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第567章

作者:臊眉耷目

不得已,刘琦又重新对刘协阐述了一遍天下的大势,并详述个中利弊。

经过了刘琦一番苦口婆心的劝慰,刘协最终点头答应了。

刘琦道:“袁术自年轻时起,就视袁绍为劲敌,二人颇为不睦,后袁绍当了大将军,位居武官之首,地位大大地高于袁术,陛下若是想要拉拢袁术为己用,这将军之位便一定要给袁术,让他与袁绍地位相近,如此方可成功。”

刘协长叹口气,道:“大将军,骠骑将军,卫将军都已有了人选,袁术如今是后将军……若要他与大将军地位相近,那就只有拜他为……”

“车骑将军。”刘琦镇定的接了话茬。

自打皇甫嵩去世之后,车骑将军的位置空悬,如今若是要拉拢袁术,自然是要用这个将军位的。

也只有车骑将军的位置,算是与袁绍的大将军在一条水平线上。

“罢了,既然是皇兄所谏,想来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朕准了,皇兄,联合袁术的事情就拜托皇兄全权处置了。”

刘琦长长施礼:“臣一定尽心竭力,不负皇恩。”

刘协迈步走到刘琦身边,又道:“但如今袁绍已经用流言污蔑朕,又联合北境异族图谋不轨……若是袁绍借北境异族南侵,要出兵往雒阳护驾,朕岂非陷身于其手?似此如之奈何?”

刘琦笑道:“陛下,袁绍可以用计谋,使流言,咱们也可以用计谋,使流言啊。”

刘协未明其意:“还请皇兄细言之。”

刘琦耐心地为刘协解释道:“陛下,袁绍暗中用流言蜚语抹黑陛下非先帝血脉,难道我们就不可以用流言蜚语来抹黑他么?若是论及散播流言的本事,臣手下的卫士人数已经过万,遍布于大江南北,陛下只要一句话,臣就在黄河两岸之地,让袁绍声名尽坠。”

刘协一听这话,顿时来了精神头。

以眼还眼这种事,大家都愿意做。

“皇兄打算如何做?”

刘琦冷笑道:“南匈奴南迁,三王部和鲜卑侵边,虽然陛下不能直接说是袁绍做的,但臣可以将在民间散布流言,就说袁绍勾结北方异族,有造反之意,只要臣想,就算是没有证据,也可以将这件事散布的沸沸扬扬,人尽皆知!”

刘协恍然地点了点头,道:“可毕竟只是流言而已,不能坐实袁绍的罪状。”

“但流言扩大了,袁绍也必然要顾忌到影响,他四世三公的门第,靠的就是声名混迹于天下,他勾结异族意图造反的传言一旦公之于众,袁绍为澄清自己,必然会派人上表,只要袁绍派人上表,那主动权就掌握在陛下的手中了!”

刘协毕竟年轻,反应还是比较慢的,一时间反应不到刘琦所想的那个点子上。

“朕还是不明白皇兄的意思。”

刘琦拱手道:“袁绍主动上表想澄清自己与外寇入境没有关系,那陛下就可以给他下诏书,若袁绍想要彰显自己的清白,就出兵剿杀三王部和鲜卑各部,将他们赶回大漠,以证清白!”

刘协听到这,终于明白了刘琦的想法。

“妙计,妙计!若是袁绍不答应,则他就无法澄清自己与外寇入侵没有关系,反倒是会给了朕怀疑他的理由,到时候将消息散布出去,流言势必愈重,但若是袁绍真的率兵去会战三王部和鲜卑……哈哈,那他就是自己给自己惹了个天大的麻烦,那些人是他撺掇进我大汉的,如今让他去打,他是动手还是不动手?妙哉!妙哉!”

刘琦笑道:“陛下圣明!”

