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第594章

作者:臊眉耷目

真的是一口气没上来, 背过气去了。

刘备和刘和当时都在刘虞身边,眼见刘虞在读完檄文之后昏倒, 二人惊慌失措。

他们一个人高喊太师, 一个人高喊父亲,上前又是掐人中,又是抚胸顺气,同时还急忙命人去找医官。

经过好一番努力抢救, 刘虞方才长长的出了一口气,缓缓地睁开了眼睛。

刘备和刘和见刘虞行醒了, 顿时松了口气。

刘虞回顾神来,又伸手去抓那份檄文。

刘备不敢让刘虞再看,急忙伸手将檄文抢了过来。

“太师,这是袁绍的诽谤之言,太师何必当真?”

刘虞使劲地摇着头,道:“不行,老夫受不了,真的是受不了!玄德,待张辽抵达雒阳之后,你火速与他合兵,共同北上抵御袁军,记住,无论如何,都不可让袁绍的兵越境抵达雒阳一步……老夫跟袁绍势不两立!不死不休!”

刘备:“……”

这份犀利的檄文,算是让刘虞彻底的恨死了袁绍,同时也恨死了陈琳。

张辽抵达了雒阳之后, 刘备带领关羽和张飞与之合兵,共同北上抵御袁军,但对方除高干的并州军外,冀州和幽州的军队也已经陆续抵达了战场!

袁绍本人已经临阵,他诈称自己此番是携带百万雄师而来!

当然,真实情况是袁绍不可能有那么多的兵马……但刘备保守估计,袁绍此番带来的兵将,最少也有二十四五万人。

面对人山人海的袁军,就算是有吕布,关羽,张飞, 张辽等猛将坐镇,雒阳的兵马依旧是抵挡不住……个人的勇武是无法阻止大局的。

袁绍这一次,真的就是以势压人了。

……

司隶的情况很快就被刘琦知道了。

毫无疑问,在这种关键时候,荆州不能犹豫一定要火速出兵了。

刘琦的十万大军,集结在宛城,兵分三路,北上直奔雒阳而去。

刘琦亲自居于中军,在抵达了雒阳之后,他先让徐荣和黄忠等人代自己领兵,继续北上支援,他自己则是前往雒阳,拜见天子刘协。

刘协已经连续两天没睡着觉了。

说来也是,面对北方的攻势,雒阳的兵将连战连败,就算是号称飞将的吕布,面对铺天盖地的袁军也坚持不了几日,足见此事之凶险。

袁氏在河北所能够调动的底蕴,远远超出刘协的想象

他这一次是真的怕了。

“皇兄!”刘协大步上前,一把抓住了刘琦的手,话语中都有了哭腔:“袁绍集河北数十万众前来逼宫,吕布等人屡战屡败,如今北方的虎狼之徒就在司隶,朕旦夕不敢安眠,每每一闭上眼睛,就想到袁绍敕剑率兵前来逼宫,似此该如何是好?皇兄,你帮帮朕啊!”

刘协的歇斯底里有点超乎刘琦的想象,他急忙安慰道:“陛下不要着急,臣此番从荆州带了精兵十万来此,臣今日来宫内,就是向陛下保证,臣一定会帮陛下打退袁绍!重新还咱大汉一个昌隆之世。”

刘协听了这话,心下很是开心,他一个劲的对着刘琦言道:“幸亏有皇兄在,不然朕还真就是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刘琦又安慰了刘协一会,突然道:“对了,陛下,臣前番派来雒阳一位使者,替臣向陛下进献贡品,不知此人眼下是否还在雒阳?”

刘协一开始有点没反应过来,但很快他就想起来刘琦说的是谁了。

“皇兄说的人是贾诩吧?他现在还在雒阳。”

刘琦恍然的点了点头。

刘协忙道:“皇兄若是需要此人为臂助,不妨就让他随军去前线,他前番来雒阳替皇兄为朕进献,正逢袁绍南来,朕恐兵荒马乱的,让他回荆州有失,就让他暂歇于雒阳了。”

刘琦笑道:“原来如此,没事,臣只是随口一问。”

“皇兄不需要他随军吗?”

