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第745章

作者:臊眉耷目

“朕这如何是嘲笑你呢?朕这是真心实意的敬佩叔父,刚柔并济,不卑不亢,方为真的大丈夫!”

“承蒙陛下夸赞。”

“叔父,明日随我去一趟鹿门山。”

刘备一听刘琦突然话锋一转,说要去鹿门山,不由心下好奇。

刘琦长叹口气,道:“鹿门山旁边,又新立了一处官学,主持之人乃是我师庞尚长,朕返回荆州,若是不往见乃师,只怕有失体统,只是会见恩师,若是带寻常侍从,恐有不妥,思来想去,还是只有叔父陪我去最为妥当。”

刘备言道:“既然是陛下想带臣去,那臣自无有不从。”

……

次日,刘琦命人准备访师之礼,然后便带着几名荆武卒还有刘备,一同前往鹿门山拜见庞德公。

鹿门学宫刚刚建立,建立在鹿门山的边上,这里是庞德公的选址,可以说鹿门山附近是他最喜欢的地方,他也专门申请从长沙学宫调到鹿门山学宫来主持。

而建设鹿门山学宫,也是刘琦答应的,他希望能够将鹿门山学宫建立成一处高等学府,毕竟大汉的学宫已经开始逐渐增多,在刘琦的心中,学府也应该开始逐渐划分等级,这也是一个时代运转所要必然面临的结果。

他今日来此,本是带着礼品,来慰问老师庞德公,但令刘琦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居然吃了闭门羹。

庞德公躲在房间里不见他。

而负责接待刘琦的,乃是庞德公的好友司马徽,也就是大汉朝如今学名传播于海内的水镜先生。

“恩师为何不见学生?”刘琦听了司马徽得到转达之后,一脸苦闷地道:“学生千里迢迢的从雒阳来了荆州,如今拜访恩师却不得相见,难道是学生有什么做得不得体的地方么?”

身为皇帝,刘琦此刻显得更加的谦卑了,倒不是他怕庞德公和司马徽等,实在是高处不胜寒,地位越高,在这些礼节性的事情上,就要做得更到位得体。

毕竟,一个皇帝的行为是被天下人所关注的,一个皇帝能不能够尊师重道,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就是天下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所谓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普通人的风评很容易被世人所遗忘,但一个皇帝的风评,可就不是那么容易被人遗忘的了,甚至一个不好,就是记上数百年,一千年。

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尊师重道

刘琦来到鹿门山学宫,不想却吃了个闭门羹,别说礼物没送出去,就连庞德公的门都没有摸到,这让刘琦很是沮丧。

若是换成别人,敢把皇帝拒之于大门外,依照刘琦现如今的脾气,直接就让人砸碎了他的门。

但问题是,现在让刘琦吃闭门羹的是他的老师。老师在这个时代,是可以堪比父母祖宗级别的存在,就算你刘琦是皇帝,但你敢对老师不敬,历史学者们一样会用笔墨纸张喷死你。

“德操公,不知老师为何要拒学生于门外,不知学生哪里做得不妥当,还请德操公直言相告,学生这边改正就是了。”

司马徽的表情比较尴尬:“陛下啊……”

“先生莫要叫我陛下,在老师这里,刘琦永远都是学生。”

司马徽急忙摇头:“万万不可,尊卑有礼,臣万万不敢。”

顿了顿,便听司马徽低声道:“陛下,实不相瞒,其实尚长之所以不见陛下,臣也不知是发生了什么事,而且就臣看来,陛下身为学生,并无失礼不当之处,而且陛下的风评天下皆闻,当世谁人敢说陛下行为有失?”

这一下子,刘琦算是彻底的懂了。

“既然学生没有失礼不当之处,那恩师又为何不见学生?”

“这个……”司马徽闻言实在是有些犯难了:“尚长不肯跟臣名言啊。”

就在这个时候,后面的典韦哼了哼道:“实在不行,就烧房子吧!那肯定就见了!”

想当初,刘琦拜见庞德公而不得遂愿,就是让典韦一把火把庞德公给逼出来的。

“放肆!”刘琦闻言顿时勃然大怒:“朕的面前,你岂敢如此放肆!信不信朕处置了你!”

典韦见刘琦急了,忙道:“臣知罪!”

刘琦轻叹口气,冲着那些侍卫们招了招手。

随后,便见刘琦手下的侍卫们,将刘琦带来的礼物统统放下。

刘琦对司马徽道:“德操公,学生虽不能面见老师,但一腔热忱天地可鉴,这些礼物就留在此处,学生择日再来拜会。”

说罢,也不管司马徽答应不答应,刘琦便让人放下东西,头也不回的领着手下的人走了。

望着刘琦离去的背影,司马徽不由摇头苦笑。

“这是怎么一说的?这师徒两个人,真是一个比一个倔。”

刘琦一脸不愉的返回,而跟随在他身边的刘备这段时间里却一句话都没说。

少时,却见刘琦转过头,看着刘备道:“叔父为何一句话都不说?”

刘备苦笑一声:“陛下面色不愉,臣纵然有想法也不敢妄议。”

刘琦深深地吸一口道:“怕朕在气头上,怪罪你是么?没事,朕已经想清楚了,不气了,有什么话,皇叔直言便是。”

刘备急忙道:“陛下可知关于留候的一个典故?”

“什么典故?”

