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第761章

作者:臊眉耷目

他对刘琦的旨意,没有任何抗拒,当使者宣完旨意之后,张允二话不说直接喊道:“取我印来!”

随着张允声音的落下,便见手下人将张允的大司马印拿了过来。

张允接过大司马印,然后喝了一声:“汉升何在!”

随着张允的声音落下,便见黄忠大步流星的走到了他的面前。

张允很是豪气地将大司马的印信向着他的面前:“汉升,三军将士今日就交给你了,你的经验丰富,又懂兵法,才能胜吾多矣,陛下以你为都护,定能够攻克北地,光复我大汉疆土,张某前往长安,总督后方,替你支援粮秣和兵源,祝你成就大功!”

黄忠听了张允的话,倒是有些局促了。

“大司马,末将心中惭愧”

“嗨!你惭愧什么?这都护的位置,本来就是有能者居之,又不是陛下专门为我一人所设立的,接印!”

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全面行动

张允的话,让黄忠感觉极为惭愧,虽然张允说的话是事实,但黄忠听着心中还是感觉有点不太舒服,毕竟张允身为大司马,如今被刘琦变相的剥夺了职位,让位给自己,且还是在这种众目睽睽之下,黄忠总有些觉得自己好像是在夺张允的权一样。

“大司马,末将不过是一介武夫,并无甚能力可以统御众人,末将这便上书给陛下,请陛下收回成命!大战在即,岂可临阵换将!”

说罢,便见黄忠转身向着后方匆匆而去。

“站住!”张允冲着黄忠大喝一声,表情异常严肃。

黄忠站住了脚步,疑惑地转头看向张允。

“汉升,莫要任性!一把年纪了,如何说话办事还这般不稳重?!”

黄忠的表情有些古怪,呆愣愣第看着张允,不知道该说什么。

这还是第一次有人说他不稳重的?

却见张允清了清喉咙,对着帐篷中的诸将高声道:“诸位将军,莫要替张某悲哀,也莫要替张某感到惋惜张某身为陛下之臣,自当全心全意的为陛下尽忠!别说陛下要撤我的职,便是陛下要我将这颗头颅献出来,只要能助陛下一统江山,便是将张某挫骨扬灰,又何足惜?”

张允说这话的时候,一脸的正气浩然,再加上掷地有声的话音,竟惹得在场一众诸将心中各个升起了共鸣之感。

饶是一直跟张允不太对付的蔡醺,此刻听了张允这番发言,也不由的感慨万千,心中升起了无限的佩服之情。

姓张的果然不是一般人,虽然他很是惹人厌,但不得不说,其确实有过人之处厉害的紧。

紧接着,便听张允又大声呼道:“陛下撤张某人的职,并非私怨,而是为了大局着想,本将的本事,本将军自己最是清楚,张某守成有余,但进取不足,为了能够顺利的一统,陛下阵前换将也是无奈之举,我等身为陛下的臣子,更是要理解陛下的一片苦心,不论被陛下调配到何地,这当中也必然都有陛下的道理,你们心中可都要牢记这条真理!”

说罢,便见张允来回看着众人,言道:“张某今日以大司马之名,告知尔等,陛下今日是调遣了我,来日或许便是调遣你们,张某人希望,不论陛下翌日调遣了你们何人,还请诸位能够理解陛下,不要心生怨恨,因为陛下心中需要兼顾的是整个天下!”

诸将闻言,尽皆拱手参拜,高声呼和道:“大司马英明!我等谨记大司马教诲。”

