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第616章

作者:臊眉耷目

他们将近二十日的流血牺牲没有白费。

可是,当江东军的将士们顺利进入外城,打算在长沙城内掀起一阵腥风血雨时,他们的士气又由最高点一下子跌落到了最低。

里面并不是长沙城的主城区,而是又有一道高大的城墙,和外城一样的城墙坐落在了他们的面前。

也就是说, 先前所有的努力和牺牲, 必须要再来一次!

他们必须要再付出一次代价,才能够拿下这座城池。

有的时候,打击对方的士气,不只是击败他们那么简单。

让对方先品尝到胜利的果实, 然后再将他们从高处狠狠的推下去,或许比正面战场的击溃来的更有效。

巨大的落差有时候会使人一蹶不振。

看着长沙城的内城,孙策气的牙牙痒,他纵马来到内城的吊桥之下,大声呼喊,要与刘磐单挑搦战。

但刘磐怎么可能中他的计?

别说是刘磐了,就是善于斗阵的太史慈,此刻也不会吃孙策这一套。

无奈之下,孙策只能指挥兵马继续向内城进攻。

若是外城不拿下,或许时间一长孙策就会选择退兵了。

这可不符合刘琦一开始的战略初衷。

但是如今长沙的外城失陷,在这种情况下若是让孙策撤兵,他是决计不会同意的。

刘磐让出了一道城墙,换来的,是孙策的泥足深陷。

当然,江东军的战力在那摆着,刘磐和太史慈不敢轻视,而且内城是他们守卫长沙的最后一道屏障,虽然是以有心算无心,但此时此刻,他们的压力同样很大。

双方就这样,在长沙城下展开了一场腥风血雨的战斗。

……

荆州的事情,在蒯越军行至鲁阳的时候,就被他本人得知了。

当得知后方的变数之后,蒯越第一时间做出的反应,就是要回兵荆州。

他也不知道他此刻回荆州的目地是什么?

是为了保全自己的家族利益?

或是为了保卫荆州不受江东军侵害?

或是保卫自己的心血不受?

不知道……

他唯一知道的,就是他必须要回去。

但是很显然,刘琦已经做好了准备。

赵云与甘宁,两员大将率兵前来鲁阳军中,奉命督促蒯越快速行军北上。

从赵云和甘宁抵达鲁阳的那一刻,蒯越心中就完全的明白了。

刘琦这是早就安排妥了,不允许自己拒绝或是不尊!

一种五味陈杂的感觉一瞬间涌上了心头,让他有些不能呼吸。

但他不得不随同赵云和甘宁一起走。

他要去见刘琦,当面问一问他,为何刘琦要这样对待他!

第八百六十六章 诸葛斗公瑾

南郡,襄阳城。

周瑜从来没有想到过,自己居然会被人给算计了,而且还是算计的这么彻底!

刚刚抵达襄阳的第二日,周瑜就想组织兵马向襄阳发动进攻。

但这个时候,襄阳城那边派来了一位使者,名叫诸葛亮。

对于这个诸葛亮,周瑜也听说过他的名字,好像是琅琊诸葛氏的后人,来到荆州之后,成为了庞德公的弟子,也就是刘琦名义上的师弟。

但也就仅仅如此而已了。

说白了,在周瑜的眼中,诸葛亮是一个年轻,有背景……但未必有能力的青少年。

这样的人来当使者,自然是不会太受周瑜的待见。

诸葛亮来到了周瑜的帅帐,向周瑜表明了己方想要与周瑜和谈的诚意。

诸葛亮此番前来,姿态一开始很高,他向周瑜表明,刘琦现在北面协助朝廷抵御袁绍,而江东孙氏是荆州的盟友,在目下这种天下大乱的情况下,他们乘机袭击刘琦之后,是不是有些太没道义了?着实是没有什么信誉可言。

诸葛亮说的话,确实非常有道理, 但道理在政治和军事上, 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

周瑜轻描淡写地避过了诸葛亮的指责,他说正因为荆州是江东的盟友, 所以荆州的后方出现了变乱,他江东军身为盟友,自然有义务来协助刘琦镇守荆州,以免后方出现什么重大失误, 影响前线的战事。

至于襄阳城, 待日后刘琦打败了袁绍之后,江东方面自然会还给他的。

饶是诸葛亮城府颇深,听了周瑜如此不要面皮的话语后,也禁不住有些恼怒。

他向周瑜拱手告辞, 说自己需要回襄阳, 跟主将黄叙商讨一下,再做定夺。

周瑜微笑着告诉诸葛亮,自己将在两日后就要攻城, 让他好好跟黄叙商量清楚了,可别有所疏失。

听了周瑜的话后,诸葛亮的脸色当时就变了。

诸葛亮走后,周瑜手下的将士们问他为何不杀诸葛亮祭旗,然后挥师攻城。

周瑜叹道:“襄阳城目下虽然空虚,又有内乱,但城廓实在是坚实高大,我们若是逼迫的太狠, 让襄阳城内的人军民一心同抗我军, 回头就算是拿下了城池,损失也一定很大, 眼下对方既然肯派使者来, 就说明襄阳城内内部不稳,我当乘着这个机会, 通过诸葛亮去乱黄叙的军心, 你们看着吧, 诸葛亮回襄阳后, 明日太阳落山之前,诸葛亮必然会再来咱们的军营, 那时候,他恐怕就不是这个态度了。”

果然如周瑜所料, 第二日申时末,诸葛亮代表襄阳城再次出使到了周瑜这边。

这一次诸葛亮的态度比起第一次,则明显谦虚了许多。

他跟周瑜进行交涉,陈述荆州目前是出现了一些内部的问题,但都是荆州方面自己的问题,通过南郡各级官署和地方宗族的沟通,是可以完全自我内部消化解决的,不劳周瑜大老远的过来操心费力。

但周瑜很显然不会认可荆州方面的话,况且他来的目地主要是为了侵占土地, 怎么可能就这么撤兵回去?