刘琦摆了摆手,道:“不用,贾诩年纪大了,若是前往前线,恐有劳顿,臣就将他留在雒阳,还请陛下替臣多多照顾,他虽是降臣,但这些年对臣也算忠心,对陛下也很是尊重。”

刘协忙道:“兄长放心,你只管去前线,后方有什么事,都有朕在呢!”

第八百三十二章 天子与刘琦

刘琦在面见了刘协之后,便要告辞离去,前往北面的战场。

但刘协说什么也要请刘琦在雒阳城中留一夜。

他也是有许多话憋在心中,想跟刘琦诉说一下。

刘琦能够理解刘协,斟酌了一下之后,他也就顺水推舟地答应他留在了雒阳城。

当晚,刘协和刘琦在德阳殿详谈了整整两个多时辰。

在这谈判的期间,刘协一会哭一会笑,一会悲痛地感叹自身命运不济,一会又昂首挺胸,大呼自己乃是汉家天子,继承了祖宗江山,一定要匡扶汉室,不容旁人僭越他权力半步云云。

刘协已经十五岁了,已是青春年少的时节,这个时期的少年郎普遍都是热血方刚,敢作敢为,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意思。

刘琦静静地听着,时而又出言安慰一下刘协,好生宽慰。

直到刘协累了,刘琦方才诚恳地劝谏他回宫休息。

刘协拉着刘琦的手,又絮絮叨叨好一会之后,方才在宫女和宦官们的搀扶下,向着宫内走去。

刘协随即回后宫休息,刘琦则是背着手,慢慢地向着宫殿外慢慢走去。

从德阳殿的高台往下一步一步走的时候,刘琦看见张允和蔡勳两个人站在台阶下正等待着他。

刘琦从高台阶上走到了两个人身边,来回看着两人道:“有事?”

张允和蔡勳难得的没有吵架,也没有争抢,他们二人只是彼此互相对望了一眼, 各自长长叹息。

张允走上前, 道:“君侯,按照你的吩咐,属下便派人在三军将士中安排了诸多卫士,朝廷方面, 果然有人代表天子前来犒劳三军, 但同时也有人趁着犒军之时,在军中暗中打听关于君侯的事情。”

刘琦点了点头, 并没有说话。

“他们其实也没太打听什么, 不过就是一些琐事,包括君侯在荆州时, 对陛下是否忠心等等, 不过将士们哪里知道得那么多,该打听的也就打听了,不该打听的,他们一样也打听不着。”

刘琦轻笑道:“我这边也没有什么打听不到的事, 那些在咱们军营中打听我的人, 都是谁的人?”

张允继续道:“已经打听了, 在咱们军营中打听情况的不只有王允和刘虞的人……还有天子的近侍。”

说到这的时候, 张允和蔡勋都是小心翼翼地瞧着刘琦的脸色, 生怕他发怒。

毕竟, 在荆州人、乃至所有天下人的眼中, 他们的主公刘琦是天下第一的忠臣, 为了天子殚精竭虑, 为了大汉朝南征北讨,为了刘氏的江山, 刘琦付出的实在是太多了。

但现在,不光是王允和刘虞, 天子居然也暗中派人在军营悄悄地查他,虽然不是什么实质性的举动, 但却代表了天子对他依旧还是不放心的。

不知道也就罢了,但知道了岂不会伤刘琦的心?

但很显然, 刘琦并没有把这件事当成一回事。

他微微一笑, 似乎是早就想通了这件事,随后便迈步向着宫外走去。

张允和蔡勳急忙跟随着刘琦一同走出去。

蔡勳低声对刘琦道:“君侯,您……”

“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咱们回去再说。”刘琦很是随意地打断了蔡勳的话头。

蔡勳和张允不敢继续问, 随即禁声。

出了皇宫,刘琦上了自己的辎车, 蔡勳终于憋不住了, 开口道:“君侯,眼下北方战事即将大起,君侯率领十万精锐北上前来护驾,在此关键时刻,陛下居然还偷偷地派人在咱们军中查你,未免太伤人心了吧?”