刘协看向刘琦的目光中,流出了浓浓的崇拜之情。

“皇兄真是能人啊,能思他人所不能思,有皇兄相助,朕方能守住江山……皇兄,朕想着升你为前将军,金印紫绶,位在卿上。”

刘琦急忙长长作揖拜谢。

……

随后,刘琦又与刘虞和刘备打过招呼,便开始整合兵马,向荆州方向行进。

临行之前,刘琦将卫士署此番带回来的情报派人给王允送了过去,让他自己掂量着办。

王允在得知了袁绍在河北的动作之后,心中的傲气也没有了,也不针对刘琦了。

他亲自请刘虞过府一叙。

双方在大形势的逼迫下,很快就达成了共识,一致对外。

当然,两方心中都各自藏着小九九。

……

很快,卫士署的卫士开始在黄河两岸散播关于袁绍勾结南匈奴和鲜卑,三王部的望族的谣言。

当然,这其实也并不算是真正的谣言,袁绍他额确实这么做了。

卫士署的行动非常迅速,袁绍联合外族犯上的消息,很快就在黄河两岸广为传播。

一时间,不光是民间,便是大汉的士族集团以及各地门阀皆大为震动。

勾连外族侵犯皇驾,这可不是小事!

整个天下人的一时间都开始对袁绍口诛笔伐。

而最先得知这个消息的人,是屯兵于濮阳的曹操。

“呵呵,想不到雒阳的这些人还是挺厉害的,这流言十有八九是从雒阳那边散出去,可偏偏袁绍还没有证据,也没有办法,只能被朝廷牵着鼻子走!天子岁数虽小,但也颇有些手腕。”

曹操笑呵呵地对着一众手下议论袁绍和朝廷博弈之事。

郭嘉言道:“明公,眼下之势,对于我们来说,乃是一个天赐良机,如今各方势力的目光都被集中在朝廷与河北方面,我们当火速派兵,强攻彭城,拿下徐州,以定中原基业!”

曹操点头道:“奉孝之言甚是,如今徐州经历过几次大战,实力已堕,而曹某又联络了臧霸和昌豨等人,他们已经答应投诚,乘此时机,徐州一战可定!不过……”

曹操来回看向众人:“不过接下来,很有可能就是本初与朝廷之间的博弈,在这个节骨眼上,曹某应如何做?”

荀彧起身言道:“雒阳的天子毕竟是天下正统,袁绍若反朝廷,当为逆贼,明公不可附之。”

曹操听了荀彧的话,无奈一笑。

荀文若乃是颍川名门出身,在拥护正统皇族这一方面,还是比较坚定的。

郭嘉却突然道:“但我方此刻势力尚不强盛,不能得罪袁绍,依郭某来看,袁绍若是真与朝廷闹翻,明公还需拥护袁绍才是。”

第七百八十九章 孔明来见

郭嘉的话让荀彧有些不满。

他皱起了眉头,转头对郭嘉道:“奉孝,大忠大义之前,不可站错,袁绍若反,明公附之,则声名尽堕,日后当如何挽回?”

郭嘉笑道:“文若过虑了,袁绍也非无谋之辈,他若是要反朝廷,也必然会拿出名正言顺的理由,空自造反,绝非四世三公门中的佼佼所为,更何况袁绍纵然要反朝廷让我们支持他,我们也大可不必特意针对朝廷做文章,明公只需将矛头转向所指,则不必为天下士人所唾弃。”

“转向何人?”曹操眯起了眼睛道。

郭嘉拱手言道:“袁绍若要拿下天子,首先自当要过刘琦这一关,依郭某度之,袁绍第一大敌不是朝廷,而是那山阳刘氏,袁绍日后若真与朝廷翻脸,他针对雒阳方面所做的声讨,我们一概不应,若是他有针对荆、益的举动,我们则尽皆响应,如此在大忠大义之前,明公无所亏欠,而在袁绍方面,明公也无过错。”

荀彧听到这,不说话了。

虽然郭嘉的话他不是很愿意听,但这个折中方针荀彧还是可以勉强接受的。

说实话,郭嘉这种做法,在后世就是玩擦边球,做什么事都含含糊糊的,让你抓不住实质性的把柄,但实际上缺德事哪样也没少干。

曹操捋着须子缓缓地点了点头:“眼下曹某得罪不起本初,本初若有动作,曹某还需响应,更何苦我与他乃是兄弟之谊……奉孝此言甚善。”

郭嘉拱手道:“袁刘两方相并,若是能够拿捏好这当中的局势,明公乘隙崛起扩张势力,倒也是个好机会……甚至说不定,明公还可在朝廷方面与袁绍斗的各自疲软之时,还可入主京师,扶保天子,总揽朝政,拥天子以伐不臣!”

