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第588章

作者:臊眉耷目

针对许氏这个庞然大物,孙坚和袁术自然也是向许褚抛出了橄榄枝。

本来能受到各家青睐是好事,但现在面对几家的招揽,许褚反倒是成了热锅上的蚂蚁,被闹得团团转。

若是换成荀家人,或许在这些牧守的招揽下,便权且寻一人从之,日后但有机会,再做所图。

但许褚并非士族中人,心中也没有太多的鬼心眼。

跟当年‘不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想法比,他眼下脑海中的想法变了,就是想选择一个最好的归宿,让家族没有后顾之忧。

所以,许褚面对各方压力的时候,只能是不停的写信催促许郸,让他帮忙问问刘琦,荆州方面到底有没有进兵豫州的想法!

听完了许沂的诉说之后,刘琦明白他的难处了。

这是许家人真着急了。

刘琦叹息口气,道:“其实叔康你也知道,来年我就要北上和袁绍作战,许仲康若是真想给许家寻个出路,那摆在他面前的路其实很简单,就那么两条路。”

许郸欠了欠身子,道:“愿听君侯指点。”

“其实眼下,应该让你的兄长将眼光和格局看的更大一些,不出意外,来年就是我与袁绍争霸之时,而曹操纵然处于中立,他也绝不会轻易得罪袁绍,况且就算是他不表态,我也一定会把他拉下水,毫无疑问,曹操是亲袁的。”

许郸点了点头,表示明白。

“至于袁术和孙坚,目下是我的同盟,虽然这个同盟随时会散,但毫无疑问,他们是亲善我的。”

许郸恍然而悟。

“我一时半刻,肯定是不会去谋豫州的,但也是早晚的事,所以,眼下对于你家兄长,面对曹操,袁术,孙坚的招揽怎么选,很简单……他站在袁绍一面,就投曹操,他若是想站在我这一面,就投袁术和孙坚。”

许郸疑惑道:“投袁术和孙坚的话……日后再归于君侯,君侯不怪我兄长?”

刘琦闻言笑了:“这是我给他出的主意,我又怎么会怪他呢?”

许郸重重地点了点头,道:“那我明白该怎么给家兄回复了……只是袁术和孙坚,这两人之间又该如何选择?”

刘琦沉默了一会,方才徐徐道:“孙坚与我的友好时间,可能不会超过半年。”

许郸恍然而悟。

这是让自家兄长投袁术啊。

“末吏明白该如何跟家兄说了!”

刘琦急忙摆了摆手,道:“你还是将我话中之意告诉令兄,他若是看好袁绍,也大可不必顾忌,刘某非心胸狭隘之人,又岂能因此事薄待你兄弟二人,你们若是愿意北去,我也绝不强留……”

许郸听了这话很不高兴:“君侯莫是信不过某之忠心?”

刘琦摇头道:“不是,不是,我只是希望你兄长能够自己想清楚。”

“君候放心,某一定不会特意喊兄长投袁术,只让他自己抉择就是。”

刘琦微笑道:“如此最好。”

其实刘琦心中明白,许郸既然能来问自己,那就表明了许褚对荆州的态度。

八九不离十,许褚会按照自己说的做。

袁术冢中枯骨,势头已衰,早晚败亡,到时候许家依旧是会来投靠自己的。

但绝不能让许褚投曹操和孙坚,这两个人在某种程度上和许褚有通点,再加上人格魅力很容易让许褚倾心拜服。

但袁术……刘琦无论怎么想,也觉得许褚跟他处不到一块去。

第八百二十二章 北伐的难事

豫州那边的许氏家族乱了,刘琦的脑海中很快就想到了另一个人。

那个人就是淮南的大豪强李通!

