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第598章

作者:臊眉耷目

吕布在一旁, 脸一会红, 一会白。

毫无疑问,刘琦当众批评刘备,其实抽的是他的耳刮子。

刘备又不曾指挥三军,这一切自然是他的问题。

“袁军的消息查实之后,我自会吩咐战略,到时候三军只管听令便是。”

“诺!”

“散账吧,下一次再有商谈,都去我的帅帐!”

“诺。”

……

出了帐篷,刘琦和刘备并肩而行。

“叔父,对不住,适才在帐内,委屈你了。”

刘备哈哈一笑,毫不在意。

“没事。我知道将军说的是吕布,只是不好当面点破,只能是指桑骂槐,理解、理解。”

“袁军的数量,你也不必真的派人去查了,我这边有实数。”刘琦慢慢开口道。

刘备闻言一惊,暗道荆州卫士署的效率实在是高。

“袁绍有多少人马?”

刘琦伸出两只手,做了一个比划的手势:“马步三军,这回他基本全部动用了,共计二十七万。”

“这么多?”刘备的手指一松,马缰都有点拽不稳了:“河北果然底蕴雄厚,屡经战乱,居然还能动用这么多的兵马?!”

刘琦眯起了眼睛:“这些不仅仅只有汉人兵马,光凭他袁绍在河北的实力,满打满算能够凑足二十万人算他厉害,这里面还有七八万人,是乌桓和鲜卑暗中支援他的精锐。”

刘备重重的一敲大腿,到:“可恨,与虎谋皮!”

“咱们眼下不能大意,要破他二十万的人马,不是件容易事,当徐徐图之,眼下最重要的,是破坏他往南面运人的渡口。”

刘备叹到:“吕布不曾固守在黄河沿岸,此乃失策,但眼下袁绍已经占据了三处渡口,并有不下十万人抵达南岸,眼下再夺渡口,是不是有些晚了?”

“不晚。”刘琦摇头道:“袁绍渡河而来,是板上钉钉,肯定得了,但我们拿下渡口,烧毁他的船只,延缓他的步骤进调,这一点是非常必要的,袁绍集中这么多的兵马南来,其势汹汹,意图毕其功于一役,我们要打乱他的步调,将节奏掌握在咱们自己的手里,他要快打,我们就偏要慢打,他的步调乱了,才会漏出破绽。”

第八百三十八章 袁与刘的问题

刘备听了刘琦的话之后,心中对于这场战事的走向,大概有了个数。

他冲着刘琦拱手道:“将军……末将有话要讲。”

刘琦轻轻地抬手,微笑着按下了他的拱手的拳头。

“玄德叔父莫要如此,你我之间,若无外人在,但以叔侄相称即可,我原先应该跟叔父提过此事吧?”

刘备心中叹息道:提是提过,问题是我那时以为你跟我客气客气……不曾想你是真不客气。

随后,却见刘备笑道:“伯瑜如此赤诚相待,备心中甚是感激。”

“叔父,你可有什么疑问?”

“有。”

“请明言。”

刘备清了清喉咙,信誓旦旦地道:“伯瑜,袁绍兵马如此之多,按道理来说,急于寻求破敌之法的人,应该是我们,为何你反倒是觉得,要徐徐图之呢?”

“叔父不愧是精通兵法之人,这一问就问到点子上了。”刘琦露出了赞赏的表情,突然问道:“叔父,以你之见,袁绍的兵马战力如何?”

刘备细思片刻,方道:“袁绍之兵,皆河北之士, 燕赵之兵, 自古身材高大凶狠好斗,更兼幽州和并州之兵多年来与匈奴和鲜卑杂居,平民之中亦多有通婚,生下的孩子皆有胡人血统, 善战都狠, 袁绍又有战马无数,其部可说是战力极高。”

“正是如此, 更兼他们人多, 我们就算是要急战,但面对这支人数两倍于我们, 同时战力又极高的军队, 又凭什么能够急胜?”刘琦道:“条件摆在这,我只能是缓打。”

刘备叹息道:“正是如此,伯瑜之言甚善。”

“且若要比粮食,我荆州益州自打种植了镇西稻种之后, 便已经成为了天下粮仓, 我们的兵马虽然不比袁绍少, 但论及粮食, 却远远超过袁绍, 这也是我敢跟他打长久战的原因。”

刘备拱手到:“针对此一点, 刘某人倒是有不同的见解, 还望伯瑜悉知。”

自打认识刘备之后, 刘琦很少见到对方反驳自己的意见, 眼下见他一反常态,心中自然有所重视。

“叔父有何高见?”