当下,诸葛亮便与周瑜进行磋商, 说荆州方面愿意为周瑜提供金帛,军械,白瓷, 蜀锦等珍品,用以作为周瑜这次出兵的军需,作为他的辛苦费, 还请周瑜能够接纳。

周瑜并没有答应诸葛亮退兵,但同时也没有答应诸葛不退兵,他说会考虑诸葛亮的建议,但要求荆州方面将物资全都送到他的大营中。

而且周瑜提出了一个巨大的数额。

这个数额之巨,饶是以襄阳的富庶恐怕也承受不起。

诸葛亮听了之后没有说话,表现出了非常为难的态度。

周瑜见状,当即表示若是诸葛亮不答应,他则将在次日攻城。

诸葛亮见状,便还是勉为其难的说回去同黄叙商量看看。

周瑜这是在试探诸葛亮。

若是对方不答应,那么就说明对方完全没有诚意和谈,只是在襄阳城中暗中整兵备战……若如此,周瑜绝不会放诸葛亮离开

但若是对方答应……

那己方可以得到大批的财货物资且不说,更重要的是,这些物资如果能不间断的从襄阳城的库府向着己方的军营中转移, 城中的军民不可能不知道。

如果这样的话,则襄阳城内的士气就会大幅度的降低, 而城中的乡绅和豪强也会猜到, 襄阳的官署对己方已经是低头认输了……

那个时候,襄阳城内想不出乱子都不行。

又往后一日,襄阳城中,有运输队向江东的大营中,运送了一大批的白瓷和蜀锦,同时还有很多的美酒和果品,用来犒赏三军,而负责和谈的诸葛亮果然又再次随车队一起来了。

诸葛亮向周瑜诉说了己方的诚意……说周瑜先前开出的价码实在太高,襄阳城内根本出不起,因此希望能够折个中。

另外,调度如此大批的物资需要时间,但为了表示出己方的诚意,他在襄阳时曾恳请黄叙让他先押送一批财货出来送给周瑜,并赠予美酒,希望周瑜能够退兵五十里,后续的物资定会陆续抵达。

周瑜自然知道己方的条件襄阳做不到,但为了能够钓住对方,他应承会自己的考虑一下,但坚决不退兵。

在这件事情上,诸葛亮却是异常的坚定,他与周瑜在帅帐内争的面红耳赤,大致意思是自己已经向黄叙做下了担保,若是周瑜不退兵五十里以示诚意,回头黄叙必然会杀了诸葛亮,然后放弃和谈。

诸葛亮在帅帐内跟周瑜争执了许久,最后双方达成共识,周瑜在接下来的五日,每日撤兵十里,但同时襄阳方便要不断的向周瑜的答应输送物资和军需。

诸葛亮这才放下心,返回襄阳。

诸葛亮若是不做此表现,周瑜对他或许心中会有一些猜忌,但是如今诸葛亮如此与自己据理力争的谈条件,周瑜的心反倒是安定了下来。

……

接下来的五日,每一日荆州军都会从襄阳给周瑜送来大批量的财货,同时诸葛亮也都会随军前来,与周瑜探讨一下关于下一步的事情。

周瑜心中暗笑诸葛亮傻,但面上还是要与他仔细磋商,据理力争。

两人有时候争的面红耳赤,但周瑜却是乐在其中。

直到第五日的时候,襄阳方面停止了往周瑜那边运送物资。

许多江东士卒大早上就守在辕门口,向着西方翘首以待,看看荆州军今日会运什么来。

但从早上等到午时,却一点动静都没有。

周瑜心中也有些疑惑,不知为什么,他的心中莫名的生出了一股不好的预感。

他当即点齐军队,前往襄阳城,摆出一副准备攻城的架势。

但是当他抵达襄阳城的时候,周瑜和江东军的将士们都有些懵了。

城门之上,军士林立,城墙上严阵以待,杀气森森,一看就是荆州军将士打算与死守城池与自己拼命的节奏。

周瑜见状,心中大为不解。

荆州军若是真要一开始就与己方鱼死网破,那为什么还要让诸葛亮为使者,来自己的营中与自己会谈了不下七次,同时还白白赠送给了己方许多财货物资,这不是自找没趣么?

他们到底是想干什么?

第八百六十七章 周瑜的恐惧

就在周瑜疑惑不解的时候,突听城墙之上,一道清脆的声音遥遥传来:“周将军可在城下?”

周瑜顺着那声音望去,看到的,是一脸自信笑容的诸葛亮。

他竟然也站在城头。

此时的诸葛亮,不论是气质还是状态,与前几日和周瑜磨嘴皮子的时候相比,都大为不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