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第613章

作者:臊眉耷目

来人是一名卫士署的卫士, 他为诸葛亮送上了一封刘磐的密信, 上面说请两日后的深夜子时, 协助打开襄阳南城的城门。

诸葛亮在见到这封信的时候,真是感觉哭笑不得。

依他目下在襄阳城的情况, 怎可能打开城门?

他根本没有兵权啊。

当他把自己的难处对那名卫士说了之后,卫士并没有回答。

说来也是, 卫士署的卫士职责只是负责侦查和汇报,但具体该如何行事,跟他们没有任何关系。

不过那名卫士向诸葛亮禀报说,刘琦在临走的时候,给予了诸葛亮留襄阳附近的卫士署卫士的调度权力,只要诸葛亮愿意,南郡之地的所有卫士都可以听从他的调遣。

卫士署在荆州属于一个比较神秘的组织,他们能够查探各种情报,同时对荆州大下各级官员都能够进行调查, 而且行事作风严密,很难找到他们的破绽。

当然, 除了善于打探之外,卫士署还有一项本领少有人知,那就是刺杀和暗杀。

自古以来, 精于探查信息者,大部分必然都是有着一定觉悟的死士。

诸葛亮在了解了这些之后,犹豫了一下, 随即问那卫士道:“我若是要用你们卫士署中人,当如何用之?”

那卫士拱手道:“只需联系属下便可,至于如何联系属下,我一会自会对先生说明。”

诸葛亮沉思了一会,点头道:“行!”

……

在收到了刘磐的信之后,诸葛亮随其前往襄阳城内——去拜见一个人。

那个人,也是荆州的一名望族士人,昔日也曾得到刘琦重用。

这个人,就是马玄。

马玄年纪轻轻,就成为了宜城马氏一门的家公,昔日也曾备受刘琦和蔡瑁看重。

他青年得志, 前途不可限量,本该大展宏图——但今年, 他却遭到了人生的重大意外。

马玄生了一场重病。

会死的病,医不好。

即使是张仲景,也治不了他。

这就是古代人的悲哀。

在这个医疗卫生水平极低的社会状况下, 不论是年老的人还是年轻力壮的人, 都有可能被病魔夺走生命。

而现在的马玄,就是这样的一种状态。

他虽然年轻,此刻却是时日无多了。

马玄满脸苍白,虚弱的躺在床榻上,旁边放着一个铜盂,里面隐隐的能看到他因为咳嗽而吐出来的血迹。

马玄与诸葛亮见过几次,对这个少年印象深刻,同时也知道他是刘琦的师弟,前程远大,故也是与他倾心结交。

哪曾想,人有旦夕祸福,自己一下子就大限将至了……

“咳、咳咳!”

马玄使劲地咳嗦着,从肺腔中发出空洞的咳嗽声。

少时,方见他回过气来,无奈地长长叹息。

“唉,诸葛小弟,马某恐命不久矣,多谢你这个时候,还能来看我。”马玄嘶哑着对诸葛亮道。

好端端的一位俊才被病魔折磨到了这个程度,这让诸葛亮感到异常的难受,心里有些发堵,直感到生命无常。

“伯常兄好好养病,会好起来的。”

马玄苦恼地摇了摇头,道:“难啊,难了……我都已经这个样子了,又如何能好的起来?唉,生死有命,我倒是也能看开了……只是我放心不下,我死之后,马氏一门恐将衰落,我四个弟弟都还年轻,如今二弟和三弟出仕不久,职位不高,若是我死……日后他们的前途,却又在何处,我心中实在是放心不下……放心不下啊。”

诸葛亮听了马玄的感慨,心中很是不忍。

他安慰道:“伯常兄何必如此悲观,你马氏一门皆为高才,日后定是满门英杰,马氏一门也绝不会落没。”

马玄苦涩一笑,摇摇头没回答。

不多时,却听他慢悠悠地开口道:“诸葛贤弟,你今日来此,只怕不是仅仅只要看看我这么简单吧?有什么事,就明说吧,不用藏掖。”

诸葛亮见马玄说的这般直接,颇有些诧异。

不过他很快就镇定下来。

通过跟马玄的几次接触,再加上对此人过往的一些了解,诸葛亮知道,马玄是个明白人。

自己今日登门拜访,马玄多少也能猜出点来。

“听闻伯常兄之弟……仲常兄,现任襄阳城门令,不知可否帮小弟一个忙?”

马玄微笑道:“你该不是想引外敌入襄阳吧?”

诸葛亮闻言,顿时吓了一大跳,急忙摆着手道:“断然不会。”

马玄长叹口气:“终于啊,终于到了这个时候了……其实也是,从打君候占据了益州,并摊税入田,我就知道,这个时候早晚会来的……咳、咳咳!”

诸葛亮急忙拿巾帕去帮马玄擦嘴。

马玄却是摇摇头,不让诸葛亮碰他,终归他还是有自己的尊严的。

待咳嗽的差不多了,马玄方才叹道:“说吧,你是想引谁的兵进城?”

诸葛亮沉默了一会,道:“亮与君候同门,伯常兄觉的我会引谁的兵来?”