依照袁术和孙坚的性格,当然也包括曹操,他们想要在淮汝称霸,李通必然也是要拉拢的重要人物。

不过就目下的情况来看,李通虽然没有接受曹操,孙坚和袁术的招募,但却也一直没有对刘琦表态。

通过这些年对李通的了解,刘琦知道比起当年,李通如今在淮汝的势力发展的更大了。

除了朗陵县之外,李通去年又击溃了黄巾渠帅吴霸,尽收其众,如今已经是淮汝境内,数一数二的地方豪强,势力之大,直追太守级别的人物。

而且他手中的战船也日益增多,淮汝西境的诸多河道,都已经成了他自家的产业,外人……哪怕就是地方牧守的军队,想要过他辖境内的河道,也要通过他的授意。

许褚和李通都是一方豪强,但在势力上目下还是有差距的,许褚属于那种为了保护家族而尽心竭力的那种人。

但李通的野心,包括他扩张势力的手段,刘琦能够感觉得到,他的抱负应该不是那么简单的。

结合历史上,李通是在曹操奉迎天子的第一年前往投奔,就可知端倪。

许褚或许会因为担心家族而让写信向自己询问,但李通绝对不会。

待许郸走了之后,刘琦就把贾诩找来,与他一同商量此事。

对于李通这种人,贾诩见的实在是太多了,他第一时间就向刘琦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依照末吏看来,就北方眼下的形势来看,君侯想要收服以李通等为首的地方豪强,今后的难度无疑于会越来越大……若贾某是李通,在曹操、孙坚、袁术还有君侯等人中,应该会最后一个才选择君侯。”

刘琦闻言很是诧异:“为何?”

贾诩捋着须子,轻笑道:“君侯难道忘了,这两年来,益州和荆州各郡,屡屡都有豪强聚众叛变?虽然规模不大,但却一直都未曾间断,这原因是什么?”

刘琦自然很清楚这当中的原因。

“因为摊丁入亩……”

话还没等说完,便见刘琦一下子沉默了。

“是啊,摊丁入亩眼下虽还未完全施行,但毫无疑问,将人头税纳入到地税之中,首先侵害的,就是拥有土地们的豪强利益……”

贾诩笑道:“许褚是个例外,因为他的两个弟弟原先都曾归属到君侯的麾下,他心中知道就算是君侯的政策对他的家族利益有所侵害,但只要君侯得势,他们这支脉的人日后当身居高位,甚至统领一方,如此算下来,这损失倒也值了……但李通可不一样,君侯进了豫州,没有田地和粮食的黔首齐民,会得到最大的实惠,但地方豪强的损失将会增加,因而君侯日后北上,每打一郡一州,受到当地豪强的抵制,一定会非常强烈,就算是他们知道君侯势大,也不会轻易归附君侯。”

刘琦沉默了片刻,道:“如此说来,我施行摊丁入亩的政策……错了?”

贾诩摇了摇道:“就君侯的角度讲,没错……想要施行此政,非得有天时不可,而镇西稻在我南方广为散播,令粮产大增,兵不缺粮,可以让君侯脱离依靠当地豪强的供应独立,这是千载难逢的良机!若不施行,日后君侯想再等到这么一个机会,恐怕很难了。”

“是啊,只有施行此政,我才能够完全独立,摆脱豪强对我的钳制……不过,确实也增加了我日后进兵北方的难度。”

贾诩笑道:“难度是增加了,但也是利大于弊,荆、益的政策施行的时间越长,君侯便越是富足,人丁便越多,而北方南迁的人口也越多,时间越长,对我们越有利,而北方豪强对于君侯北上的抵御阻力就越小,就长远来看,还是好的……只是目前……”

“只是目前,我想要招揽李通,恐怕就非常有难度了。”

贾诩点了点头,道:“正是如此。”

刘琦向贾诩拱了拱手,道:“文和先生,那我想请问你,日后北上,针对那些负隅顽抗的地方豪强,我当如何治之?”