刘备认真地道:“伯瑜, 不是刘备过于小心,只是论及粮草的产量, 河北或许远不及南方的收成那么多,但冀州在伯瑜你找到镇西稻种之前, 便是天下粮仓,粮秣辎重昔日也曾是天下之最, 纵然袁绍的后继之力不如伯瑜, 但也绝不会短,你要是与他拼粮食,只怕最少要坚持一年乃至于两年以上……可是一旦时间太长,北方气候便冷, 你南境的士兵能否长时间在此坚持,也是一个未知之数, 你还需三思才是。”

刘备的话, 提醒了刘琦。

不错,自己现在的粮草是丰足,不怕与袁绍打持久战,但袁绍的粮草也很充足,这样一来二去,双方就很有可能形成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

但北方的的天气,一旦进入寒冬, 自己麾下都是南方士兵, 这水土不服的情况,还需考虑在其中。

刘琦冲着刘备拱了拱手, 到:“多谢玄德叔父指教,刘琦心中有数了。”

“岂敢,岂敢。”

……

回了自己的营寨, 刘琦将适才刘备的担忧向荀攸和徐庶等人作出了一番讲述,想听听他们的意见。

毕竟,让他使用以拖延为主的战略,是荀攸谏言献策的。

听完刘备的意见之后,荀攸并不着急,他笑呵呵地道:“刘备能向君候献策,通过此事倒是能够看出,他确实是与君候一心同体,不过君候放心,依照在下愚见,眼下试值初春,我们纵然与袁绍拖延交手, 但时机也绝对拖不过一年,只要我们能够挺过今年秋季, 袁军必有隙可寻。”

听了荀攸的话, 刘琦在一瞬间顿时便来了精神。

“愿听公达高见。”

“不敢。”荀攸清了清喉咙, 恭恭敬敬地道:“君候有粮,袁绍也有粮,但君候与袁绍,两者有粮的情况完全不一样。”

“君候有粮,是因为有粮种,再加上摊丁入亩之政,凭借时势一举凌驾于众豪强之上,君候手中的粮食,都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是实打实的税收……而袁绍所占据的河北四州的粮草,虽也是税收得来,但中间却还有旁人的支持……毕竟河北的口算,得有一大半进不得库府。”

刘琦一下子回过神儿来,他大概明白荀攸的意思了。

荀攸继续到:“河北四州,历来都是大汉重镇,但同时那里也有最强的门第关系……君候可还记得,三互法初立之时,何处最难定?”

刘琦叹道:“自然是幽州和冀州……”

当年,桓帝时期,朝议州郡相党,人情比周,乃制婚姻之家乃至两州不得对相监邻。

这么一弄下来,最后每次选拔冀州和幽州的官员都最难,逾月不定。

实在是冀州和幽州这两地的望族与豪强的人数太多,家族渊源最为久远,多少年来盘根错节,几乎在各州层层都有关系,选不出人来。

冀州富有富的道理,越富的地方,权贵自然也就越多。

而权贵越多的地方,田地自然也大部分集中在他们手中。

田地在他们手中,口算他们却不会为附户承担,附户耕种一年收成本就有限,交自己的口算都成问题,更何况是被豪强隐匿出来的?

一来二去,谁的损失最大?

不管是郡署或是黔首,反正轮不到望族。

如此,望族手里有粮,而且数目远超郡署的仓禀。

“公达的意思是说,袁绍的粮食,有很大一部分,还是他背后的门阀为他供应的,是么?”