刘琦微笑着转头看向辎车的外面,嘴角挑起了几丝微笑。

“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又何必生气呢?”

张允也有些不满:“君侯为了他小天子, 这些年来与天下诸雄斗智斗勇,几番亲临前阵, 置生死于度外!他却怀疑君侯,换成末将,定然是气不过!末将可不似君侯这般大气。”

蔡勳道:“就是, 况且当初救驾之时,君侯的功劳最大,但却只得了一个镇西将军的将军位,便是曹操,如今都是骠骑将军,位在君侯之上!这小皇帝是怎么想的?”

刘琦伸手指了指蔡勳和张允,道:“你们两个目下的态度,就是小天子眼下最担心的。”

蔡勳闻言一楞:“什么意思?”

刘琦搓着手,笑呵呵地道:“你们刚才所说的事情,陛下其实都知道,但除了你们看到的这些,陛下还看到了更多的事情,当然……他看到的那些事,我也能够看到。”

张允奇道:“君侯所言的是?”

刘琦笑道:“在陛下眼中, 我是一个好皇兄,一个一心为了陛下能够赴汤蹈火的宗室英杰……同时,我也是一个控制着大汉半壁江山,麾下带甲十余万,境内民生富足,资源和粮秣极多的一方牧守,大汉天下所有州郡的粮食加起来都没有我境内镇西稻的产量多,我在益州的攀枝花铁矿可以开采出整个大汉最多的铁器,源源不绝,我境内蔡白瓷和茶叶、蜀锦带动一方商贸,得天下士人豪强喜爱,我施行摊丁入亩之法,减轻百姓赋税,让南境每年的出生人口翻倍增长……”

说到这,刘琦转头看向蔡勳和张允:“而我的麾下,还有一大群能征惯战的猛将,他们只认我,不认陛下,不认朝廷,他们的利益已经与我本人切身捆绑,我就是他们眼中的朝廷,而真正的朝廷和天子,在他们的眼中不值一哂……就像是你们两个人一样。”

蔡勳的喉头一阵滚动,轻轻地咽下了一口吐沫。

张允也没想到刘琦会当着他们的面把话说的这么直接,嘿嘿干笑着,但心中对天子刘协的怒气,似乎也平淡了许多。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更何况就实际情况而言,我根本就不算是走狗和良弓……说句不客气的话,我就是陛下养在身边的一只狮子,也是他手中一柄锋利的战刀,就算是再温顺,但你见过完全不伤人的猛兽或是擦碰到自己而不受伤的利刃么?我是没见过……呵呵,陛下十五岁了,青春年少,早就不是当年的那个小娃子了,不服管是早晚的事情。”

说到这的时候,却见刘琦闭起了眼睛,不再多言,他的嘴角也开始露出了一丝微笑。

而张允和蔡勋彼此互望一眼,也不说话了。

刘琦说得没错。

其实这也是一个早晚会爆发的矛盾点,只是之前还不曾显现。

或许,待日后击败袁绍之后,这个矛盾点就会慢慢地暴露出来。

若是在某一天,袁绍真的败了,那以刘琦的实力和声望,便会在大汉朝达到最顶点。

说句不好听的话,凭朝廷目下的实力,届时刘琦伸伸手指,就能捏死刘协。

臣强主弱,而且这当中的差距不是一点半点,简直可以说是天壤之别。

而且刘琦的身份和别人不一样,哪怕是袁绍、袁术和刘琦在身份上也无法相比。

说句实话,别人取代刘协,那叫篡位,得改朝,一个弄不好就要留千古骂名。

但刘琦若是取代天子,那最多就是个换代,

大汉的天下还是大汉的天下,没有本质上的改变。

换谁当天子,谁心里会心甘情愿?

第八百三十三章 双毒再会

很快,辎车就行驶到了雒阳城的驿馆旁边,刘琦从车上跳了下来。

蔡勳略有些犹豫地道:“君侯,末将还是认为,您应该回军营去住好些。”

刘琦摆了摆手,道:“没必要,我回军营住,弄的我在雒阳好像心虚一样……我有什么可心虚的?你们不必管我,我在驿馆住一宿之后,明日拜辞陛下就率兵北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