽了口烟,说:“63年我20,那年领袖同志发出了‘一定要根治海河’的伟大号召,然后全国该治河的就治河,该治海的就治海!”

“咱们这里治海,以民兵为建制单位组成治海大军,齐聚市里头建防波堤。”

“当时建起防波堤以后要架一座桥,需要将500棵10米长的粗大木桩打入河底。这任务交给了其他连队,可是一天才打入两棵木桩……”

王真昌老汉意气风发的说道:“后来就是咱们长龙连队接了任务,然后喊着打樯号子只一天功夫就打入40棵木桩。”

“原本预期两个月的工期,只用了半月时间就完成了任务,比指挥部要求的时间提前了45天!”

王祥海得意的说道:“当时咱们连队受到了总指挥部的表扬,地高官给我来送奖状,还送奖品——王老师你猜,当时咱长龙连队的领号员是谁?”

“咱们队长。”王忆说道。

大家伙纷纷拍膝盖:“对了!”

喝完奶茶休息过后,社员们又纷纷的起身准备上工了:“同志们继续干!今天争取干出它个一百吨!”

“哈哈,你这是右倾冒进了。”

“不过确实是浑身有力气,这个奶茶不是饭,但是喝肚子里却一样能长力气!”

王忆还不只是给他们准备了奶茶,又给他们发牛肉干、发饿货棒。

他叮嘱道:“别舍不得吃,腊月里家里人有的是能吃的东西,咱们现在是在干力气活,必须得把力气养足了,别老是省这省那,省到最后把人省出问题了!”

王祥赖笑道:“王老师你说话我肯定听,不过咱这条件太好了,其实用不上吃这么些好东西。”

牛肉干他准备留给儿子。

儿子还没有吃过牛肉干呢!

省着回去让儿子平日里磨磨牙,打馋虫还能长力气,多好!

王真昌感叹道:“我参加大会战得有五十场,真没有过条件这么好的时候。”

“王老师说了,这次过来不是打会战,是来度假的,是来休息的。”有人这么一说,大家伙纷纷笑。

有力气有精力了,人就爱笑。

渔船散开,喊号子的声音再次响起来……

天涯二号环绕着这片海域转动,发现水下鱼群已经彻底散掉后,他们便将渔获集中到天涯二号和三号上,继续上路。

这次直接奔赴到了庚28海域。

县里渔场指挥部的指挥船看到他们的踪影后赶过来,孙柏趴在船舷栏杆上喊:

“王老师,收成怎么样?”

王忆喊道:“行!弄的不错,十吨八吨是有!”

听到这话,孙柏顿时露出笑容。

有人得知了他们的收获后感叹:“难怪现在承包了渔船以后都不愿意给国家干活了,天涯岛那边一出来就弄了十吨的货,一吨两百块没问题吧?”

“十吨两千块!啧啧!”

天涯小队分散开来,随波逐流、搜寻鱼群踪迹。

天涯二号开足马力在海域内探索。

今天是风头好日子,肯定有大收获!

果然。

天涯二号有了探鱼仪,效率顿时提高了。

过了一阵探鱼仪显示器旁边喇叭上再次响起提示音,王忆环绕一圈看了看,对王祥海说道:“挂丰产红旗!”

王祥海立马出去打旗语。

附近的渔船纷纷挂起丰产红旗向他们驶来,周边的渔船看见了,也挂上丰产红旗靠近他们。

一传二、二传五再传十。

更多的渔船汇聚而来,一场渔业围歼战正式展开!

第471章 在22年撞见82年的火灾

忙活了几乎一天,到了傍晚时分风势越来越大了。

气象预报工作组送来消息,今晚七点半开始,大风的边缘地带将抵达佛海县,出海渔船都必须赶紧返程。

于是乘着夕阳余晖,各县渔业指挥部清点了出海渔船,又让队长和小队长们逐级清点人数,收拾起鱼钩渔网开始返程。

赶在风头天气出海捕捞带鱼是绝对正确的选择,渔船半夜出海的时候轻飘飘,此时回归却已经沉甸甸。

冬天太阳落山的早,他们赶着夕阳降下的脚步回岛,但等着真正看见佛海县主岛的时候,此时太阳已经落山了。

夜空中繁星点点。

冬日的星空总是格外的清冷又清澈,吹来的风像冰棱一样,透明且锋利。

而主岛的码头上灯光雪亮,大灯小灯、电灯油灯俱亮,将码头各处照耀的亮如白昼。

此时在灯光下,堤岸处、码头上都叠放着一筐筐带鱼,银白的灯光照耀,新鲜的带鱼们反射了灯光,显得更加银白光亮。

在鱼筐之间还有其他海货,海鳗、梭子蟹、大黄鱼小黄鱼,堆金叠银,光彩耀眼。

随着渔船不断靠港,随着渔民不断的喊起号子,越来越多的海货堆在了码头上。

有的渔民在忙着卸鱼过鲜,有的在忙着过秤算账,有的吆喝着充冰、补网,有的招呼油船来给自家机动车灌装柴油,也有的是在为水舱加淡水。

从头到尾,紧张又热火朝天的氛围贯穿了整个码头。

相比昨天,今天的佛海县更加热闹。

码头上送下的带鱼更多、进出的船只更多、卸货算账的人也更多。

有民兵队扛着枪出现了,他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喊着口号在港口内外巡逻。

一支巡逻小队十余人,王忆数了数,在他们等候期间一共碰上了五支不同的巡逻小队。

渔船进出飞快,一旦卸货完成就必须得赶紧走,哪怕没有算完账或者出现纠纷那渔船也得离开,船老大或者当家人可以留下继续盘算,其他人得离开。

虽然如今天冷,可带鱼容易腐坏,这几乎是最娇贵的鱼了。

带鱼的品相很重要,它们身上那银白色的鱼皮很容易磕碰破碎或者腐坏。

于是带鱼捕捞上岸后就得立马送入冰舱进行储存,一旦来到码头那得赶紧卸货送入冷库,然后通过来来往往的运输船和货车迅速送往市场开始销售。

天涯二号和天涯三号列队等待,进入港口后又等待了一个半钟头才轮到它们卸货。

一箱箱带鱼搬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