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第767章

作者:臊眉耷目

“喏。”

周瑜走后,刘琦的表情略略有些变了。

他转身走到自己的书案前,拿起一份简牍,那是贾诩写给自己的密奏。

上面已经告诉刘琦,孙策身边有李儒和马岱两枚暗子。

“孙伯符啊孙伯符,江东小霸王……朕是真的不舍得杀你,希望你已经想通了,迷途知返……朕给你的机会,希望你好好利用。”

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被打乱的计划

“报!将军,前线有紧急军情!”

曹操此刻正低着头仔细地研究着皮图,听了斥候的话并未着急,他伸伸手,示意来人将军报递送到他的手上。

斥候立刻将皮图递送到了曹操的手上,然后弯腰退了下去。

曹操面无表情的将皮图打开,仔细地看了看上面的内容,随后无奈地长叹口气。

上面的内容是曹操派往偷袭李典和关羽的精兵,被刘琦派遣的周瑜截杀,大败而归,损失惨重。

“怎么什么事都瞒不过这小子……”曹操有些疲惫的伸手揉了揉自己的眉心,显得格外落寞。

原先的曹操虽然知晓刘琦厉害,但实在不曾想到他现在居然如此强大。

若只是刘琦一人难应付倒是也还好,偏偏刘琦手底下的人也都是难得的精英,随意找出来一个,也都是极难对付的。

这不,还没等自己和刘琦正面交锋,这就又跑出来一个周瑜,将自己派出去支援的兵将给打败。

说实话,刘琦骤然改变策略,集中下辖诸郡兵将集结,大举北进,这完全超出了袁绍和曹操的计划之外。

按照他们的设想,他们一直以来都估计刘琦不会轻易举兵与他们决战,最多也不过是双方各自陈兵疆界,彼此互相攻伐互相试探,浅尝则止,做长期的斗争。

这也就是曹操和袁绍这一次突然出兵去打张燕的真正目地,只要拔出了张燕这颗被刘琦种在河北的钉子,那今后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南北两方就会成为对立之势。

但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刘琦竟然真的孤注一掷。

刘琦是从后世来的,他自然知道‘鼎足之势’亦或是‘对峙之势’对于中华子民的消耗与损伤是多么的巨大,所以在鲁肃的建议下,刘琦果断的大举出兵,打乱了曹操和袁绍的全盘计划。

若真是全面对阵,那毫无疑问,最终比拼的就是双方的底蕴了。

北方与南方,目下谁的底蕴更深……大家彼此都心知肚明。

袁绍和曹操的计划被刘琦推翻,袁绍目下为了应对南军大举北上的各路兵马,忙的是焦头烂额,曹操在中原请求袁绍出兵相助,但得到的只是安慰之言,剩下的连一兵一卒都没有。

不是袁绍故意不给曹操士兵,而是他实在是没有多余的精力来帮曹操了。

袁绍的军队不来支援,曹操没有办法,只能下令从兖州各郡还有徐州抽调兵将来前线支援,但这样做也有弊端。

徐州的兵将一旦大部分被抽离,很容易被孙坚乘机取了广陵,一旦孙坚兴兵北上,那对于徐州南部的郡县而言,或许就是毁灭性的打击。

可事到如今,曹操也已经是骑虎难下,不得不如此了。

听探子汇报,说是汉中以及凉州,关中的军队还在源源不断的向着战场和河北和中原的战场输送着。

别的地方倒是也罢了,但据说刘琦调集了大批的荆益蛮族和凉州骑兵以及羌兵前来助阵,这些兵源都是凶猛好斗,战斗力极强的兵源,若是情报属实,那接下来的战事怕才是最让人头疼的。

孙坚目下应该还是隔岸观火的状态,还是先从徐州抽调兵将救急要紧。

“报!”

就在曹操沉思的时候,却见侍卫匆匆进了帅帐,对曹操施礼道:“禀将军,郭军师奉丞相之命,前来军前相助!”