“哈,哈哈,哈哈哈!”马玄发出一阵空动的笑声:“唉,君候啊君候,你是终归不肯给这些襄阳望族一点出路啊。”

诸葛亮闻言,道:“不是君候不给出路,只是原先天下诸族索取的太多,君候只是拿回那些不应该属于他们的东西。”

马玄笑呵呵地摇了摇头:“这天底下哪有什么是真的属于谁,又有什么是不属于谁,不过都是我们自行决定的。”

说罢,却见马玄冲着外面的仆人道:“带我四弟和五弟来。”

少时,两个不到十岁的少年被带到了诸葛亮的面前。

“这↑我的两个幼弟,四弟马良和五弟马谡……你们两个,可快见过诸葛兄长。”

马良和马谡一起向诸葛亮作揖问候。

诸葛亮急忙起身还礼,随后疑惑地看向马玄。

马玄虚弱地道:“诸葛贤弟,我可以帮你,但你也要答应我一件事。”

“伯常兄请说。”

“马家,还有我这两个幼弟,就拜托给你了……你是君候的师弟,还是他特意让陶商从徐州带来的,如无意外你以后定将前程远大……弟若有成就,还请莫要忘了我今日相托之情。”

诸葛亮转头看了看两个小子,认真地思虑片刻,郑重地对马玄道:“伯常兄放心,你的弟弟就是我的亲弟,亮尽力而为。”

马玄听了这话,虚弱的笑了。

第八百六十二章 意想不到的来者

后世有一句话,叫做马氏五常,白眉最良。

现如今马良和马谡尚未冠礼,无有表字,因而马氏只有三常。

马氏长子马玄马伯常,次子马康马仲常,三子马昂马叔常。

马昂在当年也做到了县尉,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三年前荆州瘟疫,马昂不幸也染上了疾病,最终英年早逝不治而亡。

如今马玄的二弟马康,则是在襄阳任城门令,手中的权力不大,但正好却能够控制襄阳的南门,这正是诸葛亮所需要的,也是他来找马玄的原因。

马玄派人将马康寻来,让他见了诸葛亮,并对他提出了让他两日后替诸葛亮打开南城的城门,迎荆南的来军入城之事。

听到这个消息之后,马康当时吓得腿都软了,差点没直接跪在地上。

但后来,还是马玄耐心的为他解释了个中详情。

毫无疑问,就目前这种情况来看,就算是马康不为诸葛亮打开城门, 荆南的刘磐也必然能够有别的办法进入襄阳,他代表的本来就是刘琦——最多, 就是浪费些时间而已。

但这时候打开城门, 毫无疑问是显示了马家的站队问题, 而刘琦也自然会因为马家的忠心,而给予马家的后人特殊优待。

傻子在知道真相后, 才会选择去帮蒯越。

马康经过马玄一番劝说之后,方才下定了决心。

……

两日后的夜晚,马康带着诸葛亮来到襄阳南城, 以换防为由,撤下了在南城城门的士卒,准备换上了另外一批精锐的守城军士。

而这些守城军士,统统都是卫士署的人打扮的。

依马康的身份, 他行使此项权力并没有什么大的问题,但大半夜的来换防,令负责守城的屯长心中,多少生出了一些疑惑。

于是他请马康出示一下校尉常滕的调令。

虽然马康是城门令, 但按照道理来说, 换防的事情,都要由城中的最高军士长官来出具。

马康在荆州入仕几年, 但还是第一次干这种反水的事情, 被屯长要求出示调令的时候, 一时间有些呆了。

说那时,那时快, 却见诸葛亮突然大吼一声, 道:“奉刘益州和刘荆州联令,取下城防用以对抗外寇!”

说罢, 便见诸葛亮一指那名屯长:“不尊刘益州之令的,全部拿下!”

那屯长闻言大惊,急忙伸手拔剑, 却见诸葛亮身后, 两位卫士署的卫士上前,一左一右的将他制服, 手段之快, 效率之高, 令人叹为观止。

那屯长见自己被制住, 大为吃惊,刚要张嘴呼救,却见一名卫士从怀中抽出一面铜制符令,摆在他的面前,低声道:“你最好是别乱叫,若是真逼的急了,怕是你这条命当真就保不住了。”

那屯长见了符传,吃惊的长大了嘴巴,同时眼眸中露出了惶恐和惊惧之色。

可不管他的神情此刻有多么的复杂,可他确实如同那名卫士所言的, 不再出声了。

卫士署在刘琦的麾下,已经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个探查部门,同时他还是一个隐秘机构, 负责替刘琦执行一下摆不上台面的事情, 在一定程度上来讲,他甚至立于荆州的司法三署之上。

拿下了城门之后,时间也差不多了, 马康和诸葛亮随即登高望远,看向远方。

等了没多长时间,便听南城的城外响起了一阵轰隆的马蹄声。

隐隐的还有火光涌起。

毫无疑问,那一定是从荆南长沙赶来这里接手襄阳的军队。

诸葛亮急忙转头看向马康,对他道:“仲常兄,请下令打开城门!”

马康扬声道:“开城!”

襄阳城门的吊桥被缓缓地放下了,同时城门也被打开,诸葛亮和马康再次下了城池,去等候那些即将入城的军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