贾诩轻轻一笑,道:“君侯心中其实有数了,又何必要问末吏?如今君侯已经通过了政策适自身强大,百姓安居有食,人口增长,军政集中,正是横扫天下之时,但有不归从者……”

贾诩用手轻轻地做了一个切的手势。

刘琦轻轻地一挑眉,接着笑了。

“文和之言,颇得我心,这也是最直接也是最省事的一条道路。”

贾诩捋着须子道:“在原先,豪强之所以能够聚众抗上,不外乎他们掌握了普通百姓的命脉……粮食!他们有粮,普通的黔首齐民为了活命,不得不附之,但君侯普及镇西稻,粮秣不缺,只要日后在夺下扬州,在整个南方普及镇西稻,则南境之地便是天下粮仓,足可供应整个大汉,君侯用粮去与北地豪强争民心,争兵源……试问豪强纵然不服,又有何用?”

刘琦拿起水觞,慢慢地泯着……他脑海中在飞速思考着这当中的利弊。

不多时,却见他放下水觞,道:“话虽如此,但是我想我还是要派人去与拜会一下李通。”

贾诩起初先有些不解,但很快琢磨过味儿来。

“是啊,君侯想的没错,这曹操派人招揽李通,孙坚和袁术也派人招揽李通,而君侯身为荆州之主,却一直迟迟没有动静,怕是难免会让李通生疑……派人去与李通商议,还是要的。”

刘琦笑道:“然也。”

贾诩出言举荐:“末吏推荐刘子扬前往。”

……

年关过后,单经再次代表公孙瓒来到襄阳,表示愿意与刘琦合作。

只等孙坚北上之后,公孙瓒的兵马立刻会从广陵进入丹阳郡,来后径直前来荆州相投。

虽然单经向刘琦表示的相当诚恳,但刘琦还是通过他的表现嗅到了蛛丝马迹。

他能够感觉的出来,公孙瓒的目标,还是夺下丹阳郡,继而去抄孙坚的后路,意图自领扬州!

这样最好。

刘琦当即表示,愿意配合并支持公孙瓒,只等孙坚那边一有消息,便立刻派人通知公孙瓒。

而除去公孙瓒的事情,许氏族长的许褚,在与族中的高层经过了一番商讨之后,终于决定投靠袁术了。

第八百二十三章 夫人的好意

在寒冬来临之前,袁术曾经与孙策一同进兵往豫州,袁孙两军联合势如破竹,如今已经占据了豫州南部的大部分土地。

二人现如今正屯驻在符离县,兵马暂未回撤。

他们打算在冬季过后,继续向豫州北面推进。

时值除夕,袁术在符离县大摆筵席,犒劳三军将士。

其中,自然也是包括了以孙策为首的江东将领。

筵席之上,袁术喝的异常开心,还不停的赞扬孙策,称赞他不愧为猛虎之后,真如狮儿一般。

不是袁术故意夸赞孙策,而是孙策在这一次的兵伐豫州的表现中,确实亮眼。

“唉,孙文台当真是好福气,有这么一个好儿子,袁某若是能有这么个好儿子,夫复何求?”

说罢,袁术将手中的酒爵举起来,对孙策道:“咱们,共同敬孙郎一爵!”

孙策急忙起身,感谢袁术的盛情。

坐下之后,众人又谈天说地,并将话题拉到了来年继续向豫州北部推进的事情上。

“报!”就在这个节骨眼,厅堂之外,袁术的手下急匆匆的走了进来,向袁术呈递上了一份简牍。

袁术伸手接过,打开看了一边之后,高兴的用手重重地拍打着桌案,满面兴奋之情。

“哈哈,甚好,甚好!许褚给袁某写信,说是想要率领宗族归附,这除夕之夜,好消息真是一个接着一个,真是个好兆头啊!明年若是想要拿下豫州,想来应是不费吹灰之力。”

满厅众人一听许褚归顺,皆异常高兴,纷纷举爵来恭喜袁术。

袁术此刻,当真是春风得意,异常开心。

这一夜,袁术喝了个酩酊大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