荀攸,徐庶,刘晔等人彼此对望一眼,皆是苦笑。

不得不说,张允用兵虽然不行,但在配合君王安抚诸将这件事上,做得实在是太好,好到即使是在场的所有人,都跟他无法相比。

回头这件事传到了刘琦那里,张允就算是没有建立功绩,怕是在刘琦的心中也会被评为第一功臣。

这就是张允的本事,即使他本领平平,立不下战功,但他永远都能在刘琦的心中占据一个重要的位置。

看着张允的表现,刚刚接替了张允位置的黄忠不由长叹口气,心中暗道跟这位老兄相比,自己需要学习的地方,似乎还多的很呢。

张允转回关中之后,黄忠暂代张允主持北地战局。

黄忠虽然当了大都护,但还是比较谦虚的,他找了荀攸,蒯越,徐庶,刘晔等几位重臣,商议下一步的进兵之策。

根据众人商议的策略,最终荀攸还是决定,让黄忠采取太史慈的策略,让诸位将军分兵开始强攻河北与中原的腹地,同时给张燕传递信心,让他找准时机准备配合己方反攻。

另外,雒阳的刘虞那边,命侍郎王粲撰写讨贼檄文。

这份讨贼檄文写的比较彻底,将伪帝刘袛,伪丞相袁绍,伪丞相曹操,包括荀彧、郭嘉、审配等人统统挨个数落了一遍。

檄文传到河北中原,遍布民间,大大的打击了河北伪朝的士气。

而另外一方面,刘琦还派人前往凉州,让贾诩和法正回兵支援他们。

凉州,威武郡郡署之内。

经过了大半年的征战和远交近攻,西域三十六国之中,靠近东面的诸国已经基本向汉朝表示了臣服,同时汉朝内地大批的商人和殖民者,在刘琦的国策和贾诩的实施下向西域进发,整个西域的版图已经被大汉的杠杆在逐渐撬动。

而贾诩之所以在西域能够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关键还是有两张王牌,一则是以张辽,高顺,马腾马超父子,阎行,庞德,孟达等人所组成的强军,二则最为关键,就是以李儒为首在西域暗中行使合纵之策, 让西域各国打的不可开交。

西域诸国之间,本来彼此之间就不是很太平,再加上李儒在暗中系统性的挑拨离间,致使他们之间的战斗非常频繁,矛盾也更加多。

如此,大汉朝的西域都护府,就能够借机在西域得到更大的利益。

“大都护!”

郡署之内,李儒火急火燎的走了进来,对着贾诩长长作揖,拜道:“大都护,什么事情着急忙慌的找我?我那边可全都是事呢,乌兹那边的王孙,已是有谋反的迹象,我这边还需赶紧加一把火!”

贾诩正在低头看书,听了这话,脸上露出笑容,道:“你倒是忙碌的紧。”

“你天天催我,我能不忙吗?到底是何事找我?”

贾诩慢悠悠地站起身来,道:“你得随我回中原一趟。”

“回中原?”李儒听了这话,不由浑身一个激灵:“回中原作甚?”

“陛下有急切进兵一统之意,让法正送战马回关中,为前线用,另外还让你我带着凉州军士一同回去助战。”

李儒闻言呵呵笑道:“陛下若是看到咱们凉州军士的战力,怕是定会吓一跳的不过我可不想回去。”

“怎么?害怕中原的人恨你?”

李儒轻叹口气,道:“我如今在这里过的挺好,中原的事着实不想插手了,再说了,中原之地,不容我的人实在太多。”

贾诩缓缓地站起身,道:“你有你的想法,但你该不该回去,这事可由不得你了,一统大业事关重大,陛下需要你我还有凉州的兵将,你不想回去,这次却也一定要回去了。”

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副将一名

贾诩的话说的挺不讲情面的,让李儒感觉挺跌份,但偏偏又没有什么话语能够反驳。

什么叫我不想回去也得回去?李某人是任凭你们随意拿捏的么?

但冷静下来寻思寻思,李儒不由无奈地长声叹息。

李某人还真就是任凭他们拿捏的。

想到这,李儒犹如泄了气的皮球,狠狠地剜了贾诩一眼。

换成别人这么对待他,李儒日后定然让他付出代价,但面对贾诩,李儒着实是没有这个信心。

别说报仇,他自己不让眼前这个人给玩死,就算是烧高香的了。

不曾想,李儒只是不经意的一个眼神,却已被贾诩尽收眼底。

老毒物为人,一向是眼中不揉沙子的。

“李文优,你适才瞪我了吧?”贾诩慢悠悠地说道。

李儒闻言,顿时一惊,他下意识的伸手摸了摸的脸,然后急忙道:“我、我没有啊。”

贾诩捋着自己的须子,慢悠悠地道:“到底有没有,老夫心中自然明了,不过老夫提醒你,你可切莫在心中怨恨老夫,怨恨老夫的人,一般来说都是天收拾,下场都不会特别好的。”

看着贾诩那副信誓旦旦的样子,李儒恨不能一拳打碎他那张平静的老脸。

天底下,居然还有这么威胁人的!