曹操没有说话,他在思考这件事的可行性。

半晌之后,他看向戏忠:“志才觉得奉孝之言可行否?”

戏志才道:“当下,还需先拿下徐州,全据中原,有了实力之后,再议旁事。”

曹操对于戏志才的老练很是满意:“善。”

……

刘琦原本是从汉中郡进入的关中,但如今他并没有返回蜀地,而是和文聘分道扬镳。

文聘自返回汉中镇守,刘琦则是率领本部人马走南阳郡去荆州。

蜀中的大事基本都已经安定了,汉中的门户一关,则益州便是他刘琦的大后方。

在益州种水稻屯粮,开采铁矿筑铁,大力发展蜀锦、白瓷等行业积累财富支持前线……

至于与北地枭雄争夺天下权柄的前沿阵地,还是在荆州。

进入南阳郡之后,刘琦得到了蔡觅派人送给他的书信,言蔡琰怀胎临盆,她们姐妹几个目下不能返回荆州,都要在蜀中相陪蔡琰。

刘琦心中感慨万千,虽然很想奔赴蜀中守在蔡琰身边陪她度过这个重要时刻,但时局摆在眼前,他真的是不能前往,心中着实遗憾。

他在南阳郡置办了很多新生婴儿所需用的物品,并亲自书信一封高知蔡觅,蔡琰等人自己对她们的思念之情,聊以慰藉。

随后,刘琦将大军驻扎在宛城,并派人给九江的袁术送信,以示友好。

关于和袁术同盟的这件事,并不是动动嘴皮子就可以做成的。

毕竟刘琦先前跟袁术交手数次,楞生生的将袁术从一流军阀的梯队打入了二流,双方积怨颇深,还需谨慎处置。

李典等人在得知刘琦进入了南阳郡之后,立刻前往拜见。

刘琦将南阳境内的主要干将都召集到了宛城,与众人商议如何联盟袁术。

针对这件事,大家都比较为难。

毕竟荆州方面和袁术的关系一直都非常紧张,甚至连一个合适的接洽人都没有。

“金钱财货,粮草蜀锦,这些东西目下我军应有尽有,再加上君侯已经在陛下面前为袁术争取到了车骑将军的位置,有功名利禄作为保证,此事就成了五分,但另外五分却还是比较关键,就是如何维护袁术的面子……另外我们还需要一名能够在袁术面前说的上话的使者。”徐庶向刘琦陈述了自己的意见。

“使者……”刘琦将自己手下的人从东往西大致的数了一遍,实在是没有发现哪个人最为合适。

就在这个时候,贾诩突然出言道:“君侯前番曾着陶商回徐州奔丧,并让他邀琅琊诸葛氏一同返南,老夫听说袁术曾保举诸葛玄为豫章郡守,两家的交情似乎不浅啊。”

贾诩这番话,一下子就提醒到了刘琦!

他猛的一拍额头,恍然大悟道:“对了,对了!此言有理……诸葛玄,陶商他们现在行至何处了?我记得我前往关中后曾得到消息,他们已经从徐州往荆州返回了。”

张允站出班来,道:“陶商虽已是说动了诸葛氏南来,但徐州彼时正经历公孙瓒之乱,且路途遥远,因而耽误了不少时间,不过想来,他们已经快要进入江夏境内了。”

刘琦当即道:“着令魏延,立刻率兵从西陵前往迎接,务必让陶商和诸葛氏全都安全的返回荆州,入了荆州之后,让他们立刻去往襄阳,刘某要在襄阳,亲自接见诸葛先生一家。”

军令传过去没有几天,诸葛家的人居然就在魏延的保护下抵达了南郡。

但却只有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年纪轻轻的诸葛亮。

而陶商,诸葛玄等人却都没有到。

刘琦返回了襄阳后,也正好赶上诸葛亮来到了襄阳。

当下,刘琦便召见了这位流芳千古,让后世所有人都为之倾仰敬慕的季汉丞相。

眼下,这位站在刘琦面前的千古名相,只有十四岁,

诸葛亮虽然只有十四岁,但身材挺拔修长,面如冠玉,相貌俊朗儒雅,风度翩翩有出尘脱俗之气。

相比于自小便丑到极致的庞统,诸葛亮是从年轻时起便俊到了极致。

“诸葛亮拜见君侯。”

推荐阅读!