曹操一开始听了这个消息之后,还有些没太反应过来,愣了几秒钟之后,猛然从原位站起身来。

他急匆匆的跑出了帐外,伸手拨弄开了挡在他面前的侍卫,正看见郭嘉在帐外等候。

“将军!”郭嘉没有想到曹操居然亲自出来迎接他,着实有些惶恐。

曹操却一把抓住了郭嘉,感慨道:“奉孝可终于来了,念煞我也。”

郭嘉见状不由笑道:“将军何必亲自出迎,委实让郭某惶恐。”

“莫要多言了,快随我入帐,曹某有事向奉孝请教。”

两个人入账之后,曹操立刻命人上茶。

郭嘉取过茶水抿了一口,感慨道:“这是荆州那边的毛尖吧?果然是好茶,口感温润,真是滋味浓醇,回甘生津,让人回味无穷。”

曹操虽然也很爱喝毛尖,但一想到这个东西是荆州那边出产的,而且据说荆州的茶叶都由刘琦的爱妾樊氏一手把持,这心中就不痛快。

为何这天底下的好东西,统统都到了刘琦的手中了?

“奉孝,汝南这边的情况……唉!”曹操转移话题道。

郭嘉一脸正色地放下了手中茶盏,道:“将军,大概的情况郭某都已经知道了,中原这边情况不妙。”

“是啊,刘琦咄咄逼人,本初为何还不派兵南下援某?”

郭嘉闻言苦笑道:“将军,非丞相不想派兵,实在是河北现在的情况也是吃紧。”

“怎么?”

“黄忠接替张允总领雒阳军后,敌军兵分数路攻打河东,河内,太原,汾河的匈奴……雒阳的猛将极多,不只是黄忠,还有吕布,太史慈,赵云,徐荣,甘宁,文聘,张任等皆非易于之辈,颜良和文丑,张郃,麹义等人疲于奔命,只能是勉强应付,另外,凉州的张辽和高顺也已经从关中进入河北,张燕得隙也开始反攻上党,丞相已经连续数日都没有睡过一个好觉了。”

曹操深吸口气,无奈地摇了摇头。

“没有兵马支援,如此只能等徐州那边援兵,这仗难打啊。”

郭嘉放下茶盏,慢悠悠地对曹操道:“将军放心,郭某此言,并非手中空无一物,我有办法助将军破敌。”

曹操听到这,精神顿时一振。

“奉孝有何策教我?”

“将军,郭某这两年来,一直跟江淮那边的一个人有联系。”

说罢,便见郭嘉起身拍了拍手,便见帐外走进两个人,他们各自怀中抱着一个布包裹。

郭嘉将那布包裹打开,里面是一份又一份的简牍。

曹操疑惑地接过郭嘉递送过来的两份简牍,细细地看了一会,脸上骤然露出了些许惊讶。

“这是……昔日袁术手下的雷緖和梅乾?”

“正是,自打袁术降刘之后,此二人背反,在江淮为贼寇,郭某通过臧霸的路子,与他们两人有了接洽,这些年一直多有往来,并已经说服他们为将军所用!”

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郭嘉的设计

郭嘉带来的消息让曹操惊讶了好半天。

他实在是没有想到,郭嘉早年就已经在江淮之地布下了暗子,直到今日才明示于众。

“将军恕罪,此事郭某一直瞒着将军,实在是因为不想此事对外透漏太多,以免日后让这步暗棋失去了效果,将军若是要责罚,尽管处置郭某便是。”

曹操听到这的时候,不由的哈哈大笑。

“奉孝何出此言?你精心设计,帮助曹某定下破敌之策,曹某又岂能怪你?”

“多谢将军。”

“只是,这雷緖和梅乾,为何不随同袁术投降刘琦,而是反要归顺曹某?”