“秦末之时,有圯上老人自隐于下邳,留候游历至下邳,于沂水桥上相见,相互拜见之后,老者故意将鞋抛至桥下,令留候取之,留候取鞋并为老者穿上,后五日相约,老者嫌留候晚至,屡次反复,留候屡次早至,终得老者留授《太公兵法》。”

刘琦道:“这故事朕听过,却也不知是真是假,保不齐都是留候族人胡编乱造的。”

刘备急忙道:“不管真的还是假的,但世人却是就把这事当场流传千年的佳话听了……陛下,臣适才再想,眼下对于陛下而言,或许就是创造一段佳话的时机呀。”

刘琦听了刘备的话,一下子反应了过来。

他轻轻地一拍手,恍然道:“不错,若非皇叔提醒,朕一时险些忘却!”

刘备笑呵呵地道:“不管尚长先生是何用意,他既然不想见陛下,那陛下就一直反复前往,最好是来个庞老师十次不见,陛下十次往拜老师,回头此事传遍天下,陛下孝师之名则可传遍海内,这可是能够遗留千古的佳话啊。”

刘琦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还是皇叔思绪敏捷,让朕佩服……那稍后劳烦皇叔派人再去买些礼品,明日朕再亲自来一趟。”

刘备道:“陛下,依臣来看,不妨买足三次的礼品,臣估计以尚长公的作风,陛下未必一次就能见到。”

刘琦仔细一寻思:“还真就是这么回事。”

……

次日刘琦和刘备再次带着礼品来见庞德公。

而正如刘备所料,接待他的依旧是司马徽,庞德公依旧是不曾见自己这位皇帝学生。

刘琦也不在意,只是一番苦苦求见之后,便再次离开了。

当然了,礼品全都给司马徽扔下了。

第三日,刘琦再次携带着礼品而来,庞德公依旧不见,刘琦照例将礼物扔下。

就这样,一连七日之后,,司马徽终于有点忍不了了。

“陛下啊,学仓里面都堆满了,陛下的礼物实在是放不下了啊。”

刘琦无奈道:“老师不见学生,写生心里五内俱焚,一日不见老师,学生一日心中就不得安宁,些许礼物,只是买自己心安罢了。”

说罢,刘琦转身又要离开,却听司马徽喊道:“陛下这是要去哪?”

刘琦站住了脚步,疑惑地转头看向司马徽:“学生未得老师召见,这便回去了。”

司马徽闻言不由长叹口气:“今天答应见你了!”

刘琦闻言诧然道:“可是德操公还不曾去见老师啊!”

司马徽翻了翻白眼:“早上的时候,你家老师就已经吩咐了,若今日再来,说什么也得让你进去了!”

刘琦和刘备彼此对望了一眼,各自露出了笑容。

随后,刘琦就在司马徽的指引下,来到了老师庞德公的居所。

刘琦进屋后,见庞德公一脸不善地瞪视着他。

“老师。”

“哼!”

庞德公的这声回应,代表了他心中极度不愉。

刘琦疑惑地看着庞德公道:“老师为何不高兴?”

庞德公道:“你连续八天前来拜会,又是送礼又是言辞恳切的,还执礼甚恭,丝毫无僭越之处……让当朝天子这般屈尊对待我这个老头子,老夫再不见你,如何面对天下人?非得让吐沫星子淹死不可!”

“师长如父,学生如此对待老师,也是情理之中的。”

“呵呵,陛下休要糊弄老夫,陛下如此对待老夫,自己自然是声名鹊起,一个当了皇帝的弟子连续遭到老师八天拒见却依旧坚持,尊师重道之心足可传世,可老夫这独夫的名声,只怕是也要传出去了……陛下,您说您这是不是在坑老夫呢?”

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庞公解惑

庞德公能够看透刘琦的想法,这并不奇怪,毕竟人家也是经学大家,活了好几十年的世外高人,在整个南方的士人群体之中,唯有其声望可以与宋忠相提并论,你说这样的人没智慧,那不是糟践读书人么。

他会看不出刘琦想借用这次事件来替自己扬名?当然是不可能的了。

其实庞德公并不反对刘琦用这种方式来赚取名声,毕竟是当朝的皇帝,渴望自己身上有一些能够留名青史,为后世津津乐道的历史性事件,这也是人之常情,完全可以理解。

谁不想身后留个好名声呢?

问题是……你小子光是给自己创造留名青史的历史性事件,全然不顾你恩师的名声了不成?

你连着七八天跑到学宫外要求见老师,又哭又闹又送礼的,整出一幅悲天悯人的模样,你倒是成了忠孝之子,但你是不是也得给你老师留下点颜面?

连着七八天跑来闹事,自己成了最品性纯良,尊师重道一代贤皇,可老师是不是就得被人指指点点,被说成是无理取闹,不通人情的老顽固?

这不是骑在别人脖颈子上拉……那什么嘛。

……

庞德公的脸色不善,刘琦笑着将他拉到座位上,请老师坐下,然后恭恭敬敬地给庞德公施礼。

“是学生错了,还请老师谅解,学生给老师赔罪了。”

庞德公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想要压制心头的怒火和委屈,但他发现无论如何也压制不住。

最终,他还是碎碎念的将心中的想法全都说了出来。

“伯瑜,不是老夫说你怪你,实在是……实在是你这事办的太过让老夫折颜面,为师这么大的一个人了,哪还能受背后被人戳嵴梁骨?怎么办事光寻思自己的声名,老夫的名声难道不是名声么?为师这几天心中,一直窝着一股子火呢,想发都没处发!”

刘琦站起身,冲着外面喊道:“皇叔何在?”

随着刘琦的话音落下,便见一直守护在外面的刘备,大步流星的走了进来。

“臣刘备见过陛下!”

“皇叔,将你腰上的剑鞘解下来。”

刘备虽然心中疑惑,但对于刘琦的命令却没有一丝丝的迟疑。

他立刻解下了腰间的佩剑,然后自己一手持剑,一手将剑鞘递给了刘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