随后,便听李儒拱手说道:“都护的话,李某人铭记在心。”

“好了,去收拾东西吧哦,对了,有一个人我特别交给你,你替老夫哦,不,是替陛下好汉看着点他。”

李儒轻叹口气,正色道:“不知都护想要让属下看着谁呢?”

“孙策。”

“哦,是他”

关于孙策的事情,贾诩虽然没有直接告诉李儒,但依照李儒的智慧,还是很轻易的能够猜到三分。

想来,这个在凉州屡立战功的孙策,在陛下麾下建功,不是那么简简单单的投效关系。

心思正的人,想来陛下也不会把他扔给贾诩。

“大都护打算让李某人如何看着他?”

贾诩搓了搓自己的手掌,然后突然冲着李儒招了招手。

李儒迈步来到贾诩身边,贾诩一伸手,让他坐下。

“陛下写信跟老夫说孙策和袁谭,关系匪浅。”贾诩没有明说,只是点拨了李儒一句。

当然,以李儒的智商,自然一下子就明白了刘琦的用意。

“若是这样说,那李某人就明白了,这一次大都护打算怎么安排这个孙策?让他当前部先锋?”

贾诩闻言乐了:“文优跟老夫想到一块去了,既然孙伯符与袁谭相善,若是要测他的忠心,这前部先锋的位置,让他当正好,只是需要谨慎盯着一点,这当中需要精细人来看,所以我让你跟在他的身边孙策若果然是好人,是忠臣,咱们也不能冤枉了他,以免陛下怪罪,当然了,他若是图谋不轨,那你自当谨慎筹谋才是。”

李儒拱手道:“李某遵命,只是李某人觉得,都护还得给孙策身边安排一副将,关键的时候,能够派上用场,毕竟我一个人在孙策身边,多少有些独臂难支。”

贾诩笑呵呵地道:“文优果然细心,其实这事我昨夜也一直在琢磨,这个副将应该用谁嗯,张辽和高顺,在征讨西域的过程中屡立战功,已经被我重用,若是让他们在孙策身边,孙策定然会视他们为掣肘,恐不太合适,庞德乃是陛下的旧将,亦不会得到孙策信任阎行倒是符合,不过他身份颇高,让他给孙策当副将,有些倒置,所以还是得用马家人。”

李儒舔了舔嘴唇,道:“那马孟起如今在西域屡立战功,声威卓著,对内对外颇不可一世,用他如何?”

“马超倒是个合适的人选,不过让他给孙策当副将,只怕马超本人不会答应。”

李儒皱起了眉头:“那若是如此,放眼凉州境内,恐无人可用。”

贾诩捋着须子道:“这事你不用操心了,你且去准备行囊,收拾停当便是,剩下的事情,老夫自会安排的。”

贾诩都这么说了,那李儒自然是信的过的。

在他看来,贾诩的本事和眼光远在自己之上,他若是要去办这件事情,那自己是完全不必操心的。

但其实,这件事也不像是李儒想的那么简单。

毕竟,孙策不是等闲之辈,想要在他身边放一个合适的暗子,非得是精挑细选不可。

但这个人,贾诩目前没有看到可用的。

细思之下,贾诩觉得他必须要找一个老成持重的本地豪杰询问一下,才能下定决心定下这个人选。

最终,贾诩将目光锁定在了一人身上,这个人就是马腾。

马腾的资历在凉州首屈一指,虽然是叛贼出身,但谁也不能否认马腾在凉州的影响力。

当贾诩将马腾找来,并委婉的向马腾陈述了自己的建议之后,马腾的脸色顷刻间,便变的有些忽明忽暗。

半晌之后,便听马腾慢悠悠地说道:“大都护,你该不是想让我去给孙策当副将吧?”

贾诩笑呵呵地道:“马府君乃是凉州屈指可数的人物,让你给孙策当副将,岂不是委屈了府君?况且将你这样的人物派去给孙策当副将,孙策本人怕是也不敢承受,毕竟就算是跟他爹孙坚相比,你都是凌驾于其上的人物。”

马腾闻言哈哈大笑:“贾都护实在是过于夸赞了,马某人可承受不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