荀攸笑道:“袁绍靠的,不就是这些人起家的么?凭借四世三公的名头,在河北招揽凝聚到了大汉朝最强大且有势力的一批望族,袁绍得到了他们的支援,不论是兵马还是军械,再或是粮草,都可源源不绝,但同时,这些望族也有自己的利益,他们支援袁绍也不能是白白支援……迁延日久,耗费的不光是袁绍的粮草,还有这些人对他的耐心,以及袁绍与他们之间彼此的信任,这些都会产生问题,君候认为是也不是?”

顿了顿,荀攸点题道:“拖延到最后,袁绍要面对的问题,一定远超我军的问题,水土不服跟袁绍那边相比,都是小事情了。”

刘琦眯起了眼睛,良久之后道:“不论如何,先制定战略,打下袁绍在南岸的几处渡口再说……试试袁军的斤两和实力。”

……

次日,刘琦随即下令,命令吕布去进攻张郃所在的昭县。

另外,他派遣张辽配合徐荣去进攻沮授所在的程阳,而他自己则是伙同刘备来取文丑的所在的乌口。

刘琦给另外两处地点下的命令是,不用强行进攻,只要虚张声势,拖延对方即可。

在他看来,张郃和沮授在正常状态下,是根本打不下来的。

乌口的文丑虽然兵马极多,势力强劲,但本人在性格上有些缺陷,要突破自然要先从文丑这边来。

第八百三十九章 与袁军的第一场会战

战略划分之后,刘琦便开始指挥三军进攻这三处渡口。

程武,乌口,昭县都是小地方,没有合适的城廓可以让三军作为依仗,因此对于刘琦来说,即使自己是进攻的一方也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劣势。

在安排妥当之后,刘琦便汇集了麾下的主要力量,开始对文丑所镇守的乌口展开猛攻。

他也是要借着这次机会,试一试文丑的实力。

战事在刘琦抵达战场后的第三日开始了。

虽然是进攻的一方,而袁军是防守的一方,但刘琦一上战场就见识到了袁绍野战的实力。

只是打眼一瞅,刘琦就感觉到了袁绍与他昔日交手的那些对头们的不同。

与袁术,孙坚,吕布,曹操,董卓那些人的兵马相比,袁绍军的人数自然是毋庸置疑的!

文丑压根就没有在乌口里面进行防守,而是将兵马带到了外面,与刘琦进行殊死搏斗。

文丑是河北的战将,最擅长的自然就是用骑兵对敌军进行碾压,所以刚一上战场的时候,文丑便立刻调集了麾下三千精骑兵,对刘琦的本阵进行突袭。

但很可惜,他着实太小瞧对方了。

河北的骑兵真的是很厉害, 但相比于昔日和刘琦交手的董卓, 吕布……说实话,还差了那么一些。

刘琦一早就估计文丑会以骑兵为先驱,于是故意假意摆出了攻击阵型,实则在文丑的骑兵出镇之后, 便立刻指挥三军散开阵势, 露出了在当中准备已久的强弩阵。

强弩阵经过这段时间的操练和磨合,不论是战术还是精准程度, 又有了一次质的升华。

由黄忠亲自进行指挥, 强弩阵分为数段,向敌军展开轮番的强射……

黄忠走的是三段连射的路子, 并掐准了一个时间点, 通过根据己方列阵的地点和乌口的所在,来判断敌军骑兵冲锋的距离和势头。

别看只是一个列阵,但早在列阵之前,黄忠和刘琦就已经谋划好了如何用最佳的距离来应对敌军。

一匹又一匹的战马, 一名又一名, 在连弩声中不断的被射杀, 摔倒在地上, 再无声息!

在冲锋之前势头凶猛的袁军士兵面对强弩, 发出了无奈的哀嚎。

骑兵是为冲锋之利器, 但强弩的远距离进攻, 是他最大的克星, 只要是准备充足, 并找好距离,同时把握好时机, 没有远距离优势的兵种基本是一打一个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