郭嘉笑道:“将军不必疑虑,郭某已经打探清楚了,当年袁术在淮南横征暴敛,不得人心,而这雷緖和梅乾,也非良善之辈,他们替袁术收缴民财,并中饱私囊,期间不少贪了袁术的钱粮,袁术早就在投奔刘琦之前,就和他们闹翻了,并暗中派人要除掉他们,所以他们才没有随同袁术投奔刘琦,反而是落草于九江。”

曹操恍然而悟,道:“原来如此,难怪难怪。”

郭嘉又道:“袁术若是在雒阳不得志,我想梅乾和雷緖就会思量着如何归顺到刘琦麾下了,但是如今,袁术身为车骑将军,其子袁耀又得刘琦重用,以这二贼的角度来说,怕是永远不会归顺雒阳了。”

曹操呵呵一笑:“去了恐遭袁氏报复是么?”

郭嘉笑道:“这其实都能理解,换成旁人,心中又岂会没有顾忌?”

“对了,那梅乾和雷緖,又当如何协助曹某?不是曹某小瞧了他们,就算是他们手中拥数万之众,但在刘琦看来,也不过都是乌合之众,如何能助我们成事?就是来了,怕也不是南贼的一阵之敌!”

郭嘉言道:“若是正面对抗,淮南贼根本无法协助我军成事,但若是能让淮南贼归顺到刘琦麾下,从中起事,内外夹击,效果定然是大不一样。”

曹操皱起了眉,道:“只是如何能让淮南贼顺利的投入到刘琦麾下?”

郭嘉闻言笑了:“天助将军,其实此事早有布局,前次九江郡有一个鲁肃,已经投奔到了刘琦麾下,其归顺刘琦之前,曾与淮南贼雷緖相识,前番鲁肃去往刘琦处,也曾得梅乾恳请推荐,此事倒也是不难。”

曹操闻言恍然大悟。

……

鲁肃当了汝南郡丞之后,暂代郡守之职,为刘琦军在前线的兵马进行后勤保证,包括粮草的运输中转,以及从荆州运调来的蛮兵的安置以及军械的处置等等。

不得不说,人与人的差距确实太大了,鲁肃的能力着实是牛的一逼。

前方有刘琦的大军,后方是刘磐和黄叙等人的不断输送,汝南还是汉军刚刚占领的地方,江淮那边他还要负责说服豪强献出徒附给刘琦……这工作极为繁杂。

而且,鲁肃还是刚刚归顺到刘琦麾下的,属于完全的新人,就算是磨合,也是需要磨合一段时间的。

但是鲁肃确实是一个天才,摆在他面前这么一大摊子事情,他居然能够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就全部上手,而且一样一样的处置的井井有条,让刘琦很是放心。

这一次,江陵方面新运来的一批粮秣又到了汝南,鲁肃亲自押送,给刘琦送到了军前,不但数量明白,毫厘不缺,而且还比预定的时日整整早了十日交粮。

如今天气已经转冷,鲁肃不但是带来了粮秣,还带来了三军所需的取暖之物。

交接完毕之后,鲁肃随即去见刘琦。

“子敬果然是个能人,你原先从来没有当郡丞的经验,更是没有给大军转圜物资的经验,可如今每一件事却让人挑不出半点毛病,实在是让朕欣慰,唉,朕得子敬,何其晚矣。”

鲁肃被刘琦夸赞,面上却无半点得意之色。

“当下之局,是陛下最为艰难之局,每一步都不容有失,臣只是尽了臣应该尽的本分而已。”

刘琦满意地点了点头。

“陛下,臣有一事,想要禀明陛下。”

“何事?”

“是关于九江的淮南贼雷緖和梅乾两人之事。”

“雷緖和梅乾……”

刘琦若有所思的念叨了一会,道:“要是没记错,前次你率众前来,那梅乾好像是带人追你了吧?”

“陛下明鉴,正是如此。”

“子敬你与他们相熟?”

鲁肃言道:“臣与梅乾不认识,但却与雷绪相熟,那梅乾前次带人追臣,实乃是想让臣在陛下面前举荐他们。”

“哦……这样。”

刘琦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这两个人昔日都是袁术的手下吧?车骑将军归顺的时候,他们不随其来,如今反倒是要归降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